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職教是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意向、职业定位上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善于把握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作为学校,要将专业优化,发挥中职学校的办学优势,利用好国家各方面政策,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有效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中心主任罗伯特?麦克林在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论坛上发言中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实现世界和平、减轻贫困和可持续发展万能钥匙的作用”。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帮助职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潜能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培养他们基本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升学或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承担起的教育重任。
近几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相对稳定,毕业生就业以进企业单位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是二、三产类专业的毕业生。据我们对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两类学校最近5年的统计,2004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其中2008年以来的就业率均保持在75%以上。
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下突出反映出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和工作不够稳定等方面。
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我们跟踪调查的702名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8届毕业生中,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初次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基本不对口,只有45%的毕业生认为初次工作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
二是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在收回的702份调查表中,学生工作的平均月工资由初次工作时的1182.16元上升到跟踪调查截止日的1692.38元,只增加了510.22元。另外,有184人的就业单位尚未为其交纳社会保障金,占调查学生的四分之一强。
三是工作稳定性较差。从2004年7月到2006年6月短短的两年间,702名毕业生中,已有313名毕业生更换了单位,占44.6%。在这313名学生中,52%的毕业生在初次工作6个月以内就更换了工作单位.许多毕业生尚未满使用期就换了单位。在对78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也有近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生的工作不够稳定。
另外,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与职业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教师总量缺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紧缺,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要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局面、提高其就业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长期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改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长效机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们在表达一个共同的信心:接受挑战,积极面对。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及形势还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基层就业空间广阔,中职学生到基层就业大有作为:中职学校要及时调整专业适应市场需求;要帮助毕业生务实就业期望,脚踏实地,从一线做起;要加强中职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两类证书的融通有利于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地位,有利于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建议引入“大职业教育”观念,对中职、高职和各类社会教育与培训实行统一管理,为两类证书的融通铺平道路。考虑到目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实现中、高职教育与培训的统筹,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的协调合作,职业教育政策和组织实施的统一管理。
作为学校,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一方面要进行专业调查和预测,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衔接课程的开发,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还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进一步与企业联合搞好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出口”环节。
学生就业率往往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面对当前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学校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专业如何设置和优化,如何发挥中职学校的办学优势,并且利用好国家各方面政策。怎么做,这是一个基本功课。
学校应做到改旧换新,提前预测市场需求。
第一,我们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特点、行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前谋划,增设新专业。跟踪市场,眼睛尖、鼻子灵,超前预测市场的巨大的需求,提前增设新专业,可以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二,根据市场变化改造旧有专业。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大量投入基础建设,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人才需求。面对此种情况,学校把旧专业改造成需要的专业,比如石家庄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把电气自动化专业改造成电气化铁道专业。
第三.主动适应国际化集团公司对海外市场的需求,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懂英语、懂商务的“四有”人才。学校与某些集团签订协议后,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直接奔赴国外上岗。
第四,把传统的、静态的职业指导转向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职业指导教师,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请他们到人才市场,到中小企业去了解市场的行情,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作为就业指导教师,首先要做好课程的开发。
东盟教育部长组组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赛浦尔·奥马尔说,“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国民幸福和能力构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将近80%的工作都要求某种形式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为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和技能开发服务.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帮助人们减轻贫困,从而为实现世界和平奠定基础。没有树木无以成林。面对高校逐年扩招,中职学生生源素质显著下降的中职教育现状,各中职学校要想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创造名牌学校,学生素质不提高,学校的发展就必然受到影响。因此,从学生的就业问题追根溯源,我们首要工作就是要彻底改变现阶段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客观存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广泛开展就业教育,让学生明确定位,增强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改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小平《为当代青年规划人生》http://edu.beidaonline.com/bd—jt/lecture/xuxiaoping.ph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中心主任罗伯特?麦克林在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论坛上发言中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实现世界和平、减轻贫困和可持续发展万能钥匙的作用”。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帮助职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潜能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培养他们基本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升学或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承担起的教育重任。
近几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相对稳定,毕业生就业以进企业单位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是二、三产类专业的毕业生。据我们对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两类学校最近5年的统计,2004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其中2008年以来的就业率均保持在75%以上。
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下突出反映出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和工作不够稳定等方面。
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我们跟踪调查的702名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8届毕业生中,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初次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基本不对口,只有45%的毕业生认为初次工作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
二是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在收回的702份调查表中,学生工作的平均月工资由初次工作时的1182.16元上升到跟踪调查截止日的1692.38元,只增加了510.22元。另外,有184人的就业单位尚未为其交纳社会保障金,占调查学生的四分之一强。
三是工作稳定性较差。从2004年7月到2006年6月短短的两年间,702名毕业生中,已有313名毕业生更换了单位,占44.6%。在这313名学生中,52%的毕业生在初次工作6个月以内就更换了工作单位.许多毕业生尚未满使用期就换了单位。在对78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也有近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生的工作不够稳定。
另外,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与职业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教师总量缺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紧缺,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要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局面、提高其就业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长期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改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长效机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们在表达一个共同的信心:接受挑战,积极面对。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及形势还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基层就业空间广阔,中职学生到基层就业大有作为:中职学校要及时调整专业适应市场需求;要帮助毕业生务实就业期望,脚踏实地,从一线做起;要加强中职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两类证书的融通有利于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地位,有利于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建议引入“大职业教育”观念,对中职、高职和各类社会教育与培训实行统一管理,为两类证书的融通铺平道路。考虑到目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实现中、高职教育与培训的统筹,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的协调合作,职业教育政策和组织实施的统一管理。
作为学校,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一方面要进行专业调查和预测,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衔接课程的开发,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还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进一步与企业联合搞好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出口”环节。
学生就业率往往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面对当前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学校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专业如何设置和优化,如何发挥中职学校的办学优势,并且利用好国家各方面政策。怎么做,这是一个基本功课。
学校应做到改旧换新,提前预测市场需求。
第一,我们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特点、行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前谋划,增设新专业。跟踪市场,眼睛尖、鼻子灵,超前预测市场的巨大的需求,提前增设新专业,可以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二,根据市场变化改造旧有专业。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大量投入基础建设,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人才需求。面对此种情况,学校把旧专业改造成需要的专业,比如石家庄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把电气自动化专业改造成电气化铁道专业。
第三.主动适应国际化集团公司对海外市场的需求,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懂英语、懂商务的“四有”人才。学校与某些集团签订协议后,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直接奔赴国外上岗。
第四,把传统的、静态的职业指导转向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职业指导教师,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请他们到人才市场,到中小企业去了解市场的行情,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作为就业指导教师,首先要做好课程的开发。
东盟教育部长组组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赛浦尔·奥马尔说,“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国民幸福和能力构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将近80%的工作都要求某种形式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为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和技能开发服务.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帮助人们减轻贫困,从而为实现世界和平奠定基础。没有树木无以成林。面对高校逐年扩招,中职学生生源素质显著下降的中职教育现状,各中职学校要想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创造名牌学校,学生素质不提高,学校的发展就必然受到影响。因此,从学生的就业问题追根溯源,我们首要工作就是要彻底改变现阶段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客观存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广泛开展就业教育,让学生明确定位,增强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改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小平《为当代青年规划人生》http://edu.beidaonline.com/bd—jt/lecture/xuxiaopin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