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因为健康的原因,我不能参加你们的会议。但是看到你们课题组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不断地到下面去做考察,足迹遍及西北五省,行程达几万公里,看到你们通过三年的努力,“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已经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健康的原因,我不能参加你们的会议。但是看到你们课题组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不断地到下面去做考察,足迹遍及西北五省,行程达几万公里,看到你们通过三年的努力,“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已经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12日,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经济纵横》杂志社承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暨《经济纵横》创刊3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长春隆重召开.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世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王颖出席会议并致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纵横》杂志社主编郭连强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多名学术界和期刊界代表参加会议.
近日,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年版出版。本年报统计了2018年度的期刊影响力指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范畴来自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改造与创新,并基于此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范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建,要以《资本论》中经济学范畴为主体,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与术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用科学的范畴体系奠定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
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话语权不仅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也是新时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是彰显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意义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受实践检验,基本内涵已经明晰,话语传播条件已经具备,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基础。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信和强化话语自觉,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话语,破除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话语崇拜,借助多途径传播,是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话语权的现实路径。
本文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下,从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力去商品化的双维视角,从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工资决定制度及社会福利供给水平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并探索劳动力市场的演变机制。国家在劳动力市场的演变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与政府的相互作用使劳动力市场在每个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化和去商品化程度呈现差异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前提下,通过渐进式改革推进的。展望未来,劳动力市场演变将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下推进。
根据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位属性和发展水平,可将其分为东北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和中南区域四个片区,各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限制开发与贫困属性长期并存、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约束等问题。综合看,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在于财政赤字不断增大、人力资源流失、主导产业规划滞后、第三产业活力不足。进一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突出县域差异化;培育特色经济,打造绿色服务业增长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重点工程"和
通过网络建模方法,对《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201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与合作型劳动关系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构建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的相关性网络模型和中心性关联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建立合作型劳动关系中最重要因素包括提出合理化建议、基层工会组织数、仲裁调解、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实行厂务公开、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已实施合理化建议等。对6个典型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发现,除工会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数有较大波动外,其余影响因素均呈逐步增长态势。这些研究结论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
自2008年起,我国陆续有20多个省区市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基于既有模式运行的显著特征和现有资料的丰富程度考虑及对各地实践的系统梳理,最终选择北京、四川、山东、江苏4省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各地发展概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与运行效果。经综合比较,总结4省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显著差异和共同点,进而得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能力提升的有益启示:应结合本地实际构建农业技术体系组织架构、推进体系与农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