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更高层次和专业的音乐教育平台,在教育的深度和广泛性上,能够有效地传播与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精髓,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但目前关于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上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传播架构。文章从传播学的一些经典理论入手,探讨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播方式与途经。结果发现,子弹传播方式对有一定地方音乐文化底蕴的群体具有强化效果;两级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运用,可以有效增加地方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播的信度和效度;宏观效果理论是从教育认知和语境上运用现代传播媒介以培养传承意识,并达成传播共识,产生传播效果。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音樂传播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传承实际上是一种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承本土音乐是保护本土音乐生态文化环境,保护本土音乐文明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大力倡导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之一。学校教育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教育机构,承载着传承文明的责任,也是本土音乐文化代代相传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音乐作为更高层次、更专业的音乐教育平台,能够有效地挖掘地方音乐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传播。那么,面对目前地方音乐文化并没有系统地、有秩序地深入到学校音乐教育的现实现象,笔者拟从传播学的一些传播理论入手,探索地方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播模式和路径。
一、本土音乐文化进高校的必然性趋势
(一)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必然性
传承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需要通过学习交流而成为一个社会的人,通过传承使人们把遗留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印刻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一个文明的载体。所以说,传承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是音乐形式结构的传承,更是音乐文化的人文价值、道德价值、情感价值的传承。我国各民族有歌曲、器乐、剧种、民间歌舞音乐、民俗音乐等各种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樊祖荫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它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是这个民族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土壤。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对人的本源的、根的教育”[1]。高校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和教育首先是对各地方人们音乐的根的教育,是培养本土音乐人才的需要。
(二)保护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保护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跟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相同,都是为了避免因为单一性而造成物种的灭绝和文明的丧失。音乐文化越丰富、越多样,越能代表这个民族精神文明程度。纵观世界,全球化已然是一种趋势,西方国家正利用这种全球化影响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传播,一些民族的优秀的音乐文化面临没有传承人和没有传播渠道等困境。全球化给音乐文化带来的融合与碰撞,也提醒我们保护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实际上也是保护全球音乐文化的共同繁衍。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国的高校教育机构就应该肩负起传承本国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使命,保护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学者深入到我国各地进行音乐采风和田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主要是在研究领域,真正把音乐文化传播出去,进行民族音乐文化输出,还需要针对知识进行建构并运用一些传播手段。因此,本土音乐文化进入高校音乐教育学科体系中应是必然趋势。
(三)高校教育转型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校教育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改革,“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让高校进一步认识到办学定位和挖掘自身特色的重要性,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转型,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应用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国家对高校这种分类分层次发展,使得高校教育必然会吸收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高校音乐教育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入。一方面音乐教育中融入地方音乐文化丰富了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地方音乐文化通过高校这一途径得到传递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属于大众型教育,而传承需要人做基石,这就给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人才的保障。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一批具有传承力量的人才,也是高校改革的要求。
二、传播学理论下传播路径探索
(一)子弹传播理论的影响
这一理论观点主要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是大众传播的初级阶段。其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被子弹击中一样,可以直接引起受传者的效果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观点。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大众传播的爆发阶段,人们看到了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抵抗的强大的力量,是报纸、电影、广播飞速发展的时期。
子弹理论应用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手段可以直接体现为由我国国家政策文件推进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鼓励地方高校传播地方文化艺术等措施。在传播方式、形式上大都以舞台表演宣传。如国家会定期举办非遗艺术舞台表演活动,各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的情况与当地音乐团体达成表演任务,定期到高校举办表演,但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流于表面,人们欣赏完这种音乐之后,很难在头脑中对地方音乐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或者由于离自身生活环境距离较远而产生排斥的现象。这也就是子弹理论这种单一的传播方式,没有看到受传者的身份、性别以及个体生长环境的影响,传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想通过一种控制和宣传让人们接受本土音乐文化,但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无交流和沟通,传播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子弹理论运用在本土音乐的传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传播流与两级传播理论
传播流是20世纪40到60年代的理论,指传播主体发出的信息是要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受传者的过程。期间存在着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的态度,这也印证了子弹理论的局限性观点。两级传播理论是基于传播流中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中有很多复杂性因素的情况下,经过实证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远远比不上在传播环节中加入“意见领袖”的中间环节效果明显,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3]这样的中间环节更能增加传播的效果。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大众媒介的传播还不如人际传播的效果好。 运用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上,我们认识到只通过宣传地方音乐文化无法达到传承的目的,我们可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达到更有效的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指的是人际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4]。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聘请在我们身边的本土音乐传承人,或者在地方音乐领域具有较高威望的人进校园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或以讲座的形式,或以课堂的形式直接传授地方音乐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和交流加深受传者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认识。这一过程中有些受传者可能会转变态度,对地方音乐产生兴趣并进一步学习。当传播主体与受传者产生一定时间长度的互动,能够激发受传者行为上的主动性,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宏观效果理论
宏观效果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讨论传播的有限性的基础上而发展出来的理论。就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来看——认知、态度、行为同等重要。之前的传播理论主旨在讨论受传者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以及具体传播活动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传播认知方面转变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宏观效果理论扩大了传播研究视野,强调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同信息化时代相结合,出现了“议程设置功能”“沉默的螺旋”“培养分析”等理论研究。其中“议程设置”和“培养理论”可称为“适度效果论”,“沉默的螺旋”属于“强力效果论”[5]。
首先,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在传播认知上进行的研究,讨论的是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大众媒介对于设置的“大事”进行报道,强调的越多,人们对于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运用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播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导向作用,在对所要强调的关于地方音乐文化方面相关的重大事件或政府举措进行的反复报道宣传,主要体现在政府应营造一个对于高校进行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社会认知环境,提高人们的认知意识,引导受传者更加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引导受传者“想什么”,进而产生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社会效应,推动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性的传承活动。“议程设置功能”可以使政府从宏观层面对于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做出社会导向或出台相应举措,使受传者从传播的最初阶段——认知层面上进行转变。当然受传者可对于传播事件进行选取,这涉及到传播活动中的传播技巧、传播方式方法的问题,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
其次,沉默的螺旋理论是诺依曼注意到舆论对于大众传播的重要性。个体作为社会的人,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在表明个人观点时,通常会观察周围人的看法,如果多数人和自己观点相同时,则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就会沉默,而沉默会促使这种多数人的观点进一步增势,产生强大的增量,迫使更多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沉默,这种扩散是螺旋式的传播,被称为沉默的螺旋。这种理论实际上是抓住了人的社会从众性和舆论的力量。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应用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我国的高校教育多数属于是普及性的大众教育,受教育群体的基数很大,当我们对于当前音乐教育的体制和专业课程建设做出调整,融入本土音乐文化构架,就会培养出更多的本土音乐人才,人才数量的增加会影响社会人们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兴趣,进而作为地方的特色和优势被人们熟知和传播。另外,诺依曼认为舆论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与社会是否相容的检验,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因而,国家教育部在推行高校融入本土音乐文化的观念时,也可使用正向的舆论效应,把传播地方音乐文化置于弘扬本土音乐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高度,这种舆论观点从精神上和情感上给予我们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强调个体的意愿和国家的、民族的意愿相一致。
最后,培养理论是通过大众传播所输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知层次的培养,以达到对某种观点的共识,社会要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下去,就需要这种共识,也就是人们对于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传播的一些观点有一个大致相近的认识,社会才能协调发展。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是承担培养任务的优先选择。把学校教育看作一种传播平台或媒介,提供这种社会共识的培养。那么,在本土音乐文化通过电视、网络、自媒体这些现代媒介进行小众传播,还没有形成传播气候的当下,高校教育就要承担更多的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任务。当然,培养理论主要针对的是大众现代传播媒介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但我们在进行本土音乐传播时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传播的工具。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网络音乐课程等进行直观的导向教育,或利用现代信息自媒体进行调查、录制并传播本土音乐文化。在国家层面,政府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把信息传达到社会各个角落,运用传播技巧和手段,长期传播,使人们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观念和态度转变并达成传承共识。
结 语
综上,基于不同的传播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传播方式和路径,以达到不同的传播效果和目的。子弹传播理论虽然被否定,但我们可以结合传播中的“强化”效果,对一些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持肯定态度的受众进行效果加固。传播流理论中虽然检验出大众传播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运用“意见领袖”这一中间传播环节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宏观效果理论中包含多种利用现代大众媒介传播的研究成果,本土音乐文化可以紧跟时代的变化,调整传播方式。因此,在高校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可运用传播学理论知识,紧跟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
注释:
[1]樊祖荫.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02):25.
[2]卢丽华,庞国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本质、矛盾与现实诉求[J].高等农业教育,2018(03):7—11.
[3]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8.
[4]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9.
[5]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
[收稿日期]2020-12-20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H-17069;2018B148)。
[作者简介]赵 婷(1982— ),女,運城学院音乐系副教授。(运城 044000)
(责任编辑:庄 唯)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音樂传播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传承实际上是一种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承本土音乐是保护本土音乐生态文化环境,保护本土音乐文明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大力倡导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之一。学校教育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教育机构,承载着传承文明的责任,也是本土音乐文化代代相传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音乐作为更高层次、更专业的音乐教育平台,能够有效地挖掘地方音乐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传播。那么,面对目前地方音乐文化并没有系统地、有秩序地深入到学校音乐教育的现实现象,笔者拟从传播学的一些传播理论入手,探索地方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播模式和路径。
一、本土音乐文化进高校的必然性趋势
(一)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必然性
传承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需要通过学习交流而成为一个社会的人,通过传承使人们把遗留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印刻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一个文明的载体。所以说,传承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是音乐形式结构的传承,更是音乐文化的人文价值、道德价值、情感价值的传承。我国各民族有歌曲、器乐、剧种、民间歌舞音乐、民俗音乐等各种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樊祖荫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它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是这个民族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土壤。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对人的本源的、根的教育”[1]。高校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和教育首先是对各地方人们音乐的根的教育,是培养本土音乐人才的需要。
(二)保护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保护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跟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相同,都是为了避免因为单一性而造成物种的灭绝和文明的丧失。音乐文化越丰富、越多样,越能代表这个民族精神文明程度。纵观世界,全球化已然是一种趋势,西方国家正利用这种全球化影响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传播,一些民族的优秀的音乐文化面临没有传承人和没有传播渠道等困境。全球化给音乐文化带来的融合与碰撞,也提醒我们保护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实际上也是保护全球音乐文化的共同繁衍。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国的高校教育机构就应该肩负起传承本国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使命,保护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学者深入到我国各地进行音乐采风和田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主要是在研究领域,真正把音乐文化传播出去,进行民族音乐文化输出,还需要针对知识进行建构并运用一些传播手段。因此,本土音乐文化进入高校音乐教育学科体系中应是必然趋势。
(三)高校教育转型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校教育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改革,“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让高校进一步认识到办学定位和挖掘自身特色的重要性,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转型,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应用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国家对高校这种分类分层次发展,使得高校教育必然会吸收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高校音乐教育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入。一方面音乐教育中融入地方音乐文化丰富了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地方音乐文化通过高校这一途径得到传递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属于大众型教育,而传承需要人做基石,这就给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人才的保障。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一批具有传承力量的人才,也是高校改革的要求。
二、传播学理论下传播路径探索
(一)子弹传播理论的影响
这一理论观点主要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是大众传播的初级阶段。其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被子弹击中一样,可以直接引起受传者的效果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观点。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大众传播的爆发阶段,人们看到了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抵抗的强大的力量,是报纸、电影、广播飞速发展的时期。
子弹理论应用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手段可以直接体现为由我国国家政策文件推进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鼓励地方高校传播地方文化艺术等措施。在传播方式、形式上大都以舞台表演宣传。如国家会定期举办非遗艺术舞台表演活动,各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的情况与当地音乐团体达成表演任务,定期到高校举办表演,但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流于表面,人们欣赏完这种音乐之后,很难在头脑中对地方音乐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或者由于离自身生活环境距离较远而产生排斥的现象。这也就是子弹理论这种单一的传播方式,没有看到受传者的身份、性别以及个体生长环境的影响,传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想通过一种控制和宣传让人们接受本土音乐文化,但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无交流和沟通,传播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子弹理论运用在本土音乐的传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传播流与两级传播理论
传播流是20世纪40到60年代的理论,指传播主体发出的信息是要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受传者的过程。期间存在着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的态度,这也印证了子弹理论的局限性观点。两级传播理论是基于传播流中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中有很多复杂性因素的情况下,经过实证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远远比不上在传播环节中加入“意见领袖”的中间环节效果明显,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3]这样的中间环节更能增加传播的效果。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大众媒介的传播还不如人际传播的效果好。 运用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上,我们认识到只通过宣传地方音乐文化无法达到传承的目的,我们可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达到更有效的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指的是人际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4]。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聘请在我们身边的本土音乐传承人,或者在地方音乐领域具有较高威望的人进校园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或以讲座的形式,或以课堂的形式直接传授地方音乐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和交流加深受传者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认识。这一过程中有些受传者可能会转变态度,对地方音乐产生兴趣并进一步学习。当传播主体与受传者产生一定时间长度的互动,能够激发受传者行为上的主动性,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宏观效果理论
宏观效果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讨论传播的有限性的基础上而发展出来的理论。就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来看——认知、态度、行为同等重要。之前的传播理论主旨在讨论受传者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以及具体传播活动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传播认知方面转变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宏观效果理论扩大了传播研究视野,强调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同信息化时代相结合,出现了“议程设置功能”“沉默的螺旋”“培养分析”等理论研究。其中“议程设置”和“培养理论”可称为“适度效果论”,“沉默的螺旋”属于“强力效果论”[5]。
首先,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在传播认知上进行的研究,讨论的是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大众媒介对于设置的“大事”进行报道,强调的越多,人们对于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运用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播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导向作用,在对所要强调的关于地方音乐文化方面相关的重大事件或政府举措进行的反复报道宣传,主要体现在政府应营造一个对于高校进行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社会认知环境,提高人们的认知意识,引导受传者更加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引导受传者“想什么”,进而产生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社会效应,推动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性的传承活动。“议程设置功能”可以使政府从宏观层面对于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做出社会导向或出台相应举措,使受传者从传播的最初阶段——认知层面上进行转变。当然受传者可对于传播事件进行选取,这涉及到传播活动中的传播技巧、传播方式方法的问题,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
其次,沉默的螺旋理论是诺依曼注意到舆论对于大众传播的重要性。个体作为社会的人,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在表明个人观点时,通常会观察周围人的看法,如果多数人和自己观点相同时,则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就会沉默,而沉默会促使这种多数人的观点进一步增势,产生强大的增量,迫使更多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沉默,这种扩散是螺旋式的传播,被称为沉默的螺旋。这种理论实际上是抓住了人的社会从众性和舆论的力量。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应用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我国的高校教育多数属于是普及性的大众教育,受教育群体的基数很大,当我们对于当前音乐教育的体制和专业课程建设做出调整,融入本土音乐文化构架,就会培养出更多的本土音乐人才,人才数量的增加会影响社会人们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兴趣,进而作为地方的特色和优势被人们熟知和传播。另外,诺依曼认为舆论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与社会是否相容的检验,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因而,国家教育部在推行高校融入本土音乐文化的观念时,也可使用正向的舆论效应,把传播地方音乐文化置于弘扬本土音乐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高度,这种舆论观点从精神上和情感上给予我们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强调个体的意愿和国家的、民族的意愿相一致。
最后,培养理论是通过大众传播所输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知层次的培养,以达到对某种观点的共识,社会要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下去,就需要这种共识,也就是人们对于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传播的一些观点有一个大致相近的认识,社会才能协调发展。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是承担培养任务的优先选择。把学校教育看作一种传播平台或媒介,提供这种社会共识的培养。那么,在本土音乐文化通过电视、网络、自媒体这些现代媒介进行小众传播,还没有形成传播气候的当下,高校教育就要承担更多的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任务。当然,培养理论主要针对的是大众现代传播媒介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但我们在进行本土音乐传播时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传播的工具。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网络音乐课程等进行直观的导向教育,或利用现代信息自媒体进行调查、录制并传播本土音乐文化。在国家层面,政府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把信息传达到社会各个角落,运用传播技巧和手段,长期传播,使人们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观念和态度转变并达成传承共识。
结 语
综上,基于不同的传播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传播方式和路径,以达到不同的传播效果和目的。子弹传播理论虽然被否定,但我们可以结合传播中的“强化”效果,对一些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持肯定态度的受众进行效果加固。传播流理论中虽然检验出大众传播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运用“意见领袖”这一中间传播环节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宏观效果理论中包含多种利用现代大众媒介传播的研究成果,本土音乐文化可以紧跟时代的变化,调整传播方式。因此,在高校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可运用传播学理论知识,紧跟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
注释:
[1]樊祖荫.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02):25.
[2]卢丽华,庞国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本质、矛盾与现实诉求[J].高等农业教育,2018(03):7—11.
[3]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8.
[4]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9.
[5]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
[收稿日期]2020-12-20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H-17069;2018B148)。
[作者简介]赵 婷(1982— ),女,運城学院音乐系副教授。(运城 044000)
(责任编辑:庄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