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美国民谣歌手(罗德里格兹)在底特律,于上世纪70年代发行了两张唱片,其中一张只卖出了6张;
两位南非的音乐发烧友,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寻找这位没有在自己故乡、却在南非家喻户晓、唱片发行量超过50万张的罗德里格兹;
一位瑞典导演马里克·本杰鲁尔,花费6年时间跟踪拍摄了南非音乐人寻找美国民谣歌手的纪录片;
2013年2月,这位瑞典导演制作的纪录片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片名是《寻找小糖人》。这部纪录片,讲述了音乐发烧友,辗转寻找民谣歌手罗德里格兹的故事。
罗德里格兹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默默无闻,但他的唱片在南非却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罗德里格兹毫不知情。《寻找小糖人》以其叙事结构的跌宕起伏,画面表现的生动细腻,题材选择的独具慧眼,故事本身的历史厚重,成为多重影像元素纪实的经典之作。但是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成为这部纪录片最为耀眼之处。
一、绝对态势:纪录片故事化
在传统的纪录片创作观念中,真实性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原则,也被认为是制作出一部成功纪录片的法宝。而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创作者和研究人员都认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真实性和故事化叙述不可兼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创作手法不断进步,故事化叙事已经成为影片创作的主流方式。用故事化叙述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把人或者物放在故事中表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影像艺术表现手法。
美国著名电视制作人唐·休伊特曾说:影像世界就应该给观众讲一个故事。也正是这种影像制作理念极大地影响了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讲故事”本是口语化传播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其生动、亲切、人际交流零距离而备受人们喜爱。怎样将影像制作中,尤其是注重真实的纪录片中注入“故事”的元素,成为近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在目前纪录片拍摄的实践过程中,故事化叙事方式也不断得到体现,当代部分纪录片导演已经很注重运用这种影像表达方法。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获奖影片《寻找小糖人》就是其中很好一例,其生动的故事化叙事实现了故事性与真实性实现完美的有机结合。在评委会的颁奖词中提到:独特的故事叙述成为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故事化叙事成为这部影片形成感染力、说服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2009年,中国青年报也曾做过调查:“当下的纪录片吸引你的是什么?”有高达55.3%的人选择了“故事性”。有了榜样的力量和观众的需求,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必然会成为今后纪录片创作的主导方法和绝对态势。
二、恰当表述:如何讲好故事
既然纪录片故事化的叙述方法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绝对态势,怎样才能将纪录片中的故事讲好便成为不可规避的话题。而研究怎样讲好真实中发生的“故事”就必然需要鲜明、成熟的范本。此范本必须具备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典型特征,如富有价值的故事选题、动人的故事结构、强烈的故事悬念、真实的影像再现方式、成功的音响运用等等。而《寻找小糖人》能获得奥斯卡如此重量级的大奖,其故事化叙事方法也得到认可,笔者认为便可试着将此片作为研究范本,探其究竟如何“讲故事”。
1、富有价值的故事选题
好的故事片必然拥有精彩的故事。能够成为精彩的故事,一定会有精彩的选题。选题是故事的基础,是对影片归根结底的概括,是创作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强烈体现。寻找到富有价值和感染力的选题,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首要追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高昕曾感叹:寻找一个既有社会价值又具备潜在的各种好看因素的选题,是节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赵越也认为:充满戏剧冲突的题材是故事化叙事的基本保障。 而富有价值的选题被普遍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即:必不可少的矛盾冲突、提升观众兴趣的兴奋点和引起观众深层次思考的故事意义。
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中,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便得以充分的展现。《寻找小糖人》回溯了发烧友和音乐史学家重新发现音乐传奇罗德里格兹的过程。罗德里格兹为美国人,酷爱音乐。发行量张唱片之后在美国毫无反应,因此罗德里格兹不得不转行,干起社会最底层的劳力工作。但是这两张唱片漂洋过海到达南非,成为当时种族禁锢中非洲人民的精神支柱,在“反体制”运动中,罗德里格兹的音乐在南非深入人心。这一切罗德里格兹并不知情。直到20世纪90年代,罗德里格兹才被请到南非进行演唱,展现了非洲人民对罗德里格兹追逐的狂热。在回国之后罗德里格兹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他仍旧追求着平淡的生活,纯粹地爱着音乐。
世界上拥如此传奇人生的人恐怕为数不多。题材的独特性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有评论称:罗德里格兹拥有了不起的灵魂,神奇的故事。罗德里格兹面对一切,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他都从容接受;罗德里格兹面对物质,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他都宽容和无私。他从未想过要靠音乐过得更好,从而使得他本身成为一个音乐史上的传奇。影片作者抓住这一故事本身,在回顾音乐发烧友和音乐史学家找寻罗德里格兹的过程中讲述了令人心灵震撼的故事。如此题材的选择使得本片具有了精神的的寄托和力量,一切“寻找”从这故事题材的本身出发,完成了整个影片的叙述和升华。
由此可见,《寻找小糖人》展现了地域间、生活间的强烈矛盾冲突,展示了观众所关注的传奇人生,也更深一步探求了音乐与人生的真谛——音乐与贫富无关。这无疑是一个富有价值的选题。
2、动人的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是纪录片创作基本的要素,是纪录片构建与存在的基本方式。纪录片叙事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错落有致地将材料、观点等要素进行安排,从而完成整部影片的框架。如何设计影片的叙事结构,是讲好故事和制作影片的关键。好的影片结构不仅将事件叙述得真实亲切,也会使整个事件迭荡起伏、使观众观看时充满兴趣。而不得当的故事结构,即使能够将纪录片所记录的事件描述得真实恳切,观众也会认为影片平于流水,索然无趣。因此好的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就是适当地因势利导, 将主体塑造的重点更为突出, 满足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寻求的“戏剧点”。 在影片《寻找小糖人》中,作者以“寻找”开头,中部描述发烧友等人寻找罗德里格兹的过程,穿插感受过罗德里格兹音乐人的态度,以及为何寻找罗德里格兹等多条故事线索。影片最后部分展示“寻找”结果——罗德里格兹被寻找到。作者采用渐进结构思维,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保持了严密的逻辑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程度关系。但是整部影片并没有就此而结束,作者将故事结构进行了再次延伸,介绍了罗德里格兹南非成功巡演后回归生活的平淡——仍旧做着底层劳动工人的活计。作者在结构上这一次的延伸非常合乎情理,也是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这段内容中,观众看到了人生中音乐的真谛,影片得到了升华,罗德里格兹的形象也变得骤然高大。合理动人的叙事结构是这部影片变得丰富和饱满。
3、 强烈的故事悬念
要想表现好的故事,就要有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影片要素——悬念的设置。悬念是创作者在处理情节、设置冲突、展现人物命运时,利用受众面对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怀疑的、神秘的情形所持有的兴奋、期待、挂虑、好奇的心理而做的一种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悬念作为叙事的一种技巧和方式,为观众提供新奇和探索的材料。这种叙事的方式吸引或者诱惑受众继续观看从而获得未知中不确定性的答案。笔者认为悬念的建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面:一是运用叙事结构建构悬念,二是运用影视语言进行建构悬念。悬念大师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说过:“一家电影院就像是面对一大堆有待坐过去的椅子的银幕。电影人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就会感到失望。”
悬念设置在《寻找小糖人》这部影片中就显得尤为突出,逐步引导观众观看影片的重要手段。在叙事结构上设置悬念和在影视语言中设置悬念两种方式,《寻找小糖人》都表现得精彩。
首先是在叙事结构中的悬念。影片依据整个叙事脉络,设置多处悬念。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揭开罗德里格兹真实“面纱”的进程设置。故事开始,作者首先采访了在20世纪70年代与罗德里格兹有过交集的人们,通过这些人语言的描述使观众在脑海中形成对罗德里格兹的初步印象。同时也激起观众对罗德里格兹的真实面目渴望。第二步作者向观众展示的是唱片上的仅有的一张罗德里格兹戴着墨镜的照片,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在不安询问:他到底是谁。之后作者进行了罗德里格兹自杀传言的描述,给观众感觉是,揭开罗德里格兹“面纱”的希望变得渺茫。但是作者叙事笔锋一转,交代罗德里格兹原来还活着,并且经过重重困难找到了罗德里格兹的女儿。影片的探寻脚步却又徘徊在了这里。又从对罗德里格兹女儿的访谈中进一步挖掘他的信息。影片至此,经过四个阶段罗德里格兹的真实面目还是没有展现到镜头之前。作者运用还原未知状态,限制信息的流动的方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观众的渴望愈增,此时罗德里格兹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作者运用结构叙事,使观众一步步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探寻事实的真相。
而在运用影视语言架构悬念这种表现手法中,作者表现得尤为精彩。还是以揭开罗德里格兹真实面目为例。影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在不断设问,不断探寻:罗德里格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揭开罗德里格兹的神秘“面纱”的时刻,作者运用了黑暗低沉的色调。画面中罗德里格兹背影出现,神秘气息扑面而来。罗德里格兹即将转身,画面切到窗外,拍摄罗德里格兹居住屋子的一扇小窗,罗德里格兹从小窗中探出头来观望世界。主人公终于走出了人们想象中的世界,展示了人们渴望已久的真实面目。表现细节中的悬念尤为考察影片创作者的功力,而导演马里克·本杰鲁尔让这一方式展现得如此完美。
4、 真实的情景再现
纪录片创作是对实在物体进行影像描述的方式。只有在当前生活中切切事实存在的事物,纪录片这种影像记录方式才能将其活生生的呈现。但是,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于过去事物或者情景的描述和还原。对于过去发生过的事实在纪录片中只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展示记录历史的材料(包括影像、书面材料等),另外一种则是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模拟还原。
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中,导演马里克·本杰鲁尔在展示历史环境和历史事实的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均有呈现。在展示罗德里格兹南非演唱会的历史事实中,导演运用了大量当时的影像资料。虽然这些影像资料已经画质不那么清晰,色彩不那么鲜明,但是向观众真实的展现了罗德里格兹的生活经历,使罗德里格兹的个人形象有了极大的丰富,也使整部影片的结构更加饱满和完整。同时作者也运用了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当时罗德里格兹所生活过的环境。三维动画是当今的科技手段,有人会对事实的真实性进行怀疑,认为作者蓄意虚构。但是导演进行动画段落的安排时,目的是给予观众情绪上的感染。动画突出的并非具体的人物或者事物,而是通过当时环境的刻画让观众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历史时代的背景框架。这符合真实再现的影片拍摄法则:让观众感受历史的可能性。 马里克·本杰鲁尔让已经翻过去的历史时光得到重现,为观众提供了感受上的可能性。
因此,作者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进行故事的讲述,强调了整部影片故事的精彩性,框架的完整性,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悬念的设置提供了服务。
5、 贴合的音乐叙事
影像与音乐的结合,是完美的故事叙述方式。在影像语言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经典元素。音乐与影像结合才真正体现了影像的魅力。一般认为,音乐在纪录片叙事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对故事情节的渲染烘托深化主题等,二是对于纪录片深层含义的表达、对于灵魂深处的揭露。 在《寻找小糖人》中,作者将音乐对影像叙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对第二种作用的运用。
在《寻找小糖人》中,作者根据影片的情节不同,作者运用了《小糖人》、《你的苦恼》、《因为》、《我在想》、《无法逃离》、《我想起了你》、《街头男孩》等音乐,这些音乐的运用使整部影片焕发光彩,更妙的是这些音乐都是影片主人公罗德里格兹在20世纪70年代演唱的作品。这些音乐不仅贴合了整部纪录片故事的情节,强调了叙事结构,而且进行了纪录片深层含义的表达。例如,《你的苦恼》这首歌曲,是罗德里格兹唱片《冷事实》的作品,歌词大意是:他到底是个戏子还是猎人,让你为之如此付出。你是否被自己的欲望折磨,一会是好奇,一会脆弱??整部影片最终讲述罗德里格兹对音乐的追寻,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上痛苦和辉煌都经历,但是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归于平淡的生活。为音乐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仍然痴心不悔,罗德里格兹并没有被音乐背后的欲望所折磨。如此,作者在结构上进行讲故事的同时,在音乐中进行故事深层含义的探索,可谓纪录片中讲故事的经典之作。
三、警惕迷失:反对情怀的缺失
纪录片中好故事的讲述,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通过故事这件华丽的外衣,映衬出故事背后思想的深邃和生活的精髓,展现社会的人文情怀。
在今天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创作者选取社会中的“小人物”或者是弱势群体进行创作,重点关注这些群体生活的苦难,用旁观者的角度片面对主体的“不幸”进行渲染。这种创作方式恰恰忽视了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人生方向的探索。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说过:“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过头的戏剧化方式,观众反应很快不是变得矫揉造作,就是厌倦透顶。” 所以在纪录片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苦难和不幸,要通过这些苦难和不幸触碰社会的灵魂,引发观众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生的深入理解。纪录片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能够足够承载故事的情怀。
在拥有情怀的纪录片作品中,《寻找小糖人》就做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寻找小糖人》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罗德里格兹在最初的音乐道路被阻断之后,接下来的生活是苦难的、繁重的,他需要做着社会底层的劳力工作过活。而更令人感叹的是,生活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他在美国无人问津的音乐却在大洋彼岸的南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到人的信念和生命。在20世纪90年代,罗德里格兹被请回南非受到追捧。而被反差的现实冲击过后,罗德里格兹没有被安逸的生活和金钱物质所套牢,他选择回归原来的生活,继续辛劳的工作同时单纯拥抱着最热爱的音乐。崇高的人生境界和平淡的生活态度就是在这样选择中体现的。这种选择给人震撼,给人反思:我们是否对一件事物爱得如此单纯?影片没有抓住“苦难”不放,而是关注苦难背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影片体现的是如此博大的情怀。而正是拥有这种博大的情怀,使《寻找小糖人》这部纪录片思想变得如此深邃、如此耐人寻味。
综上,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获奖影片《寻找小糖人》运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寻找”和“升华”的过程。影片将一个不平凡的题材深挖至灵魂深处。音乐发烧友在寻找罗德里格兹,而罗德里格兹却在寻找未来,寻找生活,寻找淡然与热爱。这种“寻找”以其巨大的能量感染着观众,促进着观众灵魂的“升华”。
两位南非的音乐发烧友,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寻找这位没有在自己故乡、却在南非家喻户晓、唱片发行量超过50万张的罗德里格兹;
一位瑞典导演马里克·本杰鲁尔,花费6年时间跟踪拍摄了南非音乐人寻找美国民谣歌手的纪录片;
2013年2月,这位瑞典导演制作的纪录片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片名是《寻找小糖人》。这部纪录片,讲述了音乐发烧友,辗转寻找民谣歌手罗德里格兹的故事。
罗德里格兹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默默无闻,但他的唱片在南非却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罗德里格兹毫不知情。《寻找小糖人》以其叙事结构的跌宕起伏,画面表现的生动细腻,题材选择的独具慧眼,故事本身的历史厚重,成为多重影像元素纪实的经典之作。但是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成为这部纪录片最为耀眼之处。
一、绝对态势:纪录片故事化
在传统的纪录片创作观念中,真实性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原则,也被认为是制作出一部成功纪录片的法宝。而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创作者和研究人员都认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真实性和故事化叙述不可兼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创作手法不断进步,故事化叙事已经成为影片创作的主流方式。用故事化叙述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把人或者物放在故事中表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影像艺术表现手法。
美国著名电视制作人唐·休伊特曾说:影像世界就应该给观众讲一个故事。也正是这种影像制作理念极大地影响了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讲故事”本是口语化传播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其生动、亲切、人际交流零距离而备受人们喜爱。怎样将影像制作中,尤其是注重真实的纪录片中注入“故事”的元素,成为近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在目前纪录片拍摄的实践过程中,故事化叙事方式也不断得到体现,当代部分纪录片导演已经很注重运用这种影像表达方法。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获奖影片《寻找小糖人》就是其中很好一例,其生动的故事化叙事实现了故事性与真实性实现完美的有机结合。在评委会的颁奖词中提到:独特的故事叙述成为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故事化叙事成为这部影片形成感染力、说服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2009年,中国青年报也曾做过调查:“当下的纪录片吸引你的是什么?”有高达55.3%的人选择了“故事性”。有了榜样的力量和观众的需求,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必然会成为今后纪录片创作的主导方法和绝对态势。
二、恰当表述:如何讲好故事
既然纪录片故事化的叙述方法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绝对态势,怎样才能将纪录片中的故事讲好便成为不可规避的话题。而研究怎样讲好真实中发生的“故事”就必然需要鲜明、成熟的范本。此范本必须具备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典型特征,如富有价值的故事选题、动人的故事结构、强烈的故事悬念、真实的影像再现方式、成功的音响运用等等。而《寻找小糖人》能获得奥斯卡如此重量级的大奖,其故事化叙事方法也得到认可,笔者认为便可试着将此片作为研究范本,探其究竟如何“讲故事”。
1、富有价值的故事选题
好的故事片必然拥有精彩的故事。能够成为精彩的故事,一定会有精彩的选题。选题是故事的基础,是对影片归根结底的概括,是创作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强烈体现。寻找到富有价值和感染力的选题,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首要追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高昕曾感叹:寻找一个既有社会价值又具备潜在的各种好看因素的选题,是节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赵越也认为:充满戏剧冲突的题材是故事化叙事的基本保障。 而富有价值的选题被普遍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即:必不可少的矛盾冲突、提升观众兴趣的兴奋点和引起观众深层次思考的故事意义。
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中,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便得以充分的展现。《寻找小糖人》回溯了发烧友和音乐史学家重新发现音乐传奇罗德里格兹的过程。罗德里格兹为美国人,酷爱音乐。发行量张唱片之后在美国毫无反应,因此罗德里格兹不得不转行,干起社会最底层的劳力工作。但是这两张唱片漂洋过海到达南非,成为当时种族禁锢中非洲人民的精神支柱,在“反体制”运动中,罗德里格兹的音乐在南非深入人心。这一切罗德里格兹并不知情。直到20世纪90年代,罗德里格兹才被请到南非进行演唱,展现了非洲人民对罗德里格兹追逐的狂热。在回国之后罗德里格兹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他仍旧追求着平淡的生活,纯粹地爱着音乐。
世界上拥如此传奇人生的人恐怕为数不多。题材的独特性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有评论称:罗德里格兹拥有了不起的灵魂,神奇的故事。罗德里格兹面对一切,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他都从容接受;罗德里格兹面对物质,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他都宽容和无私。他从未想过要靠音乐过得更好,从而使得他本身成为一个音乐史上的传奇。影片作者抓住这一故事本身,在回顾音乐发烧友和音乐史学家找寻罗德里格兹的过程中讲述了令人心灵震撼的故事。如此题材的选择使得本片具有了精神的的寄托和力量,一切“寻找”从这故事题材的本身出发,完成了整个影片的叙述和升华。
由此可见,《寻找小糖人》展现了地域间、生活间的强烈矛盾冲突,展示了观众所关注的传奇人生,也更深一步探求了音乐与人生的真谛——音乐与贫富无关。这无疑是一个富有价值的选题。
2、动人的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是纪录片创作基本的要素,是纪录片构建与存在的基本方式。纪录片叙事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错落有致地将材料、观点等要素进行安排,从而完成整部影片的框架。如何设计影片的叙事结构,是讲好故事和制作影片的关键。好的影片结构不仅将事件叙述得真实亲切,也会使整个事件迭荡起伏、使观众观看时充满兴趣。而不得当的故事结构,即使能够将纪录片所记录的事件描述得真实恳切,观众也会认为影片平于流水,索然无趣。因此好的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就是适当地因势利导, 将主体塑造的重点更为突出, 满足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寻求的“戏剧点”。 在影片《寻找小糖人》中,作者以“寻找”开头,中部描述发烧友等人寻找罗德里格兹的过程,穿插感受过罗德里格兹音乐人的态度,以及为何寻找罗德里格兹等多条故事线索。影片最后部分展示“寻找”结果——罗德里格兹被寻找到。作者采用渐进结构思维,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保持了严密的逻辑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程度关系。但是整部影片并没有就此而结束,作者将故事结构进行了再次延伸,介绍了罗德里格兹南非成功巡演后回归生活的平淡——仍旧做着底层劳动工人的活计。作者在结构上这一次的延伸非常合乎情理,也是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这段内容中,观众看到了人生中音乐的真谛,影片得到了升华,罗德里格兹的形象也变得骤然高大。合理动人的叙事结构是这部影片变得丰富和饱满。
3、 强烈的故事悬念
要想表现好的故事,就要有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影片要素——悬念的设置。悬念是创作者在处理情节、设置冲突、展现人物命运时,利用受众面对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怀疑的、神秘的情形所持有的兴奋、期待、挂虑、好奇的心理而做的一种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悬念作为叙事的一种技巧和方式,为观众提供新奇和探索的材料。这种叙事的方式吸引或者诱惑受众继续观看从而获得未知中不确定性的答案。笔者认为悬念的建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面:一是运用叙事结构建构悬念,二是运用影视语言进行建构悬念。悬念大师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说过:“一家电影院就像是面对一大堆有待坐过去的椅子的银幕。电影人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就会感到失望。”
悬念设置在《寻找小糖人》这部影片中就显得尤为突出,逐步引导观众观看影片的重要手段。在叙事结构上设置悬念和在影视语言中设置悬念两种方式,《寻找小糖人》都表现得精彩。
首先是在叙事结构中的悬念。影片依据整个叙事脉络,设置多处悬念。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揭开罗德里格兹真实“面纱”的进程设置。故事开始,作者首先采访了在20世纪70年代与罗德里格兹有过交集的人们,通过这些人语言的描述使观众在脑海中形成对罗德里格兹的初步印象。同时也激起观众对罗德里格兹的真实面目渴望。第二步作者向观众展示的是唱片上的仅有的一张罗德里格兹戴着墨镜的照片,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在不安询问:他到底是谁。之后作者进行了罗德里格兹自杀传言的描述,给观众感觉是,揭开罗德里格兹“面纱”的希望变得渺茫。但是作者叙事笔锋一转,交代罗德里格兹原来还活着,并且经过重重困难找到了罗德里格兹的女儿。影片的探寻脚步却又徘徊在了这里。又从对罗德里格兹女儿的访谈中进一步挖掘他的信息。影片至此,经过四个阶段罗德里格兹的真实面目还是没有展现到镜头之前。作者运用还原未知状态,限制信息的流动的方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观众的渴望愈增,此时罗德里格兹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作者运用结构叙事,使观众一步步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探寻事实的真相。
而在运用影视语言架构悬念这种表现手法中,作者表现得尤为精彩。还是以揭开罗德里格兹真实面目为例。影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在不断设问,不断探寻:罗德里格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揭开罗德里格兹的神秘“面纱”的时刻,作者运用了黑暗低沉的色调。画面中罗德里格兹背影出现,神秘气息扑面而来。罗德里格兹即将转身,画面切到窗外,拍摄罗德里格兹居住屋子的一扇小窗,罗德里格兹从小窗中探出头来观望世界。主人公终于走出了人们想象中的世界,展示了人们渴望已久的真实面目。表现细节中的悬念尤为考察影片创作者的功力,而导演马里克·本杰鲁尔让这一方式展现得如此完美。
4、 真实的情景再现
纪录片创作是对实在物体进行影像描述的方式。只有在当前生活中切切事实存在的事物,纪录片这种影像记录方式才能将其活生生的呈现。但是,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于过去事物或者情景的描述和还原。对于过去发生过的事实在纪录片中只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展示记录历史的材料(包括影像、书面材料等),另外一种则是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模拟还原。
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中,导演马里克·本杰鲁尔在展示历史环境和历史事实的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均有呈现。在展示罗德里格兹南非演唱会的历史事实中,导演运用了大量当时的影像资料。虽然这些影像资料已经画质不那么清晰,色彩不那么鲜明,但是向观众真实的展现了罗德里格兹的生活经历,使罗德里格兹的个人形象有了极大的丰富,也使整部影片的结构更加饱满和完整。同时作者也运用了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当时罗德里格兹所生活过的环境。三维动画是当今的科技手段,有人会对事实的真实性进行怀疑,认为作者蓄意虚构。但是导演进行动画段落的安排时,目的是给予观众情绪上的感染。动画突出的并非具体的人物或者事物,而是通过当时环境的刻画让观众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历史时代的背景框架。这符合真实再现的影片拍摄法则:让观众感受历史的可能性。 马里克·本杰鲁尔让已经翻过去的历史时光得到重现,为观众提供了感受上的可能性。
因此,作者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进行故事的讲述,强调了整部影片故事的精彩性,框架的完整性,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悬念的设置提供了服务。
5、 贴合的音乐叙事
影像与音乐的结合,是完美的故事叙述方式。在影像语言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经典元素。音乐与影像结合才真正体现了影像的魅力。一般认为,音乐在纪录片叙事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对故事情节的渲染烘托深化主题等,二是对于纪录片深层含义的表达、对于灵魂深处的揭露。 在《寻找小糖人》中,作者将音乐对影像叙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对第二种作用的运用。
在《寻找小糖人》中,作者根据影片的情节不同,作者运用了《小糖人》、《你的苦恼》、《因为》、《我在想》、《无法逃离》、《我想起了你》、《街头男孩》等音乐,这些音乐的运用使整部影片焕发光彩,更妙的是这些音乐都是影片主人公罗德里格兹在20世纪70年代演唱的作品。这些音乐不仅贴合了整部纪录片故事的情节,强调了叙事结构,而且进行了纪录片深层含义的表达。例如,《你的苦恼》这首歌曲,是罗德里格兹唱片《冷事实》的作品,歌词大意是:他到底是个戏子还是猎人,让你为之如此付出。你是否被自己的欲望折磨,一会是好奇,一会脆弱??整部影片最终讲述罗德里格兹对音乐的追寻,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上痛苦和辉煌都经历,但是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归于平淡的生活。为音乐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仍然痴心不悔,罗德里格兹并没有被音乐背后的欲望所折磨。如此,作者在结构上进行讲故事的同时,在音乐中进行故事深层含义的探索,可谓纪录片中讲故事的经典之作。
三、警惕迷失:反对情怀的缺失
纪录片中好故事的讲述,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通过故事这件华丽的外衣,映衬出故事背后思想的深邃和生活的精髓,展现社会的人文情怀。
在今天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创作者选取社会中的“小人物”或者是弱势群体进行创作,重点关注这些群体生活的苦难,用旁观者的角度片面对主体的“不幸”进行渲染。这种创作方式恰恰忽视了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人生方向的探索。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说过:“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过头的戏剧化方式,观众反应很快不是变得矫揉造作,就是厌倦透顶。” 所以在纪录片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苦难和不幸,要通过这些苦难和不幸触碰社会的灵魂,引发观众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生的深入理解。纪录片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能够足够承载故事的情怀。
在拥有情怀的纪录片作品中,《寻找小糖人》就做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寻找小糖人》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罗德里格兹在最初的音乐道路被阻断之后,接下来的生活是苦难的、繁重的,他需要做着社会底层的劳力工作过活。而更令人感叹的是,生活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他在美国无人问津的音乐却在大洋彼岸的南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到人的信念和生命。在20世纪90年代,罗德里格兹被请回南非受到追捧。而被反差的现实冲击过后,罗德里格兹没有被安逸的生活和金钱物质所套牢,他选择回归原来的生活,继续辛劳的工作同时单纯拥抱着最热爱的音乐。崇高的人生境界和平淡的生活态度就是在这样选择中体现的。这种选择给人震撼,给人反思:我们是否对一件事物爱得如此单纯?影片没有抓住“苦难”不放,而是关注苦难背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影片体现的是如此博大的情怀。而正是拥有这种博大的情怀,使《寻找小糖人》这部纪录片思想变得如此深邃、如此耐人寻味。
综上,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获奖影片《寻找小糖人》运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寻找”和“升华”的过程。影片将一个不平凡的题材深挖至灵魂深处。音乐发烧友在寻找罗德里格兹,而罗德里格兹却在寻找未来,寻找生活,寻找淡然与热爱。这种“寻找”以其巨大的能量感染着观众,促进着观众灵魂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