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上个世纪60年代,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中崛起,开创了创造财富的新模式。本文从融资角度分析了企业集团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集团优势,提高融资能力,控制财务风险。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融资 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上个世纪60年代,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中崛起,其创造财富的模式是无法用传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进行解释的。通用公司之所以在兼并后财富增长迅速,最大原因是其集团内部存在一个交易市场,公司经理们可以廉价获取信息,从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本文以集团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融资角度分析了企业集团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集团优势,提高融资能力,控制财务风险。
一、企业集团外部融资特点分析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通常以一个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外围层,以产权为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标准的企业集团内部主要采取“金字塔型”结构,通过由内到外企业间的层层持股,形成蜘蛛网式的多层次企业组织形式。
(一)融资能力强。
在“金字塔型”的企业集团结构下,母公司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将自身的资产演变为子公司的资产,子公司再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演变为孙公司的资产,等等。通过这一产权安排,一家企业的资产可以演变为多家企业资产,从而使集团的融资能力成倍放大,企业集团内部的层级关系越多,融资能力的放大效应越显著。而且集团成员企业之间还可以互相提供债务担保,从而进一步提供了集团整体融资能力。
(二)财务风险大。
正因为企业集团的融资能力被成倍放大,一旦被控股成员企业出现债务危机,便会将这种危机传导给其他企业,并产生连锁反映,从而导致整个集团的财务危机。
二、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模式分析
(一)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子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内部职能机构。典型的结算中心业务比较较单一,其功能不是融资,而是支持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控制。设置资金结算中心对有效调节资金流向,控制资金的合理使用,加速资金周转,防止资金流失和体外循环,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等,均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资金结算中心是企业内设的管理机构,不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审批,因而应用比较广泛。
(二)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结算中心职能的扩展,它是企业集团内设的管理机构,通过引入银行机制,按照统一管理、调剂余缺、有偿使用的原则,对成员企业实行集中结算,统一管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进行内部日常往来结算的同时,还负责成员企业之间资金调拨。但是,内部银行仍然是母公司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不可能像商业银行一样进行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成员企业之间的融资,既不需要进行信用审查,也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势必会加大集团整体信用风险。由于信用管理缺失,资金并不必然会流向经营和财务状况最好的成员企业,难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隶属于大型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
三、企业集团融资模式的创新
(一)积极开拓债权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
企业集团资金来源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而且以短期借款为主,一旦一家企业现金链发生断裂,将会波及整个集团。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金融产品的出现,为企业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供了理想的选择。
1、发行短期融资券,降低债务的流动性。
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即由国内各家银行购买不向社会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短期融资券由于对发行人要求信用等级要求较低,速度较快,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为改变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失调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需要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会计信息,从而使市场能够发现有投资价值的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发行中期票据,增强债务弹性。
中期票据是指期限通常在5-10年之间的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因而其发行程序简单,且因其信息相对于贷款比较透明,故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中期票据期限较长,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替代品,增强债务的灵活性。由于中期票据的期限个于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之间,填补商业票据和长期贷款之间的空间。不仅中期票据发行手续简单、融资成本低,而且发行人与投资方银行可以自主约定发行期限、利率和规模,为企业进行资产和负债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期票据的这一特征对于财务公司非常重要。例如,西方财务公司主要是为了配合制造商不品销售,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而消费信贷资产在期限和利率方面特别容易受经济景气和市场供求环境的影响。发行期限和利率相对固定的公司债券难以与这些易变性资产相匹配。正因为如此,中期票据开始受到了我国企业集团的青睐。截止2007 年末,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已经达到565只,发行总额已经超过7500亿,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债的发行规模。
(二)发行信托凭证,吸纳社会资金。
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即内部的整合一般是通过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进行的。对于集团外部资金,集团企业可以注册成立或者收购信托公司,由集团资金锻造担保,发行信托凭证,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为己所用。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管理财物。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委托人)的利益或其它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目前,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三)债务内部转移,发挥集团融资优势。
当成员企业需要融入债务资金,但是却受资本结构限制时,企业集团从整体利益出发,可以由财务状况比较好的企业筹措资金,然后转移给用资企业使用,从而盘活集团资产,发挥集团融资优势。
(四)进行债务重组,优化资本结构。
当一个成员企业需要融入债务资金却又受到原有债务制约时,也可以通过内部债务重组,将用资企业的债务转换成其他成员企业的权益投资人,从而使用用资企业甩掉债务包袱,提升融资能力,能够从银行融入资金。
(五)互助担保,提升信用能力。
担保是为了保证债权实现的法律措施,企业之间的互助担保是提升整体信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一个企业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向银行融入债务资金。鉴于此,当一个成员企业需要融入资金,而且信用能力不足的时候,也可以由其他成员企业的资产作抵押从银行融入资金,然后通过资金铁内部转移,调剂给用资企业使用。
(六)资产重组,转换信用能力。
如果集团成员企业相互担保受到债权人对抗时,企业集团则可以通过内部资产重组,将其他成员企业的优质资产与用资企业的劣质资产相交换,从而增强用资企业的融资能力。
四、企业集团融资创新的基础
(一)统一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
2003年,我国同时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和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推出后,多数非上市公司仍然在沿用原有的行业会计制度,从而造成了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同时存在多套会计制度的局面,影响了企业信息传输和理解。为此,企业集团必须统一各成员企业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业绩管理、财务分析提供信息,为财务一体化提供基础。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融资成本。这就要求企业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例如,企业应当充分计提减值准备,夯实企业资产,为银行债权的实现提供切实的保障。
(三)加强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具有融资优势主要是因为企业集团具有特殊的组织形式,也正因为如此,企业集团的融资风险也大于一般企业,所以集团企业特别需要加强资金铁集中管理,约束财务风险。这就要求企业集团以战略为导向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制度和流程,注重顶层设计,保证战略的实现,增强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心。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要与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协调配合,才能达到其预期目标,特别要注意与预算管理的配合。企业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的范围覆盖到集团资金结算、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增强集团对成员企业的资金调控能力,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庆武,王靖,安英辉.企业集团融资模式分析与创新——基于信托业务的集团内部融资模式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0(03).
[2]许剑虹.浅析企业集团内部融资的风险防范与监管策略.中国商贸,2011(09).
[3]李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融资约束关系的研究.学术论坛,2013(01).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融资 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上个世纪60年代,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中崛起,其创造财富的模式是无法用传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进行解释的。通用公司之所以在兼并后财富增长迅速,最大原因是其集团内部存在一个交易市场,公司经理们可以廉价获取信息,从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本文以集团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融资角度分析了企业集团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集团优势,提高融资能力,控制财务风险。
一、企业集团外部融资特点分析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通常以一个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外围层,以产权为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标准的企业集团内部主要采取“金字塔型”结构,通过由内到外企业间的层层持股,形成蜘蛛网式的多层次企业组织形式。
(一)融资能力强。
在“金字塔型”的企业集团结构下,母公司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将自身的资产演变为子公司的资产,子公司再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演变为孙公司的资产,等等。通过这一产权安排,一家企业的资产可以演变为多家企业资产,从而使集团的融资能力成倍放大,企业集团内部的层级关系越多,融资能力的放大效应越显著。而且集团成员企业之间还可以互相提供债务担保,从而进一步提供了集团整体融资能力。
(二)财务风险大。
正因为企业集团的融资能力被成倍放大,一旦被控股成员企业出现债务危机,便会将这种危机传导给其他企业,并产生连锁反映,从而导致整个集团的财务危机。
二、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模式分析
(一)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子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内部职能机构。典型的结算中心业务比较较单一,其功能不是融资,而是支持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控制。设置资金结算中心对有效调节资金流向,控制资金的合理使用,加速资金周转,防止资金流失和体外循环,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等,均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资金结算中心是企业内设的管理机构,不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审批,因而应用比较广泛。
(二)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结算中心职能的扩展,它是企业集团内设的管理机构,通过引入银行机制,按照统一管理、调剂余缺、有偿使用的原则,对成员企业实行集中结算,统一管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进行内部日常往来结算的同时,还负责成员企业之间资金调拨。但是,内部银行仍然是母公司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不可能像商业银行一样进行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成员企业之间的融资,既不需要进行信用审查,也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势必会加大集团整体信用风险。由于信用管理缺失,资金并不必然会流向经营和财务状况最好的成员企业,难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隶属于大型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
三、企业集团融资模式的创新
(一)积极开拓债权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
企业集团资金来源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而且以短期借款为主,一旦一家企业现金链发生断裂,将会波及整个集团。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金融产品的出现,为企业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供了理想的选择。
1、发行短期融资券,降低债务的流动性。
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即由国内各家银行购买不向社会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短期融资券由于对发行人要求信用等级要求较低,速度较快,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为改变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失调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需要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会计信息,从而使市场能够发现有投资价值的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发行中期票据,增强债务弹性。
中期票据是指期限通常在5-10年之间的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因而其发行程序简单,且因其信息相对于贷款比较透明,故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中期票据期限较长,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替代品,增强债务的灵活性。由于中期票据的期限个于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之间,填补商业票据和长期贷款之间的空间。不仅中期票据发行手续简单、融资成本低,而且发行人与投资方银行可以自主约定发行期限、利率和规模,为企业进行资产和负债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期票据的这一特征对于财务公司非常重要。例如,西方财务公司主要是为了配合制造商不品销售,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而消费信贷资产在期限和利率方面特别容易受经济景气和市场供求环境的影响。发行期限和利率相对固定的公司债券难以与这些易变性资产相匹配。正因为如此,中期票据开始受到了我国企业集团的青睐。截止2007 年末,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已经达到565只,发行总额已经超过7500亿,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债的发行规模。
(二)发行信托凭证,吸纳社会资金。
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即内部的整合一般是通过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进行的。对于集团外部资金,集团企业可以注册成立或者收购信托公司,由集团资金锻造担保,发行信托凭证,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为己所用。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管理财物。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委托人)的利益或其它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目前,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三)债务内部转移,发挥集团融资优势。
当成员企业需要融入债务资金,但是却受资本结构限制时,企业集团从整体利益出发,可以由财务状况比较好的企业筹措资金,然后转移给用资企业使用,从而盘活集团资产,发挥集团融资优势。
(四)进行债务重组,优化资本结构。
当一个成员企业需要融入债务资金却又受到原有债务制约时,也可以通过内部债务重组,将用资企业的债务转换成其他成员企业的权益投资人,从而使用用资企业甩掉债务包袱,提升融资能力,能够从银行融入资金。
(五)互助担保,提升信用能力。
担保是为了保证债权实现的法律措施,企业之间的互助担保是提升整体信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一个企业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向银行融入债务资金。鉴于此,当一个成员企业需要融入资金,而且信用能力不足的时候,也可以由其他成员企业的资产作抵押从银行融入资金,然后通过资金铁内部转移,调剂给用资企业使用。
(六)资产重组,转换信用能力。
如果集团成员企业相互担保受到债权人对抗时,企业集团则可以通过内部资产重组,将其他成员企业的优质资产与用资企业的劣质资产相交换,从而增强用资企业的融资能力。
四、企业集团融资创新的基础
(一)统一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
2003年,我国同时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和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推出后,多数非上市公司仍然在沿用原有的行业会计制度,从而造成了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同时存在多套会计制度的局面,影响了企业信息传输和理解。为此,企业集团必须统一各成员企业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业绩管理、财务分析提供信息,为财务一体化提供基础。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融资成本。这就要求企业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例如,企业应当充分计提减值准备,夯实企业资产,为银行债权的实现提供切实的保障。
(三)加强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具有融资优势主要是因为企业集团具有特殊的组织形式,也正因为如此,企业集团的融资风险也大于一般企业,所以集团企业特别需要加强资金铁集中管理,约束财务风险。这就要求企业集团以战略为导向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制度和流程,注重顶层设计,保证战略的实现,增强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心。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要与全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协调配合,才能达到其预期目标,特别要注意与预算管理的配合。企业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的范围覆盖到集团资金结算、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增强集团对成员企业的资金调控能力,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庆武,王靖,安英辉.企业集团融资模式分析与创新——基于信托业务的集团内部融资模式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0(03).
[2]许剑虹.浅析企业集团内部融资的风险防范与监管策略.中国商贸,2011(09).
[3]李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融资约束关系的研究.学术论坛,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