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正逐步全面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的新型人才。就英语学科而言,无论从新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是试题的考查方向,都不难看出其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英语文化的渗透,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目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及反思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会抱怨“英语太难教了。” “讲过多少遍了还记不住。”学生也很委屈:“为什么我下了那么大功夫还记不住单词的用法?” “为什么我表达的并不是我的本意?”其实原因很简单,学生欠缺基本的文化意识。
长久以来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受教师个人喜好的影响,有的教师只对文化背景作零星的介绍;有的教师虽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往往忙于讲解课文、做练习、改错,所以对此无暇顾及;还有些教师则由于自己也知之甚微,故而索性不提。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虽然参加了新教材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从思想上认识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只注意语言表面意义而不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游离于文化情境之外,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不仅在日常交际中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语用错误,写作中的“汉语式英语”也是频频出现。
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把英语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脱离文化孤立地来教学的话,我们教学的将是与教学宗旨背道而驰的无效教学。而如果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多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上述的种种错误往往是可以避免的,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文化渗透的意义及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交际性和人文性,这种特点就决定了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应该把语言交际和文化渗透作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毕竟,语言是交际的符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同时它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正如美国语言学家E.Sapir说得那样:“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而导致语言交际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因此,在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定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英文文章,而且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理解另一种文化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其语言能力,使其学会在多元化的世界中生存与发展。。
三、文化渗透的原则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假如只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教学和练习,而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就会造成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分离,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文化渗透的策略和途径。有的教师觉得文化渗透太抽象,教学中不好操作。实际上,现今英语教材是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理论编写的,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其鲜明特点就是内容贴近生活,在接近于实际的情景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文化意识。教师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运用各种语言素材,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就会完成对学生的文化渗透,它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进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具体做法来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敏锐地反映出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汉语类似,英语的许多词汇在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明显地带有本民族的烙印。因此,词汇教学不仅仅是传达词汇的概念含义或是教授学生认知和记忆词汇的方法,文化差异也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把词汇文化引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定。
4.听说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听说训练中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因素。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听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指导学生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发展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做出适当的反应,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地道、流利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得体恰当的体态语(手势、姿态、脸部表情、动作等)使学生耳濡目染异国文化,以培养他们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输出的自觉性。
5.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历史、实用文体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进行知识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其解题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学习的每一个场所,教师在培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其中畅然“呼吸”,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冲破各自文化的局限和约束,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进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目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及反思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会抱怨“英语太难教了。” “讲过多少遍了还记不住。”学生也很委屈:“为什么我下了那么大功夫还记不住单词的用法?” “为什么我表达的并不是我的本意?”其实原因很简单,学生欠缺基本的文化意识。
长久以来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受教师个人喜好的影响,有的教师只对文化背景作零星的介绍;有的教师虽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往往忙于讲解课文、做练习、改错,所以对此无暇顾及;还有些教师则由于自己也知之甚微,故而索性不提。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虽然参加了新教材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从思想上认识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只注意语言表面意义而不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游离于文化情境之外,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不仅在日常交际中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语用错误,写作中的“汉语式英语”也是频频出现。
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把英语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脱离文化孤立地来教学的话,我们教学的将是与教学宗旨背道而驰的无效教学。而如果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多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上述的种种错误往往是可以避免的,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文化渗透的意义及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交际性和人文性,这种特点就决定了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应该把语言交际和文化渗透作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毕竟,语言是交际的符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同时它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正如美国语言学家E.Sapir说得那样:“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而导致语言交际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因此,在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定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英文文章,而且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理解另一种文化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其语言能力,使其学会在多元化的世界中生存与发展。。
三、文化渗透的原则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假如只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教学和练习,而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就会造成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分离,难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文化渗透的策略和途径。有的教师觉得文化渗透太抽象,教学中不好操作。实际上,现今英语教材是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理论编写的,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其鲜明特点就是内容贴近生活,在接近于实际的情景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文化意识。教师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运用各种语言素材,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就会完成对学生的文化渗透,它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进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具体做法来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敏锐地反映出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汉语类似,英语的许多词汇在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明显地带有本民族的烙印。因此,词汇教学不仅仅是传达词汇的概念含义或是教授学生认知和记忆词汇的方法,文化差异也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把词汇文化引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定。
4.听说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听说训练中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因素。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听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指导学生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发展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应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做出适当的反应,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地道、流利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得体恰当的体态语(手势、姿态、脸部表情、动作等)使学生耳濡目染异国文化,以培养他们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输出的自觉性。
5.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历史、实用文体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进行知识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其解题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学习的每一个场所,教师在培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其中畅然“呼吸”,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冲破各自文化的局限和约束,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进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