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令已到小暑,依然滴雨未见。农田半尺之内,难见湿土。禾苗全靠抽水浇灌赖以活命,而无法浇灌的地方,禾苗基本枯萎。炎热的城市变成了硕大的烤箱,即便时近夜半,室外依然热浪滚滚。近日干热转为湿热,感觉更加难受。但人们心中暗喜,因为按照往年规律,“桑拿天”一到,意味着就要下雨了。让人失望的是,煎熬了三天,闷热又转为干热,并没有闷出雨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全国作协主席铁凝曾写过一本书,叫作《无雨之城》,难道一语成谶,这里真成了一座无雨的城市?
华北地区的气候一年年变得越来越干、越来越热。前几年,人们抱怨老天不公,南涝北旱;现在人们抱怨老天更加不公,南方更涝,北方更旱。就说眼下吧,南方12省暴雨成灾,受灾人口已达3937.2万人,因灾死亡75人,倒塌房屋10.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2亿元。而华北地区则日夜抗旱保苗,有的地方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东南沿海地带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超过1,000毫米,丘陵地带达到1,400~1,800毫米;华北平原则只有500~600毫米;而西北沙漠地区则不足25毫米。
北方为何干旱少雨,而且年甚一年?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比如地处北方、远离暖流,比如太行山阻隔、冲积平原焚风效应等等),但更有自然环境(森林减少、植被破坏、大气循环被中断、地表无法含蓄水分)的原因。二者相比,后者是主要原因。为什么?同样是华北地区,过去可是雨量充沛、水草丰美的地方。《水经注》记载,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湖沼多达190个,其中仅河北平原北部就有20个,河北平原中南部25个。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考证,古代华北地区湖泊众多、面积广大,与现代长江下游相比亦不稍逊色(也就是说,当时的华北平原遍地明珠,可不是像今天只有白洋淀一颗,还时时受到干淀的威胁)。山上长有竹林,平原主产水稻。没有充沛的降水,哪来这么大的水量?
地表水量的大小,与地面植被的状况有直接关系。首先,森林茂密,能够蕴含水汽,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含雨云的形成,形成降雨。林生气、气生云、云生雨、雨生林,构成了自然的良性循环。北京地区虽然地处河北包围之中,但降雨量明显多于周围的河北地区。并非老天青睐首都,而是那里植被良好。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的北京地区林木茂盛,行进在北京怀柔的山中,经常是云雾蒸腾,湿度很大。而长城以北的河北地区林木稀少,气干风烈。其次,森林茂密,能够含蓄水分,发挥绿色水库的作用。在一定的降水条件下,水流在入海之前滞留于大陆的时间越长,即意味着其可供利用的时间越长,反则反之。而要想留住水流,一靠森林,二靠湖泊。茂盛森林的把40%的雨水留在身边,而后慢慢释放。暴雨来临,它们大量吸收和拦阻,防止形成暴烈的山洪。当大雨停歇,甚至进入干旱的时候,森林输出涓涓溪流,在较长时间内滋润大地。有了良好的植被,大雨不泛滥,无雨不干旱!现在正好相反,无雨干旱,有雨泛滥,滔滔大水,三两天就白白流入大海,事后干旱如旧。这都是因为破坏植被而使地表失去了自然的蓄水能力所致。第三,森林茂密,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河湖淤积。没有森林,如果仍然像从前那样拥有大量的湖泊,也能储蓄水量、调节水流的。但不幸的是,植被遭到破坏后,大雨一来,泥沙俱下,边走边沉淀,最后大水流入东海,泥沙沉积江湖,大大小小湖泊逐渐淤平,直至消失。地面径流彻底失去调节,本该流淌一个季节的降水,一周之内一泄而空!
华北的森林是何时减少的呢?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是森林覆盖,植被良好,从森林中流出的水流是清澈的。《诗经》中的《伐檀》篇道:“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涟矣”。即便是现在浑浊不堪的黄河,当时也是清澈的。在远古时期,黄河一直叫“河水”、“大河”,直到战国以后,才开始逐渐变浊,到了西汉,黄河成了它的正式名称。这说明,黄河流域的第一次森林砍伐,始于战国时期。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华北人口锐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烟稀少,植被得到了一定恢复。到了隋唐时代,人口再度繁盛,农业发展起来,大片荒地和林地得到开发,植被再次受到破坏,但此时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原始湖泊和沼泽。唐宋以来,人口基本稳定下来,虽有起伏,但总体是增多趋势,对自然的索取和开垦日益严重,森林日渐减少。先是平原地带森林消减,后来逐渐扩大到山区,最后,连山区也难见到原始林地了。本来郁郁葱葱的太行,变成了土石裸露的童山秃岭。
在分析华北地区干旱化历程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雪上加霜的人为因素,那就是现代水利工程的修筑。由于华北地区失去了植被和江湖的调节,大雨即下即泄,极易泛滥成灾。特别是1963年大洪水,华北平原变成一片泽国。处在九河下梢的天津,更是大水漫城,人为鱼鳖。由于华北平原主要是海河水系,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于是千军万马治理海河。海河水系十分独特,支流众多而绵长,成放射状平铺在广袤的平原上,在天津附近交汇,形成短短的干流,即真正意义的海河。所以,大雨一来,四面八方的洪水齐集天津,海河干流难以吸收,自然泛滥成灾。有鉴于此,治理海河的思路是,锁头疏尾,控制源头,疏通下泄。即在各个支流的上游修筑水库,拦蓄洪水;在下游地区增修入海口,将大水分而流之,不再集中由天津一地入海。照此规划,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各个支流的上游修建了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水库,举其著名者,漳河上游有岳城水库,滹沱河上游有岗南水库,唐河上游有西大洋水库,永定河上游有官厅水库,潮白河上游有密云水库。各个支流的下游,开挖了许多单独入海的泄洪渠道,著名的有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南排河、北排河等等。
今天,人们对根治海河的思路提出很大质疑。认为根治海河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真的把海河的“根”给拔了,把海河给治死了。本来导致洪水的原因是缺乏植被,应该在上游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通过涵养水分阻遏洪水。现在可好,山依然是秃光光的,用水库强行拦蓄洪水。致使华北所有河流基本上常年干涸,地下水得不到补充,连年下沉。而一旦汛期到来,上游水库开闸泄洪,宝贵的水量顺着十分畅通的下泄渠道,瞬间流向大海,既无法滋润两岸,更无法补充地下水。
有人认为,上游水库的存水不应常年存储,而应徐徐下泄,保持下游河流常年有水。邯郸近年建设生态水网,效果初显。可是每个水库的下面都有一个巨大的城市,几百万人要饮水,庞大的工业要耗水,水比油还重要,省着用还怕不够,哪敢敞开供应?城市、超大型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的吸水黑洞。可就在缺水的河北中部,坐落着北京、天津这两座巨无霸级的超大型城市,致使华北水危机难以自拔。南水北调,可有一定缓解,但有限的水量、昂贵的成本,注定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怎么办?
以我愚见,近期节水,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展节能技术,培养节能习惯,减少人为水耗;中期调水,调江南水补贴北方水荒;远期养水,变征服自然为顺应自然,再造秀美山川,重构水汽循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远期工作要从现在做起,这个最费劲,但最管事。
华北地区的气候一年年变得越来越干、越来越热。前几年,人们抱怨老天不公,南涝北旱;现在人们抱怨老天更加不公,南方更涝,北方更旱。就说眼下吧,南方12省暴雨成灾,受灾人口已达3937.2万人,因灾死亡75人,倒塌房屋10.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2亿元。而华北地区则日夜抗旱保苗,有的地方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东南沿海地带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超过1,000毫米,丘陵地带达到1,400~1,800毫米;华北平原则只有500~600毫米;而西北沙漠地区则不足25毫米。
北方为何干旱少雨,而且年甚一年?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比如地处北方、远离暖流,比如太行山阻隔、冲积平原焚风效应等等),但更有自然环境(森林减少、植被破坏、大气循环被中断、地表无法含蓄水分)的原因。二者相比,后者是主要原因。为什么?同样是华北地区,过去可是雨量充沛、水草丰美的地方。《水经注》记载,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湖沼多达190个,其中仅河北平原北部就有20个,河北平原中南部25个。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考证,古代华北地区湖泊众多、面积广大,与现代长江下游相比亦不稍逊色(也就是说,当时的华北平原遍地明珠,可不是像今天只有白洋淀一颗,还时时受到干淀的威胁)。山上长有竹林,平原主产水稻。没有充沛的降水,哪来这么大的水量?
地表水量的大小,与地面植被的状况有直接关系。首先,森林茂密,能够蕴含水汽,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含雨云的形成,形成降雨。林生气、气生云、云生雨、雨生林,构成了自然的良性循环。北京地区虽然地处河北包围之中,但降雨量明显多于周围的河北地区。并非老天青睐首都,而是那里植被良好。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的北京地区林木茂盛,行进在北京怀柔的山中,经常是云雾蒸腾,湿度很大。而长城以北的河北地区林木稀少,气干风烈。其次,森林茂密,能够含蓄水分,发挥绿色水库的作用。在一定的降水条件下,水流在入海之前滞留于大陆的时间越长,即意味着其可供利用的时间越长,反则反之。而要想留住水流,一靠森林,二靠湖泊。茂盛森林的把40%的雨水留在身边,而后慢慢释放。暴雨来临,它们大量吸收和拦阻,防止形成暴烈的山洪。当大雨停歇,甚至进入干旱的时候,森林输出涓涓溪流,在较长时间内滋润大地。有了良好的植被,大雨不泛滥,无雨不干旱!现在正好相反,无雨干旱,有雨泛滥,滔滔大水,三两天就白白流入大海,事后干旱如旧。这都是因为破坏植被而使地表失去了自然的蓄水能力所致。第三,森林茂密,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河湖淤积。没有森林,如果仍然像从前那样拥有大量的湖泊,也能储蓄水量、调节水流的。但不幸的是,植被遭到破坏后,大雨一来,泥沙俱下,边走边沉淀,最后大水流入东海,泥沙沉积江湖,大大小小湖泊逐渐淤平,直至消失。地面径流彻底失去调节,本该流淌一个季节的降水,一周之内一泄而空!
华北的森林是何时减少的呢?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是森林覆盖,植被良好,从森林中流出的水流是清澈的。《诗经》中的《伐檀》篇道:“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涟矣”。即便是现在浑浊不堪的黄河,当时也是清澈的。在远古时期,黄河一直叫“河水”、“大河”,直到战国以后,才开始逐渐变浊,到了西汉,黄河成了它的正式名称。这说明,黄河流域的第一次森林砍伐,始于战国时期。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华北人口锐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烟稀少,植被得到了一定恢复。到了隋唐时代,人口再度繁盛,农业发展起来,大片荒地和林地得到开发,植被再次受到破坏,但此时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原始湖泊和沼泽。唐宋以来,人口基本稳定下来,虽有起伏,但总体是增多趋势,对自然的索取和开垦日益严重,森林日渐减少。先是平原地带森林消减,后来逐渐扩大到山区,最后,连山区也难见到原始林地了。本来郁郁葱葱的太行,变成了土石裸露的童山秃岭。
在分析华北地区干旱化历程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雪上加霜的人为因素,那就是现代水利工程的修筑。由于华北地区失去了植被和江湖的调节,大雨即下即泄,极易泛滥成灾。特别是1963年大洪水,华北平原变成一片泽国。处在九河下梢的天津,更是大水漫城,人为鱼鳖。由于华北平原主要是海河水系,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于是千军万马治理海河。海河水系十分独特,支流众多而绵长,成放射状平铺在广袤的平原上,在天津附近交汇,形成短短的干流,即真正意义的海河。所以,大雨一来,四面八方的洪水齐集天津,海河干流难以吸收,自然泛滥成灾。有鉴于此,治理海河的思路是,锁头疏尾,控制源头,疏通下泄。即在各个支流的上游修筑水库,拦蓄洪水;在下游地区增修入海口,将大水分而流之,不再集中由天津一地入海。照此规划,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各个支流的上游修建了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水库,举其著名者,漳河上游有岳城水库,滹沱河上游有岗南水库,唐河上游有西大洋水库,永定河上游有官厅水库,潮白河上游有密云水库。各个支流的下游,开挖了许多单独入海的泄洪渠道,著名的有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南排河、北排河等等。
今天,人们对根治海河的思路提出很大质疑。认为根治海河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真的把海河的“根”给拔了,把海河给治死了。本来导致洪水的原因是缺乏植被,应该在上游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通过涵养水分阻遏洪水。现在可好,山依然是秃光光的,用水库强行拦蓄洪水。致使华北所有河流基本上常年干涸,地下水得不到补充,连年下沉。而一旦汛期到来,上游水库开闸泄洪,宝贵的水量顺着十分畅通的下泄渠道,瞬间流向大海,既无法滋润两岸,更无法补充地下水。
有人认为,上游水库的存水不应常年存储,而应徐徐下泄,保持下游河流常年有水。邯郸近年建设生态水网,效果初显。可是每个水库的下面都有一个巨大的城市,几百万人要饮水,庞大的工业要耗水,水比油还重要,省着用还怕不够,哪敢敞开供应?城市、超大型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的吸水黑洞。可就在缺水的河北中部,坐落着北京、天津这两座巨无霸级的超大型城市,致使华北水危机难以自拔。南水北调,可有一定缓解,但有限的水量、昂贵的成本,注定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怎么办?
以我愚见,近期节水,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展节能技术,培养节能习惯,减少人为水耗;中期调水,调江南水补贴北方水荒;远期养水,变征服自然为顺应自然,再造秀美山川,重构水汽循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远期工作要从现在做起,这个最费劲,但最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