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是怎么从水乡泽国变成干旱之州的?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e135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令已到小暑,依然滴雨未见。农田半尺之内,难见湿土。禾苗全靠抽水浇灌赖以活命,而无法浇灌的地方,禾苗基本枯萎。炎热的城市变成了硕大的烤箱,即便时近夜半,室外依然热浪滚滚。近日干热转为湿热,感觉更加难受。但人们心中暗喜,因为按照往年规律,“桑拿天”一到,意味着就要下雨了。让人失望的是,煎熬了三天,闷热又转为干热,并没有闷出雨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全国作协主席铁凝曾写过一本书,叫作《无雨之城》,难道一语成谶,这里真成了一座无雨的城市?
  华北地区的气候一年年变得越来越干、越来越热。前几年,人们抱怨老天不公,南涝北旱;现在人们抱怨老天更加不公,南方更涝,北方更旱。就说眼下吧,南方12省暴雨成灾,受灾人口已达3937.2万人,因灾死亡75人,倒塌房屋10.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2亿元。而华北地区则日夜抗旱保苗,有的地方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东南沿海地带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长江中下游地区超过1,000毫米,丘陵地带达到1,400~1,800毫米;华北平原则只有500~600毫米;而西北沙漠地区则不足25毫米。
  北方为何干旱少雨,而且年甚一年?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比如地处北方、远离暖流,比如太行山阻隔、冲积平原焚风效应等等),但更有自然环境(森林减少、植被破坏、大气循环被中断、地表无法含蓄水分)的原因。二者相比,后者是主要原因。为什么?同样是华北地区,过去可是雨量充沛、水草丰美的地方。《水经注》记载,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湖沼多达190个,其中仅河北平原北部就有20个,河北平原中南部25个。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考证,古代华北地区湖泊众多、面积广大,与现代长江下游相比亦不稍逊色(也就是说,当时的华北平原遍地明珠,可不是像今天只有白洋淀一颗,还时时受到干淀的威胁)。山上长有竹林,平原主产水稻。没有充沛的降水,哪来这么大的水量?
  地表水量的大小,与地面植被的状况有直接关系。首先,森林茂密,能够蕴含水汽,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含雨云的形成,形成降雨。林生气、气生云、云生雨、雨生林,构成了自然的良性循环。北京地区虽然地处河北包围之中,但降雨量明显多于周围的河北地区。并非老天青睐首都,而是那里植被良好。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的北京地区林木茂盛,行进在北京怀柔的山中,经常是云雾蒸腾,湿度很大。而长城以北的河北地区林木稀少,气干风烈。其次,森林茂密,能够含蓄水分,发挥绿色水库的作用。在一定的降水条件下,水流在入海之前滞留于大陆的时间越长,即意味着其可供利用的时间越长,反则反之。而要想留住水流,一靠森林,二靠湖泊。茂盛森林的把40%的雨水留在身边,而后慢慢释放。暴雨来临,它们大量吸收和拦阻,防止形成暴烈的山洪。当大雨停歇,甚至进入干旱的时候,森林输出涓涓溪流,在较长时间内滋润大地。有了良好的植被,大雨不泛滥,无雨不干旱!现在正好相反,无雨干旱,有雨泛滥,滔滔大水,三两天就白白流入大海,事后干旱如旧。这都是因为破坏植被而使地表失去了自然的蓄水能力所致。第三,森林茂密,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河湖淤积。没有森林,如果仍然像从前那样拥有大量的湖泊,也能储蓄水量、调节水流的。但不幸的是,植被遭到破坏后,大雨一来,泥沙俱下,边走边沉淀,最后大水流入东海,泥沙沉积江湖,大大小小湖泊逐渐淤平,直至消失。地面径流彻底失去调节,本该流淌一个季节的降水,一周之内一泄而空!
  华北的森林是何时减少的呢?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是森林覆盖,植被良好,从森林中流出的水流是清澈的。《诗经》中的《伐檀》篇道:“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涟矣”。即便是现在浑浊不堪的黄河,当时也是清澈的。在远古时期,黄河一直叫“河水”、“大河”,直到战国以后,才开始逐渐变浊,到了西汉,黄河成了它的正式名称。这说明,黄河流域的第一次森林砍伐,始于战国时期。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华北人口锐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烟稀少,植被得到了一定恢复。到了隋唐时代,人口再度繁盛,农业发展起来,大片荒地和林地得到开发,植被再次受到破坏,但此时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原始湖泊和沼泽。唐宋以来,人口基本稳定下来,虽有起伏,但总体是增多趋势,对自然的索取和开垦日益严重,森林日渐减少。先是平原地带森林消减,后来逐渐扩大到山区,最后,连山区也难见到原始林地了。本来郁郁葱葱的太行,变成了土石裸露的童山秃岭。
  在分析华北地区干旱化历程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雪上加霜的人为因素,那就是现代水利工程的修筑。由于华北地区失去了植被和江湖的调节,大雨即下即泄,极易泛滥成灾。特别是1963年大洪水,华北平原变成一片泽国。处在九河下梢的天津,更是大水漫城,人为鱼鳖。由于华北平原主要是海河水系,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于是千军万马治理海河。海河水系十分独特,支流众多而绵长,成放射状平铺在广袤的平原上,在天津附近交汇,形成短短的干流,即真正意义的海河。所以,大雨一来,四面八方的洪水齐集天津,海河干流难以吸收,自然泛滥成灾。有鉴于此,治理海河的思路是,锁头疏尾,控制源头,疏通下泄。即在各个支流的上游修筑水库,拦蓄洪水;在下游地区增修入海口,将大水分而流之,不再集中由天津一地入海。照此规划,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各个支流的上游修建了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水库,举其著名者,漳河上游有岳城水库,滹沱河上游有岗南水库,唐河上游有西大洋水库,永定河上游有官厅水库,潮白河上游有密云水库。各个支流的下游,开挖了许多单独入海的泄洪渠道,著名的有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南排河、北排河等等。
  今天,人们对根治海河的思路提出很大质疑。认为根治海河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真的把海河的“根”给拔了,把海河给治死了。本来导致洪水的原因是缺乏植被,应该在上游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通过涵养水分阻遏洪水。现在可好,山依然是秃光光的,用水库强行拦蓄洪水。致使华北所有河流基本上常年干涸,地下水得不到补充,连年下沉。而一旦汛期到来,上游水库开闸泄洪,宝贵的水量顺着十分畅通的下泄渠道,瞬间流向大海,既无法滋润两岸,更无法补充地下水。
  有人认为,上游水库的存水不应常年存储,而应徐徐下泄,保持下游河流常年有水。邯郸近年建设生态水网,效果初显。可是每个水库的下面都有一个巨大的城市,几百万人要饮水,庞大的工业要耗水,水比油还重要,省着用还怕不够,哪敢敞开供应?城市、超大型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的吸水黑洞。可就在缺水的河北中部,坐落着北京、天津这两座巨无霸级的超大型城市,致使华北水危机难以自拔。南水北调,可有一定缓解,但有限的水量、昂贵的成本,注定其作用也是有限的。怎么办?
  以我愚见,近期节水,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发展节能技术,培养节能习惯,减少人为水耗;中期调水,调江南水补贴北方水荒;远期养水,变征服自然为顺应自然,再造秀美山川,重构水汽循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远期工作要从现在做起,这个最费劲,但最管事。
其他文献
电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化进程,它使得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梦想成为可能。一个小小的屏幕就像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使人们的视觉、听觉极大地延
超高压同杆双回线的对地分布电容和线间互感不可忽略,对故障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影响较大,本文提出基于相位比较和四点行波测距的同杆双回线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多电流测点,采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局以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加大民政档案建档指导力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婚姻登
电子档案就是将档案的内容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介质上,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各种信息,并且可通过计算机将这些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的文件。随着信息时代各种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办公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档案电子化成为潮流。电子档案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质档案,但它为人们提供了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便利。  一、推行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档案工作也必然要进入数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异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方案中各限流效果指标的权值,权值反
近年来,随着频道包装概念的逐步推广,国内电视台对包装越来越重视,在改版的同时,逐步将导视节目纳入了包装体系之中,导视类节目的制作开始与电视广告片的制作方式接轨,导视类节目的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烈士在江西南昌下沙窝慷慨赴难,英勇就义。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寻找方志敏遗骨的决定。在刘少奇同志的直接指示下,江西省成立了以方志纯(方志敏的堂弟,省委、省政府领导人之一)等领导组成的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由于方志敏烈士是被秘密杀害的,一直找不到可靠的线索。直到1957年春天,江西化纤厂在南昌下沙窝破土动工了,一天,基建工作挖地基时突然发现一堆骨骸。其中两根胫骨还套着一付铁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二十一世纪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振兴,意味着曾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与创新中经历了百转
熟悉杨家将故事的人都同样会记得杨家将的敌手——韩昌。韩昌是何许人.为什么能以汉姓成为辽国兵马大元帅?历史上果有其人吗?实际上.韩昌确有人物原型,他就是辽代著名政治家、军事
基于内点半定规划,提出一种直接求解{0,1}一经济调度问题({0,1}-ED)的新方法。通过引入辅助变量,该方法将原整数变量约束转化为凸二次约束,进而将{0,1}-ED问题转化为半定规划问题,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