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是人脑根据已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整合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在阅读中有如下作用:
1、便于培养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投入和参与是最深刻的活动机制,而兴趣则是推动儿童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事物的重要内在动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凭借表象进行想象,可将书面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所描述或记述的某种事物,从而进一步地接近该事物,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激活了阅读兴趣。如叶至善的《卧看牵牛织女星》这篇说明文,文章开首用杜牧的《秋夕》诗入题,使人很容易想起宫中怨女的故事和画面,获得视听效果,产生想看下去的念头。在介绍织女、牛郎星时,分别把它们同“斗勺”、“七弦琴”、牛郎织女的故事和“天平星”、“挑担星”、鹊桥相会的传说联系起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天上与人间、国内与国外、人类与非人类的故事无不展现在眼前,回响在耳边,激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在说明“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天文知识时,作者采用了比喻、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样能使读者想入非非,有遨游太空的感觉,即使在读罢此文后也会兴致不减,有时甚至会走进晴朗的夜空去寻牛郎、织女星,体味宇宙的奥秘。
2、便于理清文章的结构
想象在梳理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的事情多达七件,而且发生的时间、地点也不一样,要不是跟着作者的步伐,进入想象的时空就难以理解作者那样安排文章布局的用意。文章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句总概句即突出了“我”对蔡芸芝老师的深厚感情,又把读者引到对过去事件的回忆上。“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音容笑貌、上课时老师假装发怒、在课外时候老师教我们跳舞、在假日里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以及我们模仿老师写字,这其中的五件事虽是略写却不是简单的罗列,它们内部存在着由老师爱学生向学生爱老师转变的逻辑顺序,并为下文详写的两件事以及学生对老师感情的升华作了铺垫。“但回想起来”占据过去我心灵的一件小事——老师帮“我”排除小纠纷和在暑假期间发生的“梦中寻师”是详写的,它们是在前面事件的基础上,作者对老师感情的继续发展和升华。最后用“可惜”点明和老师分别的原因,同时照应文章开头,文章的情感再次得到强调。《我的老师》一文就这样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把课内课外的事情、校内校外的事情、平时假期的事情按照师生感情的逐渐加深组成一篇结构层层深入的好文章。
3、便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想象力在中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善于想象的学生中70%成绩优异,富于创新精神。文艺作品常常留下许多空白,让人产生疑问,发挥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到故乡,见到年幼时的朋友闰土时,“我”称他“闰土哥”,他却称“我”为“老爷”;想问问他的境况,闰土断断续续说了几句,便“只是摇头……沉默了片刻。”在沉默片刻之后,本来可以让闰土倾述他的不幸,但作者却让他“默默地吸烟”,欲言又止,留下了空白。其目的就是让读者去想象闰土的精神是何等麻木,生活上是何等凄苦,人生是何等的不幸以及造成这一切的黑暗社会制度是何等的可恶,以引起读者对闰土那样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痛恨。
4、便于理解人物形象
鲁迅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的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是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和《红楼梦》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出现这种效果固然是文学家的手段高明,但同时也说明了想象在作家的写作中和读者的阅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周处》,它虽是一篇不到两百字的短文,却同样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此文时,我们可将其外形想象为远古时代的大力士或神话故事中的凶神恶煞或民间年画上的威猛大将等等。其外形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够想象出他如何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一幅幅画面;如何斩虎杀蛟、勇敢无畏的一幕幕情景;如何懊悔自责、改过自新的一组组镜头;如何效忠国家、血战沙场的一张张图片。这样就把文中虚写的和实写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年少时为害乡里、让人苦不敢言而后来又痛改前非,直到最后为国捐躯的人物形象。
以上只是笔者对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所做的一个简单的不全面的概括,实际上由于想象的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且不同种类的想象有时相互交叉,必然导致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多样化,如除了以上总的几种作用外,它在阅读中对解读语言文字、领悟诗词意蕴、搞清文章主题等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在书的海洋中飞翔。
张开红,梁艳玲,教师,现居湖北枣阳。
1、便于培养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投入和参与是最深刻的活动机制,而兴趣则是推动儿童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事物的重要内在动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凭借表象进行想象,可将书面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所描述或记述的某种事物,从而进一步地接近该事物,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激活了阅读兴趣。如叶至善的《卧看牵牛织女星》这篇说明文,文章开首用杜牧的《秋夕》诗入题,使人很容易想起宫中怨女的故事和画面,获得视听效果,产生想看下去的念头。在介绍织女、牛郎星时,分别把它们同“斗勺”、“七弦琴”、牛郎织女的故事和“天平星”、“挑担星”、鹊桥相会的传说联系起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天上与人间、国内与国外、人类与非人类的故事无不展现在眼前,回响在耳边,激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在说明“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天文知识时,作者采用了比喻、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样能使读者想入非非,有遨游太空的感觉,即使在读罢此文后也会兴致不减,有时甚至会走进晴朗的夜空去寻牛郎、织女星,体味宇宙的奥秘。
2、便于理清文章的结构
想象在梳理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的事情多达七件,而且发生的时间、地点也不一样,要不是跟着作者的步伐,进入想象的时空就难以理解作者那样安排文章布局的用意。文章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句总概句即突出了“我”对蔡芸芝老师的深厚感情,又把读者引到对过去事件的回忆上。“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音容笑貌、上课时老师假装发怒、在课外时候老师教我们跳舞、在假日里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以及我们模仿老师写字,这其中的五件事虽是略写却不是简单的罗列,它们内部存在着由老师爱学生向学生爱老师转变的逻辑顺序,并为下文详写的两件事以及学生对老师感情的升华作了铺垫。“但回想起来”占据过去我心灵的一件小事——老师帮“我”排除小纠纷和在暑假期间发生的“梦中寻师”是详写的,它们是在前面事件的基础上,作者对老师感情的继续发展和升华。最后用“可惜”点明和老师分别的原因,同时照应文章开头,文章的情感再次得到强调。《我的老师》一文就这样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把课内课外的事情、校内校外的事情、平时假期的事情按照师生感情的逐渐加深组成一篇结构层层深入的好文章。
3、便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想象力在中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善于想象的学生中70%成绩优异,富于创新精神。文艺作品常常留下许多空白,让人产生疑问,发挥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到故乡,见到年幼时的朋友闰土时,“我”称他“闰土哥”,他却称“我”为“老爷”;想问问他的境况,闰土断断续续说了几句,便“只是摇头……沉默了片刻。”在沉默片刻之后,本来可以让闰土倾述他的不幸,但作者却让他“默默地吸烟”,欲言又止,留下了空白。其目的就是让读者去想象闰土的精神是何等麻木,生活上是何等凄苦,人生是何等的不幸以及造成这一切的黑暗社会制度是何等的可恶,以引起读者对闰土那样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痛恨。
4、便于理解人物形象
鲁迅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的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是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和《红楼梦》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出现这种效果固然是文学家的手段高明,但同时也说明了想象在作家的写作中和读者的阅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周处》,它虽是一篇不到两百字的短文,却同样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此文时,我们可将其外形想象为远古时代的大力士或神话故事中的凶神恶煞或民间年画上的威猛大将等等。其外形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够想象出他如何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一幅幅画面;如何斩虎杀蛟、勇敢无畏的一幕幕情景;如何懊悔自责、改过自新的一组组镜头;如何效忠国家、血战沙场的一张张图片。这样就把文中虚写的和实写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年少时为害乡里、让人苦不敢言而后来又痛改前非,直到最后为国捐躯的人物形象。
以上只是笔者对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所做的一个简单的不全面的概括,实际上由于想象的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且不同种类的想象有时相互交叉,必然导致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多样化,如除了以上总的几种作用外,它在阅读中对解读语言文字、领悟诗词意蕴、搞清文章主题等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在书的海洋中飞翔。
张开红,梁艳玲,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