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族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这种文学现象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顶峰,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顶峰的达成不得不说是得力于东汉时期打下的牢靠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研究可谓是基础性的,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东汉风貌;文学家族;地域分布
一、东汉的社会风貌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家族血亲的民族,与此相呼应的是,文学家族的研究也一直受到文学界学者的追崇。文学家族之所以如此的受推崇,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所谓的“文史不分家”用在这里可谓是贴切。随着对文学家族探究的深入,从文学家族中探究当时期的文学也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就从东汉文学家族入手,浅谈一下东汉文学家族下的东汉文学。
所谓文学家族,通常是指在直系血缘关系中出现两代及以上知名文学家的家族。长期以来,东汉的文学家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冷落,文学家族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初露萌芽,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汉成帝时期整理古籍的刘向、刘歆父子;《隋书·经籍志》中阐述的以修史为己任的司马谈、司马遷父子;同为辞赋大家的枚乘、枚皋父子。只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族一般都是父与子两代人之间的,基本上还没有两代以上的文学家族的出现。早在战国秦汉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学活动与宫廷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但到了东汉时期,除了对战国秦汉时期的宫廷文学有所继承以外,还开始出现士族阶级,士族阶层的出现使得东汉社会开始出现一批批规模相对较大的文学家族。此外,文学家族的出现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崇尚也有密切的联系,《文心雕龙·才略篇》云:“自卿、渊以前,多俊才而不课学;雄、向以后,颇引书以助文。此取与之大际,其分不可乱者也。”这段文字足以表现出自西汉以后一直到东汉,文学家作品中对于儒家经典的引用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出东汉时期文学和西汉时期文学非常不同的、独特的一点,对文学家族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东汉文学家族概况
东汉时期特定社会风貌的影响,使得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少规模较之西汉更为庞大的文学家族,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有扶风窦氏,安定梁氏,扶风班氏(班彪、班固、班超、班勇、班昭),应氏(应奉、应顺、应章、应劭、应玚、应璩),博陵崔氏(崔骃、崔瑗、崔琦),这些家族或是官宦世家,或是经学大家,又或是功臣后裔,因此大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是文学世家。他们注重后代的文学素养、文学功底的培养,从而使家族的文学得到延续和不断凸显,成为庞大的文学家族。扶风班氏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家,特别是班彪、班固父子,他们因为著述《汉书》而为后人所熟知和敬仰,《隋书·经籍志》云:“至后汉扶风班彪,缀后传数十篇,并讥正前失。彪卒,明帝命其子固,续成其志。”由此班氏两代著述了我国的第一部断代体史书,不仅限于班氏父子对《汉书》的编纂,班彪、班固、班超等也各有作品传之于后世,在此不做赘述。博陵崔氏是官宦世家,世代为官,因此家族的流传甚是悠远。《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述:“崔为文综,世禅雕龙。”崔氏家族有着很好儒学底蕴,并且也有着极高的文学才华,据《隋书·经籍志》得知,崔氏家族著作甚丰,由此也显示出崔世家族的显赫地位和持久的文风。应氏自应顺开始也是世代为官,从而得以成为汝南一带的名门望族,家族中也是人才辈出,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除了应玚以外应氏家族的其他人也有许多著述传世,如应奉的《感骚》三十篇,应劭的《汉书集解二十四卷》等等,在此也不多加赘述。此外在当时较为显赫的还有扶风窦氏,安定梁氏等,不过他们的模式跟前者大同小异。窦氏和梁氏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是外戚一族,尽管如此,但是他们也特别注重文学,不断网罗文学名士,加强对自己家族文学的培养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家族也产生了不少的文学名家,比较著名有窦融、窦宪、窦章等,他们也都有著述传于后世,文学价值极高,并得到后人的推崇。不管是前者的官宦世家还是后者的外戚一族,他们之间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对儒家经学的研究和学习,善于从文学的角度集政治、学术于一体,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文学较于政治的被遮蔽使得家族学者在文学相关方面的成就建树不能得到人们普遍全面关注,由此造成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文学成就一定程度上的被冷落,这也是对东汉文学家族研究甚少的原因。
三、文学家族的地域分布
陈寅恪曾经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由此可以看出,东汉时期文学家族在地域上的分布是相对集中的,这对于它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那一时期的学术分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东汉前期,班氏家族中班彪和班固父子是扶风安陵人,崔世家族中的崔骃则是涿郡安平人,由此不难看出东汉前期的文人大都集中于关中地区一带,当然,这与关中地区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到了东汉中期,扶风安陵班氏家族中的班昭,扶风茂陵的马融主要是在关中地区,而江汉地区的有王延寿父子,河朔地区崔氏家族中的崔瑗、崔琦等,文人的分布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像是汝南應氏一族,崔氏家族中的崔瑗之子崔寔则大都聚集于关东地区一带,由此显示出文学重心的东移。文学家族的聚集与当时区域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东汉文学家族的特征
一、作品中辞赋较为繁荣,而诗歌则相对凋零。
正如前文中所论述的,东汉时期的文学较之政治有不可忽视的被遮蔽,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政治之于文学,文学较于政治的相互关系,文学自觉不自觉的为政治服务,而作为具有讽喻功能的赋就成为很好的表现形式,文学大家在上表政见诗多会选择具有讽喻功能的大赋,因而赋是东汉时期的一种标志性文体。相较于赋来说,诗歌的发展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东汉时期时期诗歌大都出自民间,尽管东汉时期出现了五言诗这一新体诗,但是由于当时社会上层文人士族的诗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创作诗歌的文人少,进而导致创作的诗歌数量少的现象。这也是东汉时期诗歌凋零,辞赋繁荣的原因。
二、文学家族的规模扩大
前文中阐释的司马家两父子,枚家两父子,还有刘家两父子,他们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族,但可以看出的是,当时的文学家族仅限于父子两代之间,因此规模相对较少,但是到了东汉时期,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像是班氏一族,应氏一族,就不再单单限于父与子两代之间,而是开始出现三代以上的庞大的家族。并且,由于东汉时期的社会性质,是一个豪权社会,因此文学家族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须加强家族内部的文化建设,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创作相对繁荣,文学家族中都有不少的优秀作品传世,并且都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
五、 结语
研究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族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东汉时期的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家族文学的研究是一条线,那么把许许多多的线串联起来就会构成一个面,这个面就是东汉文学。尽管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族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他对此后文学家族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所以说加大对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研究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彬彬 东汉文学世家的时空演变及其文化成就.《浙江师范大学》.2014.
[2]刘勰 《文心雕龙译注》 (南朝)刘勰 齐鲁书社出版 2009.
[3]《隋书(简体字版)隋书卷三十三》 (唐) 魏徵
[4]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东汉风貌;文学家族;地域分布
一、东汉的社会风貌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家族血亲的民族,与此相呼应的是,文学家族的研究也一直受到文学界学者的追崇。文学家族之所以如此的受推崇,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所谓的“文史不分家”用在这里可谓是贴切。随着对文学家族探究的深入,从文学家族中探究当时期的文学也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就从东汉文学家族入手,浅谈一下东汉文学家族下的东汉文学。
所谓文学家族,通常是指在直系血缘关系中出现两代及以上知名文学家的家族。长期以来,东汉的文学家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冷落,文学家族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初露萌芽,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汉成帝时期整理古籍的刘向、刘歆父子;《隋书·经籍志》中阐述的以修史为己任的司马谈、司马遷父子;同为辞赋大家的枚乘、枚皋父子。只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族一般都是父与子两代人之间的,基本上还没有两代以上的文学家族的出现。早在战国秦汉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学活动与宫廷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但到了东汉时期,除了对战国秦汉时期的宫廷文学有所继承以外,还开始出现士族阶级,士族阶层的出现使得东汉社会开始出现一批批规模相对较大的文学家族。此外,文学家族的出现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崇尚也有密切的联系,《文心雕龙·才略篇》云:“自卿、渊以前,多俊才而不课学;雄、向以后,颇引书以助文。此取与之大际,其分不可乱者也。”这段文字足以表现出自西汉以后一直到东汉,文学家作品中对于儒家经典的引用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出东汉时期文学和西汉时期文学非常不同的、独特的一点,对文学家族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东汉文学家族概况
东汉时期特定社会风貌的影响,使得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少规模较之西汉更为庞大的文学家族,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有扶风窦氏,安定梁氏,扶风班氏(班彪、班固、班超、班勇、班昭),应氏(应奉、应顺、应章、应劭、应玚、应璩),博陵崔氏(崔骃、崔瑗、崔琦),这些家族或是官宦世家,或是经学大家,又或是功臣后裔,因此大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是文学世家。他们注重后代的文学素养、文学功底的培养,从而使家族的文学得到延续和不断凸显,成为庞大的文学家族。扶风班氏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家,特别是班彪、班固父子,他们因为著述《汉书》而为后人所熟知和敬仰,《隋书·经籍志》云:“至后汉扶风班彪,缀后传数十篇,并讥正前失。彪卒,明帝命其子固,续成其志。”由此班氏两代著述了我国的第一部断代体史书,不仅限于班氏父子对《汉书》的编纂,班彪、班固、班超等也各有作品传之于后世,在此不做赘述。博陵崔氏是官宦世家,世代为官,因此家族的流传甚是悠远。《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述:“崔为文综,世禅雕龙。”崔氏家族有着很好儒学底蕴,并且也有着极高的文学才华,据《隋书·经籍志》得知,崔氏家族著作甚丰,由此也显示出崔世家族的显赫地位和持久的文风。应氏自应顺开始也是世代为官,从而得以成为汝南一带的名门望族,家族中也是人才辈出,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除了应玚以外应氏家族的其他人也有许多著述传世,如应奉的《感骚》三十篇,应劭的《汉书集解二十四卷》等等,在此也不多加赘述。此外在当时较为显赫的还有扶风窦氏,安定梁氏等,不过他们的模式跟前者大同小异。窦氏和梁氏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是外戚一族,尽管如此,但是他们也特别注重文学,不断网罗文学名士,加强对自己家族文学的培养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家族也产生了不少的文学名家,比较著名有窦融、窦宪、窦章等,他们也都有著述传于后世,文学价值极高,并得到后人的推崇。不管是前者的官宦世家还是后者的外戚一族,他们之间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对儒家经学的研究和学习,善于从文学的角度集政治、学术于一体,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文学较于政治的被遮蔽使得家族学者在文学相关方面的成就建树不能得到人们普遍全面关注,由此造成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文学成就一定程度上的被冷落,这也是对东汉文学家族研究甚少的原因。
三、文学家族的地域分布
陈寅恪曾经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由此可以看出,东汉时期文学家族在地域上的分布是相对集中的,这对于它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那一时期的学术分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东汉前期,班氏家族中班彪和班固父子是扶风安陵人,崔世家族中的崔骃则是涿郡安平人,由此不难看出东汉前期的文人大都集中于关中地区一带,当然,这与关中地区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到了东汉中期,扶风安陵班氏家族中的班昭,扶风茂陵的马融主要是在关中地区,而江汉地区的有王延寿父子,河朔地区崔氏家族中的崔瑗、崔琦等,文人的分布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像是汝南應氏一族,崔氏家族中的崔瑗之子崔寔则大都聚集于关东地区一带,由此显示出文学重心的东移。文学家族的聚集与当时区域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东汉文学家族的特征
一、作品中辞赋较为繁荣,而诗歌则相对凋零。
正如前文中所论述的,东汉时期的文学较之政治有不可忽视的被遮蔽,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政治之于文学,文学较于政治的相互关系,文学自觉不自觉的为政治服务,而作为具有讽喻功能的赋就成为很好的表现形式,文学大家在上表政见诗多会选择具有讽喻功能的大赋,因而赋是东汉时期的一种标志性文体。相较于赋来说,诗歌的发展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东汉时期时期诗歌大都出自民间,尽管东汉时期出现了五言诗这一新体诗,但是由于当时社会上层文人士族的诗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创作诗歌的文人少,进而导致创作的诗歌数量少的现象。这也是东汉时期诗歌凋零,辞赋繁荣的原因。
二、文学家族的规模扩大
前文中阐释的司马家两父子,枚家两父子,还有刘家两父子,他们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族,但可以看出的是,当时的文学家族仅限于父子两代之间,因此规模相对较少,但是到了东汉时期,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像是班氏一族,应氏一族,就不再单单限于父与子两代之间,而是开始出现三代以上的庞大的家族。并且,由于东汉时期的社会性质,是一个豪权社会,因此文学家族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须加强家族内部的文化建设,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创作相对繁荣,文学家族中都有不少的优秀作品传世,并且都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
五、 结语
研究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族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东汉时期的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家族文学的研究是一条线,那么把许许多多的线串联起来就会构成一个面,这个面就是东汉文学。尽管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族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他对此后文学家族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所以说加大对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研究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彬彬 东汉文学世家的时空演变及其文化成就.《浙江师范大学》.2014.
[2]刘勰 《文心雕龙译注》 (南朝)刘勰 齐鲁书社出版 2009.
[3]《隋书(简体字版)隋书卷三十三》 (唐) 魏徵
[4]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