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文学家族与东汉文学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族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这种文学现象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顶峰,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顶峰的达成不得不说是得力于东汉时期打下的牢靠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研究可谓是基础性的,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东汉风貌;文学家族;地域分布
  一、东汉的社会风貌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家族血亲的民族,与此相呼应的是,文学家族的研究也一直受到文学界学者的追崇。文学家族之所以如此的受推崇,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所谓的“文史不分家”用在这里可谓是贴切。随着对文学家族探究的深入,从文学家族中探究当时期的文学也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就从东汉文学家族入手,浅谈一下东汉文学家族下的东汉文学。
  所谓文学家族,通常是指在直系血缘关系中出现两代及以上知名文学家的家族。长期以来,东汉的文学家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冷落,文学家族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初露萌芽,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汉成帝时期整理古籍的刘向、刘歆父子;《隋书·经籍志》中阐述的以修史为己任的司马谈、司马遷父子;同为辞赋大家的枚乘、枚皋父子。只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族一般都是父与子两代人之间的,基本上还没有两代以上的文学家族的出现。早在战国秦汉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学活动与宫廷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但到了东汉时期,除了对战国秦汉时期的宫廷文学有所继承以外,还开始出现士族阶级,士族阶层的出现使得东汉社会开始出现一批批规模相对较大的文学家族。此外,文学家族的出现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崇尚也有密切的联系,《文心雕龙·才略篇》云:“自卿、渊以前,多俊才而不课学;雄、向以后,颇引书以助文。此取与之大际,其分不可乱者也。”这段文字足以表现出自西汉以后一直到东汉,文学家作品中对于儒家经典的引用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出东汉时期文学和西汉时期文学非常不同的、独特的一点,对文学家族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东汉文学家族概况
  东汉时期特定社会风貌的影响,使得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少规模较之西汉更为庞大的文学家族,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有扶风窦氏,安定梁氏,扶风班氏(班彪、班固、班超、班勇、班昭),应氏(应奉、应顺、应章、应劭、应玚、应璩),博陵崔氏(崔骃、崔瑗、崔琦),这些家族或是官宦世家,或是经学大家,又或是功臣后裔,因此大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是文学世家。他们注重后代的文学素养、文学功底的培养,从而使家族的文学得到延续和不断凸显,成为庞大的文学家族。扶风班氏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家,特别是班彪、班固父子,他们因为著述《汉书》而为后人所熟知和敬仰,《隋书·经籍志》云:“至后汉扶风班彪,缀后传数十篇,并讥正前失。彪卒,明帝命其子固,续成其志。”由此班氏两代著述了我国的第一部断代体史书,不仅限于班氏父子对《汉书》的编纂,班彪、班固、班超等也各有作品传之于后世,在此不做赘述。博陵崔氏是官宦世家,世代为官,因此家族的流传甚是悠远。《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述:“崔为文综,世禅雕龙。”崔氏家族有着很好儒学底蕴,并且也有着极高的文学才华,据《隋书·经籍志》得知,崔氏家族著作甚丰,由此也显示出崔世家族的显赫地位和持久的文风。应氏自应顺开始也是世代为官,从而得以成为汝南一带的名门望族,家族中也是人才辈出,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除了应玚以外应氏家族的其他人也有许多著述传世,如应奉的《感骚》三十篇,应劭的《汉书集解二十四卷》等等,在此也不多加赘述。此外在当时较为显赫的还有扶风窦氏,安定梁氏等,不过他们的模式跟前者大同小异。窦氏和梁氏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是外戚一族,尽管如此,但是他们也特别注重文学,不断网罗文学名士,加强对自己家族文学的培养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家族也产生了不少的文学名家,比较著名有窦融、窦宪、窦章等,他们也都有著述传于后世,文学价值极高,并得到后人的推崇。不管是前者的官宦世家还是后者的外戚一族,他们之间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对儒家经学的研究和学习,善于从文学的角度集政治、学术于一体,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文学较于政治的被遮蔽使得家族学者在文学相关方面的成就建树不能得到人们普遍全面关注,由此造成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文学成就一定程度上的被冷落,这也是对东汉文学家族研究甚少的原因。
  三、文学家族的地域分布
  陈寅恪曾经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由此可以看出,东汉时期文学家族在地域上的分布是相对集中的,这对于它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那一时期的学术分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东汉前期,班氏家族中班彪和班固父子是扶风安陵人,崔世家族中的崔骃则是涿郡安平人,由此不难看出东汉前期的文人大都集中于关中地区一带,当然,这与关中地区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到了东汉中期,扶风安陵班氏家族中的班昭,扶风茂陵的马融主要是在关中地区,而江汉地区的有王延寿父子,河朔地区崔氏家族中的崔瑗、崔琦等,文人的分布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像是汝南應氏一族,崔氏家族中的崔瑗之子崔寔则大都聚集于关东地区一带,由此显示出文学重心的东移。文学家族的聚集与当时区域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东汉文学家族的特征
  一、作品中辞赋较为繁荣,而诗歌则相对凋零。
  正如前文中所论述的,东汉时期的文学较之政治有不可忽视的被遮蔽,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政治之于文学,文学较于政治的相互关系,文学自觉不自觉的为政治服务,而作为具有讽喻功能的赋就成为很好的表现形式,文学大家在上表政见诗多会选择具有讽喻功能的大赋,因而赋是东汉时期的一种标志性文体。相较于赋来说,诗歌的发展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东汉时期时期诗歌大都出自民间,尽管东汉时期出现了五言诗这一新体诗,但是由于当时社会上层文人士族的诗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创作诗歌的文人少,进而导致创作的诗歌数量少的现象。这也是东汉时期诗歌凋零,辞赋繁荣的原因。
  二、文学家族的规模扩大
  前文中阐释的司马家两父子,枚家两父子,还有刘家两父子,他们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族,但可以看出的是,当时的文学家族仅限于父子两代之间,因此规模相对较少,但是到了东汉时期,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像是班氏一族,应氏一族,就不再单单限于父与子两代之间,而是开始出现三代以上的庞大的家族。并且,由于东汉时期的社会性质,是一个豪权社会,因此文学家族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须加强家族内部的文化建设,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的创作相对繁荣,文学家族中都有不少的优秀作品传世,并且都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
  五、 结语
  研究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族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东汉时期的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家族文学的研究是一条线,那么把许许多多的线串联起来就会构成一个面,这个面就是东汉文学。尽管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族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他对此后文学家族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所以说加大对东汉时期文学家族研究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彬彬 东汉文学世家的时空演变及其文化成就.《浙江师范大学》.2014.
  [2]刘勰 《文心雕龙译注》 (南朝)刘勰 齐鲁书社出版 2009.
  [3]《隋书(简体字版)隋书卷三十三》 (唐) 魏徵
  [4]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设计的起源与艺术的起源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多数作者认为设计起源与艺术的起源是同源的:设计的产生是伴随着艺术的发展逐渐完善的,在早期并没有设计这个词语,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只有书法、绘画、雕塑,这一类的词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研究开始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由此设计才逐渐被分离出来,我们并不能因此遗忘了早期原始设计的足迹。但也有大部分其他的作者认为两者起源只是互相关联并非同源
期刊
【摘要】:思乡在席慕容诗歌中表现的频率极高,从个人本体、草原至国家都散发着独特内蕴。在作者笔下,“思乡”是经久不衰的“爱”的情结载体。在现在缺少怀乡情愫的社会,席慕容的作品总能指引浪子心灵回归到属于他们的净土,同时更能启发人们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家族;草原;国家;乡愁  乡愁,或是许多作家渴求的倾诉对象,席慕容对“乡”的怀感近乎绝度。席慕容先生祖籍是内蒙古,出生于四川,而于台湾度过
期刊
Ⅰ. Introduction  The Call of the Wild is one of Jack London’s famous novels about animals. This novel describes that a dog, called Buck, is involved in the wave of gold rush in Alaska and undergoes a
期刊
【摘要】:《本色》是以常州创意产业园的下沉广场公共环境模拟设计的立体装饰,模型制作是经过比例缩小而成。常州创意产业园创客聚集,他们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最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为自己为全体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为了体现他们的精神品质所以创作了这幅作品。材料使用椴木板进行计算切割,制成三棱锥体和四棱锥,然后拼接组合。高低错落,大大小小,看似随意组合却又限定形状。间距的过道
期刊
【摘要】: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能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与此同时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音乐无处不在,音乐无国界,旋律无距离,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外延性比较强,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音乐中的美也同样需要我们用心去寻觅,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寻觅周杰伦的《琴伤》中音乐的美。  【关
期刊
【摘要】:设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中式软装风格是对传统中式风格的继承与创新,它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将传统造型融于现代设计。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应时而变,当下的新中式的软装设计的趋势除了要通过七大元素来表达之外,还要讲究一种文化,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景交融的艺术。让空间拥有一种含蓄的美,让心灵在空间里有了一份寄托。使人的心境平和与安祥,超然物外。这蕴含中国文化
期刊
【摘要】:才女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譬如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等,她们以其学识渊博闻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明清是才女在数量上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数量少且大多以个体的形式出现;之后数量猛增并以群体形式出现,包括现实家族才女群和大量作品中的才女形象群。本文以明清时期的才女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背景,社会文化状况,女性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以现实生活和
期刊
【摘要】:我国的艺术设计在改革开放后就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在对我国的艺术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当前我国的艺术设计还缺少自己的设计理念。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使我国的艺术设计可以发挥出我国独有的魅力。本文主要将会对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并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实例。  
期刊
【摘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现代纤维艺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装饰设计中。现代纤维艺术的诸多创作手段也在装饰设计中有了很多的应用,并且体现着独特的形式美感。通过对现代纤维艺术在装饰设计中的形式美的研究,使得设计师能熟练掌握形式美法则,实现纤维艺术和装饰设计的统一,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好的纤维艺术作品。  【关键词】:纤维艺术;形式美;装饰设计  现代
期刊
【摘要】:机械美学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备受推崇,被认为是标准化大生产的媒介,是建筑在道德标准上的功能性审美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机械美学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影视动画设计方面的应用,探讨机械美学对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机械美学;设计;应用  20世纪初是一个对机械充满信仰与崇尚的年代,勒·柯布西耶曾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指出:“在近50年中,钢铁与混凝土已经占统治地位,这说明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