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关岁末,年终奖金这个令人纠结的话题无疑成为微薄上众人所热议的焦点,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事件起因无非是某汽车制造公司将发放的27薪作为年终奖金。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久前又有网友爆料,某投行年终奖金高达惊人的87薪,更是应验了那句谚语:山外青山楼外楼。
■ 几家欢喜几家愁
某知名银行的业务经理俞先生最近心情不错,他告诉笔者,其实自己平时的薪水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高,但是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年,还是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年终奖。
“金融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每个月的工资其实并没有多多少,但是年终奖就不同了,保守着估计,应该再少也有好几万吧?”俞先生笑着说道,“今年的业绩不错,甚至有可能冲击一下六位数的年终奖金。”
俞先生出生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过两年,“当时的年终奖大概三五千元,那时候刚毕业,对奖金没什么概念,觉得能在年底多一笔小收入还不错。”
但是进了银行才发现,自己有点“井底之蛙”的味道了,看着自己卡里的年终奖从四位数提升到了五位数,那种感觉令他又惊又喜。
高额的收入外带高额的年终奖,无疑可能成为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众矢之的,正因为如此,金融行业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然而收入与业绩挂钩,高收入背后的高压力也难为人所知,因此,放平心态去看待银行的收入,也就觉得他们不应该得到如此之多的争议了。
与俞先生相比,在化工行业打拼了数十年的李先生,就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了。“今年日本地震,我们公司抓住了机会,把销售业绩冲到了开业以来的最高点。本来这应该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似乎和我没有多大关系。”
笔者了解到,李先生所在的公司是日资企业,薪资结构非常陈腐,就算业绩做得再好,年终奖最多也就两个月的薪水而已。而化工行业本身的薪资待遇就在中等偏下,因此今年还是只能领到四位数的年终奖。“今年股票市场一片绿,输了好几年的年终奖了。”李先生无奈地说道。
“天苍苍,野茫茫,天天都为工作忙;日慌慌,夜怅怅,除了公司就是床;人荡荡,心凉凉,老板不发年终奖。”某知名房产企业的销售代表丁小姐,沐浴在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下,只得这样向自己丈夫调侃自己今年的年终奖泡汤了。无疑,今年工作在房地产第一线的工作者,注定将要伤心地迎接2012年的第一场雪。
像李先生、丁小姐这样在外企、房企工作的员工不在少数,而其中大多数人的年终奖水平也和李先生差不多。一方面要面对高房价所带来的按揭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年终奖最终也只能成为企业聊表心意的无奈奖励罢了。
■ 员工心态:
视奖金多少决定去留
某门户网站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人表示年终奖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另外还有近40%的白领表示,拿完年终奖就会跳槽,30%左右的白领表示还在观望,4%的人表示已经付诸行动。
小吴去年刚毕业,在一家货代公司做基层业务员,平日薪资寥寥,早就萌生去意。因此,最近小王的母亲托关系为他谋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本来应该开心的小吴却因此陷入了两难。
“听现在公司的前辈说,往年的年终奖都还不错,但是准东家给的待遇比起这里要好一些,就是对方要人很急,希望我年前就过去。如果过去了,那今年的年终奖就没了。”小吴说,“现在只好和两边都打起太极,如果现在的公司给的年终奖多,明年加薪多,我就留下来继续干。要是少的话,就去新公司上班。”
和小吴类似,薛小姐在一家规模很小的私企工作,她向笔者表示,现在的单位没有发展前途,非常想跳槽。“我们是私企,年终奖发多发少全看老板心情。往年也有多有少,今年公司业绩不尽人意,也因为一些事与老板有些隔阂,现在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而已,多与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虽然薛小姐嘴上说不那么重要,可是多多少少会有些心疼,毕竟每位员工都希望自己的血汗能得到老板的认可与物质的奖励。在这个层面上,年终奖金与加薪突出显示了劳资关系,这一对存在已久的矛盾关系。劳方参加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就这一点而言,出卖劳动力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目的性也就十分合情合理。资方雇佣劳方,无非也就是为了获取利润,期望劳方创造价值。然而获取利润的手段多种多样,如果只是一味的节约成本,压缩人力资源开支,结果只会事半功倍,这样落后的企业,也正是先进生产力所要淘汰的企业。
■ 企业人事:
绞尽脑汁留住人才
目前,无论是大集团还是小公司,招聘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深刻意识到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不少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也开始反思企业本身的原因。曾经有一家企业的HR在微薄上织出了一套有趣的数据,该公司一年的招聘计划是200人,年底统计的流失人员居然高达240人。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较低导致企业对基层员工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十分简单,因此员工的要求也就变得十分简单,哪家待遇好,就去哪家。由于低门槛和与之对应的低收入,以及换汤不换药的薪酬结构,造成了这种不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恶性流动,值得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深思。
因此不少企业人事将年终奖励视作激励人才,挽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也的确为此煞费苦心,也就造成了年终奖的类型可谓是五花八门。某新闻媒体发言人透露,该媒体的员工新春假定为1月6日至2月7日,共计30天的带薪春节假期,并且此期间的工资及双薪全部提前发放。无独有偶,某投资公司老总日前也在微博上表示春节假期自元旦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如此的年终奖励,非常贴心,愿意为这样的老板卖命工作。
然而也有一部分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将令人期待的年终奖延至年后发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笔者认为,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因人而异,但是时值国人传统的春节,正是花钱之际,企业此举虽能一时留住员工,但势必在员工心里种下阴霾,不利于留住人才,更不利于企业的诚信发展,因此延迟发奖是典型的流氓思维,不但达不到留人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
■ 费尽心思,
企业为何依旧难留人才
目前企业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共性。其一,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方向模糊不清,导致员工的安全感普遍缺失,无法制定长期的职业规划,对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失去信心,忠诚度便无从谈起。其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下,不少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中层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这部分中层管理者,在基层的时候通常业绩突出,然而到了管理层,依然单打独斗,忽略了对下属的引导与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综合以上共性来看,期冀以年终奖留住人才,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无论用人单位如何设置年终奖,起到的激励效果都是有限的。留人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薪酬机制是否能真正体现员工的实际价值,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员工的个人利益。因此只有创建公平合理的薪酬机制,规划清晰的企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把企业做大做强,才是人才战略的根本。
■ 几家欢喜几家愁
某知名银行的业务经理俞先生最近心情不错,他告诉笔者,其实自己平时的薪水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高,但是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年,还是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年终奖。
“金融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每个月的工资其实并没有多多少,但是年终奖就不同了,保守着估计,应该再少也有好几万吧?”俞先生笑着说道,“今年的业绩不错,甚至有可能冲击一下六位数的年终奖金。”
俞先生出生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过两年,“当时的年终奖大概三五千元,那时候刚毕业,对奖金没什么概念,觉得能在年底多一笔小收入还不错。”
但是进了银行才发现,自己有点“井底之蛙”的味道了,看着自己卡里的年终奖从四位数提升到了五位数,那种感觉令他又惊又喜。
高额的收入外带高额的年终奖,无疑可能成为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众矢之的,正因为如此,金融行业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然而收入与业绩挂钩,高收入背后的高压力也难为人所知,因此,放平心态去看待银行的收入,也就觉得他们不应该得到如此之多的争议了。
与俞先生相比,在化工行业打拼了数十年的李先生,就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了。“今年日本地震,我们公司抓住了机会,把销售业绩冲到了开业以来的最高点。本来这应该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似乎和我没有多大关系。”
笔者了解到,李先生所在的公司是日资企业,薪资结构非常陈腐,就算业绩做得再好,年终奖最多也就两个月的薪水而已。而化工行业本身的薪资待遇就在中等偏下,因此今年还是只能领到四位数的年终奖。“今年股票市场一片绿,输了好几年的年终奖了。”李先生无奈地说道。
“天苍苍,野茫茫,天天都为工作忙;日慌慌,夜怅怅,除了公司就是床;人荡荡,心凉凉,老板不发年终奖。”某知名房产企业的销售代表丁小姐,沐浴在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下,只得这样向自己丈夫调侃自己今年的年终奖泡汤了。无疑,今年工作在房地产第一线的工作者,注定将要伤心地迎接2012年的第一场雪。
像李先生、丁小姐这样在外企、房企工作的员工不在少数,而其中大多数人的年终奖水平也和李先生差不多。一方面要面对高房价所带来的按揭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年终奖最终也只能成为企业聊表心意的无奈奖励罢了。
■ 员工心态:
视奖金多少决定去留
某门户网站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人表示年终奖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另外还有近40%的白领表示,拿完年终奖就会跳槽,30%左右的白领表示还在观望,4%的人表示已经付诸行动。
小吴去年刚毕业,在一家货代公司做基层业务员,平日薪资寥寥,早就萌生去意。因此,最近小王的母亲托关系为他谋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本来应该开心的小吴却因此陷入了两难。
“听现在公司的前辈说,往年的年终奖都还不错,但是准东家给的待遇比起这里要好一些,就是对方要人很急,希望我年前就过去。如果过去了,那今年的年终奖就没了。”小吴说,“现在只好和两边都打起太极,如果现在的公司给的年终奖多,明年加薪多,我就留下来继续干。要是少的话,就去新公司上班。”
和小吴类似,薛小姐在一家规模很小的私企工作,她向笔者表示,现在的单位没有发展前途,非常想跳槽。“我们是私企,年终奖发多发少全看老板心情。往年也有多有少,今年公司业绩不尽人意,也因为一些事与老板有些隔阂,现在只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而已,多与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虽然薛小姐嘴上说不那么重要,可是多多少少会有些心疼,毕竟每位员工都希望自己的血汗能得到老板的认可与物质的奖励。在这个层面上,年终奖金与加薪突出显示了劳资关系,这一对存在已久的矛盾关系。劳方参加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就这一点而言,出卖劳动力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目的性也就十分合情合理。资方雇佣劳方,无非也就是为了获取利润,期望劳方创造价值。然而获取利润的手段多种多样,如果只是一味的节约成本,压缩人力资源开支,结果只会事半功倍,这样落后的企业,也正是先进生产力所要淘汰的企业。
■ 企业人事:
绞尽脑汁留住人才
目前,无论是大集团还是小公司,招聘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深刻意识到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不少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也开始反思企业本身的原因。曾经有一家企业的HR在微薄上织出了一套有趣的数据,该公司一年的招聘计划是200人,年底统计的流失人员居然高达240人。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较低导致企业对基层员工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十分简单,因此员工的要求也就变得十分简单,哪家待遇好,就去哪家。由于低门槛和与之对应的低收入,以及换汤不换药的薪酬结构,造成了这种不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恶性流动,值得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深思。
因此不少企业人事将年终奖励视作激励人才,挽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也的确为此煞费苦心,也就造成了年终奖的类型可谓是五花八门。某新闻媒体发言人透露,该媒体的员工新春假定为1月6日至2月7日,共计30天的带薪春节假期,并且此期间的工资及双薪全部提前发放。无独有偶,某投资公司老总日前也在微博上表示春节假期自元旦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如此的年终奖励,非常贴心,愿意为这样的老板卖命工作。
然而也有一部分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将令人期待的年终奖延至年后发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笔者认为,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因人而异,但是时值国人传统的春节,正是花钱之际,企业此举虽能一时留住员工,但势必在员工心里种下阴霾,不利于留住人才,更不利于企业的诚信发展,因此延迟发奖是典型的流氓思维,不但达不到留人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
■ 费尽心思,
企业为何依旧难留人才
目前企业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共性。其一,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方向模糊不清,导致员工的安全感普遍缺失,无法制定长期的职业规划,对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失去信心,忠诚度便无从谈起。其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下,不少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中层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这部分中层管理者,在基层的时候通常业绩突出,然而到了管理层,依然单打独斗,忽略了对下属的引导与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综合以上共性来看,期冀以年终奖留住人才,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无论用人单位如何设置年终奖,起到的激励效果都是有限的。留人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薪酬机制是否能真正体现员工的实际价值,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员工的个人利益。因此只有创建公平合理的薪酬机制,规划清晰的企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把企业做大做强,才是人才战略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