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文献资料法出发,整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历史背景,采用定性分析法,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本质和体育哲学性进行探索,对卢梭的体育哲学思想做出解读,明确体育活动的人本主义特性,认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体育哲学包含着体育的“属人性”思想、体育的“为人性”宗旨和体育的“文化性”特征,尊重体育与人类自然属性的密切关系是卢梭带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
【关键词】体育;哲学;卢梭;自然主义教育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深深影响了一大批近代的著名学者,当代哲学的核心思考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哲学是在描述、说明和论证体育与人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中,明确体育活动的人本主义特性,勾勒出理想的体育与人的二元属性,从而着眼于对人类完整性的塑造和培养。卢梭“自然教育”的主张是现代教育思想史上个人本位论的源头〔1〕,为我们解读体育哲学的本质指明了方向。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体育哲学性,对卢梭的体育哲学思想做出解读。
1研究方法
从文献资料法出发,整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的封建专制体制、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诞生由来),之后采用定性分析法,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本质进行探索(“自然人”的教育论、“年龄段”的教育说和“启发式”的教育观)。从三个方面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体育哲学性进行阐释:体育的“属人性”思想,体育的“为人性”宗旨,以及体育的“文化性”特征。
2结果与分析
2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历史背景
21118世纪法国的封建专制体制激发思想启蒙运动
18世纪初的法国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1661—1715年)将国王的权力推向巅峰,达到了神格化的“君权神授”的高度。路易十五(1715—1774年)执政时,法国的专制制度已经全面陷入危机,使得推翻封建制度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像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爱尔维修等一批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并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黑暗,提倡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取代迷信思想和盲目顺从,探索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1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诞生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为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一系列著作中,《爱弥儿》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自然状态”与“现存文明”是一组对立和矛盾的关系,这是卢梭方法论的重要观点。卢梭本人亦是生活在传统社会秩序之外的,他认为自己虽然被抛入这个伟大的世界中,但并不具有社会习惯,而且不可能获得或遵守它们。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犀利批判和全盘颠覆,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全新探索和发现〔2〕,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也同样影响着当今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本质
221“自然人”的教育论
卢梭推崇“自然人”的教育思想,其理论依据来源于他的天性哲学〔3〕,因为他始终坚信人本善良,所以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卢梭认定只有遵从大自然的指引才能够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人之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其中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人类掌控,事物的教育部分可由人类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所能够真正驾驭的,故而应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顺从之,才能使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育人目标。
222“年龄段”的教育说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重视人类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他将年龄段依次划分为:出生至2岁的婴儿期、2-12岁的幼儿期、12-15岁的少年期、15-20岁的青年期。他在《爱弥儿》中反复强调:“对待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从最初就要把他放在应处的地位上,并且要他保持在这个位置上。”〔4〕他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来实施具体的教育项目,即教育的全过程要与人类生长阶段的身心发展步调相一致,因为不同年龄段会存在迥异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育者应当在认真研究这些特征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从而在各个方面获得均衡的发展。
223“启发式”的教育观
卢梭“启发式”的教育观体现在其对人类天性自由、理性和善良的结论基础之上,他一再呼吁要保护儿童的纯真天性,使其个性充分发展、无有拘束。卢俊认为当孩子做错事时,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而应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因为他眼中的理性是天性自然生长的结果〔5〕。作为教育者,卢梭认为没有必要对道德、法律、准则高谈阔论,而要进行实物教育,即尽可能地用直接观察来代替书本知识,令受教育者运用直观性原则去了解事物的本质,以启发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
2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体育哲学性
231体育的“属人性”思想
卢梭从先天缺陷上指出人类是一种善于和经常制造矛盾的特殊动物,即人类可以不断超越自我,在大自然中获得各种优势,但同时又往往作茧自缚,被自己的聪明与智慧折磨得奄奄一息〔4〕。此时此刻,身体与力量便成了灵魂宣泄的对象,健康与纯洁反而遥不可及,卢梭谈到了人类在健康与疾病这个十字路口上的犹豫和徘徊,谈到了人类面对病痛的胆小如鼠之状。从这个概念上来看,体育的诞生绝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缺陷所一手造成,更主要的还在于文明的桎俈和泛滥,是其“属人性”的本质再现。
在《爱弥儿》中,我们看到的表象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但是作者却更多地从侧面描述了人类在进步中的堕落与沦丧。我们由此深切感受着人类由于体力缺陷的柔弱一面,以及肉体与精神的对立统一,本能与智慧的辩证关系。缺乏的东西正是我们要极力弥补的,体育先行的教育思想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即健康强壮的身体是对儿童开展智力和道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此之上采用不同年龄段的启发式教育模式来达到身心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体育的过程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与身体、与心灵的多重对话,体育的发展是对于生命本体的追求,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向往〔6〕。 232体育的“为人性”宗旨
卢梭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实质上就是通过自然的教育来达到对人格和人性完善的目标。卢梭强调如果要使学生拥有智慧,那就应当先培养他们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要不断地通过锻炼身体来使他们变得强壮,从而使他们更具理解能力。所以当爱弥尔二十岁时,他“身体康健,富有感情和理智,心地仁慈和善良”〔4〕,达到了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我们不难理解卢梭对身体是智慧的物质基础的论断,体育是使人聪慧的方式之一,先行于智育和德育,而且更具重要地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中的体育正是接近自然,借大自然之力来为人类文明服务,这也是他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当身体与力量需要汲取养料时,体育的发展才有了充分的必要,卢梭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体育做了最充分的认定,不但包含着用于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哲学理念,而且还为体育教育确定了价值方向并发挥了导引作用。
233体育的“文化性”特征
在漫长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特性和质的区别的体育文化,并演化为在思想支配下带有锻炼自身能力的文化习惯〔7〕,它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审美文化等于一身。现代体育文化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宗旨在于培养和发展身体、增进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体育理想和体育意识,其体育行为特征主要是群体性竞技、个体性保健以及各种娱乐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实现身体、心理、群体的和谐发展,提供和造就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社会成员。
从《爱弥儿》中,卢梭直抒胸臆:在一切有身份的人当中,最不受命运和他人影响的就是手工业者,因为手工业者所依靠的是他的手艺,是纯自由的。卢梭深刻剖析社会现象,他强调每个人,无论贫与富、强与弱,都必须为社会劳动,否则无异于盗贼和流氓。从手工业者这一拥有特定社会文化特征的群体的视角出发,卢梭倡导的体育运动的方式就打上了时代的文化印记,他认为,“凡是呆在房间里做着的职业,都是败坏身体的”,他的目标职业必须身体灵便、手脚灵活,最后选定做木工,因为这种工作为身体带来足够的活动量,体育成为在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由人类自身主体创造的一种人性化的活动〔8〕。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无时无刻不折射着体育“文化性”的哲学特征,他身体力行的体育观点是整个反封建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缩影,为后期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欧洲体育教育家们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扎实的依据。
3结论
体育基于人的身体,而哲学则基于人的思维〔9〕。人类对待自身的种种认识和改变是科学自然的,亦或是扭曲邪恶的,体育的意义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伟大的哲学家卢梭用他的教育思想来填补了这块未知的领域。虽然他并没有针对体育哲学本身做出最精准的回答,但却较之前人更好地提供了解读体育的思想资料。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框架下,人类无论多么庞大与强大,在自然界面前显然是弱小而不堪一击的,人类的文明史在不断地开拓前行,人类自身却愈发娇气无力。从人类独有的特质需要出发,了解人类自身的命运,尊重体育与人类自然属性的密切关系,论证体育的诞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是卢梭带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坤庆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1-5
〔2〕周采论西方卢梭研究的历史演进〔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3
〔3〕薄建国,毛雪梅卢梭的人性发展论及其教育学意蕴〔J〕教育探索,2009,222(12):3-6
〔4〕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5〕王本余儿童权利的观念:洛克、卢梭与康德〔J〕南京社会科学,2010(8):130-136
〔6〕储志东,沈晨,张建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2(5):99-102
〔7〕周艳,蔡玉军,张玲芳原始形态体育器械的发展源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2):98-101
〔8〕徐勤儿,宋证远体育人性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37-39
〔9〕杨韵后哲学文化演进中的体育哲学——基于理查德·罗蒂哲学思想的探究〔J〕体育科学,2011,31(7):92-97
(责任编辑:阎 彬)
【关键词】体育;哲学;卢梭;自然主义教育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深深影响了一大批近代的著名学者,当代哲学的核心思考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哲学是在描述、说明和论证体育与人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中,明确体育活动的人本主义特性,勾勒出理想的体育与人的二元属性,从而着眼于对人类完整性的塑造和培养。卢梭“自然教育”的主张是现代教育思想史上个人本位论的源头〔1〕,为我们解读体育哲学的本质指明了方向。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体育哲学性,对卢梭的体育哲学思想做出解读。
1研究方法
从文献资料法出发,整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历史背景(18世纪法国的封建专制体制、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诞生由来),之后采用定性分析法,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本质进行探索(“自然人”的教育论、“年龄段”的教育说和“启发式”的教育观)。从三个方面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体育哲学性进行阐释:体育的“属人性”思想,体育的“为人性”宗旨,以及体育的“文化性”特征。
2结果与分析
2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历史背景
21118世纪法国的封建专制体制激发思想启蒙运动
18世纪初的法国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1661—1715年)将国王的权力推向巅峰,达到了神格化的“君权神授”的高度。路易十五(1715—1774年)执政时,法国的专制制度已经全面陷入危机,使得推翻封建制度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像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爱尔维修等一批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并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黑暗,提倡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取代迷信思想和盲目顺从,探索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1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诞生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为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一系列著作中,《爱弥儿》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自然状态”与“现存文明”是一组对立和矛盾的关系,这是卢梭方法论的重要观点。卢梭本人亦是生活在传统社会秩序之外的,他认为自己虽然被抛入这个伟大的世界中,但并不具有社会习惯,而且不可能获得或遵守它们。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犀利批判和全盘颠覆,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全新探索和发现〔2〕,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也同样影响着当今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本质
221“自然人”的教育论
卢梭推崇“自然人”的教育思想,其理论依据来源于他的天性哲学〔3〕,因为他始终坚信人本善良,所以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卢梭认定只有遵从大自然的指引才能够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人之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其中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人类掌控,事物的教育部分可由人类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所能够真正驾驭的,故而应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顺从之,才能使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育人目标。
222“年龄段”的教育说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重视人类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他将年龄段依次划分为:出生至2岁的婴儿期、2-12岁的幼儿期、12-15岁的少年期、15-20岁的青年期。他在《爱弥儿》中反复强调:“对待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从最初就要把他放在应处的地位上,并且要他保持在这个位置上。”〔4〕他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来实施具体的教育项目,即教育的全过程要与人类生长阶段的身心发展步调相一致,因为不同年龄段会存在迥异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育者应当在认真研究这些特征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从而在各个方面获得均衡的发展。
223“启发式”的教育观
卢梭“启发式”的教育观体现在其对人类天性自由、理性和善良的结论基础之上,他一再呼吁要保护儿童的纯真天性,使其个性充分发展、无有拘束。卢俊认为当孩子做错事时,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而应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因为他眼中的理性是天性自然生长的结果〔5〕。作为教育者,卢梭认为没有必要对道德、法律、准则高谈阔论,而要进行实物教育,即尽可能地用直接观察来代替书本知识,令受教育者运用直观性原则去了解事物的本质,以启发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
2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体育哲学性
231体育的“属人性”思想
卢梭从先天缺陷上指出人类是一种善于和经常制造矛盾的特殊动物,即人类可以不断超越自我,在大自然中获得各种优势,但同时又往往作茧自缚,被自己的聪明与智慧折磨得奄奄一息〔4〕。此时此刻,身体与力量便成了灵魂宣泄的对象,健康与纯洁反而遥不可及,卢梭谈到了人类在健康与疾病这个十字路口上的犹豫和徘徊,谈到了人类面对病痛的胆小如鼠之状。从这个概念上来看,体育的诞生绝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缺陷所一手造成,更主要的还在于文明的桎俈和泛滥,是其“属人性”的本质再现。
在《爱弥儿》中,我们看到的表象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但是作者却更多地从侧面描述了人类在进步中的堕落与沦丧。我们由此深切感受着人类由于体力缺陷的柔弱一面,以及肉体与精神的对立统一,本能与智慧的辩证关系。缺乏的东西正是我们要极力弥补的,体育先行的教育思想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即健康强壮的身体是对儿童开展智力和道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此之上采用不同年龄段的启发式教育模式来达到身心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体育的过程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与身体、与心灵的多重对话,体育的发展是对于生命本体的追求,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向往〔6〕。 232体育的“为人性”宗旨
卢梭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实质上就是通过自然的教育来达到对人格和人性完善的目标。卢梭强调如果要使学生拥有智慧,那就应当先培养他们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要不断地通过锻炼身体来使他们变得强壮,从而使他们更具理解能力。所以当爱弥尔二十岁时,他“身体康健,富有感情和理智,心地仁慈和善良”〔4〕,达到了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我们不难理解卢梭对身体是智慧的物质基础的论断,体育是使人聪慧的方式之一,先行于智育和德育,而且更具重要地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中的体育正是接近自然,借大自然之力来为人类文明服务,这也是他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当身体与力量需要汲取养料时,体育的发展才有了充分的必要,卢梭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体育做了最充分的认定,不但包含着用于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哲学理念,而且还为体育教育确定了价值方向并发挥了导引作用。
233体育的“文化性”特征
在漫长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特性和质的区别的体育文化,并演化为在思想支配下带有锻炼自身能力的文化习惯〔7〕,它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审美文化等于一身。现代体育文化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宗旨在于培养和发展身体、增进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体育理想和体育意识,其体育行为特征主要是群体性竞技、个体性保健以及各种娱乐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实现身体、心理、群体的和谐发展,提供和造就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社会成员。
从《爱弥儿》中,卢梭直抒胸臆:在一切有身份的人当中,最不受命运和他人影响的就是手工业者,因为手工业者所依靠的是他的手艺,是纯自由的。卢梭深刻剖析社会现象,他强调每个人,无论贫与富、强与弱,都必须为社会劳动,否则无异于盗贼和流氓。从手工业者这一拥有特定社会文化特征的群体的视角出发,卢梭倡导的体育运动的方式就打上了时代的文化印记,他认为,“凡是呆在房间里做着的职业,都是败坏身体的”,他的目标职业必须身体灵便、手脚灵活,最后选定做木工,因为这种工作为身体带来足够的活动量,体育成为在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由人类自身主体创造的一种人性化的活动〔8〕。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无时无刻不折射着体育“文化性”的哲学特征,他身体力行的体育观点是整个反封建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缩影,为后期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欧洲体育教育家们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扎实的依据。
3结论
体育基于人的身体,而哲学则基于人的思维〔9〕。人类对待自身的种种认识和改变是科学自然的,亦或是扭曲邪恶的,体育的意义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伟大的哲学家卢梭用他的教育思想来填补了这块未知的领域。虽然他并没有针对体育哲学本身做出最精准的回答,但却较之前人更好地提供了解读体育的思想资料。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框架下,人类无论多么庞大与强大,在自然界面前显然是弱小而不堪一击的,人类的文明史在不断地开拓前行,人类自身却愈发娇气无力。从人类独有的特质需要出发,了解人类自身的命运,尊重体育与人类自然属性的密切关系,论证体育的诞生意义和存在价值,是卢梭带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坤庆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1-5
〔2〕周采论西方卢梭研究的历史演进〔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3
〔3〕薄建国,毛雪梅卢梭的人性发展论及其教育学意蕴〔J〕教育探索,2009,222(12):3-6
〔4〕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5〕王本余儿童权利的观念:洛克、卢梭与康德〔J〕南京社会科学,2010(8):130-136
〔6〕储志东,沈晨,张建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2(5):99-102
〔7〕周艳,蔡玉军,张玲芳原始形态体育器械的发展源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2):98-101
〔8〕徐勤儿,宋证远体育人性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37-39
〔9〕杨韵后哲学文化演进中的体育哲学——基于理查德·罗蒂哲学思想的探究〔J〕体育科学,2011,31(7):92-97
(责任编辑:阎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