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及,高中语文教学重心发生转移。教师不仅要普及好知识,还要使学生的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就目前情况来说,现代文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结果自然差强人意。要想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本文就如何依据教材,内外合璧提升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阅读能力
一、以教材为中心,学一篇知一篇
(一)熟悉教材考纲
任何事情都有技巧可言,现代文阅读亦是如此。学生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基本篇目,二是基本目的[1]。基本篇目包括语文教材的必须篇目和推荐课外阅读篇目两部分,基本目的有两个,分别是传授阅读方法,讲解阅读技巧。在以前,教师喜欢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会过于干预,更不会给予系统指导。阅读理解能力能否有所提升,取决于学生的悟性高低。很显然,这种做法有失偏颇。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盲目采取行动,只会招致失败,所以需要找准切入点。教师可以从考纲入手,深入分析高考题型。纵观历年高考题型,考察点无外乎这几点,现代文中有哪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什么哪些?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记叙的顺序及描写的角度又是什么?现代文中涵盖哪些要素?分别是什么?情节包括哪几部分?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这样才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二)把握阅读目标
新课程标准已提出多年,但总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这一慕,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在台下或左顾右盼,或思想游离到课堂外。本来有补救的机会,但教师大包大揽的做法,让机会白白流失。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虽然吸纳了知识,但能力发展却受到了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机械式训练,会让学生生厌。
新时期有新要求,教师应有新作为。倘若将现代文阅读比作“游览胜地”,那么教师则担任“导游”一职,学生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游客”。“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浏览大好河山。在此期间,“游客”不只是记录美好时光,还会发出感叹。“导游”适时地讲解,能够让“游客”的理解加深。当遇到相同情况时,“游客”就能说的有模有样。
提到《故都的秋》,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学习这篇大作时,不妨以问题开道,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何会以院子破屋为观察点?随后,给学生留出探讨答案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一到,就将舞台交给学生,有人将原因归结于年代感。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这样写的好处在于什么?学生思考片刻,便给出了答案,即破屋可以给人沧桑感,符合写作氛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所欣赏的是残败生命?这个问题可不简单,需要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为了尽快找到答案,学生必然会更加努力的阅读。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所以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在最后,教师揭晓答案,这正是作者的趣味所在,并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悲凉感也是一种感受,不能说悲凉就不美。
不同作家对秋天的理解不同,在杜甫眼中,秋天是酸楚的。为了表达这种情绪,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创造了六种意象。学生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感同身受。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随着游览的深入,学生发现了另一种美,终于明白刘禹锡为何能寫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原秋天的美,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普及一下背景资料,弥补学生的认知缺陷。最后,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这时再回过头来重读《登高》,学生就会明白杜甫的身不由己。描绘秋天的作品数不胜数,创作时间相近的作品,想要表达的观念相似。在讲解《登高》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的优秀文章,帮助学生解析教材主题。这种纵横联系、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坚持内外合璧,开阔阅读视野
虽然说教材是几代人的心血,但教师的目光不能仅限于此,通过不断扩充阅读范围,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开阔的眼界[3]。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教师要有计划地实施,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以《宇宙的未来》为例,阐述如何开展拓展教学。这是一篇科普性文章,牵扯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只是阅读课本内容,难以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准确把握主题内容。随即,布置一项任务,即搜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认真研判,最后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观点。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所以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而应逐个评价、逐个指导。科普类文章比较有趣,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时机成熟,教师可推荐其他类型的文章。当然,决定权在学生手上,教师只提一个要求,那就是做好读书笔记。有的学生喜欢摘抄精彩片段,有的学生喜欢撰写一些感悟。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学生都会收获匪浅。
三、总结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理应掌握的一项能力。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在语文课堂上依然沿用传统方法,严重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阅读能力自然无法发展。要想打开眼前局面,需要教师做好两件事。第一,以教材为中心,让学生学一篇知一篇。第二,坚持内外合璧,不断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就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秀娟.高中现代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229-230.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阅读能力
一、以教材为中心,学一篇知一篇
(一)熟悉教材考纲
任何事情都有技巧可言,现代文阅读亦是如此。学生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基本篇目,二是基本目的[1]。基本篇目包括语文教材的必须篇目和推荐课外阅读篇目两部分,基本目的有两个,分别是传授阅读方法,讲解阅读技巧。在以前,教师喜欢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会过于干预,更不会给予系统指导。阅读理解能力能否有所提升,取决于学生的悟性高低。很显然,这种做法有失偏颇。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盲目采取行动,只会招致失败,所以需要找准切入点。教师可以从考纲入手,深入分析高考题型。纵观历年高考题型,考察点无外乎这几点,现代文中有哪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什么哪些?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记叙的顺序及描写的角度又是什么?现代文中涵盖哪些要素?分别是什么?情节包括哪几部分?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这样才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二)把握阅读目标
新课程标准已提出多年,但总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这一慕,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在台下或左顾右盼,或思想游离到课堂外。本来有补救的机会,但教师大包大揽的做法,让机会白白流失。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虽然吸纳了知识,但能力发展却受到了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机械式训练,会让学生生厌。
新时期有新要求,教师应有新作为。倘若将现代文阅读比作“游览胜地”,那么教师则担任“导游”一职,学生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游客”。“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浏览大好河山。在此期间,“游客”不只是记录美好时光,还会发出感叹。“导游”适时地讲解,能够让“游客”的理解加深。当遇到相同情况时,“游客”就能说的有模有样。
提到《故都的秋》,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学习这篇大作时,不妨以问题开道,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何会以院子破屋为观察点?随后,给学生留出探讨答案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一到,就将舞台交给学生,有人将原因归结于年代感。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这样写的好处在于什么?学生思考片刻,便给出了答案,即破屋可以给人沧桑感,符合写作氛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所欣赏的是残败生命?这个问题可不简单,需要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为了尽快找到答案,学生必然会更加努力的阅读。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所以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在最后,教师揭晓答案,这正是作者的趣味所在,并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悲凉感也是一种感受,不能说悲凉就不美。
不同作家对秋天的理解不同,在杜甫眼中,秋天是酸楚的。为了表达这种情绪,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创造了六种意象。学生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感同身受。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随着游览的深入,学生发现了另一种美,终于明白刘禹锡为何能寫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原秋天的美,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普及一下背景资料,弥补学生的认知缺陷。最后,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这时再回过头来重读《登高》,学生就会明白杜甫的身不由己。描绘秋天的作品数不胜数,创作时间相近的作品,想要表达的观念相似。在讲解《登高》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的优秀文章,帮助学生解析教材主题。这种纵横联系、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坚持内外合璧,开阔阅读视野
虽然说教材是几代人的心血,但教师的目光不能仅限于此,通过不断扩充阅读范围,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开阔的眼界[3]。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教师要有计划地实施,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以《宇宙的未来》为例,阐述如何开展拓展教学。这是一篇科普性文章,牵扯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只是阅读课本内容,难以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准确把握主题内容。随即,布置一项任务,即搜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认真研判,最后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观点。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所以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而应逐个评价、逐个指导。科普类文章比较有趣,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时机成熟,教师可推荐其他类型的文章。当然,决定权在学生手上,教师只提一个要求,那就是做好读书笔记。有的学生喜欢摘抄精彩片段,有的学生喜欢撰写一些感悟。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学生都会收获匪浅。
三、总结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理应掌握的一项能力。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在语文课堂上依然沿用传统方法,严重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阅读能力自然无法发展。要想打开眼前局面,需要教师做好两件事。第一,以教材为中心,让学生学一篇知一篇。第二,坚持内外合璧,不断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就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秀娟.高中现代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