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减灾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1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反省传统的发展模式,淡漠的生态意识以及人类为中心的思维定式给自然界带来损害的结果。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共识。随后,中国也制定了《中国21世纪的议程》,规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各项改革措施正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实际操作的进行,使中国肩负的责任更加沉重。
2减灾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财富造成的灾损数目是极为可观的,我国每年要有1/3的新增国民生产总值被自然灾害所吞噬。减灾的投入与灾损数目相比要小得多,对减灾的必要的投入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对减灾的投入与减灾效益比可达1∶10、1∶20或更高”。①内蒙古地区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全区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累计已达60多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约3万元”,“1997年在遭受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全区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421亿公斤,牲畜总头数在7112万头(只)”。②可见减灾也是增加财富的一种方式,加大对减灾的投入,保证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减灾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导致水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等问题的出现。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有“十年九旱”之说,内蒙古地区也长年受干旱的困扰,旱灾是本区的常见灾害,持续的干旱天气使水资源严重不足,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湖泊萎缩,农业受干旱的困扰严重,生产力较低,产量不稳定,只在灌溉条件较好的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等地农业生产较为稳定。在本区土地沙化、盐碱化问题严重,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减少,这些生态问题的存在进一步遏制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减灾的投入,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将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抵御自然灾害的侵扰。生物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价值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据联合国在非洲的一项实验表明,一英亩的森林用于生产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3400美元,而其生态价值的计算结果是4600美元,其生态价值是生产价值的113倍。③我国森林覆盖率极为有限,远低于30%这一抵御自然灾害的最低覆盖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侵害,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加强减灾工程与非减灾工程方面的投入,减少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并且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使其恢复平衡,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
二、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实现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将减灾工程纳入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规划中,扩大对减灾的必要投入。
将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就要加大对减灾的必要投入,在国家和地方财政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减灾建设。减灾的必要投入可以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减轻救灾的压力。自然灾害不仅使我国每年新增国民生产总值的1/3流失,而且每年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投入也极力可观,1998年夏季洪水灾害,国家仅向内蒙古地区就拨救济款34亿元。④在今后的减灾工作中,应改被动的救灾投入为主动的防灾抗灾投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减灾效益。
内蒙古地区自然灾害较为严重,而减灾工作在决策、组织、机构、人员、科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依据自然灾害存在发生的特征、规律,规划出不同的灾害类型区,针对本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全面制定具体的减灾规划,加大减灾投资力度。对重灾、易灾区予以关注,如本区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场退化,土地三化现象普遍存在,对这一类型灾害区应增加投资力度,增加防灾、抗灾工程建设,同时有计划地恢复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通过制定减灾规划的中长期和短期目标,改善受灾状况,以促进本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2以灾前防御、抗灾及灾后救治为线索建立系统的减灾体系。
灾前防御是减灾过程中十分有效的一个环节。灾前防御包括防灾工程的建设,即新的防御设施的兴建及老化失修工程的重建维修工作。对减灾工程的兴建应充分考虑其减灾效益及环境效益,使工程在投入使用后仍具有实用价值。在防灾过程中,除工程投入外,还应加大对防灾科技、教育等一些方面的投入,以便更大地发挥防灾的综合效用。
抗灾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抗灾工程,如水利工程、防雹工程等在抵御灾害袭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防护作用。在抗灾过程中要协调组织好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抵御灾害的过程中,争取用最少的人员、物资、资金投入取得抗灾的实际效果。
灾后救治与重建关系到灾民的实际生活及生产的恢复,也是减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灾后重建工作应作出科学的安排,避免在灾害多发地区重新修建住宅、厂房,这样可以减轻社会对灾害的放大作用,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开展灾害保险业务也是救灾的有益之举,减轻国家压力,增加救灾资金,迅速恢复生产,有利于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3加强自然灾害管理水平,强化国家、地方政府及灾害部门间的主体协调效应。
各级政府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不仅要在防灾、抗灾、救灾过程中发挥积极领导作用,还要密切与国家的联系,使上级单位更精确地了解灾情,以提供科学的援助。政府对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各地区减灾工作的开展及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政府部门在减灾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各级政府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减灾方面,以推动减灾工作的全面发展。内蒙古地区也应大力发展减灾工作,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尽快建立本区的减灾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工作,使我区的减灾工作能有新的突破,在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与加强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相结合。
各级政府领导者在减灾工作中是主要的决策人员。要加强各级行政领导者的减灾教育,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减灾知识。对减灾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减灾人员中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尤为重要。应该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减灾科技队伍的行列。在救灾工作中,要培养专业救灾队伍,除此以外,可发动群众,成立群防组织,增强快速应变能力,以提高救灾工作的有效性。
5提高减灾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发挥科学技术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内蒙古地区依靠科技进步,使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未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中的关键作用。我区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威胁极大,针对这一灾害特色,应重点发展监测和预报技术,以提高监测和预报的准确性。另外,要在农牧业生产中注重对减灾技术的应用,例如对于干旱灾害,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推行抗旱保墒耕作技术、节水栽培技术,利用“座水种”、覆盖地膜等。本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应依靠科技加强治理,以缓解本区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改善生态环境。针对地区自然条件,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以减轻环境资源的压力,恢复生态平衡。今后本区应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科学技术在减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反省传统的发展模式,淡漠的生态意识以及人类为中心的思维定式给自然界带来损害的结果。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共识。随后,中国也制定了《中国21世纪的议程》,规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各项改革措施正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实际操作的进行,使中国肩负的责任更加沉重。
2减灾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财富造成的灾损数目是极为可观的,我国每年要有1/3的新增国民生产总值被自然灾害所吞噬。减灾的投入与灾损数目相比要小得多,对减灾的必要的投入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对减灾的投入与减灾效益比可达1∶10、1∶20或更高”。①内蒙古地区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全区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累计已达60多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约3万元”,“1997年在遭受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全区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421亿公斤,牲畜总头数在7112万头(只)”。②可见减灾也是增加财富的一种方式,加大对减灾的投入,保证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减灾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导致水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等问题的出现。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有“十年九旱”之说,内蒙古地区也长年受干旱的困扰,旱灾是本区的常见灾害,持续的干旱天气使水资源严重不足,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湖泊萎缩,农业受干旱的困扰严重,生产力较低,产量不稳定,只在灌溉条件较好的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等地农业生产较为稳定。在本区土地沙化、盐碱化问题严重,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减少,这些生态问题的存在进一步遏制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减灾的投入,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将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抵御自然灾害的侵扰。生物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价值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据联合国在非洲的一项实验表明,一英亩的森林用于生产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3400美元,而其生态价值的计算结果是4600美元,其生态价值是生产价值的113倍。③我国森林覆盖率极为有限,远低于30%这一抵御自然灾害的最低覆盖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侵害,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加强减灾工程与非减灾工程方面的投入,减少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并且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使其恢复平衡,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
二、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实现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将减灾工程纳入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规划中,扩大对减灾的必要投入。
将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就要加大对减灾的必要投入,在国家和地方财政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减灾建设。减灾的必要投入可以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减轻救灾的压力。自然灾害不仅使我国每年新增国民生产总值的1/3流失,而且每年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投入也极力可观,1998年夏季洪水灾害,国家仅向内蒙古地区就拨救济款34亿元。④在今后的减灾工作中,应改被动的救灾投入为主动的防灾抗灾投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减灾效益。
内蒙古地区自然灾害较为严重,而减灾工作在决策、组织、机构、人员、科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依据自然灾害存在发生的特征、规律,规划出不同的灾害类型区,针对本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全面制定具体的减灾规划,加大减灾投资力度。对重灾、易灾区予以关注,如本区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场退化,土地三化现象普遍存在,对这一类型灾害区应增加投资力度,增加防灾、抗灾工程建设,同时有计划地恢复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通过制定减灾规划的中长期和短期目标,改善受灾状况,以促进本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2以灾前防御、抗灾及灾后救治为线索建立系统的减灾体系。
灾前防御是减灾过程中十分有效的一个环节。灾前防御包括防灾工程的建设,即新的防御设施的兴建及老化失修工程的重建维修工作。对减灾工程的兴建应充分考虑其减灾效益及环境效益,使工程在投入使用后仍具有实用价值。在防灾过程中,除工程投入外,还应加大对防灾科技、教育等一些方面的投入,以便更大地发挥防灾的综合效用。
抗灾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抗灾工程,如水利工程、防雹工程等在抵御灾害袭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防护作用。在抗灾过程中要协调组织好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抵御灾害的过程中,争取用最少的人员、物资、资金投入取得抗灾的实际效果。
灾后救治与重建关系到灾民的实际生活及生产的恢复,也是减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灾后重建工作应作出科学的安排,避免在灾害多发地区重新修建住宅、厂房,这样可以减轻社会对灾害的放大作用,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开展灾害保险业务也是救灾的有益之举,减轻国家压力,增加救灾资金,迅速恢复生产,有利于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3加强自然灾害管理水平,强化国家、地方政府及灾害部门间的主体协调效应。
各级政府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不仅要在防灾、抗灾、救灾过程中发挥积极领导作用,还要密切与国家的联系,使上级单位更精确地了解灾情,以提供科学的援助。政府对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各地区减灾工作的开展及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政府部门在减灾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各级政府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减灾方面,以推动减灾工作的全面发展。内蒙古地区也应大力发展减灾工作,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尽快建立本区的减灾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工作,使我区的减灾工作能有新的突破,在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与加强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相结合。
各级政府领导者在减灾工作中是主要的决策人员。要加强各级行政领导者的减灾教育,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减灾知识。对减灾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减灾人员中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尤为重要。应该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减灾科技队伍的行列。在救灾工作中,要培养专业救灾队伍,除此以外,可发动群众,成立群防组织,增强快速应变能力,以提高救灾工作的有效性。
5提高减灾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发挥科学技术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内蒙古地区依靠科技进步,使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未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中的关键作用。我区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威胁极大,针对这一灾害特色,应重点发展监测和预报技术,以提高监测和预报的准确性。另外,要在农牧业生产中注重对减灾技术的应用,例如对于干旱灾害,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推行抗旱保墒耕作技术、节水栽培技术,利用“座水种”、覆盖地膜等。本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应依靠科技加强治理,以缓解本区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改善生态环境。针对地区自然条件,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以减轻环境资源的压力,恢复生态平衡。今后本区应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科学技术在减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