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宣泄情绪不能靠暴力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沙袋是不少成年人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在山东省烟台市一所小学设立的心理咨询室也给学生们配备了沙袋器材,专门让孩子发泄情绪,同时也可以向心理老师诉苦。该校大队辅导员对此解释说,打沙袋就是一种游戏,更是老师的一种心理疏导方式。
  现实当中,不良情绪每个人都会遇到,如果宣泄方式不当,不仅对解决问题无益,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产生有害的影响。据了解,设立宣泄室,通过打沙袋、打橡皮人的方式来发泄不良情绪,这样的做法在一些国家由来已久,但这种宣泄情绪的方式都只限于成年人。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和可变性很大。如果遇到心理障碍,不是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而是靠发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长此以往,难免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暴力的种子,甚至助长其急躁、倔强、无理取闹的坏脾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要记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凶狠来填补思想上的空虚。”情绪宣泄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是有益处的。但是,简单的打、砸、吼叫、迁怒于人,这样的暴力任性是不可取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正处于情感培育期、理智塑造期,锤炼他们的心理柔韧性正当其时,宣泄情绪绝不能靠暴力任性,而要靠文明的、健康的方式。
  笔者认为,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用心、用爱来解决。具体来说,中小学生出现压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心理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什么样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什么样的压力,都应该有所考虑。
  (摘自2015年1月7日《开封日报》)
其他文献
苏州出院士:从“状元之乡”到“院士之乡”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简称“两院院士”),是我国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诚如汤恩比的预言,我们看到中国大陆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各方面建设直追欧美国家,成果耀眼。中国人也愈来愈自信,在世界舞台上愈来愈亮。  然而在中国急速跃起的同时,有个现象值得我们关切,那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
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广州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听取广东、广西、福建、海南、贵州教育部门负责人,部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对2015年教育工作和教育部党组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中,与会人员对当前教育工作和教育部党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大家认为,教育系统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制度建设,一些重要领域取得新进展,一些
为全市市民所喜爱的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周于5月18日~25日与广大苏州市民见面。本届科普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共建和谐”,突出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要努力唤醒并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之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做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预习中提高  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感到学习不难,是有法可依的。
医院标识、标牌导向作为“系统”是在20世纪末出现在我国医院的,是现代医院倡导“以人为本”理念使然。业内有识之士更深刻地指出方寸标识不仅能起到导向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