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情况的阐释,普通高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运用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与锻炼,是加强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及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关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改革;发展
1前言
由于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和日趋完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已贯穿在人们的脑海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1〕。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主要是技术教学,也就是说只用达标、考试来评定同学们的成绩以及教师的教学成绩,这是一种死板硬套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整节课就教师一个口令,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整个过程就像“军事化”训练,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没有主动性,都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没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处于听从指挥、遵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使学生在大运动量的练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因此,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学生对过去的教学模式产生不满后,我们相继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将“快乐体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旨在将过去的“身体教育”转向“身心教育”〔2〕。如果想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就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的培养,把以前只注重技术练习转变为身心练习的培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过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的局面,做到教学内容丰富、灵活多样、富有新意,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推广、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2结果与分析
2.1普通高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情况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展现出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格,但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情况来说,体育课的结构和内容单一,很少有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未能展现出各个民族的民族特色,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这种情况导致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没能得到广泛的开展。大学生是弘扬、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力量和关键所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然而,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笔者对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黄河科技大学部分高等院校800名大学生(其中男女大学生各400名,均为在校一、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情况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69%的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一点都不了解,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了解点民族传统体育(见表1),28%的学生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不知道,虽然有53%的学生知道1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见表2),但作为大学生对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总体来说是非常匮乏的。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非常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大学生应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这是高校体育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2.2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长拳、太极拳在普通高校中已普遍开展,但散打、太极剑的普遍性不是太好(见表3)。因此,高校应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与教育,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从表4中可以发现,男生比较喜欢技击性比较大、活动量比较大的项目,女生喜欢柔韧性好、技击技术不太强的项目。
2.3普通高校学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满意度调查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还是比较满意的,极少一部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满意,主要是因为学校开设的项目比较少,对开设的项目不感兴趣,因此,学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4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的意义和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简单易学,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量和体能,就能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并且,太极拳、太极剑等加上与之相应的音乐,就会产生非同凡响的效果,动作之间的协调性,动作的变换组合给人以美得享受,拥有很强的艺术性。在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使学生强身健体,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如在节假日或闲暇时间,组织学生排练太极拳或太极剑等,并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在不同的节目或晚会中进行表演,并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鼓励,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能加强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高校的传播才能有效地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依赖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的兴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选修课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不要让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让他们熟练地掌握动作,为以后走上社会以及为社区体育的建设有一分力出一分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大学生年年都有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向社会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建设。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让大部分人掌握一定的运动项目,人人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国民素质。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身体强健的人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独特的技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形式多样的特点,吸引了许多学生的眼球,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该项活动。培养同学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并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体育意识,这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养成,也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 2.5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竞技性和娱乐性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是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在体能表现形态中智慧的结晶。因此,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与体现。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纷繁复杂,风格各异,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
2.5.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符合素质健康教育的要求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有序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驱除忧虑,焕发精神。烦恼的最佳“解毒剂”就是运动,当您烦恼时多用肌肉,少用脑筋,其结果将会令您惊讶不已。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而且还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反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继承性,代代相传的体育或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影响着素质教育不同方面的内容,特别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操的培养是所有素质培养的基础,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而民族传统体育以增强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它所具有的独特的技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要求包括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是国家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创新以及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能力的整体和谐的健康发展为主线,将增进学生健康放在体育课的首要位置,贯穿于体育课自始至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体育项目的需求状况,做到人人受益。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其独特的技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具有技术动作简单易学,运动负荷适中,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能照顾到位、活动的形式多样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学生极易掌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由于动作简单易学,教师教的时间有所减少,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的运动员数也不同,有的需要一人完成,有的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5.2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符合终身体育的要求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创新,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体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对象一直是在校的学生,我国学校体育始终限定在学校学习期间。从上学开始虽然一直有体育课,中间没有间断性,但与终身体育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毕业以后就不再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说体育脱离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终身体育要求每个人都把体育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事实是,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自觉、自愿的适应这种要求。学校体育应该为终身体育奠定必要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终身体育是把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联系在一起,保证体育教育的长久性,并且符合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与个人、自然、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用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之间的和谐,这符合终身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内容丰富,且规则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大众接受,适应社会各种人群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抗性大小、运动负荷大小等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目前学校体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适合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以后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到了老年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锻炼,从而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
2.5.3高校体育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明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技术风格,特别适应在高校开展。学生毕业后都将走进社会,这样,他们将不知不觉中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扬者与传播者,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是他们发扬与传播的主要内容;再者,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接受传统的养生思想,传统养生思想隐含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财富,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健身养生法对学生今后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使不健全的体育形态走向合理性、科学性、大众化的重要平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传统体育已是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独立分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宏观调控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壮大。只有利用教育,才有利于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财产聚集到一块。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1)普通高校中,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还不够全面,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认识还够。
(2)普通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还不够丰富,数量还不够多。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符合终身体育的要求。
3.2建议
(1)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
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应该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本着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变革的原则,较好地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风韵和特色,这样,这样可以贴近现代社会需要和人的心理需求,反映时代精神,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2)建议高校每年在购置体育器材的时候增加购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的数量和种类,为多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创造物质条件。
(3)强化竞技性,注重健身性,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充满观赏性。我国有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要加强其竞争性,提高健身性、娱乐性,就一定能满足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必然能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4)选择适合各地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国各地高校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应该选择那些地域文化特征明显,锻炼内容独特,健身价值高,表现形式新颖,群众基础好,又适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项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容易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同时也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向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徐培文,徐淑斐.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4).
〔2〕潘勤.高校体育改革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沈潜,孙以柱.体育项目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4〕赵昌毅.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民族教育研究,2001(1):77-77.
〔5〕周毅.高校体育全民健身与终身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0,22(2).
〔6〕刘明辉.试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0(4).(责任编辑:李远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改革;发展
1前言
由于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和日趋完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已贯穿在人们的脑海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1〕。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主要是技术教学,也就是说只用达标、考试来评定同学们的成绩以及教师的教学成绩,这是一种死板硬套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整节课就教师一个口令,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整个过程就像“军事化”训练,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没有主动性,都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没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处于听从指挥、遵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使学生在大运动量的练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因此,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学生对过去的教学模式产生不满后,我们相继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将“快乐体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旨在将过去的“身体教育”转向“身心教育”〔2〕。如果想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就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的培养,把以前只注重技术练习转变为身心练习的培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过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的局面,做到教学内容丰富、灵活多样、富有新意,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推广、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2结果与分析
2.1普通高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情况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展现出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格,但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情况来说,体育课的结构和内容单一,很少有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未能展现出各个民族的民族特色,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这种情况导致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没能得到广泛的开展。大学生是弘扬、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力量和关键所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然而,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笔者对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黄河科技大学部分高等院校800名大学生(其中男女大学生各400名,均为在校一、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情况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69%的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一点都不了解,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了解点民族传统体育(见表1),28%的学生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不知道,虽然有53%的学生知道1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见表2),但作为大学生对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总体来说是非常匮乏的。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非常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大学生应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这是高校体育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2.2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长拳、太极拳在普通高校中已普遍开展,但散打、太极剑的普遍性不是太好(见表3)。因此,高校应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与教育,这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从表4中可以发现,男生比较喜欢技击性比较大、活动量比较大的项目,女生喜欢柔韧性好、技击技术不太强的项目。
2.3普通高校学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满意度调查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还是比较满意的,极少一部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满意,主要是因为学校开设的项目比较少,对开设的项目不感兴趣,因此,学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4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的意义和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简单易学,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量和体能,就能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并且,太极拳、太极剑等加上与之相应的音乐,就会产生非同凡响的效果,动作之间的协调性,动作的变换组合给人以美得享受,拥有很强的艺术性。在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使学生强身健体,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如在节假日或闲暇时间,组织学生排练太极拳或太极剑等,并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在不同的节目或晚会中进行表演,并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鼓励,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能加强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高校的传播才能有效地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依赖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的兴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选修课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不要让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让他们熟练地掌握动作,为以后走上社会以及为社区体育的建设有一分力出一分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大学生年年都有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向社会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建设。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让大部分人掌握一定的运动项目,人人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国民素质。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身体强健的人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独特的技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形式多样的特点,吸引了许多学生的眼球,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该项活动。培养同学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并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体育意识,这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养成,也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 2.5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竞技性和娱乐性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是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在体能表现形态中智慧的结晶。因此,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与体现。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纷繁复杂,风格各异,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
2.5.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符合素质健康教育的要求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有序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驱除忧虑,焕发精神。烦恼的最佳“解毒剂”就是运动,当您烦恼时多用肌肉,少用脑筋,其结果将会令您惊讶不已。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而且还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反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继承性,代代相传的体育或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影响着素质教育不同方面的内容,特别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操的培养是所有素质培养的基础,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而民族传统体育以增强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它所具有的独特的技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要求包括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是国家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创新以及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能力的整体和谐的健康发展为主线,将增进学生健康放在体育课的首要位置,贯穿于体育课自始至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体育项目的需求状况,做到人人受益。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其独特的技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具有技术动作简单易学,运动负荷适中,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能照顾到位、活动的形式多样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学生极易掌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由于动作简单易学,教师教的时间有所减少,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的运动员数也不同,有的需要一人完成,有的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5.2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符合终身体育的要求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创新,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体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对象一直是在校的学生,我国学校体育始终限定在学校学习期间。从上学开始虽然一直有体育课,中间没有间断性,但与终身体育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毕业以后就不再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说体育脱离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终身体育要求每个人都把体育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事实是,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自觉、自愿的适应这种要求。学校体育应该为终身体育奠定必要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终身体育是把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联系在一起,保证体育教育的长久性,并且符合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与个人、自然、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用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之间的和谐,这符合终身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内容丰富,且规则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大众接受,适应社会各种人群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抗性大小、运动负荷大小等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目前学校体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适合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以后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到了老年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锻炼,从而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
2.5.3高校体育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明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技术风格,特别适应在高校开展。学生毕业后都将走进社会,这样,他们将不知不觉中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扬者与传播者,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是他们发扬与传播的主要内容;再者,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接受传统的养生思想,传统养生思想隐含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财富,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健身养生法对学生今后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使不健全的体育形态走向合理性、科学性、大众化的重要平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传统体育已是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独立分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宏观调控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壮大。只有利用教育,才有利于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财产聚集到一块。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1)普通高校中,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还不够全面,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认识还够。
(2)普通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还不够丰富,数量还不够多。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符合终身体育的要求。
3.2建议
(1)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
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应该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本着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变革的原则,较好地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风韵和特色,这样,这样可以贴近现代社会需要和人的心理需求,反映时代精神,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2)建议高校每年在购置体育器材的时候增加购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的数量和种类,为多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创造物质条件。
(3)强化竞技性,注重健身性,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充满观赏性。我国有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要加强其竞争性,提高健身性、娱乐性,就一定能满足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必然能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4)选择适合各地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国各地高校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应该选择那些地域文化特征明显,锻炼内容独特,健身价值高,表现形式新颖,群众基础好,又适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项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容易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同时也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向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徐培文,徐淑斐.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4).
〔2〕潘勤.高校体育改革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沈潜,孙以柱.体育项目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4〕赵昌毅.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民族教育研究,2001(1):77-77.
〔5〕周毅.高校体育全民健身与终身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0,22(2).
〔6〕刘明辉.试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0(4).(责任编辑:李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