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的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但是新课改实施了多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1.教师缺乏主动应用的积极性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初期,对信息技术手段充满兴趣,但经过一段实践之后感觉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负担,渐渐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兴趣。教师在应用理念上有误区,开始认为在教学中用了就比不用强,用的多就比用的少强,现在认为不用最好,于是教师们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最方便的教学方式。
2.教师欠缺应有的整合能力
有的教师课件用得过多、过滥,有用没用都要演,课件播放满堂灌。有的课件用得没有重点,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度和娱乐性,使课件的播放冲淡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课件用得不适时机,学生正在思考,教师就急于展示课件,造成了课件的展示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应用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造成了课堂的低效甚至是负效。
3.教师缺少有效的操作方法
教师对信息技术整合感到无从下手,是先考虑教学需要还是考虑现有课件呢?备课时先备什么,后备什么,不是很清楚。教师对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用于什么课型,什么环节,用什么媒体,用到什么程度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
1.备课
(1)分析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体裁广泛、内容丰富,要探索学科教学内容的规律就应该把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探索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阅读课文可以按体裁分类,也可以按教学内容的字、词、句、段、篇、章分类。如,每个学年在备课时可以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典型备课”的思路来进行备课。
首先,要通读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然后把教材按不同体例进行分类,建立教材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其次,进行单元备课明确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选择典型课例,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规律。
(2)了解学生。探索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知识基础。小学生的认知大多数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的,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采取,生动、直观的学具、图片和影像进行形象思维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慢慢由形象思维训练向抽象思维训练过度。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才能把未知转化为己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了解媒体。了解媒体功能,根据媒体功能进行系统分类。我们可以把现行的媒体根据它们的功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媒体,一类是动态媒体,静态媒体又分为单一功能媒体和多功能媒体,例如单一功能媒体中有板书、挂图等,多功能媒体包括标本、模型等。动态媒体可分为手动媒体和自动媒体,例如手动媒体包括FLASH动画!老式幻灯片等;自动媒体包括电影、唱片、磁带等。不同的媒体有其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要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走出媒体应用过多、过滥的误区,使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2.上课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的整合。新课导入不但预示着一节课的开始,它更能预示着一节课的成败。恰当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识,而且还能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而与文本相应的视频,音乐,图片穿插在导入环节本身就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有效的使用,更能将学生带入文本角色,易化学习过程。有效的导入将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甚至将影响学生一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作为新生的教学手段,以其独有的新奇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新授环节的整合。新授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它承载着新鲜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根据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新授环节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再细化到具体的品词析句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学生探究,小组学习等。可当学生遇到一篇离生活实际较远的陌生文章时,老师的讲解再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只是字面。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显得无力了,因为他们没有人了解或看到这一事物或景色。不能用原有生活经验带动学生阅读学习的时候,信息技术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陌生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3)信息技术在巩固训练环节的整合。小学语文学科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应用学科,是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本领的应用学科,为了达到应用,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训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巧妙设计巩固训练环节不可小视。传统的教学中,巩固环节真可谓是做到了听、说、读、写。教师不厌其烦的带领学生读,逼迫学生听,一本本的抄写,背诵,还要让学生来说说做以检查"这是应试教学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真正能力的提高没有达到,信息技术的到来又一次地改变了这一现状。
(4)信息技术在拓展延伸环节的整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灵活运用,拓展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如果说课本的教学是学生基础积累的过程的话,那么拓展与应用则是语文教学的升华。拓展延伸的知识高于文本知识,但却与文本密不可分"对文本的拓展延伸正是以文本知识为基础的升华,是文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沟通桥梁,同时,合理的拓展过程也是学生迁移练习,进一步探索语文知识的启蒙教师。
总之,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合理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小学语文学习活动更加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1.教师缺乏主动应用的积极性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初期,对信息技术手段充满兴趣,但经过一段实践之后感觉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负担,渐渐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兴趣。教师在应用理念上有误区,开始认为在教学中用了就比不用强,用的多就比用的少强,现在认为不用最好,于是教师们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最方便的教学方式。
2.教师欠缺应有的整合能力
有的教师课件用得过多、过滥,有用没用都要演,课件播放满堂灌。有的课件用得没有重点,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度和娱乐性,使课件的播放冲淡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课件用得不适时机,学生正在思考,教师就急于展示课件,造成了课件的展示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应用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造成了课堂的低效甚至是负效。
3.教师缺少有效的操作方法
教师对信息技术整合感到无从下手,是先考虑教学需要还是考虑现有课件呢?备课时先备什么,后备什么,不是很清楚。教师对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用于什么课型,什么环节,用什么媒体,用到什么程度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
1.备课
(1)分析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体裁广泛、内容丰富,要探索学科教学内容的规律就应该把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探索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阅读课文可以按体裁分类,也可以按教学内容的字、词、句、段、篇、章分类。如,每个学年在备课时可以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典型备课”的思路来进行备课。
首先,要通读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然后把教材按不同体例进行分类,建立教材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其次,进行单元备课明确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选择典型课例,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规律。
(2)了解学生。探索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知识基础。小学生的认知大多数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的,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采取,生动、直观的学具、图片和影像进行形象思维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慢慢由形象思维训练向抽象思维训练过度。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才能把未知转化为己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了解媒体。了解媒体功能,根据媒体功能进行系统分类。我们可以把现行的媒体根据它们的功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媒体,一类是动态媒体,静态媒体又分为单一功能媒体和多功能媒体,例如单一功能媒体中有板书、挂图等,多功能媒体包括标本、模型等。动态媒体可分为手动媒体和自动媒体,例如手动媒体包括FLASH动画!老式幻灯片等;自动媒体包括电影、唱片、磁带等。不同的媒体有其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要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走出媒体应用过多、过滥的误区,使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2.上课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的整合。新课导入不但预示着一节课的开始,它更能预示着一节课的成败。恰当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识,而且还能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而与文本相应的视频,音乐,图片穿插在导入环节本身就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有效的使用,更能将学生带入文本角色,易化学习过程。有效的导入将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甚至将影响学生一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作为新生的教学手段,以其独有的新奇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新授环节的整合。新授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它承载着新鲜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根据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新授环节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再细化到具体的品词析句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学生探究,小组学习等。可当学生遇到一篇离生活实际较远的陌生文章时,老师的讲解再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只是字面。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显得无力了,因为他们没有人了解或看到这一事物或景色。不能用原有生活经验带动学生阅读学习的时候,信息技术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陌生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3)信息技术在巩固训练环节的整合。小学语文学科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应用学科,是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本领的应用学科,为了达到应用,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训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巧妙设计巩固训练环节不可小视。传统的教学中,巩固环节真可谓是做到了听、说、读、写。教师不厌其烦的带领学生读,逼迫学生听,一本本的抄写,背诵,还要让学生来说说做以检查"这是应试教学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真正能力的提高没有达到,信息技术的到来又一次地改变了这一现状。
(4)信息技术在拓展延伸环节的整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灵活运用,拓展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如果说课本的教学是学生基础积累的过程的话,那么拓展与应用则是语文教学的升华。拓展延伸的知识高于文本知识,但却与文本密不可分"对文本的拓展延伸正是以文本知识为基础的升华,是文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沟通桥梁,同时,合理的拓展过程也是学生迁移练习,进一步探索语文知识的启蒙教师。
总之,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合理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小学语文学习活动更加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来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