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小学美术课堂氛围,让学生体味美感,流连忘返,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创造作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注重以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得美术课不再变得枯燥乏味。
关键词 美术课堂 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
美术课是学生倾心的天地,小学美术课应趣味盎然,让学生体味美感,流连忘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创造作品。而在我们平时的常态课中,很多美术课有点信马由缰,教师往往只应付于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很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正襟危坐的课堂里放飞不了思绪,教师一味以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教程,不体察学生的学情,对于学生不和谐的声音一棒打死,长此以往,课堂将变成一潭死水。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会有灵光一闪,他们才得以自由发挥。笔者在很多时候,在课始会给学生们来点幽默的小插曲来调节、活跃气氛。在提问中,尊重孩子们的有价值的意见,教育的艺术很多时候表现于教师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的力量巨大无比,它会像磁场一样将孩子们紧紧吸引在你的周围。学生崇拜你,喜欢你,自然会毫不犹豫地喜欢你的这门课程。
二、引发兴趣,提高积极性
纵观小学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滑稽的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在教学时用滑稽、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课本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愉快剂,形成宽松、愉悦、调和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绘画兴趣。笔者在教学生画《石榴》时,为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石榴,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等几个要领进行,学生们跃跃欲试。当笔者问到石榴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这个形状的?剥开石榴,里边密而多的种子像什么?很快,孩子们畅所欲言,在学生们的作业纸上,遐想呈现,像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伊始,趣也生一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学生才有所得,有所获。
三、让学生感受美术课的美
美是美术课的灵魂。美术就是美的方法,美术教育也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对美有所追求,创造美的大脑,向往美的心灵,实现美的双手。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时常在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由此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美的事物。新教材、新课标做出了一些调整,把美术课重新定位在欣赏与体验中,旨在让学生不再感觉到美术课技法的枯燥、练习的乏味与授课的单调,让学生成功地体验亲情、友情的珍贵。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始终贯穿着美,体现着美。教师应注重语言的美,肢体的美,教学设计的美。笔者在教学《鞋的联想》一课时,提问:“同学们,我们可以把鞋联想成哪些事物呢?”此时,笔者在网上搜集了好多图片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他们展开丰富联想,说出自己的创意。学生们的想象真的异常丰富,出乎笔者的意料。“我把大皮鞋联想成小阁楼”“我把高筒套鞋联想成高楼大厦”“我把运动鞋联想成轮船、拖拉机”“我把凉鞋联想成汽车”……接着笔者根据他们各人的创意在图片上加以改造、转移和拼接。这样一来,美显得顺理成章,学生们在感受美中提升了知识,陶冶了性情,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对于学生的作品,一定要及时展示出来,让学生们一起欣赏,交流,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才能做到取他人所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如笔者在教学“养鸡场”时,先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联想,各抒己见,愉快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画出了形态各异的鸡。当把各自的鸡都粘贴在一起后,一幅“养鸡场”的热闹画面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于是,笔者将优秀的作品展示(一个头戴草帽,手拿小钵,一手在喂食的小男孩),引导学生发表对此作品的看法,找出独特的地方,并把学生们形态各异的鸡粘贴在了画纸上,形成了一个丰富形象的养鸡场。在第一个作品的启发下,很多同学都互相找对方作品的闪光之处,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们的共同提高。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广泛使用,在小学美术课中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便捷,美观,形象,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教学《花》这一课时,让学生们课前大量的搜集一些感兴趣的图案和照片,然后把图案的设计方法教给学生,运用电脑的合成技术让学生看到完整的图案制作过程,教学的直观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知道,看来复杂的图案其实是通过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及稍加变形做出来的,心中都不再害怕作业了,反而愿意做练习了。在平时的欣赏课中,多媒体的运用就显得更有必要了,带引学生们欣赏古今中外各大著名的建筑物,参观画展,游览名胜,让学生们轻轻松松地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时时处处注重以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得美术课不再变得枯燥乏味。
关键词 美术课堂 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
美术课是学生倾心的天地,小学美术课应趣味盎然,让学生体味美感,流连忘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创造作品。而在我们平时的常态课中,很多美术课有点信马由缰,教师往往只应付于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很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正襟危坐的课堂里放飞不了思绪,教师一味以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教程,不体察学生的学情,对于学生不和谐的声音一棒打死,长此以往,课堂将变成一潭死水。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会有灵光一闪,他们才得以自由发挥。笔者在很多时候,在课始会给学生们来点幽默的小插曲来调节、活跃气氛。在提问中,尊重孩子们的有价值的意见,教育的艺术很多时候表现于教师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的力量巨大无比,它会像磁场一样将孩子们紧紧吸引在你的周围。学生崇拜你,喜欢你,自然会毫不犹豫地喜欢你的这门课程。
二、引发兴趣,提高积极性
纵观小学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滑稽的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在教学时用滑稽、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课本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愉快剂,形成宽松、愉悦、调和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绘画兴趣。笔者在教学生画《石榴》时,为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石榴,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等几个要领进行,学生们跃跃欲试。当笔者问到石榴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这个形状的?剥开石榴,里边密而多的种子像什么?很快,孩子们畅所欲言,在学生们的作业纸上,遐想呈现,像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伊始,趣也生一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学生才有所得,有所获。
三、让学生感受美术课的美
美是美术课的灵魂。美术就是美的方法,美术教育也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对美有所追求,创造美的大脑,向往美的心灵,实现美的双手。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时常在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由此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美的事物。新教材、新课标做出了一些调整,把美术课重新定位在欣赏与体验中,旨在让学生不再感觉到美术课技法的枯燥、练习的乏味与授课的单调,让学生成功地体验亲情、友情的珍贵。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始终贯穿着美,体现着美。教师应注重语言的美,肢体的美,教学设计的美。笔者在教学《鞋的联想》一课时,提问:“同学们,我们可以把鞋联想成哪些事物呢?”此时,笔者在网上搜集了好多图片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他们展开丰富联想,说出自己的创意。学生们的想象真的异常丰富,出乎笔者的意料。“我把大皮鞋联想成小阁楼”“我把高筒套鞋联想成高楼大厦”“我把运动鞋联想成轮船、拖拉机”“我把凉鞋联想成汽车”……接着笔者根据他们各人的创意在图片上加以改造、转移和拼接。这样一来,美显得顺理成章,学生们在感受美中提升了知识,陶冶了性情,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对于学生的作品,一定要及时展示出来,让学生们一起欣赏,交流,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才能做到取他人所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如笔者在教学“养鸡场”时,先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联想,各抒己见,愉快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画出了形态各异的鸡。当把各自的鸡都粘贴在一起后,一幅“养鸡场”的热闹画面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于是,笔者将优秀的作品展示(一个头戴草帽,手拿小钵,一手在喂食的小男孩),引导学生发表对此作品的看法,找出独特的地方,并把学生们形态各异的鸡粘贴在了画纸上,形成了一个丰富形象的养鸡场。在第一个作品的启发下,很多同学都互相找对方作品的闪光之处,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们的共同提高。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广泛使用,在小学美术课中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便捷,美观,形象,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教学《花》这一课时,让学生们课前大量的搜集一些感兴趣的图案和照片,然后把图案的设计方法教给学生,运用电脑的合成技术让学生看到完整的图案制作过程,教学的直观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知道,看来复杂的图案其实是通过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及稍加变形做出来的,心中都不再害怕作业了,反而愿意做练习了。在平时的欣赏课中,多媒体的运用就显得更有必要了,带引学生们欣赏古今中外各大著名的建筑物,参观画展,游览名胜,让学生们轻轻松松地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时时处处注重以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得美术课不再变得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