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的环保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倡导功能的实现效果并不理想,在资金、法律法规支持、民众认同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境,只有合理消除上述困境,才能保证环保组织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以及其倡导功能的有效实现。本文以南通地区的环保组织为例,采用实地调研、访谈调查、参观观摩等方法,深入分析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困境,提出一系列促进环保组织更好实现倡导功能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环保组织 倡导功能 环保行动 公共政策 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59-03
引言
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危机显性化。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升全民节约、环保、生态意识,形成相对合理的社会风尚,创设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基于这种背景下,解决环境问题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能光靠政府,还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环保组织实现其倡导功能,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本次研究以我国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情况为视角,综合分析实现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存在的问题,从拓宽经费渠道、完善法规制度、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消解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困境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现状
(一)目前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方式
根据2008年中国环保联合会调查报告可知,全国共有民间环保组织3539家,由政府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共有1309家;民间自发和学生环保社区分别为508家、1382家;国际开展的民间环保组织驻大陆机构有901家,港澳台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250家[1]。由此可知,我国环保组织多数由政府部门发起及在学生团体中产生,而环保组织倡导的方式受到政府政策、活动领域、倡导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我国环保组织主要利用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组织培训、实施调研、创办讲座、媒体报道等方法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自然之友”这个全国性民间环保组织为例,它在倡导公众环保行动方面,通过推广《零废弃与生命》中小学校本选修课,举办公众课堂、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公众环境教育。上述方法能发挥一定的倡导效果,但若一直不对其进行创新,这些方式的宣传效果会大大降低。
(二)目前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绩效
当前,我国环保组织在倡导功能实现的绩效上,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成功之处在于:1. 在法律与政策倡导上,能成功呼唤社会大众参与环境立法及政策制定中,并发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2. 在公众环保行动上,能够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支持,促进“垃圾围城”、“藏羚羊保护”、“土地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3. 在环境教育上,能够与政府、企业等不同部门合作,以讲座宣传、环保公益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扩大环保教育的范围,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随着环保组织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开展倡导活动的过程中,因上述组织存在缺少规范的内部结构、生存能力不确定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加之,日常开展的绩效评估活动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意识淡薄、缺少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等缺点日益显现出来。
2 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困境
(一)经费困境
1.经费来源渠道少。我国环保组织的费用主要由收取会费、各组织或企业捐赠、政府拨款咨询服务收入等部分组成。现阶段,我国环保公共资源多集中在政府部门,政府对非其组织的环保机构资助较少,加上社会人公益捐助意识淡薄,上述因素导致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环保机构经费严重不足。根据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调查数据可知,76.1%民间环保组织缺少固定的经费来源,32.9%由政府成立的环保组织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而民间自发和学生环保社团仅有20%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因多数民间环保组织缺少资金,实际运营中时常出现资金短缺、设施不全、维持能力差等问题,从而影响环保组织发展的稳定性。
2.活动经费匮乏。活动资金匮乏是国内外民间环保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民间环保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地民间环保组织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补贴、社会捐赠、会费收入等,主要以政府补贴为主,其他收入方式为辅。近些年,我国更加重视民间环保组织,每年会投入2亿元用来支持各地民间组织开展活动,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在我们此次调查的600人中,仅有6%的民众为环保志愿者,16.5%的人不愿意成为环保志愿者(见图1)。出现上述情况,主要由于我国环保组织发展起步晚,规模较小且宣传力不到位,其微小的影响力无法吸纳更多会员,想要从会费这一角度增加活动经费难以实现。加之,部分企业出于对回收效益的角度考虑,拒绝投资民间环保组织,导致环保组织获得的经济赞助少之又少。因此,环保组织除去人员机构日常开销以外,用来开展活动的经费只占少部分,经费不足必然影响活动的开展效果。
(二)法规困境
1.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已有法律法規并未从立法角度明确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地位,而是要借助双重审批制度,即:某个民间环保组织进行登记过程中,不单需要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也需行政主管单位给予审批。这种审批制度导致多数“草根”民间环保组织不具备被法律认可的身份而处于非法状态,法人身份的缺陷将导致上述环保组织在资金注册、募捐银行账户开设等方面受到阻碍,不利于环保组织倡导活动的开展。
2.法规配套措施少。经此次访谈调查,许多环保组织在发挥倡导功能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政府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无法开展宣传活动。从立法角度分析,与民间环保组织相关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但缺少民间环保组织专门的法律法规,且有些法律法规年代久远,无法满足现代民间环保组织发展需求。由此表明,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民间环保组织的权利、义务和作用,使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开展环保工作时得不到法律保障,其为倡导功能的实现带来一定困难。 (三)能力困境
由于我国的环保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环保组织在组织内部管理能力上还存在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1. 组织结构不完善。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发起的环保组织,在领导和管理层的人员构成上多数由政府直接委派的人员兼任,这会导致环保组织的理事会往往是虚设的,另外,还有一些“草根”环保组织的部门设立尚不健全,个人化控制现象比较严重;2. 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虽然国家已出台一些关于NGO治理的行政法规,但在实际运作中,许多环保组织只是将这些规则在章程中体现出来,并没有按制度来行事;3. 管理人员素养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环保组织经费短缺,很难吸纳专业性人才,科研素养能力低。另一方面,部分环保组织尚未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有些环保组织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和管理能力较低,导致环保组织监督、修复功能不佳,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环保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因此,环保组织在组织结构、管理水平、管理素养上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环保组织倡导功能的实现,降低倡导活动开展的科学性、效率性。如2014年,湖南“江豚奶爸”涉嫌敲诈被拘的事件受到国人重视和关注,民间环保组织乱象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该事件直接影響社会公众对公益机构捐赠的积极性[3]。这一事件充分暴露民间环保组织人员素质残次不齐,管理能力缺少,无法全面监管志愿者行为的问题。此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提升环保类组织专业化尤为重要。
(四)认同困境
1.民众周围环保组织分布分析
由此次调查问卷显示,51.5%的民众知道身边有环保组织的存在,而没有环保组织及不知道环保组织存在的民众各占25%与23.5%。(见图2)
2.环保组织举办活动的次数少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14.5%的民众反映周围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有很多,57.8%的民众觉得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次数一般,27.7%的民众没有见过环保组织举办活动。(见图3)
3. 民众对环保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数据显示,67.8%的民众没有参加过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32.2%的民众参加过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见图4)
此次调查将南通地区作为调查区位,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实收600份,有效率为100%。并对典型环保组织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环保组织的人才储备、组织设置以及管理模式等情况。综上所述,南通地区参加环保的民众较少,说明环保组织在社会民众中的知晓率低,加之,各地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次数较少,民众参与度和参与次数自然而然下降。
3 实现环保组织倡导功能的具体对策
(一)拓宽经费渠道,科学管理开支
资金的短缺对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环保组织不能依靠传统的资金来源方式,要改变主要靠收取会费、政府资助来维持发展的方式。另外,依据《社团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本国的社会团体不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这对环保组织取得活动资金的渠道造成了限制,必须拓展新的资金渠道。企业、慈善基金会、国外公益组织都是资金来源对象,我国的环保组织尤其是一些“草根”环保组织要善于从这些社团团体中拓展资金的渠道,实现“双赢”的效益。有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允许环保NGO根据自身的经营获取活动资金,放宽对其的管理,仅需环保NGO经营所得是由合法途径获取的,配备合理的财务审计制度,确保其更好地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鼓励[4];在向国外组织寻求资金援助的合作中,可以借鉴“自然之友”的国外筹资经验,如他们的“绿色伙伴计划”就值得国内环保组织学习借鉴;现在有许多环保组织致力于环保产品的研究和推广,这就是一个向企业筹资的契机。因此,环保组织应推广一些优秀的环保项目,选择具有硬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在一些重大活动上,环保组织可以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寻求他们资金上的援助;面对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时代,环保组织要善于借助网络媒体、报刊等科学技术手段,通过一些爱心捐助网站、公益平台等方式获得社会环保义士、慈善企业的资金援助,如中国绿化基金会的“220公里绿色长城锁边计划”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一棵红柳项目”利用招商银行的公益平台来寻求公益援助。
另外,环保组织要按照科学管理、合理支配的原则,秉承对资金提供者和环保事业负责的态度来使用资金。第一,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审计制度,让组织会员、社会公众了解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第二,聘用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第三,减少组织人员办公等不必要的费用,节省开支,将主要资金用于环保事业倡导活动中。
(二)简化登记管理程序,完善配套保障措施
现阶段,我国已有双重审批制度规定民间环保组织登记注册时,不仅需要业务主管进行审批,也需行政机构的审批,上述制度导致登记程序过于繁杂,降低行政审批的效率。这种制度的缺陷,迫使我们要进行改革,将双重审批制变为单审批制,取消业务主管部门审批的环节,直接向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这样既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强对环保组织的监督管理,消除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中“注册难”的困境。如:2010年2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相关条例指出,中关村设置的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局登记,无需挂靠,该地是北京首次明确社会组织可以“直接登记”的地区。
加之,政府很多情况下没有意识到其在环保事业上服务措施的缺陷,这就需要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做到:(1)积极组织并邀请环保组织、社会公众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听证会、座谈会等,吸纳借鉴他们的建议,以此解决环保组织面临的问题。(2)像城市垃圾事后处理等配套措施,及时修复完善,保障环保组织环境倡导活动的开展;(3)借助环保组织的力量,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组织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力 要消解上述环保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上的困境,就要在环保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素养上进行革新。(1)要建立构建以理事会为中心的内部治理结构,借鉴优秀企业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度,即:规定各界人士如相关领域的专业及学者、知名人士和捐赠者代表占据NGO董事会治理所占据的比例,避免发生理事会犹如虚设与个人化控制的情况[5]。同时,进一步健全岗位制度,聘请专业人才担任重要岗位管理者,避免出现岗位不充实现象;(2)树立按制度运行的理念,不让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成为摆设,重视制度的执行力上效果;(3)针对管理人员素养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培训制度,聘请专家对组织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性知识的培训,来提高环保组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聘用一些善于科研的专门人才进行科学调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保证环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接受政府、企业、組织捐赠者、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约束组织人员的行为,保障环保组织倡导功能的实现。
(四)扩大品牌效应,争得民众认同
环保组织要实现倡导功能,扩大品牌效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扩大环保组织自身的影响力就意味着其倡导活动范围的扩大。扩大品牌效应,(1)要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公益广告等媒介,来宣传本组织的主旨、品牌活动、公益行动等特色内容,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既可以加强环保宣传也可以让公众了解环保组织,招募更多的志愿者;(1)举办更多有意义的环保倡导活动,让民众参与进来,并允许民众对本组织实施的活动、组织建设、经费使用等状况进行监督,有利于获得更多民众的认同,进一步落实环保倡导活动;(3)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尤其是加强与社区内部居民自发形成的“草根”环保组织的合作,如南通市百花村社区的“绿色阳台微农业”自我管理组织,与南通市的一些环保组织合作,已经取得社区绿化管理的成效,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破坏绿化带乱种植的问题,而且创造了一种更好的环保种植方法,利用自家阳台的空间进行一些蔬菜的种植,既安全又环保。在此过程中,环保组织在“绿色阳台微农业”自我管理组织的协助下,能够顺利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妥善的处理了社区与居民的矛盾,并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同。
参考文献:
[1]王彦娜.环保组织作为“法庭之友”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探析[D].湘潭大学,2013.
[2]蔡玉凤,唐恒书.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环保组织为例[J].财经论坛,2013.(5).
[3]高志宏.论社会主体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分工[J].西部法学评论,2012 (2): 48-53.
[4]胡永佳.环保NGO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58-59.
[5]鞠占杰.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7).
[6]周军.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44-45.
基金项目:
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困境及其消解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编号:201510304054Y)
作者简介:
1.谭长聚(1995-3),男,山东青岛人,汉,在校本科生,南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2.王梦影(1995-2),女,江苏无锡人,汉,在校本科生,南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3.沈周(1994-4),女,江苏南通人,汉,在校本科生,南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关键词]环保组织 倡导功能 环保行动 公共政策 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59-03
引言
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危机显性化。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升全民节约、环保、生态意识,形成相对合理的社会风尚,创设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基于这种背景下,解决环境问题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能光靠政府,还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环保组织实现其倡导功能,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本次研究以我国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情况为视角,综合分析实现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存在的问题,从拓宽经费渠道、完善法规制度、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消解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困境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现状
(一)目前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方式
根据2008年中国环保联合会调查报告可知,全国共有民间环保组织3539家,由政府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共有1309家;民间自发和学生环保社区分别为508家、1382家;国际开展的民间环保组织驻大陆机构有901家,港澳台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250家[1]。由此可知,我国环保组织多数由政府部门发起及在学生团体中产生,而环保组织倡导的方式受到政府政策、活动领域、倡导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我国环保组织主要利用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组织培训、实施调研、创办讲座、媒体报道等方法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自然之友”这个全国性民间环保组织为例,它在倡导公众环保行动方面,通过推广《零废弃与生命》中小学校本选修课,举办公众课堂、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公众环境教育。上述方法能发挥一定的倡导效果,但若一直不对其进行创新,这些方式的宣传效果会大大降低。
(二)目前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绩效
当前,我国环保组织在倡导功能实现的绩效上,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成功之处在于:1. 在法律与政策倡导上,能成功呼唤社会大众参与环境立法及政策制定中,并发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2. 在公众环保行动上,能够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支持,促进“垃圾围城”、“藏羚羊保护”、“土地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3. 在环境教育上,能够与政府、企业等不同部门合作,以讲座宣传、环保公益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扩大环保教育的范围,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随着环保组织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开展倡导活动的过程中,因上述组织存在缺少规范的内部结构、生存能力不确定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加之,日常开展的绩效评估活动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意识淡薄、缺少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等缺点日益显现出来。
2 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困境
(一)经费困境
1.经费来源渠道少。我国环保组织的费用主要由收取会费、各组织或企业捐赠、政府拨款咨询服务收入等部分组成。现阶段,我国环保公共资源多集中在政府部门,政府对非其组织的环保机构资助较少,加上社会人公益捐助意识淡薄,上述因素导致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环保机构经费严重不足。根据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调查数据可知,76.1%民间环保组织缺少固定的经费来源,32.9%由政府成立的环保组织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而民间自发和学生环保社团仅有20%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因多数民间环保组织缺少资金,实际运营中时常出现资金短缺、设施不全、维持能力差等问题,从而影响环保组织发展的稳定性。
2.活动经费匮乏。活动资金匮乏是国内外民间环保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民间环保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地民间环保组织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补贴、社会捐赠、会费收入等,主要以政府补贴为主,其他收入方式为辅。近些年,我国更加重视民间环保组织,每年会投入2亿元用来支持各地民间组织开展活动,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在我们此次调查的600人中,仅有6%的民众为环保志愿者,16.5%的人不愿意成为环保志愿者(见图1)。出现上述情况,主要由于我国环保组织发展起步晚,规模较小且宣传力不到位,其微小的影响力无法吸纳更多会员,想要从会费这一角度增加活动经费难以实现。加之,部分企业出于对回收效益的角度考虑,拒绝投资民间环保组织,导致环保组织获得的经济赞助少之又少。因此,环保组织除去人员机构日常开销以外,用来开展活动的经费只占少部分,经费不足必然影响活动的开展效果。
(二)法规困境
1.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已有法律法規并未从立法角度明确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地位,而是要借助双重审批制度,即:某个民间环保组织进行登记过程中,不单需要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也需行政主管单位给予审批。这种审批制度导致多数“草根”民间环保组织不具备被法律认可的身份而处于非法状态,法人身份的缺陷将导致上述环保组织在资金注册、募捐银行账户开设等方面受到阻碍,不利于环保组织倡导活动的开展。
2.法规配套措施少。经此次访谈调查,许多环保组织在发挥倡导功能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政府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无法开展宣传活动。从立法角度分析,与民间环保组织相关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但缺少民间环保组织专门的法律法规,且有些法律法规年代久远,无法满足现代民间环保组织发展需求。由此表明,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民间环保组织的权利、义务和作用,使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开展环保工作时得不到法律保障,其为倡导功能的实现带来一定困难。 (三)能力困境
由于我国的环保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环保组织在组织内部管理能力上还存在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1. 组织结构不完善。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发起的环保组织,在领导和管理层的人员构成上多数由政府直接委派的人员兼任,这会导致环保组织的理事会往往是虚设的,另外,还有一些“草根”环保组织的部门设立尚不健全,个人化控制现象比较严重;2. 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虽然国家已出台一些关于NGO治理的行政法规,但在实际运作中,许多环保组织只是将这些规则在章程中体现出来,并没有按制度来行事;3. 管理人员素养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环保组织经费短缺,很难吸纳专业性人才,科研素养能力低。另一方面,部分环保组织尚未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有些环保组织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和管理能力较低,导致环保组织监督、修复功能不佳,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环保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因此,环保组织在组织结构、管理水平、管理素养上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环保组织倡导功能的实现,降低倡导活动开展的科学性、效率性。如2014年,湖南“江豚奶爸”涉嫌敲诈被拘的事件受到国人重视和关注,民间环保组织乱象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该事件直接影響社会公众对公益机构捐赠的积极性[3]。这一事件充分暴露民间环保组织人员素质残次不齐,管理能力缺少,无法全面监管志愿者行为的问题。此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提升环保类组织专业化尤为重要。
(四)认同困境
1.民众周围环保组织分布分析
由此次调查问卷显示,51.5%的民众知道身边有环保组织的存在,而没有环保组织及不知道环保组织存在的民众各占25%与23.5%。(见图2)
2.环保组织举办活动的次数少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14.5%的民众反映周围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有很多,57.8%的民众觉得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次数一般,27.7%的民众没有见过环保组织举办活动。(见图3)
3. 民众对环保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数据显示,67.8%的民众没有参加过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32.2%的民众参加过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见图4)
此次调查将南通地区作为调查区位,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实收600份,有效率为100%。并对典型环保组织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环保组织的人才储备、组织设置以及管理模式等情况。综上所述,南通地区参加环保的民众较少,说明环保组织在社会民众中的知晓率低,加之,各地环保组织举办的活动次数较少,民众参与度和参与次数自然而然下降。
3 实现环保组织倡导功能的具体对策
(一)拓宽经费渠道,科学管理开支
资金的短缺对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环保组织不能依靠传统的资金来源方式,要改变主要靠收取会费、政府资助来维持发展的方式。另外,依据《社团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本国的社会团体不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这对环保组织取得活动资金的渠道造成了限制,必须拓展新的资金渠道。企业、慈善基金会、国外公益组织都是资金来源对象,我国的环保组织尤其是一些“草根”环保组织要善于从这些社团团体中拓展资金的渠道,实现“双赢”的效益。有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允许环保NGO根据自身的经营获取活动资金,放宽对其的管理,仅需环保NGO经营所得是由合法途径获取的,配备合理的财务审计制度,确保其更好地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鼓励[4];在向国外组织寻求资金援助的合作中,可以借鉴“自然之友”的国外筹资经验,如他们的“绿色伙伴计划”就值得国内环保组织学习借鉴;现在有许多环保组织致力于环保产品的研究和推广,这就是一个向企业筹资的契机。因此,环保组织应推广一些优秀的环保项目,选择具有硬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在一些重大活动上,环保组织可以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寻求他们资金上的援助;面对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时代,环保组织要善于借助网络媒体、报刊等科学技术手段,通过一些爱心捐助网站、公益平台等方式获得社会环保义士、慈善企业的资金援助,如中国绿化基金会的“220公里绿色长城锁边计划”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一棵红柳项目”利用招商银行的公益平台来寻求公益援助。
另外,环保组织要按照科学管理、合理支配的原则,秉承对资金提供者和环保事业负责的态度来使用资金。第一,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审计制度,让组织会员、社会公众了解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第二,聘用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第三,减少组织人员办公等不必要的费用,节省开支,将主要资金用于环保事业倡导活动中。
(二)简化登记管理程序,完善配套保障措施
现阶段,我国已有双重审批制度规定民间环保组织登记注册时,不仅需要业务主管进行审批,也需行政机构的审批,上述制度导致登记程序过于繁杂,降低行政审批的效率。这种制度的缺陷,迫使我们要进行改革,将双重审批制变为单审批制,取消业务主管部门审批的环节,直接向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这样既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强对环保组织的监督管理,消除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中“注册难”的困境。如:2010年2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相关条例指出,中关村设置的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局登记,无需挂靠,该地是北京首次明确社会组织可以“直接登记”的地区。
加之,政府很多情况下没有意识到其在环保事业上服务措施的缺陷,这就需要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做到:(1)积极组织并邀请环保组织、社会公众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听证会、座谈会等,吸纳借鉴他们的建议,以此解决环保组织面临的问题。(2)像城市垃圾事后处理等配套措施,及时修复完善,保障环保组织环境倡导活动的开展;(3)借助环保组织的力量,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组织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力 要消解上述环保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上的困境,就要在环保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素养上进行革新。(1)要建立构建以理事会为中心的内部治理结构,借鉴优秀企业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度,即:规定各界人士如相关领域的专业及学者、知名人士和捐赠者代表占据NGO董事会治理所占据的比例,避免发生理事会犹如虚设与个人化控制的情况[5]。同时,进一步健全岗位制度,聘请专业人才担任重要岗位管理者,避免出现岗位不充实现象;(2)树立按制度运行的理念,不让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成为摆设,重视制度的执行力上效果;(3)针对管理人员素养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培训制度,聘请专家对组织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性知识的培训,来提高环保组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聘用一些善于科研的专门人才进行科学调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保证环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接受政府、企业、組织捐赠者、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约束组织人员的行为,保障环保组织倡导功能的实现。
(四)扩大品牌效应,争得民众认同
环保组织要实现倡导功能,扩大品牌效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扩大环保组织自身的影响力就意味着其倡导活动范围的扩大。扩大品牌效应,(1)要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公益广告等媒介,来宣传本组织的主旨、品牌活动、公益行动等特色内容,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既可以加强环保宣传也可以让公众了解环保组织,招募更多的志愿者;(1)举办更多有意义的环保倡导活动,让民众参与进来,并允许民众对本组织实施的活动、组织建设、经费使用等状况进行监督,有利于获得更多民众的认同,进一步落实环保倡导活动;(3)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尤其是加强与社区内部居民自发形成的“草根”环保组织的合作,如南通市百花村社区的“绿色阳台微农业”自我管理组织,与南通市的一些环保组织合作,已经取得社区绿化管理的成效,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破坏绿化带乱种植的问题,而且创造了一种更好的环保种植方法,利用自家阳台的空间进行一些蔬菜的种植,既安全又环保。在此过程中,环保组织在“绿色阳台微农业”自我管理组织的协助下,能够顺利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妥善的处理了社区与居民的矛盾,并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同。
参考文献:
[1]王彦娜.环保组织作为“法庭之友”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探析[D].湘潭大学,2013.
[2]蔡玉凤,唐恒书.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环保组织为例[J].财经论坛,2013.(5).
[3]高志宏.论社会主体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分工[J].西部法学评论,2012 (2): 48-53.
[4]胡永佳.环保NGO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58-59.
[5]鞠占杰.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7).
[6]周军.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44-45.
基金项目:
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环保组织倡导功能实现的困境及其消解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编号:201510304054Y)
作者简介:
1.谭长聚(1995-3),男,山东青岛人,汉,在校本科生,南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2.王梦影(1995-2),女,江苏无锡人,汉,在校本科生,南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3.沈周(1994-4),女,江苏南通人,汉,在校本科生,南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