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桥上来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stronger7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好的朋友
  鹏修推荐:她从桥上来,是一幅那样美的风景;她又从桥上消失,徒留我那么多的遗憾。这是一个很安静的故事,娓娓中有数不尽的忧伤。风景总在远方,真情却总在身边。有时我们总是沉迷远方的风景,却忽视了身边真情的可贵。
  董如婳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女孩子。
  我们住在一个巷子里,可是我从没和她说过话。
  偶尔路过她家,看见她安静地坐在门口的长木凳上,浅色的短发乖顺地垂在肩上。
  沉默得像个瓷娃娃。
  董如婳来自北方,和父母一起搬到这座南方的小镇,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却和她格格不入。
  我第一次知道哮喘这种病,并亲眼见证它发作的过程——董如婳面色惨白,一呼一吸之间喉咙发出奇怪的声音,她大口喘气,仿佛缺氧濒死的鱼。
  似乎下一秒就会死去。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不配活着。”她对我说。
  我诧异她居然有这种想法,同时又不知怎么安慰她。
  没有同样的经历,很难做到感同身受,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想陪着她,我很确定。
  得知董如婳和我在同一所学校,我决定和她一起上学。
  她外婆知道后,特地请我去家里吃饭,笑意盈盈地说道:“以后你们就像亲姐妹一样相处,互相帮助。”
  董如婳捂嘴,偷偷地看我一眼。
  我在桌子下悄悄地拉住她的手。
  在很長一段时间里,我们一起上学放学。
  走到巷尾要经过一座木桥,我踩着结实的木桥板,走到董如婳楼下。
  二楼的绿萝藤蔓抽出细长脆嫩的枝芽,潮湿的巷子地面反着水光,我站在楼底的大门前,等着她从楼道里走下来。
  放学回家,我把掰开的棒棒冰分她一半:“一人一半,感情不散。”
  往后的许多年,我吃过很多美味的食物,却再没有比那些五角钱一根的棒棒冰更让我怀念。
  太阳落山之后,气温骤降,是一天中最奇妙的时候。
  学校后面有座低矮的山坡,我带着董如婳爬上去,在黄土覆盖的沙丘上,我和她肩并肩坐着,絮絮叨叨地聊起学校的趣事。
  她坐在落日的余晖里,背后是一大片艳红的夕阳。
  我想起以前在书上看过的一段话,于是把它说给董如婳听。
  “我想和你去看那山川大海,那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才会出现的北极光。和你并肩散步,在黄昏日落和太阳初升时分。不要太晚,就在明天。”
  董如婳笑道:“明天我们还要上课。”
  可是我依然觉得很美好。
  董如婳送给我一个海螺。
  这是她舅舅从海边带回来的,半个食指大,上面的花纹很精致,放到耳边还能听到风声。
  我问她:“海螺是否能录音?”
  她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说:“肯定可以。等里面的海风消失了,我就把想说的话录进去送给你作纪念。”
  可是直到我们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海螺里的风声都没有消失。
  我渐渐失去热情和耐心,不再期待无用功。
  董如婳和我同校不同班,我依旧每天早早地起床,跑出家门。
  而董如婳会默默地站在桥上,等我过去牵她的手。
  偶尔我们会买一个棒棒冰,像以前一样,我掰开棒棒冰,递一半给她:“一人一半,感情不散。”
  初二之前,我都笃定我们之间的感情不会散。
  相处久了,才发现我和她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她孤僻阴郁,眼里总有化不开的愁。
  我问她为什么不快乐。
  她捂嘴,笑意不达眼底:“没有啊,我经常笑。”
  董如婳太沉重,我努力地想带动她,但是这花费了我太多的心神和精力。
  她曾经问我:“你觉得人死后会去哪里?”
  我故作深沉地望着天空:“人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骨灰会被埋进土里,灵魂也会消失。”
  这太遥远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问这些。
  元旦节,学校搞活动,我所在的班级有一个舞台剧,同桌和我负责编写脚本。
  那段时间我忙得焦头烂额,一下课就和同桌商量着如何把剧情创作得更有新意。
  晚自习下课,我和同桌讨论完新一幕剧情,准备一起去食堂吃宵夜。
  一回头,就看见董如婳抱着书本,面无表情地靠着门。
  我不知道她来了多久,于是邀请她和我们一起去吃。
  “不用了。”董如婳的声音客气又疏离,“你们的东西我吃不惯。”
  这话里的意思很奇怪,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我不明白她突如其来的生气,就像我从来不懂她眼里的愁从何而来。
  那之后我们还是会一起上学,会聊起学校的事情,但很多东西又不一样了。
  董如婳和我有了距离,我能感觉到她和我已经开始渐行渐远。
  散学典礼上,校长笑容满面地给优秀学生颁奖。
  董如婳在第二个,她的表情始终波澜不惊,似乎这样的结果早就习以为常。
  所有的欢喜与荣耀,她都拥有了。
  而我的成绩就是一摊烂泥,为此我经常被老师请去办公室喝茶。
  喝茶归喝茶,每次考试我依然考得一塌糊涂。
  于是,“你看看隔壁班的董如婳”这句话从老师到父母,都没少对我说。
  “小时候你和她玩儿得那么好,也没见你和她一样聪明。”
  “都是一个学校的,差别怎么这么大?”
  “你但凡有她的一半好,我也不至于头痛。”
  一开始我并没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就很烦。
  这种情绪逐渐转变成对董如婳的怨恨。
  怪她过分优秀,怪所有人都逼我向她学习。
  我不是圣人,也不够宽容,面对内心无处安放的慌乱,只能选择最直接的表达。   董如婳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在死磕一道数学题,来来回回算了好几遍,结果总是和参考答案差之甚远。
  “这么简单你都不会?”董如婳随意瞥了一眼,自然地将解题过程说了一遍,“这题老师讲过啊。”
  我握着笔,心里顿时升起一团无名火。
  “就你最厉害,全世界你最优秀,我最蠢,行了吧!”我把笔一甩,积压已久的不满如开闸的洪水。
  错不在她,这份怒火不该由她承受,她也很委屈。
  这是我很久以后才想通的事。
  如果双方的性格迥异、身份地位不对等,其实是很难相处长久的。
  很多关系,都讲究对等。
  对我而言,董如婳的优秀让我自卑,我只能仰望着她的光,活在她的影子里。
  这很痛苦,我无法说服自己平静与她相处。
  尽管这份痛苦本身并不是由她直接造成的。
  初中毕业后,我和董如婳彻底失去了联系。
  我想,关于我和她的故事,到这里可以画上句号了。我们都在奔向各自的人生,不会再见。
  在这世上,人是很容易遗忘的,现实生活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事,活着的人依然要活着。
  我渐渐地忘记董如婳,属于她的一切慢慢地退出我的世界。
  后来的一年又一年,我转学,升入高中,毕业,过得顺风顺水,像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我的生活无比安稳。
  我和董如婳,到最后只是相识一场。
  国庆节放假,我跨越700多公里的距离回到家。
  听说镇上的老房子要拆迁,桥对面的老街都被贴上封条。
  董如婳一家也曾住在里面。
  我问妈妈:“你还记得董如婳吗?”
  妈妈正在叠衣服:“谁?”
  “就是住在巷尾,不爱说话的那个女孩子啊。”
  “她不是死了吗?”
  断了的记忆终于被连上,我以为她过得很好,却不想她早就不在了。
  我没有再问妈妈关于她的其他事。
  后来她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死了呢?
  我甚至不想说话。
  初中时,董如婳有些碎碎念的习惯,拿一张草稿纸写几个字,课间休息时间悄悄塞给我。
  “我们是不是好朋友?”
  “你这问题好无聊。”
  “是吗是吗?我们是好朋友吗?”
  “算是吧。”
  那場和董如婳的对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如今想来,我的那句“算是吧”一定让她很伤心。
  今年,正好是董如婳去世的第三年。
  她与我,天上与人间,永远都不会相遇。
  编辑:李鹏修
其他文献
【匿名来信】  少年,我有一个小困惑,就是我的历史一直学不好。初一的时候,起码还能考80多分,现在初二了有时候连考70分都有些困难。但是明明老师要求背诵的知识点我都背了,考试之前也有认认真真地复习,为什么就是考不好呢?特别是选择题丢分很多,可是其他的科目我都能考八九十啊,为什么就是这一科对我这么不友好呢?我都想放弃了,我偏科是因为我真的没天赋吗?  【开 场】  孤独少年:这不就是我本人吗!英语怎
期刊
生活也会是这样,只要每天灌溉,再慢也会一点点长好。  冷川南不知道,毕业那天晌午,我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踏进种满桂花树的学校,挺早就去了。  新一届准高三生已经熬着炎热汗流浃背地开启第一轮复习,走廊里空荡荡。百无聊赖的我趴在拐弯处的窗口看操场上的他们打球,明明太阳毒辣得我几乎睁不开眼,他们却像感觉不到热,在操场上挥汗如雨。  就像,明知道我不会回复消息,他还是每进一次球,就小跑到一旁花坛边拿手机给我发
期刊
2021年9月5日,东京残奥会闭幕。  为期12天的比赛,各国运动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竞技体育的力与美,为自强不息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有人说,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选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  也有人说,不是不想看残奥会,而是不敢看,怕自己泪点太低。  從某种层面来说,残疾人运动员是不幸的,他们并未得到命运的眷顾。但残奥会并不是展示悲情的舞台,我们因他们的经历而感动的同
期刊
山鸣是我在高中认识的第一位同桌。  尽管以后的日子里,我拥有了好几个性格各异的同桌,但是一谈到同桌的话题,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总是山鸣丑萌的样子。  他长得很普通,瘦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鼻梁塌下来,嘴巴偶尔也朝外翻开,除了那双闪着亮光的葡萄一般的黑眼睛,其余的一概不符合我脑海中的漫画男二号人设。  为什么他充其量只能是男二号呢?  因为男二号总是躺枪阵亡。  比如某个早晨,我拍拍他后背,冲他喊了一声
期刊
【开篇】  孤独少年:慎慎: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呢?  孤独少年:可以不说话也能相处得很舒服的朋友。  慎慎:你有过跟题主类似的经历吗?  孤独少年:我小时候也是这种拧巴的性格,跟别人闹矛盾了也不说,总是想着要自己消化,但最后还是渐行渐远了。如果重新来一次,我希望自己可以大胆表达内心的想法,大方地说:“我不开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慎慎:老规矩,不如来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吧。  【
期刊
到底是哪所大学  当别人问我在哪上学的时候,我总是昂首挺胸、底气十足地说:  那么,通常而言,问题又来了:  现在,再响亮地回答一次:我们不是“东北哪所大学”!  我们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超级战舰”,我们是“东北这所大学”:  北纬41度,东经123度。  春花烂漫,冬雪飞扬,这里是辽宁沈阳,这里是东北大学。  我是不是应该有点小骄傲!  你们知道吗?东北大学的创始校长竟然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哦
期刊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除了嬉戏打闹之外,最喜欢的便是在夏日的夜晚,就着蟋蟀与青蛙的交响曲,听太奶奶讲故事;除了神仙鬼怪之类的奇异传说,最喜爱的便是那红军抗击日寇的故事,听太奶奶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些充满汗水和血泪的事例。我们的心,一会儿随着他们的惊险历程而蹦跳不停,一会儿又为那些英勇战士们的牺牲而感到心痛和惋惜。我们总会问太奶奶,是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样美好?是谁拯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奶奶这时总会双
期刊
【写在前面】  小箱收到最多的匿名提问就是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琐碎的小烦恼啦,比如今天考差啦,昨天跟闺蜜吵架啦之类的。很多提问其实不需要答案,我相信在问出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或者再过些时间回头看就会觉得“那算什么呀。”那为什么还要做这样一期主题呢?因为小烦恼也是成长中很精彩的一笔呀,虽然我们的“砖家团答案仅供参考”,但希望帮你记录那些瞬间,也算给有同样困扰的朋友一点点小提示吧!有问题就找我
期刊
非凡的岁月造就了非凡的人们,非凡的人们奠定了中国非凡的一天。  这一天本来很平常,就像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平常一天。在没有时钟的岁月里,是紫禁城日晷上的一圈;是铜壶滴漏器中的一壶清水;是寻常百姓家晨炊和晚炊间的距离。  然而,这一天注定会举足轻重,注定要载入这个天蓝色星球的“球志”。  “七一”是中华汉字中极其简单的三个笔画,却神奇地组合成能凝聚亿万人心力的杠杆,撑起了中国航船上最辉煌的信念之栀和胜
期刊
学校简介:浙江省平湖市东湖中学,创办于1988年8月,为市属全日制公办学校,现有班级36个,学生1453人,教职工123人。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视质量为生命、育英才为己任”的辦学理念,紧密围绕“管理更有效、德育更务实、教学更创新”的学校总体目标,实施“阳光”教育,走出了一条独具东中特色的办学之路,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东中团队精神”,创造了东中的卓越和辉煌。学校曾获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英语学科信息化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