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溪湿地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 有其独特的居住文化和思想。西溪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以尊重与延续原有场地肌理特征、体现和表达原真性、传承文脉为特色,探索现有村落发展方向和适合西溪湿地的居住模式,并契合时代发展与大众需求,以此激发更多关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西溪湿地;村落景观;规划设计
1 引言
“钱塘之溪,表里溪湖”(明·洪瞻祖《西溪旧志》),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市区西部,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印社并称杭州“三西”。原始的西溪由苕溪古河道、上埠河及其支流和众多的牛轭湖、泥沼地、沼泽林构成。[2]隋唐以后,人类活动频繁介入西溪湿地,以农耕和渔耕活动为主,形成农田——鱼塘——塘基——洲渚——溪流的场地肌理特征,明清以后私人宅第大量拥入,与原住民渔耕和居住传统交织,虽然增加了环境压力,但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居住文化。与许多江南古镇的河流或湖泊湿地不同的是,西溪湿地因积淤而生,因清淤而成,承载能力较低,并不适合容纳高密度的人口以及较大的开发建设活动,只能在保持田园水乡风貌的前提下有限度的人为介入。经过历代人的建设经营,西溪的建筑,其群落随机,结构松散,多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种种遗址间,仍能隐约寻绎到一种独特的居住文化和居住思想,为当代人所借鉴。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保护工程三期位于西溪湿地西部,如何在有效保护、培育生态的前提下,做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脉络的传承,达到人地和谐的要求,是设计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与主要课题。村落概念的提出,综合考虑了总规的要求以及其它区块的功能定位,是三期地块的本土文脉所在,也是与其它地块的差异所在。通过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设计者希望寻求适合西溪湿地的居住模式,并契合时代发展与大众需求,以此激发更多关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 村落景观的历史特质
“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充满幽静的山水景色和朴素的田园风景与西湖的风格截然不同,张岱在《西湖寻梦》卷5中说:“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1]。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宋夏圭的西湖柳艇图中,水面与岸线蜿蜒曲折,木桥、小船、农庄远近穿插,行人水岸边往返前行,组成生动活泼的浓缩场景,疏密、远近、直曲的形象重叠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反映出水乡浓厚的生活情调。历史上的农庄、文人别业、庵堂祠庙等建筑纷纷建立,重隐而不重露,低调而不张扬,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人的活动频繁介入,村落的建设呈现无节制的扩张趋势,布局散乱,建筑形象风格各异,与水乡素雅的风貌有相当的距离。村落景观的重塑,立足于回归自然,回归传统,但它不是仅仅停留在原有传统风格上,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审美倾向,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 村落景观重塑的设计理念
3.1 原有场地肌理特征的尊重与延续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2]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大多地块的民居建筑依河傍水而居,与河埠头、桥、舟等组合,依稀能体现水乡的人文特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西溪场所塑造的目标,设计保留场地主体的农耕、渔耕肌理,对水系进行整理和必要的疏浚,结合保护培育规划,对现有建筑进行梳理,拆除、改造或者在原有建筑基地上新建,提炼场地水乡特色元素进行空间形态上的组合,形成四个各具特色的主题村落,命名为湿地休闲体验村、湿地民俗体验村、湿地艺术体验村和生态农庄体验村,村落的景观及内涵的注入围绕各自的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周边的环境因素被有选择的纳入场地设计框架之中,从视觉感受、生态融合等方面考虑与场所的交流,使场所创造的人工元素与场地历史、生态肌理、自然场景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过规划设计后的场地肌理,从总平面上来看,与原来西溪是相似的。
3.2 原真性的体现与表达
西溪湿地整治紧扣水乡泽国、湿地风光的素雅基调,自然环境的重塑以及建筑场所的营造,既有水系的蜿蜒、竹林的清幽、芦花的飘扬,也有渔庄农家的清新安逸,塑造出中国山水画中的传统意境。重塑后的村落建筑,保留原有民居的传统特色,粉墙黛瓦,木构门窗,有的建筑组团前店后居,部分街段保留河道,临河而建,塑造具有西溪特色的村落街肆景观。农家、河埠头、小桥等场所设计中大都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农居形式,农居建筑大部分以一、二层的农家小楼为主,白墙小青瓦,或是木质等自然材料,素雅而朴实,与西溪淡雅质朴的风貌一致。同时,在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方面,三期规划提出了“整体搬离、部分回迁、综合改造、延续文脉”的规划措施,通过回迁部分原住居民,延续传统的湿地生活方式,延续人与湿地和谐相处的关系,展现原真的湿地意象。西溪的山、水、村、田相结合,不仅具有特色的江南水乡风光,还因人们的生活劳作而展现具有乡土田园气息的风情画卷,如河渠行舟、竹林挖笋、茶园采摘、荷塘挖藕、社戏龙舟、潭塘网鱼、古街集市等,西溪湿地由此成为“活的湿地”,传承着西溪丰富的民俗文化。
3.3 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创新
西溪湿地被誉为“文化湿地”,三期规划区块内的人文资源可概括为三方面:
3.3.1 水乡文化:包括建筑、人的活动与水系的相依存关系及与之相适宜的民俗文化活动;
3.3.2 寺庵文化:场内及视线可及处有广福寺、观音庵等寺庵;
3.3.3 五常文化:五常文化以洪氏文化为重点,包括民间武术、兵器、龙舟等民俗文化素材。
三期规划设计对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并加以集中表达,文化的载体包括场地肌理、民居村落、建筑、景观小品等。保留场地主
体的农耕、渔耕肌理;挖掘具有五常特色的洪氏文化,包括洪氏宗祠、戏台、演武台、龙舟、洪园、庵堂等,融入湿地民俗体验村的规划设计中;通过保留、改造、迁建、新建等规划措施,体现湿地内建筑文脉的发展序列,以多元化的建筑风貌特征,延续水乡建筑的文脉、展望人地和谐的湿地生态建筑模式。通过对区内建筑的整治、改造,实现“民居博物馆”的规划目标。
4 结语
西溪以自然纳人文,其景观重塑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境界,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重建历史建筑或者简单复述中国古典艺术的内涵,而是在对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用当今的审美眼光,用相对现代的理念来演绎,符合当代人们居住、生活、游憩的需求。期望這一设计实践能够为其它类似的湿地村落景观的塑造提供有效的借鉴。
图5 民俗体验村鸟瞰
参考文献:
[1](明)张岱撰,孙家遂校注.西湖寻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
[2]徐洁 何韦主编,周为 支文军 副主编.杭州新景观 西湖.西溪双西合璧.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6月)
[3]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编,中国景观村落.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2月)
[4]殷鼎主编,西溪湿地.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7月)
[5]王凯 侯爱敏 王悦 李学东 李欣 何新兵.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古村落整治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9年11期
【关键词】西溪湿地;村落景观;规划设计
1 引言
“钱塘之溪,表里溪湖”(明·洪瞻祖《西溪旧志》),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市区西部,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印社并称杭州“三西”。原始的西溪由苕溪古河道、上埠河及其支流和众多的牛轭湖、泥沼地、沼泽林构成。[2]隋唐以后,人类活动频繁介入西溪湿地,以农耕和渔耕活动为主,形成农田——鱼塘——塘基——洲渚——溪流的场地肌理特征,明清以后私人宅第大量拥入,与原住民渔耕和居住传统交织,虽然增加了环境压力,但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居住文化。与许多江南古镇的河流或湖泊湿地不同的是,西溪湿地因积淤而生,因清淤而成,承载能力较低,并不适合容纳高密度的人口以及较大的开发建设活动,只能在保持田园水乡风貌的前提下有限度的人为介入。经过历代人的建设经营,西溪的建筑,其群落随机,结构松散,多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种种遗址间,仍能隐约寻绎到一种独特的居住文化和居住思想,为当代人所借鉴。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保护工程三期位于西溪湿地西部,如何在有效保护、培育生态的前提下,做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脉络的传承,达到人地和谐的要求,是设计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与主要课题。村落概念的提出,综合考虑了总规的要求以及其它区块的功能定位,是三期地块的本土文脉所在,也是与其它地块的差异所在。通过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设计者希望寻求适合西溪湿地的居住模式,并契合时代发展与大众需求,以此激发更多关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 村落景观的历史特质
“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充满幽静的山水景色和朴素的田园风景与西湖的风格截然不同,张岱在《西湖寻梦》卷5中说:“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1]。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宋夏圭的西湖柳艇图中,水面与岸线蜿蜒曲折,木桥、小船、农庄远近穿插,行人水岸边往返前行,组成生动活泼的浓缩场景,疏密、远近、直曲的形象重叠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反映出水乡浓厚的生活情调。历史上的农庄、文人别业、庵堂祠庙等建筑纷纷建立,重隐而不重露,低调而不张扬,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人的活动频繁介入,村落的建设呈现无节制的扩张趋势,布局散乱,建筑形象风格各异,与水乡素雅的风貌有相当的距离。村落景观的重塑,立足于回归自然,回归传统,但它不是仅仅停留在原有传统风格上,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审美倾向,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 村落景观重塑的设计理念
3.1 原有场地肌理特征的尊重与延续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2]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大多地块的民居建筑依河傍水而居,与河埠头、桥、舟等组合,依稀能体现水乡的人文特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西溪场所塑造的目标,设计保留场地主体的农耕、渔耕肌理,对水系进行整理和必要的疏浚,结合保护培育规划,对现有建筑进行梳理,拆除、改造或者在原有建筑基地上新建,提炼场地水乡特色元素进行空间形态上的组合,形成四个各具特色的主题村落,命名为湿地休闲体验村、湿地民俗体验村、湿地艺术体验村和生态农庄体验村,村落的景观及内涵的注入围绕各自的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周边的环境因素被有选择的纳入场地设计框架之中,从视觉感受、生态融合等方面考虑与场所的交流,使场所创造的人工元素与场地历史、生态肌理、自然场景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过规划设计后的场地肌理,从总平面上来看,与原来西溪是相似的。
3.2 原真性的体现与表达
西溪湿地整治紧扣水乡泽国、湿地风光的素雅基调,自然环境的重塑以及建筑场所的营造,既有水系的蜿蜒、竹林的清幽、芦花的飘扬,也有渔庄农家的清新安逸,塑造出中国山水画中的传统意境。重塑后的村落建筑,保留原有民居的传统特色,粉墙黛瓦,木构门窗,有的建筑组团前店后居,部分街段保留河道,临河而建,塑造具有西溪特色的村落街肆景观。农家、河埠头、小桥等场所设计中大都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农居形式,农居建筑大部分以一、二层的农家小楼为主,白墙小青瓦,或是木质等自然材料,素雅而朴实,与西溪淡雅质朴的风貌一致。同时,在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方面,三期规划提出了“整体搬离、部分回迁、综合改造、延续文脉”的规划措施,通过回迁部分原住居民,延续传统的湿地生活方式,延续人与湿地和谐相处的关系,展现原真的湿地意象。西溪的山、水、村、田相结合,不仅具有特色的江南水乡风光,还因人们的生活劳作而展现具有乡土田园气息的风情画卷,如河渠行舟、竹林挖笋、茶园采摘、荷塘挖藕、社戏龙舟、潭塘网鱼、古街集市等,西溪湿地由此成为“活的湿地”,传承着西溪丰富的民俗文化。
3.3 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创新
西溪湿地被誉为“文化湿地”,三期规划区块内的人文资源可概括为三方面:
3.3.1 水乡文化:包括建筑、人的活动与水系的相依存关系及与之相适宜的民俗文化活动;
3.3.2 寺庵文化:场内及视线可及处有广福寺、观音庵等寺庵;
3.3.3 五常文化:五常文化以洪氏文化为重点,包括民间武术、兵器、龙舟等民俗文化素材。
三期规划设计对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并加以集中表达,文化的载体包括场地肌理、民居村落、建筑、景观小品等。保留场地主
体的农耕、渔耕肌理;挖掘具有五常特色的洪氏文化,包括洪氏宗祠、戏台、演武台、龙舟、洪园、庵堂等,融入湿地民俗体验村的规划设计中;通过保留、改造、迁建、新建等规划措施,体现湿地内建筑文脉的发展序列,以多元化的建筑风貌特征,延续水乡建筑的文脉、展望人地和谐的湿地生态建筑模式。通过对区内建筑的整治、改造,实现“民居博物馆”的规划目标。
4 结语
西溪以自然纳人文,其景观重塑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境界,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重建历史建筑或者简单复述中国古典艺术的内涵,而是在对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用当今的审美眼光,用相对现代的理念来演绎,符合当代人们居住、生活、游憩的需求。期望這一设计实践能够为其它类似的湿地村落景观的塑造提供有效的借鉴。
图5 民俗体验村鸟瞰
参考文献:
[1](明)张岱撰,孙家遂校注.西湖寻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
[2]徐洁 何韦主编,周为 支文军 副主编.杭州新景观 西湖.西溪双西合璧.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6月)
[3]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编,中国景观村落.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2月)
[4]殷鼎主编,西溪湿地.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7月)
[5]王凯 侯爱敏 王悦 李学东 李欣 何新兵.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古村落整治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