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 然而在今天我们还会听到许多孩子一味的追求音量大,而乎视了情感、音准。不仅达不到艺术教育的目的,反而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稚嫩的嗓音。那么如何让幼儿正确的演唱,尽而达到表现美、创造美呢?在幼儿歌唱教学中我总结了几个有效的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自然;喊唱;方法;美
不知曾见何时,在电视、广播中听到清新、自然的童声演唱,不禁会被那轻柔的声音所感动,犹如炎炎夏日里吹来的一阵凉风,是那样的让人心旷神怡。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在近几年来的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我们会听到一种“原声态”的演唱形式,自然、愉悦、陶冶情操。然而在今天我们还会听到许多孩子一味的追求音量大,而乎视了情感、音准。不仅达不到艺术教育的目的,反而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稚嫩的嗓音。那么如何让幼儿正确的演唱,尽而达到表现美、创造美呢?在幼儿歌唱教学中我总结了几个有效的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范唱是教学的入门点
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幼儿学唱歌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其中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1.1 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范唱要以清唱为主。教师在范唱时就要从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出发,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像幼儿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贴近幼儿,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离开琴,走近幼儿,和幼儿面对面地唱歌,把唱歌的技巧、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亲切的态度充分地表现出来,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例如中班的歌曲《玩具进行曲》,这首歌曲节奏是是进行曲行式,如果我们加上伴奏,教师的声音量就会显得非常的小,幼儿不容易听清歌词,那么你的范唱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再如中班的歌曲《粽子》歌曲节奏较慢,旋律低平,加上伴奏也会显得演唱声音不易听清。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积累,我发现清唱这种范唱形式不仅能够有效的让幼儿在范唱的过程中听清听准歌词内容,而且缩短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新授歌曲的陌生感,使范唱歌曲的作用更有效,为学习歌唱打下很好的基础。
1.2 伴奏形式不要过于复杂。伴奏能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提高歌曲的感染力,然而幼儿在学习歌曲时的伴奏就要要简单一些,不要过于复杂,突出主旋律,不能妨碍幼儿听清曲调,越小的年龄,越简单的歌曲,伴奏形式就更要简单化。如小班幼儿注意不集中,感知水平低,音乐的感受力和音准能力弱,为小班幼儿设计的伴奏显然应以旋律伴奏为主,突出歌曲的旋律,以便幼儿感知和模仿。中、大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准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时便可考虑和弦伴奏的运用,以加强层次感,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力。再一个我们教师边弹边唱时应突出旋律,伴奏应适宜地跟随旋律,这样幼儿在演唱歌曲又能听清教师弹唱的主旋律,又为歌曲的演唱增加一定的感染力,使幼儿学唱歌曲变得丰富和有趣。
1.3 多样化的范唱。我在教唱歌曲时,不会只范唱一次,而是“弹”、“唱”交替。如中班歌曲《大树妈妈》第一次我会请幼儿随着我歌曲的旋律来拍手,这样做可以让幼儿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第二次我会请幼儿听我边弹边唱,在歌曲声中让幼儿体会歌曲的美好感情。第三次我会请幼儿学初生的小鸟喃喃的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目的还是让幼儿增加对
歌曲的熟悉程度。在每次学习新歌曲之前我都会让幼儿听三到四遍的范唱,而每一次的形式都是不一样,幼儿的收获也都不一样。歌曲的内容、主旋律、感情都在这小小的范唱里一一体现。
2.设计生动有趣的发声练习
发声是唱歌技能中的关键,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发好声,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发声练习,避免幼儿喊唱、白声、咬字不清等缺点。发声练习应设计的简短而贴近生活。这样幼儿才会感兴趣,为学习新歌曲做好准备。以往的发声练习曲调单调、反复。使发声练习枯燥、无趣。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主动参与趣味的发声练习,创造幼儿乐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培养幼儿的练声兴趣,以便让幼儿学会用自然、自如的声音来唱歌。
2.1 情趣模仿法。幼儿很喜欢小动物,对小鸡、小猫、小狗非常喜欢,同时也喜欢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因此,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采取情趣模仿法,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将小动物的叫声设计为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引导幼儿: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鸡怎么叫“叽叽叽”等,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怎么样叫?再如将小狗“拟人化”,边唱边引导提问:“小狗肚子饿了是怎么叫?幼儿根据我的提示开始模仿和哼唱。这时,他们会尝试用轻轻的声音来唱出小狗无精打采时的叫声。5-︱3-∣1-‖,同时学会了连音唱法。再如当小狗有骨头吃了,它会怎样叫?这时幼儿就会表现特别高兴,唱得声音较大一些,解决了同一音节中的强弱对比问题。
2.2 情景化发声法。幼儿有时唱歌声音会很大、强弱不明显,都在一个音量上,于是,我就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的口形,听听我的声音,例如学唱 5 3 1 ︱5 3 1 ‖时,用情景化的语言提示幼儿“唱得这么大声,小猫咪和小狗会被你们吓跑的。”幼儿听到我这么一说,马上就会用轻柔、舒缓的声音来歌唱。经过引导,幼儿初步学会了轻声自然的唱法,避免
了大声喊唱的现象。再如要学习顿音唱法时,我提示情景“小狗吃到了骨头,蹦蹦跳跳特别高兴会怎么叫?”幼儿说:“汪汪汪”的声音要提起来,要结实有力,清脆悦耳等。这样,幼儿很快便学会了顿音唱法。
2.3 借助生活的经验,提高发声的技巧。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于是我会让幼儿从生活经验中去体验发声的技巧。如借助吐字的口型,口型能牵动共鸣腔,影响着幼儿在唱歌时声音的运用,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要求小班幼儿用“圆圆的嘴巴”来唱歌;中、大班幼儿用“嘴里像含着一个鸡蛋或含着一口水”来演唱歌曲。例如学习中班歌曲《学爸爸、学妈妈》时借助幼儿下楼梯时的感觉学唱歌曲,从而达到演唱时稳中有力。再如大班歌曲《小白船》有几小节是6拍的长音,幼儿不宜掌握,于是我让幼儿来模仿闻花的动作,教会幼儿有节奏的长呼和长吸,用数数的方式来感受三拍有多长,两个三拍有多长,学会怎样准确的变换下一小节演唱。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探索。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幼儿很有效,幼儿也非常的感兴趣,她们乐于学,乐于唱,愿意和我一起寻找和探索更多的唱歌技巧。 3.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要的前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进行唱歌教学时,我借用美术、舞蹈、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优美的、教育性很强的歌曲。我根据音乐的性质,设计了一个舞蹈,舞蹈形象地表现了小乌鸦不吵闹、不玩耍、急急忙忙赶回家照顾妈妈的情景。表演中我边唱边跳,让幼儿通过观看、欣赏,理解了小乌鸦爱妈妈的思想感情,尽而对学习歌曲做了很好的捕垫。再如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通过看课件情景再现,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为学习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4.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
节奏是幼儿唱歌的基本条件,在节奏活动中,让幼儿去感受反应节奏,并获得运动神经的经验,这是培养节奏感的重点。为了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我特意安排了模拟性的节奏训练活动,如:学习小鸡叫、小狗叫、火车叫、还有拍手、跺脚等,通过听、念、拍手等动作使幼儿感知各种节奏的时值。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结合语言的节奏。体验、感知稳定的节拍律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会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读儿歌,边伴随拍手、拍腿、跺脚、轻击打击乐器等动作进行唱歌词的练习,如《等我长大》这首歌,节奏不明显,附点较多,可让幼儿跟随着旋律来打节奏。再如《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歌词较长,但节奏很有规则,可让幼儿有节奏的唱一段歌词,再拍手唱下一段歌词,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敲击桌子等方式,让幼儿练习一些特点的节奏,如附点节奏X·X X | 四二拍节奏XX X | XX XX︳X—|等等。通过对歌曲的拍手、拍腿、跺脚,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歌曲的节奏,解决唱歌时的难点。
5.培养唱歌的好习惯
教幼儿唱歌时,首先教会他们正确地唱歌姿势:身体坐自然,眼睛平视,两手下垂,放在腿上。刚入园的孩子没有持久性,时间坐久了就会摇头、搁腿、随便乱动。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那么这些毛病就会慢慢形成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会通过语言来引导幼儿。如:"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得好的小朋友了,谁坐得正,背后就会有一只他喜欢的小动物,这时孩子们都会把身体坐的直直的,教师会适当地给小朋友们一些奖励,激励他们学好歌曲。张梦小朋友唱歌时的表情很美,声音很自然,老师会送给她一朵漂亮的小花。桐桐小朋友唱歌时胸挺得直,我会在他的背后贴一只大白鹅,以示鼓励和榜样。英国著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权威哈蒂曾经在他著作中强调:"一般儿童在他们末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绝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幼儿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因此教会幼儿用轻声唱法,不大声喊叫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会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在心里默默的演唱,这样做可以让幼儿的声带得到休息,还可以巩固歌曲,从而养成正确演唱歌曲的好习惯。
在歌唱活动结束后,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孩子们记不住歌词,更不用说什么表情、感情的演唱。其实,这是我们老师太重视我们的教学结果,而呼略了孩子们真正应该得到的东西。记住歌词在歌唱中的确是关键一步,但是教给孩子正确的演唱方法,能够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学习正确的演唱,我想比一味地让孩子记住歌词来唱歌,会更有意义。
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从节奏、听觉、感情、音质等方面培养幼儿轻声、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我想这些才是我们为幼儿应该做的事情。孩子的歌声是纯真美好的,属于孩子自己的歌是令人陶醉的。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地放声歌唱,唱出理想、唱出未来,唱出孩子们属于自己的美好声音。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
[2] 《幼儿音乐理论基础》李晋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许卓娅
【关键词】自然;喊唱;方法;美
不知曾见何时,在电视、广播中听到清新、自然的童声演唱,不禁会被那轻柔的声音所感动,犹如炎炎夏日里吹来的一阵凉风,是那样的让人心旷神怡。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在近几年来的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我们会听到一种“原声态”的演唱形式,自然、愉悦、陶冶情操。然而在今天我们还会听到许多孩子一味的追求音量大,而乎视了情感、音准。不仅达不到艺术教育的目的,反而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稚嫩的嗓音。那么如何让幼儿正确的演唱,尽而达到表现美、创造美呢?在幼儿歌唱教学中我总结了几个有效的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范唱是教学的入门点
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幼儿学唱歌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其中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1.1 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范唱要以清唱为主。教师在范唱时就要从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出发,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像幼儿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贴近幼儿,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离开琴,走近幼儿,和幼儿面对面地唱歌,把唱歌的技巧、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亲切的态度充分地表现出来,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例如中班的歌曲《玩具进行曲》,这首歌曲节奏是是进行曲行式,如果我们加上伴奏,教师的声音量就会显得非常的小,幼儿不容易听清歌词,那么你的范唱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再如中班的歌曲《粽子》歌曲节奏较慢,旋律低平,加上伴奏也会显得演唱声音不易听清。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积累,我发现清唱这种范唱形式不仅能够有效的让幼儿在范唱的过程中听清听准歌词内容,而且缩短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新授歌曲的陌生感,使范唱歌曲的作用更有效,为学习歌唱打下很好的基础。
1.2 伴奏形式不要过于复杂。伴奏能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提高歌曲的感染力,然而幼儿在学习歌曲时的伴奏就要要简单一些,不要过于复杂,突出主旋律,不能妨碍幼儿听清曲调,越小的年龄,越简单的歌曲,伴奏形式就更要简单化。如小班幼儿注意不集中,感知水平低,音乐的感受力和音准能力弱,为小班幼儿设计的伴奏显然应以旋律伴奏为主,突出歌曲的旋律,以便幼儿感知和模仿。中、大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准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时便可考虑和弦伴奏的运用,以加强层次感,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力。再一个我们教师边弹边唱时应突出旋律,伴奏应适宜地跟随旋律,这样幼儿在演唱歌曲又能听清教师弹唱的主旋律,又为歌曲的演唱增加一定的感染力,使幼儿学唱歌曲变得丰富和有趣。
1.3 多样化的范唱。我在教唱歌曲时,不会只范唱一次,而是“弹”、“唱”交替。如中班歌曲《大树妈妈》第一次我会请幼儿随着我歌曲的旋律来拍手,这样做可以让幼儿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第二次我会请幼儿听我边弹边唱,在歌曲声中让幼儿体会歌曲的美好感情。第三次我会请幼儿学初生的小鸟喃喃的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目的还是让幼儿增加对
歌曲的熟悉程度。在每次学习新歌曲之前我都会让幼儿听三到四遍的范唱,而每一次的形式都是不一样,幼儿的收获也都不一样。歌曲的内容、主旋律、感情都在这小小的范唱里一一体现。
2.设计生动有趣的发声练习
发声是唱歌技能中的关键,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发好声,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发声练习,避免幼儿喊唱、白声、咬字不清等缺点。发声练习应设计的简短而贴近生活。这样幼儿才会感兴趣,为学习新歌曲做好准备。以往的发声练习曲调单调、反复。使发声练习枯燥、无趣。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主动参与趣味的发声练习,创造幼儿乐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培养幼儿的练声兴趣,以便让幼儿学会用自然、自如的声音来唱歌。
2.1 情趣模仿法。幼儿很喜欢小动物,对小鸡、小猫、小狗非常喜欢,同时也喜欢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因此,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采取情趣模仿法,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将小动物的叫声设计为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引导幼儿: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鸡怎么叫“叽叽叽”等,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怎么样叫?再如将小狗“拟人化”,边唱边引导提问:“小狗肚子饿了是怎么叫?幼儿根据我的提示开始模仿和哼唱。这时,他们会尝试用轻轻的声音来唱出小狗无精打采时的叫声。5-︱3-∣1-‖,同时学会了连音唱法。再如当小狗有骨头吃了,它会怎样叫?这时幼儿就会表现特别高兴,唱得声音较大一些,解决了同一音节中的强弱对比问题。
2.2 情景化发声法。幼儿有时唱歌声音会很大、强弱不明显,都在一个音量上,于是,我就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的口形,听听我的声音,例如学唱 5 3 1 ︱5 3 1 ‖时,用情景化的语言提示幼儿“唱得这么大声,小猫咪和小狗会被你们吓跑的。”幼儿听到我这么一说,马上就会用轻柔、舒缓的声音来歌唱。经过引导,幼儿初步学会了轻声自然的唱法,避免
了大声喊唱的现象。再如要学习顿音唱法时,我提示情景“小狗吃到了骨头,蹦蹦跳跳特别高兴会怎么叫?”幼儿说:“汪汪汪”的声音要提起来,要结实有力,清脆悦耳等。这样,幼儿很快便学会了顿音唱法。
2.3 借助生活的经验,提高发声的技巧。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于是我会让幼儿从生活经验中去体验发声的技巧。如借助吐字的口型,口型能牵动共鸣腔,影响着幼儿在唱歌时声音的运用,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要求小班幼儿用“圆圆的嘴巴”来唱歌;中、大班幼儿用“嘴里像含着一个鸡蛋或含着一口水”来演唱歌曲。例如学习中班歌曲《学爸爸、学妈妈》时借助幼儿下楼梯时的感觉学唱歌曲,从而达到演唱时稳中有力。再如大班歌曲《小白船》有几小节是6拍的长音,幼儿不宜掌握,于是我让幼儿来模仿闻花的动作,教会幼儿有节奏的长呼和长吸,用数数的方式来感受三拍有多长,两个三拍有多长,学会怎样准确的变换下一小节演唱。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探索。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幼儿很有效,幼儿也非常的感兴趣,她们乐于学,乐于唱,愿意和我一起寻找和探索更多的唱歌技巧。 3.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要的前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进行唱歌教学时,我借用美术、舞蹈、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优美的、教育性很强的歌曲。我根据音乐的性质,设计了一个舞蹈,舞蹈形象地表现了小乌鸦不吵闹、不玩耍、急急忙忙赶回家照顾妈妈的情景。表演中我边唱边跳,让幼儿通过观看、欣赏,理解了小乌鸦爱妈妈的思想感情,尽而对学习歌曲做了很好的捕垫。再如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通过看课件情景再现,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为学习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4.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
节奏是幼儿唱歌的基本条件,在节奏活动中,让幼儿去感受反应节奏,并获得运动神经的经验,这是培养节奏感的重点。为了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我特意安排了模拟性的节奏训练活动,如:学习小鸡叫、小狗叫、火车叫、还有拍手、跺脚等,通过听、念、拍手等动作使幼儿感知各种节奏的时值。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结合语言的节奏。体验、感知稳定的节拍律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会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读儿歌,边伴随拍手、拍腿、跺脚、轻击打击乐器等动作进行唱歌词的练习,如《等我长大》这首歌,节奏不明显,附点较多,可让幼儿跟随着旋律来打节奏。再如《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歌词较长,但节奏很有规则,可让幼儿有节奏的唱一段歌词,再拍手唱下一段歌词,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敲击桌子等方式,让幼儿练习一些特点的节奏,如附点节奏X·X X | 四二拍节奏XX X | XX XX︳X—|等等。通过对歌曲的拍手、拍腿、跺脚,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歌曲的节奏,解决唱歌时的难点。
5.培养唱歌的好习惯
教幼儿唱歌时,首先教会他们正确地唱歌姿势:身体坐自然,眼睛平视,两手下垂,放在腿上。刚入园的孩子没有持久性,时间坐久了就会摇头、搁腿、随便乱动。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那么这些毛病就会慢慢形成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会通过语言来引导幼儿。如:"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得好的小朋友了,谁坐得正,背后就会有一只他喜欢的小动物,这时孩子们都会把身体坐的直直的,教师会适当地给小朋友们一些奖励,激励他们学好歌曲。张梦小朋友唱歌时的表情很美,声音很自然,老师会送给她一朵漂亮的小花。桐桐小朋友唱歌时胸挺得直,我会在他的背后贴一只大白鹅,以示鼓励和榜样。英国著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权威哈蒂曾经在他著作中强调:"一般儿童在他们末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绝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幼儿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因此教会幼儿用轻声唱法,不大声喊叫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会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在心里默默的演唱,这样做可以让幼儿的声带得到休息,还可以巩固歌曲,从而养成正确演唱歌曲的好习惯。
在歌唱活动结束后,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孩子们记不住歌词,更不用说什么表情、感情的演唱。其实,这是我们老师太重视我们的教学结果,而呼略了孩子们真正应该得到的东西。记住歌词在歌唱中的确是关键一步,但是教给孩子正确的演唱方法,能够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学习正确的演唱,我想比一味地让孩子记住歌词来唱歌,会更有意义。
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从节奏、听觉、感情、音质等方面培养幼儿轻声、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我想这些才是我们为幼儿应该做的事情。孩子的歌声是纯真美好的,属于孩子自己的歌是令人陶醉的。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地放声歌唱,唱出理想、唱出未来,唱出孩子们属于自己的美好声音。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
[2] 《幼儿音乐理论基础》李晋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许卓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