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胰腺的良性纤维炎性病变,具有独特的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消化道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症状.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多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已不存在什么大问题,但仍有极少部分患者或是由于出血原因不明,或是由于局部病灶和机体全身原因,使出血不能有效控制,导致持续的反复出血或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对此类患者临床上称之谓"难治性消化道出血"。
期刊
患者女,68岁,因右上腹阵发性胀痛3年,加重伴全腹痛、发热、巩膜黄染1周入院.患者3年前,反复出现右上腹痛、饱胀不适,伴恶心、纳差,无发热、寒颤,无呕吐,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进食油腻食物后可加重,曾多次拟诊胆囊炎、肝炎、胰头占位病变等,经补液、抗感染、解痉、利胆等治疗,腹痛消失,黄疸消退,但症状反复出现,且进行性加重,入院前2年因上述表现反复发作且诊断不明确入住我院。
期刊
目的 观察持续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肠黏膜保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四个中心SAP患者79例,分为EEN联合肠黏膜保护组(联合组,39例)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40例).在发病后72 h内分别给予等氮源、等热量EEN和TPN.联合组给予肠内营养多聚合剂、精氨酸、谷氨酰胺和肠黏膜保护药物;TPN组采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c colitis,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传统药物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大.有研究显示,UC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关系密切,使用抗TNF-α抗体有治疗作用,但维持时间短[1]。
期刊
摘 要: “Design Thinking教学模式”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学中运用此模式,设计“目标设置、情境创设、有序运用”三个教学环节,并聚焦生活发现设计项目,促使学生更用心地观察世界,从脑海里“拿”出想法,发现世界的美好,并打开思维,学会系统地思考,主动寻找问题最优解决方式,而不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Design
本研究通过检测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合酶(NOS)、环氧合酶(COX-2)、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变化,并通过热休克预处理诱导HSP70过量表达,探讨诱导型NOS(iNOs)、COX-2在烧伤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热休克蛋白70的关系。
期刊
Gαq/11亚单位作为Gq/11蛋白的活性亚基,可与多种激素、肽类及炎性介质的受体耦联,通过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等启动多级信号调控^[1]。本研究采用油酸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观测肝脏Gαq/11亚单位的动态变化及肝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探讨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与ALI发生、发展的关系。
期刊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咯列酮在雨蛙肽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中对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雨蛙肽+不同剂量吡咯列酮组、雨蛙肽组、雨蛙肽+吡咯列酮+GW9662组.每组6只.急性胰腺炎造模30 min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胰腺组织质量与体重比,比色法检测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状态下肠黏膜受缺血、缺氧、炎性反应介质和细胞因子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损伤,肠道内细菌及毒素经受损的黏膜发生易位,引起胰腺坏死组织及其他远隔脏器继发感染,最终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期刊
目的 通过研究苦参碱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和表达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水平的影响,为苦参碱和APRIL的抗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苦参碱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抑制率.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癌SW480细胞株的APRIL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加入不同终浓度(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