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与增水对杨树幼苗不同器官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ry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杨树对氮沉降和增水的响应机制,采用2因素(氮和水添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0、5、10和15 g N·m-2·a-1)以及3个水分水平(自然降水、自然降水增加50%和增加100%),测定杨树幼苗不同器官(叶、枝、茎、粗根和细根)中C、N、P含量,分析各器官元素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粗根和细根N含量和N∶P及细根P含量增加,粗根和细根C∶N及细根C∶P下降.随降水增加,叶和细根C含量下降,茎和粗根C含量保持稳定,粗根N∶P上升.施氮与增水对杨树幼苗化学计量具有交互作用.自然降水下,随施氮量增加,枝、茎、粗根和细根C含量、叶、枝和茎N含量和P含量变化不显著;增水50%处理下,随施氮量增加,叶、枝和细根C含量、各器官N含量及叶、茎和粗根P含量增加;增水100%处理下,随施氮量增加,叶、茎和粗根C和P含量变化不显著.相同元素(C、N、P)在杨树幼苗不同器官中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N与P含量在叶和细根中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自然降水下,施氮只影响杨树幼苗地下部分N、P分配;降水增加50%下,施氮促进了各器官C、N、P分配;而降水增加100%减弱了氮添加的影响.
其他文献
石器的演化历史与早期人类技术活动的投入成本密切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可获取的原料与利用的动植物资源.克拉克有关早期人类的石器技术演化的5种技术模式,在解释旧大陆古人类技术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生活在东亚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古人类,石制品文化面貌在约40 ka BP一直以石核-石片技术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学术界一般以中国本土旧石器文化传统根深蒂固,与西方文化交流有限为原因,解释这种石器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本文以石制品生产技术组织的研究理念为出发点,强调精致加工代表人群的高投入技术与行为,在中国境内以
研究了一类具有空间扩散和尺度结构竞争种群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通过比较原理和不动点定理得到非负解的存在惟一性,然后用Mazur定理推导出最优控制的存在性,最后在共轭系统的基础上应用法锥定义给出最优性条件.
中亚河中地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当地干旱的气候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同时大量保存良好的考古遗迹使得该地区十分适合进行农业活动与文明交流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年代学与植物考古学方法,对阿姆河流域范围青铜时代晚期至萨珊波斯时期的考古遗址进行研究,尝试重建区内全新世人类农业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研究4000 BP以来人类的农业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结果显示,河中地区农业的作物构成自4000 BP的青铜时代晚期就已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当地的作
建立了一类具有复发效应和无症状感染的SEAIR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0,证明了当R01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且疾病是一致持久的.作为模型的应用,选取湖北已报道的新冠肺炎累计病例数,利用模型拟合数据,并对疾病发展趋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复发率对新冠肺炎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发率越高,新冠肺炎疫情会越来越严重;研究结果建议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和佩戴口罩来降低疾病的传染率和二次复发.
七角井是新疆地区最早发现的细石器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西北部、天山南麓东段的一处山间小盆地内.2019年调查首次在该遗址发现原生地层和一处保存较完整的活动面遗迹,遗址出土石制品847件,年代为1.1万年.分析显示,该遗址石制品以优质燧石为原料生产小石叶和细石叶,多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工具加工简单,体现出明显的权宜性特征;这些迹象表明遗址为一处打制石器的临时性活动场所.这一发现为探讨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中亚干旱区古人类适应方式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旱区植物叶片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对于准确揭示水资源匮乏地区的植物生存策略、调整与优化实践管理措施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样带调查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定量刻画了西北旱区典型灌草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异程度,分析叶片性状对气候梯度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结果 表明:(1)灌木植物平均叶面积、叶厚、比叶面积分别为136.77 mm2、0.41 mm、55.36 cm2·g-1,草本植物平均叶面积、叶厚、比叶面积分别为351.45 mm2、0.31 mm、111.45 cm·g-1,二者差异显著,且叶片大小和比叶面积是
研究了分数阶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波形松弛方法.在分裂函数满足Lipschitz条件下,给出波形松弛方法的误差估计,该误差估计说明此方法在均方意义上是收敛的.最后通过几个算例证明了波形松弛方法求解分数阶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有效性,验证了收敛理论的正确性.
非生长季林地土壤的磷素形态和转化直接影响次年林木萌发阶段的磷素供应,而林下植物的种类和多样性则可通过改变林地微环境以及凋落物的组成和质量,影响非生长季林地土壤的磷素转化过程.本研究通过在杨树(Populus deltoides\' Nanlin3804\')人工林中设置清除林下植被、保留物种多样的自然林下植被、保留1种主要林下植物和林下种植固氮植物等4种处理,于处理1年后采样分析非生长季林地表层(0~5 cm)土壤的磷素形态,并采用原位埋袋培养法研究土壤磷素的转化过程,探讨林下植物种类与多样性对非
土壤优先流对坡面产流和流域水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坡面优先流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理解坡面优先流的产生机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关帝山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丛3种植被为对象,采用野外亮蓝示踪实验和室内图像解析技术,揭示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坡位点处土壤优先流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空间异质性,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其影响.结果 表明:1)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覆盖下土壤优先流垂直发育程度坡上>坡下>坡中,而针叶林优先流垂直发育程度则随坡位上升而减小.2)针叶林和灌丛水平染色路径以>10 mm为主,且针叶林总染色路径数量随坡位的
长序榆(Ulmus elongata)是我国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与经济价值,但受自然及人为等因素影响,现有野生植株少且分布零星.植物地理分布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本研究旨在准确理解并揭示气候变化对长序榆分布的影响,为长序榆天然资源的保护与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长序榆在国内的42个天然分布点和16个环境因子数据为基础,利用MaxEnt优化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共同构建其适生区分布模型,探讨影响长序榆潜在适生区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同时预测长序榆在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代以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