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春三月,大山深处,那悠长、清脆的声声啼鸣响彻林野:“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好像阿哥阿妹在遥相呼应:“快下地播种了。”
  记得小时候,父母早早下地忙碌去了,忽听奶奶透过床边的窗户喊:“孙娃子,太阳照到屁股哒!起来吃早饭哒哟!”揉着惺忪睡眼爬起来,满耳是布谷鸟的叫声。我问奶奶:“这是么里在叫哦?”奶奶踮着三寸长的小脚跑过来答道:“是阳雀子唦,它在招呼大家种包谷哒!”
  吃过早饭,我和住一个屋场的海娃子把羊群赶到后山林草深处,听见树林里阳雀子叫得响亮,就悄悄默默去看阳雀子长的么里样子。我們循着叫声,猫着腰,两手耷撒着,轻手轻脚踩在林中草叶上,尽量不发出声响。“布谷”声突然停歇了,我俩以为惊动了雀子,停下来,蹲在地上,屏住呼吸。一会儿,雀子又叫开了。我们相视而笑,继续潜行。
  还有丈把远就到雀子歇的黄荆树了。我们歪着脑壳,睁大眼睛,望树上看。好大个阳雀子!差不多有七八寸长,两只脚爪子紧紧扣在一根树枝上。雀子背上的毛麻叽叽的,颈项的毛灰白色,肚子上有一道一道褐色的斑纹,像山里女子辫子上缠的红头绳;尾巴将近身体的三分之一,像燕子尾巴那么细长;嘴壳子怕有一寸,嘴尖稍微朝下弯;两只眼睛滚圆,像两颗黑油油的豆子,在圆圆的脑袋中间灵活地转来转去……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忽听“啊——”一声惊叫,树上的阳雀子噗喇一声飞走了,“布谷”声从树林上空传来。原来,海娃子发现了一条蛇,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岩缝里爬行。我们惊魂落魄似的飞奔到大路上去了……上了中学,才慢慢知道布谷鸟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获谷。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名字叫鸤鸠,听起来似乎不大文雅。《诗·召南·鹊巢》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当老师讲到“鸠占鹊巢”的典故时,就问老师:“鸤鸠为什么要占鹊巢呢?”
  老师回答我:“因为布谷鸟不会亲自哺育自己的子女,而是孵出小鸟后让其他鸟来代哺。”
  “那布谷鸟不是坏妈妈吗?”一位女同学生气地问道。
  “这也许是鸟类一种本能的赖以生存的进化方式吧。”老师高深莫测地说。
  山里人谁不知道布谷鸟,它用高亢清亮的歌喉,坚持不懈、无怨无悔地报告着芒种节令,催促庄稼人抓紧播种,不要误了农时。这无疑是它优秀的品质,让人褒扬的一面。可它又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竟然不喂养自己的子女。看来鸟和人一样,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鸟啊!
  后来,我和海娃子相继离开了大山,我到江城上学后留在了城里,他则举家迁去了湖北。爷爷奶奶跟随父母离开大山,搬到镇上居住,几年前也相继离开了我们。
  到了城里,四处是水泥森林,方方正正的高楼,灰蒙蒙的,没有枝,没有叶,没有一丝绿意,哪里听得见布谷鸟的啼声?
  倒是有一次,隐隐约约听见了:“布谷!布谷!”在这朦胧的叫声里,我听见了奶奶亲切的呼唤……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早晨起床,看到阳台外面的窗户玻璃上镶着一层雪白,冰雕玉砌,晶莹剔透。我赶忙跑到跟前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  这些窗花真是可爱,形状奇特,千姿百态,有的像盛开的牡丹,花团锦簇,争芳吐艳;有的像修长的垂柳,婀娜多姿,随风摇曳;有的像弯弯的溪流,叮叮当当,潺潺流淌;有的则像奔跑的孩子,尽情地嬉笑玩耍……把手放上去抚摸,是那样的厚实冰凉,凹凹凸凸,镂刻着阡陌交通,柳暗花明。我沉浸在这美妙神奇的世界。  可不
期刊
时值大雪节气,养猪的人家们户户忙着生大灶,坐大锅,滚开水,架门板,准备杀猪。杀猪的师傅这段时间非常忙,不停地赶场子。谁家杀猪得提前预约,排队,不然就落后了。好似大雪不杀猪,猪肉会掉膘。  猪姥姥们,被吆出圈,正在懒洋洋地踱步,冷不丁地被杀猪师傅和他的帮手们给抓住四肢和脑袋,再捆绑起来抬到门板上。失去自由的猪们嗷嗷直嚎叫,此起彼落,响彻全村。大概是听到了猪的叫唤,小伙伴们纷纷跑到离各自近的杀猪处观看
期刊
五月初,百盛西侧那一排盛开的玫瑰花——镶着粉红色花边的亮黄色的花瓣,娇艳动人,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他们捧着各式相机或者手机,凑近花朵,虔诚的拍照。忽然记起,整个冬天这一片灰褐色的生命在寒风中无人问津。我也只是在初春时节,被它初生的嫩芽吸引,才在日志里记录了它。今日的热闹与那时的冷落,与花无关,与人有关。  其实,无论春夏秋冬,它都是美丽的玫瑰,只是有时茂盛,有时枯萎,有时绿叶蓬勃,有时花朵灿烂,
期刊
绳子有食指粗,盘成了几圈。灰暗,软软的,无精打采,神情有些委屈、无辜的样子。这是男生宿舍的三楼。我推开窗,探出头,楼下有一道低矮的铁闸门,门外是一条窄窄的人行便道,泥土路,硬硬的,还有些碎石瓦砾。沿着便道走十来米,转个弯就上了公路,上了街。  这根绳子主人压根没想到,它会如此脆弱,不堪重负,否则,这个平时头发像刺猬的学生,会在家里找一根更粗更结实的绳子,来完成这次有计划的翻越。  这是冬月。周二早
期刊
我一直喜爱秋,尽管这一季的秋风,没有夏的火热,没有冬的刺骨,没有春的料峭,悄然而至的是凉爽。尽管这一季的秋雨,没有夏的缠绵,没有春的喜悦,悄然而至的是深沉。尽管这一季的秋花,没有冬的晶莹如玉,没有春的万紫千红,悄然而至的是幽幽秋的香。然而,我最爱的,却是这秋的气息,一种带着忧伤、带着迷惑,却也带着丰满的气息,总能让我心动。  前一阵子,几场秋雨,冲刷了城市燥热的难耐,晴空万里时,便也觉秋高气爽。这
期刊
冬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花,寒冷马上灰溜溜地离去。  充满热情的豆腐花,有着凝脂般的娇柔性格,细瓷勺子轻轻搅拌,它立即分化成若干碎花。《法华经》所说的“弹指即谢,刹那芳华”,与这种质态是何等的相似,它像白嫩可人的佳丽一般,随着汤汁的晃动轻盈地舞蹈,当打捞着它送至嘴边时,它滑溜着从齿缝穿过,给舌尖留下一个水灵灵的背景。  让豆腐开花不是容易的事情。所谓“世上三样苦,行船、打铁、磨豆腐”,做豆腐花的人
期刊
西山  明永乐初年,王姓迁此,因村前有长满葛藤的河堤遂取名大葛埠。  我小时候,西山还没进入老年,顶多就是中年,山不高,不足百米。山上还有不少的松树,一棵棵马尾松,斜着身子长在山顶。山脚下是一片苹果园,一对老夫妇终年守着这片园子,苹果结的很小也不光滑,一个个都带有老年斑,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果园消失了,松树也消失了,光秃秃的,山已经不再是山了,就是一个一个大小采石场,山只剩下个边儿,内部都已掏空了
期刊
动物园是一个残忍的所在。  第一次参观动物园时,我年近三十。大家都笑我,笑声里带着些许怀疑与怜悯。我却没有乞怜的意思,人生总会有遗憾,而在我看来,未进动物园并不在其中,这种感觉在进入动物园后更加强烈。我想,我是不会第二次踏足动物园的。与其说动物园是动物的养老院,不如说是动物的囚笼。吃喝不愁,风雨无忧,没有被天敌吃掉的危险,也不用费心去捕捉别的动物,代价是失去了自由。  五六年后,我第二次来到动物园
期刊
炎热的夏季,在我看来最美的午饭莫过于一碗凉面条。是不是大多数河南人吃凉面条都喜欢放上一些荆芥增加面条的味道?我不知道,但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吃面条的。  小时候,故乡人都会在自家院子里抑或菜地头撒上一片,用清凉的井水澆了,看它一天天茁壮成长,邻里间谁家的可以采摘了,都可以蹲在地头随意地掐些回家。记得,父亲就特爱早上将蒜捣碎,淋上香油,将荆芥拌了,大口大口地吃,至今都觉得那是夏季最美的早餐下饭菜。 
期刊
“到北京看城头,到西安看坟头”,作为悠悠十三朝的古都西安,仅皇帝的坟墓就有七十二座,埋葬着七十三位皇帝。  为什么七十三位皇帝只有七十二座坟墓呢?因为其中一座埋葬着两位皇帝,这就是众人皆知的合葬着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在乾陵的陪葬墓中,有一座最為引人注目,因为它封土最高最大,位置距离乾陵最近,保存最完整。坟墓发掘之前,考古队根据实地勘查到的资料和当地老百姓提供的线索,一致认为此墓内埋葬的是李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