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力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接受,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及交际能力培养的水平。笔者从教学分析,教学原则和教学形式上阐述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听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 教学分析 数学原则 教学形式
听力在人们的言语交际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列说、读、写语言活动之首。听力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接受,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及交际能力培养的水平。而初中英语作为起始课,听力训练更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语学习习惯的关键。
一、教学分析
初中英语听力的具体要求为两级:第一级,能听懂课堂用语,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第二级,增加了能听懂基本上没有生词,浅于所学语言知识的英美人朗读的录音材料,语速为每分钟六十个单词到九十个单词,听二遍,正确率达百分之七十。教学实践表明,部分学生听不懂完整的语言交际。这说明,学生们在听英语方面存在着某些障碍:心理障碍。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易产生恐惧心理。经常有学生一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在没听之前,就存在畏惧情绪,这就在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影响到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语言障碍,语言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及反应速度的快慢,它一般包括语音、语调及各种朗读技巧方面的障碍,如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连读及不完全爆破等。还有词汇、语法方面的障碍,语法知识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比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事实等情况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如果语法知识不牢固,就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二、教学原则
1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听力训练必须首先强调听一遍抓大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及思维能力,积极整体地听的习惯,促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反应障碍。因此,我们还要加强精听训练,尽量听清楚材料的细节,并同时根据训练的要求,迅速做出分析、判断、综合,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水平促进听过程中语言障碍的解决。所以,听力训练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着眼于语篇水平的理解,着手于语句水平的训练,对听力训练必须采取泛听精听相结合的方式。
2 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
分散训练主要是分散语音、语法、词汇、句型及课文教学中的以各种方式进行的听的活动,特别是配合课文教学的听。它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知识。要把语音教学融入听力训练中,融入平时的每一节课中。针对普遍发音错误,做到及时纠正;从理论上阐明英语的读音规则,如辅音连缀、重音、失爆、连读、弱读等,做听辩、模仿练习,提高自己的语音能力。(2)语法知识。学生表现在听力中的语法错误较为突出。如果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学生听错的句子,每个错误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听的时候,由于连读、弱读、同音异义造成了这种似是而非的结果。为避免这类错误的产生,应要求学生不急于脱口而出所听到的内容,而应先考虑这句话是否符合语法规则。(3)词汇量。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同音异义的词,因为它们会对学生进行听力练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实,一旦把这些单词单独列出来,辨义并不困难,关键是在听力的上下文中,只要知道词义,就能去伪存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教学形式
为使以上两个原则得以贯彻,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形式:
1 视听配合
第一,声音与图画相配合。在听音时,教师随着录音讲述的内容,用教棒在图上之处相应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反复听几次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听音,然后去图再听,养成音、义直接联系的习惯。第二,声音与实物配合。可准备一些模拟实物作为教具进行对话,同学们会听的饶有趣味。第三,声音与动作配合。这是一种更接近于真实交际场合的训练。可以先放录音,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情景表演。
2 读听配合
读听结合一方面会降低听的难度,使学生集中于一点;另一方面,又将书面和口头加以对照,有助于学生克服对文字对听的干扰。读书可以从字里行间揣度出作者的意图,听话时则可根据说话人不同口气,不同的语气讲出来,就有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意见。读听配合辩意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语气、语调揣度说话人的意思,从而预见下文的能力。
3 听说配合
说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回答问题。在听完一段叙事录音后,可再听,就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略的口头回答。另一个训练的主要方式是口头叙述文章大意,这对其他学生则又是一个听力训练的过程。
4 写听配合
写听配合要求学生在听音会意的同时。还将听到的东西写出来,也就是听与写同步进行。写听配合比前几种练习增加了训练的难度,但是正常的交际活动需要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听课要记笔记,接到别人的电话代为转告等都需要写听配合,再者写听配合训练也是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从听说到写不可缺少的桥梁,还是测试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 教学分析 数学原则 教学形式
听力在人们的言语交际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列说、读、写语言活动之首。听力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接受,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及交际能力培养的水平。而初中英语作为起始课,听力训练更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语学习习惯的关键。
一、教学分析
初中英语听力的具体要求为两级:第一级,能听懂课堂用语,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第二级,增加了能听懂基本上没有生词,浅于所学语言知识的英美人朗读的录音材料,语速为每分钟六十个单词到九十个单词,听二遍,正确率达百分之七十。教学实践表明,部分学生听不懂完整的语言交际。这说明,学生们在听英语方面存在着某些障碍:心理障碍。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易产生恐惧心理。经常有学生一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在没听之前,就存在畏惧情绪,这就在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影响到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语言障碍,语言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及反应速度的快慢,它一般包括语音、语调及各种朗读技巧方面的障碍,如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连读及不完全爆破等。还有词汇、语法方面的障碍,语法知识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比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事实等情况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如果语法知识不牢固,就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二、教学原则
1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听力训练必须首先强调听一遍抓大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及思维能力,积极整体地听的习惯,促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反应障碍。因此,我们还要加强精听训练,尽量听清楚材料的细节,并同时根据训练的要求,迅速做出分析、判断、综合,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水平促进听过程中语言障碍的解决。所以,听力训练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着眼于语篇水平的理解,着手于语句水平的训练,对听力训练必须采取泛听精听相结合的方式。
2 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
分散训练主要是分散语音、语法、词汇、句型及课文教学中的以各种方式进行的听的活动,特别是配合课文教学的听。它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知识。要把语音教学融入听力训练中,融入平时的每一节课中。针对普遍发音错误,做到及时纠正;从理论上阐明英语的读音规则,如辅音连缀、重音、失爆、连读、弱读等,做听辩、模仿练习,提高自己的语音能力。(2)语法知识。学生表现在听力中的语法错误较为突出。如果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学生听错的句子,每个错误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听的时候,由于连读、弱读、同音异义造成了这种似是而非的结果。为避免这类错误的产生,应要求学生不急于脱口而出所听到的内容,而应先考虑这句话是否符合语法规则。(3)词汇量。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同音异义的词,因为它们会对学生进行听力练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实,一旦把这些单词单独列出来,辨义并不困难,关键是在听力的上下文中,只要知道词义,就能去伪存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教学形式
为使以上两个原则得以贯彻,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形式:
1 视听配合
第一,声音与图画相配合。在听音时,教师随着录音讲述的内容,用教棒在图上之处相应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反复听几次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听音,然后去图再听,养成音、义直接联系的习惯。第二,声音与实物配合。可准备一些模拟实物作为教具进行对话,同学们会听的饶有趣味。第三,声音与动作配合。这是一种更接近于真实交际场合的训练。可以先放录音,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情景表演。
2 读听配合
读听结合一方面会降低听的难度,使学生集中于一点;另一方面,又将书面和口头加以对照,有助于学生克服对文字对听的干扰。读书可以从字里行间揣度出作者的意图,听话时则可根据说话人不同口气,不同的语气讲出来,就有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意见。读听配合辩意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语气、语调揣度说话人的意思,从而预见下文的能力。
3 听说配合
说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回答问题。在听完一段叙事录音后,可再听,就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略的口头回答。另一个训练的主要方式是口头叙述文章大意,这对其他学生则又是一个听力训练的过程。
4 写听配合
写听配合要求学生在听音会意的同时。还将听到的东西写出来,也就是听与写同步进行。写听配合比前几种练习增加了训练的难度,但是正常的交际活动需要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听课要记笔记,接到别人的电话代为转告等都需要写听配合,再者写听配合训练也是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从听说到写不可缺少的桥梁,还是测试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