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亚热带地区高层建筑庭院空间的形成、形式、功能等多方面内容,及影响庭院空间设计和应用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发展、推广和善用庭院空间,改善亚热带高层建筑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层;庭院;空间;亚热带;交流
随着城市进程高速发展,土地、资源和城市建设规模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我国南方城市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往往引入与本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设计理念、手法。高层建筑 “庭院空间”便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亚热带地区建筑特质的空间。
一、亚热带高层建筑庭院空间的形成
什么是庭院?《辞源》里对“院”的解释为“周垣也”,“宫室有墙垣者曰院”--
四周围墙以内的空地可谓“院”。这里可以看出,庭院的产生首先要有实体对周边进行空间限定 “围合”,实体可以是房屋或墙。庭院具有:空间的内聚性、空间的复合性、功能的多样性。
其次,高层建筑的定义,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规定:10 层及10 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在长期建造实践中出现的亭、榭、吊脚楼和干栏式建筑等建筑形式成为现代高层建筑庭院层的原型。而这些建筑形式的出现多是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及人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分析这些建筑的地域特征不难看出:1.这类建筑多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2.这一地区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气候温暖,全年气候皆宜于户外活动。3.这一地区建筑对通风的要求更高,而庭院空间有利于整个建筑群的通风。亚热带高层建筑正是利用了庭院空间的特性并运用现代建造技术将其利用到更多的区域,例如裙楼顶、避难层、屋顶层、交通廊等不同位置。同时传统的庭院空间也在扩展,庭院空间成为高层建筑群甚至城市的重要交通、交往、休闲、绿化景观等功能空间。
二、亚热带高层建筑庭院空间的类型与设计手法
1.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是指在建筑天面上进行的造园活动。高层建筑上的屋顶花园可以为上部用户提供活动空间,弥补建筑所占去的绿地面积,大大提高建筑用地的绿地率。由于屋顶花园面广量大,从长远上看对改善建筑乃至城市的生态效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空中庭院
空中庭院是指在高层建筑塔楼中局部架空数层,供使用者共享的小庭院。空中庭院也包括阳台花园和入户花园。成功的空中庭院设计不仅可以丰富高层建筑立面造型,妥善解决视线干扰的问题,而且可以创造室内外交触、流动多变的使用空间。
3.高台庭院
高臺庭院主要指的是建设在高层建筑裙楼(多用作商业或公建配套)楼顶或建筑群体连接平台上的室外园林空间,包括建筑地下车库或半地下车库顶部平台。这种模式最初借鉴了香港的成熟经验。它补偿了公建所占的地面,减轻了街道和商业设施的噪音和污染;利用地下车库或半地下车库营造高台花园时,可以结合车库行人出入口等处,设计天井将自然光从侧面引入地下空间。
4.架空层庭院
架空层庭院是从岭南传统建筑形式—骑楼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将建筑底层作为架空层,与地面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的庭园空间。架空层花园合适的层高在5-7 m之间,此外还应注意结合整体环境设计的功能布局,考虑视距的比例,适当缩小景物的尺度,巧妙运用各种造园手法,让室内空间向户外延伸从而起到增大空间、加大景深的作用。
三、庭院空间在亚热带高层建筑的作用
庭院空间本质上就是一种凹进开敞的空间,它有通高的玻璃门可以从室内向这一空间敞开。这种庭园空间有下列功能:①可作为紧急疏散区;②可用于绿化和景观设计;③在允许容积率增加的情况下,可作为未来扩建的灵活空间;④可为高层建筑的使用者创造交往空间;⑤有利于防潮、通风和日照,方便使用者活动;⑥可改善局部微气候。
四、现有亚热带高层建筑庭院空间的问题与建议
1.问题一:设计手法过于单一。目前许多亚热带城市高层建筑的庭园空间设计都只是以简单的绿化形式为主。随着人们生活要求与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在高密度的城市建筑中享受到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和鸟语花香的居住、办公环境。
建议:制定各类立体化庭园的标准。
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可以作为基本的判别依据:①面积大小。各类立体化庭园应有一定的面积要求,例如空中花园面积不宜小于9㎡。②空间比例。立体化庭园应是开敞或是半开敞空间,例如有顶部分的进深不宜超过空间高度的1.5倍,面宽不宜小于3m。此外,形状应尽量规则,面宽与进深之比宜在1-2之间;③日照要求。庭院的朝向、进深等应根据日照条件进行设计,保证一定的日照时间;④绿化比例。一般在屋顶花园中,绿化比例至少应达到30%-50%;⑤绿化形式。相对面积较大的庭院空间。绿化主要应以成片的形式出现,结合点、线布置。
2.问题二:将建筑内一些无法使用的消极空间进行绿化,将其美称为“空中花园”。这种方法虽然利用建筑设计留下的一些边角空间,但因缺乏整体设计不能发挥庭园空间应有的作用。
建议:整合建筑与绿化,进行整体性设计。
在这点上,马来西亚著名建筑师杨经文的生物气候建筑的构想和实践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杨经文将绿化引入摩天大楼之中,并充分发展了竖向绿化的三种模式:并置、混杂与整合。他对于植物绿化的应用已超越了形式的羁绊,深入到建筑与绿化有机整合的阶段。在高层建筑的庭园空间设计中,植物绿化是庭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庭园空间也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绿化、庭园、建筑在经过设计后,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形成建筑的生态环境系统。
3.问题三:追求“景观绿化”,忽略庭园绿化的综合效益。时下高层建筑的庭院绿化将注意力多停留在视觉观赏的层面,对绿化的综合效益特别是绿化的生态调控功能却认识不足,导致了许多庭园设计“ 好看不中用” 的尴尬局面。
建议: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益。
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庭院空间生态设计的具体措施有:①选用适合本地的乡土植物,重视乔灌木栽种,减少大面积的草坪。一般建筑屋顶及地下室顶的覆土多为1米以内,选用植物应以灌木和低矮乔木为主。某些植物在7cm厚的砾石土和沙土中就能生长。屋顶绿化甚至可以用于城市的农业,因为许多蔬菜只要在不到20cm厚的土壤中就可以生长。②利用植物的光电效应,增加空气负离子含量,增加空气清新度;③利用植物的蒸腾和遮阳作用,调控庭园环境的温湿度;④根据全年及夏季的主导风向选择植栽的方式和植被的种类,以获得夏季所需要的穿堂风或阻挡冬季的北风。
4.问题四:对人的参与性考虑不够,缺乏可达性。目前大部分庭园空间对人的参与性考虑不够。例如:设计的“ 空中花园”不易到达,有的甚至只是用来丰富立面,没有设计使用者出入口;再例如:大部分的屋顶花园都在一个标高上,仅有部分上层使用者愿意去活动,而且只有到顶层才能感受到花园的存在。
建议:合理设计规划,重视人的参与性。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造园应遵循可观、可游、可玩的原则,这对营造亚热带庭园空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屋顶设计得高低错落,或是建筑整体设计成退台式,那么上层使用者从窗外就可以看到层次丰富的庭院空间,也会有更多的使用者愿意参与到庭院空间的活动中来。
五、结语
高层建筑庭院空间在亚热带城市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已向其他地区推广,成为提升高层建筑品质,扩宽城市空间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吴向阳 编著,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杨经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绿色建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
[3] T.R. Hamzah & Yeang Sdn . Bhd. Selected Works,The Master Architect Series —T.R. Hamzah & Yeang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关键词:高层;庭院;空间;亚热带;交流
随着城市进程高速发展,土地、资源和城市建设规模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我国南方城市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往往引入与本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设计理念、手法。高层建筑 “庭院空间”便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亚热带地区建筑特质的空间。
一、亚热带高层建筑庭院空间的形成
什么是庭院?《辞源》里对“院”的解释为“周垣也”,“宫室有墙垣者曰院”--
四周围墙以内的空地可谓“院”。这里可以看出,庭院的产生首先要有实体对周边进行空间限定 “围合”,实体可以是房屋或墙。庭院具有:空间的内聚性、空间的复合性、功能的多样性。
其次,高层建筑的定义,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规定:10 层及10 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在长期建造实践中出现的亭、榭、吊脚楼和干栏式建筑等建筑形式成为现代高层建筑庭院层的原型。而这些建筑形式的出现多是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及人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分析这些建筑的地域特征不难看出:1.这类建筑多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2.这一地区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气候温暖,全年气候皆宜于户外活动。3.这一地区建筑对通风的要求更高,而庭院空间有利于整个建筑群的通风。亚热带高层建筑正是利用了庭院空间的特性并运用现代建造技术将其利用到更多的区域,例如裙楼顶、避难层、屋顶层、交通廊等不同位置。同时传统的庭院空间也在扩展,庭院空间成为高层建筑群甚至城市的重要交通、交往、休闲、绿化景观等功能空间。
二、亚热带高层建筑庭院空间的类型与设计手法
1.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是指在建筑天面上进行的造园活动。高层建筑上的屋顶花园可以为上部用户提供活动空间,弥补建筑所占去的绿地面积,大大提高建筑用地的绿地率。由于屋顶花园面广量大,从长远上看对改善建筑乃至城市的生态效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空中庭院
空中庭院是指在高层建筑塔楼中局部架空数层,供使用者共享的小庭院。空中庭院也包括阳台花园和入户花园。成功的空中庭院设计不仅可以丰富高层建筑立面造型,妥善解决视线干扰的问题,而且可以创造室内外交触、流动多变的使用空间。
3.高台庭院
高臺庭院主要指的是建设在高层建筑裙楼(多用作商业或公建配套)楼顶或建筑群体连接平台上的室外园林空间,包括建筑地下车库或半地下车库顶部平台。这种模式最初借鉴了香港的成熟经验。它补偿了公建所占的地面,减轻了街道和商业设施的噪音和污染;利用地下车库或半地下车库营造高台花园时,可以结合车库行人出入口等处,设计天井将自然光从侧面引入地下空间。
4.架空层庭院
架空层庭院是从岭南传统建筑形式—骑楼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将建筑底层作为架空层,与地面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的庭园空间。架空层花园合适的层高在5-7 m之间,此外还应注意结合整体环境设计的功能布局,考虑视距的比例,适当缩小景物的尺度,巧妙运用各种造园手法,让室内空间向户外延伸从而起到增大空间、加大景深的作用。
三、庭院空间在亚热带高层建筑的作用
庭院空间本质上就是一种凹进开敞的空间,它有通高的玻璃门可以从室内向这一空间敞开。这种庭园空间有下列功能:①可作为紧急疏散区;②可用于绿化和景观设计;③在允许容积率增加的情况下,可作为未来扩建的灵活空间;④可为高层建筑的使用者创造交往空间;⑤有利于防潮、通风和日照,方便使用者活动;⑥可改善局部微气候。
四、现有亚热带高层建筑庭院空间的问题与建议
1.问题一:设计手法过于单一。目前许多亚热带城市高层建筑的庭园空间设计都只是以简单的绿化形式为主。随着人们生活要求与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在高密度的城市建筑中享受到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和鸟语花香的居住、办公环境。
建议:制定各类立体化庭园的标准。
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可以作为基本的判别依据:①面积大小。各类立体化庭园应有一定的面积要求,例如空中花园面积不宜小于9㎡。②空间比例。立体化庭园应是开敞或是半开敞空间,例如有顶部分的进深不宜超过空间高度的1.5倍,面宽不宜小于3m。此外,形状应尽量规则,面宽与进深之比宜在1-2之间;③日照要求。庭院的朝向、进深等应根据日照条件进行设计,保证一定的日照时间;④绿化比例。一般在屋顶花园中,绿化比例至少应达到30%-50%;⑤绿化形式。相对面积较大的庭院空间。绿化主要应以成片的形式出现,结合点、线布置。
2.问题二:将建筑内一些无法使用的消极空间进行绿化,将其美称为“空中花园”。这种方法虽然利用建筑设计留下的一些边角空间,但因缺乏整体设计不能发挥庭园空间应有的作用。
建议:整合建筑与绿化,进行整体性设计。
在这点上,马来西亚著名建筑师杨经文的生物气候建筑的构想和实践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杨经文将绿化引入摩天大楼之中,并充分发展了竖向绿化的三种模式:并置、混杂与整合。他对于植物绿化的应用已超越了形式的羁绊,深入到建筑与绿化有机整合的阶段。在高层建筑的庭园空间设计中,植物绿化是庭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庭园空间也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绿化、庭园、建筑在经过设计后,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形成建筑的生态环境系统。
3.问题三:追求“景观绿化”,忽略庭园绿化的综合效益。时下高层建筑的庭院绿化将注意力多停留在视觉观赏的层面,对绿化的综合效益特别是绿化的生态调控功能却认识不足,导致了许多庭园设计“ 好看不中用” 的尴尬局面。
建议: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益。
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庭院空间生态设计的具体措施有:①选用适合本地的乡土植物,重视乔灌木栽种,减少大面积的草坪。一般建筑屋顶及地下室顶的覆土多为1米以内,选用植物应以灌木和低矮乔木为主。某些植物在7cm厚的砾石土和沙土中就能生长。屋顶绿化甚至可以用于城市的农业,因为许多蔬菜只要在不到20cm厚的土壤中就可以生长。②利用植物的光电效应,增加空气负离子含量,增加空气清新度;③利用植物的蒸腾和遮阳作用,调控庭园环境的温湿度;④根据全年及夏季的主导风向选择植栽的方式和植被的种类,以获得夏季所需要的穿堂风或阻挡冬季的北风。
4.问题四:对人的参与性考虑不够,缺乏可达性。目前大部分庭园空间对人的参与性考虑不够。例如:设计的“ 空中花园”不易到达,有的甚至只是用来丰富立面,没有设计使用者出入口;再例如:大部分的屋顶花园都在一个标高上,仅有部分上层使用者愿意去活动,而且只有到顶层才能感受到花园的存在。
建议:合理设计规划,重视人的参与性。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造园应遵循可观、可游、可玩的原则,这对营造亚热带庭园空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屋顶设计得高低错落,或是建筑整体设计成退台式,那么上层使用者从窗外就可以看到层次丰富的庭院空间,也会有更多的使用者愿意参与到庭院空间的活动中来。
五、结语
高层建筑庭院空间在亚热带城市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已向其他地区推广,成为提升高层建筑品质,扩宽城市空间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吴向阳 编著,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杨经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绿色建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
[3] T.R. Hamzah & Yeang Sdn . Bhd. Selected Works,The Master Architect Series —T.R. Hamzah & Yeang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