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旗镇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中南部,现有行政村10个、社区1个、热作场1个、自然村137个、农户5017户、人口22039人。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红旗镇沼气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共投入沼气建设资金1950万元,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549户、养殖小区和联户型沼气工程14处、大型沼气工程31处,直接受益农户3229户(其中集中供气1680户),沼气入户率达64.4%。在抓好沼气建设的同时,红旗镇积极创建“民办非企业”服务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村沼气有好又快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基本情况
根据当地沼气发酵自然条件好、集中供气农户比例高等特点,为减轻沼气后续服务持续运行的压力,红旗镇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专业化服务、非盈利运作”的服务模式,经多次尝试,于2008年10月在当地民政局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海口市琼山区红旗沼气服务站”(即“民办非企业”服务模式)。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免征税、民间性、社会性、独立性及实体性等特点,兼有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特征。
目前,服务站下设本立、北山、美雅等12个村级沼气技术服务分站,初步建立了“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制度、有服务记录、有服务专线电话”的镇、村两级沼气服务体系。现有沼气服务人员35人,其中镇级服务站7人、村级服务分站28人。现有办公场所200m2,配置沼液运输车14辆、交通服务摩托车14辆、沼气检测仪器13部、维修工具14套、沼气灶具及零配件一批等。服务站和2个分站还安装远程视频终端,实现与海南省沼气技术服务中心联网。服务对象覆盖全镇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周边乡镇的3982户沼气用户。
二、主要做法
1、整合资源,规范服务。
服务站成立后,整合12个村级服务网点,作为12个服务分站,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体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经营,明确服务站和服务分站的工作职责,彻底改变了以往沼气服务分散、服务标准不统一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扩大了经营范围和服务区域。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健全制度规章。服务站制订《红旗镇(村)沼气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红旗镇(村)技术服务站服务目录和收费标准》和《沼气物业管理“套餐式”服务内容》等一系列沼气物业管理制度,并将制度全部上墙,服务人员人手一册。二是加强服务人员管理。服务站与35名服务人员签订工作责任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补贴、统一调度;建立年度考评制度,让服务对象、相关企业共同参与服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对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的服务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较差的人员经行通报批评;注重技工的技能培训工作,经常组织沼气技工参加国家、省和市级举办的各类沼气技术培训班,技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三是细化沼液车运输管理。对沼液运输车实行“四包”、“三统”和“二定”的管理制度,即:包车到站、包车到驾驶责任人、包收费上交、包驾驶安全责任;统一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调度;定时两个月检查和保养车辆、定时检查车辆服务效益。沼液车每月上交管理费300~350元,按比例60%用于买保险和年检,30%用于机械折旧费,10%用于办公经费,由镇沼气服务站统筹使用。
3、优质服务,合理收费。
一是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全天候接受用户服务求助与咨询。二是开展快捷服务。沼气服务人员在接到求助电话3小时内赶赴现场检查维修,一般问题现场排除解决,重大问题2天内解决,做到不推不拖,限时完成。三是实行免费回访服务。组织全站沼气服务人员,每年对所有用户进行免费入户巡查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对已经收费的服务项目,进行免费回访,如有服务质量问题,免费提供服务。四是合理收费。对户用沼气,无论咨询、维修、更换零配件等,免收工时费和配件费;对集中供气农户,以每月每户10元的标准收取管理费,保证用户用气,比海口市政府核定的收费标准低5元。服务站总收入的60%用于员工补贴,30%用于维修费用,10%用于办公经费,保证每个沼气管理人员月收入达1000元以上。
三、服务效果
红旗镇“民办非企业”服务模式已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1、提高了沼气使用率。
服务站平均每年开展入户巡查8000多次,维修保养大中型沼气池150多次,维修灶具、管路1600多次,进出料3200多次,服务覆盖率达100%,沼气使用率达98%。
2、提高了“三沼”综合利用效益。
沼气服务人员在提供沼气技术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建池农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热作”等模式,累计为农户运送沼肥8700多t,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例如,香蕉种植专业户陈大河将沼液施用于自家60多亩香蕉,连续三造香蕉单株产量35kg、亩产5t,增产18%左右,家庭年收入达20多万元。他形象地说:“建一口沼气池,等于办个化肥厂”。
3、增加了农民收入。
沼气农户用沼气作炊事、照明等,用沼液、沼渣浇施、穴施农作物,起到增加肥效和杀死线虫等特效作用,农作物产量增加10%以上,节约燃料、化肥和农药,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户均年节本增效达3000元以上。
4、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
服务站在全镇15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广沼气循环技术,平均每年施用沼肥2.4万t,累计在全镇推广生态循环农业面积达到5.2万亩,不仅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带动了全镇生态农业健康发展。2009年,基地生产的荔枝还出口美国。
5、稳定了服务队伍。
通过服务,服务站每年可实现运营利润12万多元,保证每个沼气技工月收入1000元以上,同时保障了沼液车、摩托车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正常使用,提高了服务工作后劲,确保服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四、存在问题
红旗镇在沼气服务模式建设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国家虽然对服务网点提供了必要的服务设备和工具,但没有安排服务经费,仅靠低薄的管理费,服务队伍难以维持,后续服务很难有保障。二是沼气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服务模式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五、几点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村沼气服务管理属于公益性范畴,直接关系到广大沼气用户的切身利益和巩固农村能源建设成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服务站点建设投资,落实服务站点运转经费。
2、加强技术培训。
加大对沼气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课堂培训、实践操作、人员轮训等培训方式,培训急需的各类沼气技术人才,满足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切实提高沼气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建议各级政府将沼气技术服务工作纳入乡镇级农村技术推广工作范畴,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服务网点进行补贴或奖励。
4、建立健全沼气服务模式。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海南省农村沼气服务体系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着力规范沼气后续服务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红旗鎮沼气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目标。
一、基本情况
根据当地沼气发酵自然条件好、集中供气农户比例高等特点,为减轻沼气后续服务持续运行的压力,红旗镇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专业化服务、非盈利运作”的服务模式,经多次尝试,于2008年10月在当地民政局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海口市琼山区红旗沼气服务站”(即“民办非企业”服务模式)。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免征税、民间性、社会性、独立性及实体性等特点,兼有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特征。
目前,服务站下设本立、北山、美雅等12个村级沼气技术服务分站,初步建立了“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制度、有服务记录、有服务专线电话”的镇、村两级沼气服务体系。现有沼气服务人员35人,其中镇级服务站7人、村级服务分站28人。现有办公场所200m2,配置沼液运输车14辆、交通服务摩托车14辆、沼气检测仪器13部、维修工具14套、沼气灶具及零配件一批等。服务站和2个分站还安装远程视频终端,实现与海南省沼气技术服务中心联网。服务对象覆盖全镇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周边乡镇的3982户沼气用户。
二、主要做法
1、整合资源,规范服务。
服务站成立后,整合12个村级服务网点,作为12个服务分站,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体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经营,明确服务站和服务分站的工作职责,彻底改变了以往沼气服务分散、服务标准不统一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扩大了经营范围和服务区域。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健全制度规章。服务站制订《红旗镇(村)沼气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红旗镇(村)技术服务站服务目录和收费标准》和《沼气物业管理“套餐式”服务内容》等一系列沼气物业管理制度,并将制度全部上墙,服务人员人手一册。二是加强服务人员管理。服务站与35名服务人员签订工作责任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补贴、统一调度;建立年度考评制度,让服务对象、相关企业共同参与服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对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的服务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较差的人员经行通报批评;注重技工的技能培训工作,经常组织沼气技工参加国家、省和市级举办的各类沼气技术培训班,技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三是细化沼液车运输管理。对沼液运输车实行“四包”、“三统”和“二定”的管理制度,即:包车到站、包车到驾驶责任人、包收费上交、包驾驶安全责任;统一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调度;定时两个月检查和保养车辆、定时检查车辆服务效益。沼液车每月上交管理费300~350元,按比例60%用于买保险和年检,30%用于机械折旧费,10%用于办公经费,由镇沼气服务站统筹使用。
3、优质服务,合理收费。
一是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全天候接受用户服务求助与咨询。二是开展快捷服务。沼气服务人员在接到求助电话3小时内赶赴现场检查维修,一般问题现场排除解决,重大问题2天内解决,做到不推不拖,限时完成。三是实行免费回访服务。组织全站沼气服务人员,每年对所有用户进行免费入户巡查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对已经收费的服务项目,进行免费回访,如有服务质量问题,免费提供服务。四是合理收费。对户用沼气,无论咨询、维修、更换零配件等,免收工时费和配件费;对集中供气农户,以每月每户10元的标准收取管理费,保证用户用气,比海口市政府核定的收费标准低5元。服务站总收入的60%用于员工补贴,30%用于维修费用,10%用于办公经费,保证每个沼气管理人员月收入达1000元以上。
三、服务效果
红旗镇“民办非企业”服务模式已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1、提高了沼气使用率。
服务站平均每年开展入户巡查8000多次,维修保养大中型沼气池150多次,维修灶具、管路1600多次,进出料3200多次,服务覆盖率达100%,沼气使用率达98%。
2、提高了“三沼”综合利用效益。
沼气服务人员在提供沼气技术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建池农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热作”等模式,累计为农户运送沼肥8700多t,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例如,香蕉种植专业户陈大河将沼液施用于自家60多亩香蕉,连续三造香蕉单株产量35kg、亩产5t,增产18%左右,家庭年收入达20多万元。他形象地说:“建一口沼气池,等于办个化肥厂”。
3、增加了农民收入。
沼气农户用沼气作炊事、照明等,用沼液、沼渣浇施、穴施农作物,起到增加肥效和杀死线虫等特效作用,农作物产量增加10%以上,节约燃料、化肥和农药,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户均年节本增效达3000元以上。
4、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
服务站在全镇15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广沼气循环技术,平均每年施用沼肥2.4万t,累计在全镇推广生态循环农业面积达到5.2万亩,不仅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带动了全镇生态农业健康发展。2009年,基地生产的荔枝还出口美国。
5、稳定了服务队伍。
通过服务,服务站每年可实现运营利润12万多元,保证每个沼气技工月收入1000元以上,同时保障了沼液车、摩托车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正常使用,提高了服务工作后劲,确保服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四、存在问题
红旗镇在沼气服务模式建设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国家虽然对服务网点提供了必要的服务设备和工具,但没有安排服务经费,仅靠低薄的管理费,服务队伍难以维持,后续服务很难有保障。二是沼气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服务模式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五、几点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村沼气服务管理属于公益性范畴,直接关系到广大沼气用户的切身利益和巩固农村能源建设成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服务站点建设投资,落实服务站点运转经费。
2、加强技术培训。
加大对沼气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课堂培训、实践操作、人员轮训等培训方式,培训急需的各类沼气技术人才,满足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切实提高沼气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建议各级政府将沼气技术服务工作纳入乡镇级农村技术推广工作范畴,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服务网点进行补贴或奖励。
4、建立健全沼气服务模式。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海南省农村沼气服务体系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着力规范沼气后续服务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红旗鎮沼气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