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分析与评价2012年8月份-2014年2月份来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观察临床反应及进行有效的护理,然后对其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医护人员的仔细观察与用心护理,治愈患者有84例,所占比例为95.45%死亡患者有4例,所占比例为4.55%。结论:仔细观察患者病情,趁早诊断,给予积极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是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关键。
关键词:心肌梗死;临床观察;护理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严重冠心病的病症就是心肌梗死。患心肌梗死患者,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是较高的,所以及时发现病症,及时治疗与抢救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发症发生及控制梗死的范围。分析与评价2012年8月份-2014年2月份来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份-2014年2月份来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3.5岁,年龄分布在40-70岁之间。收治的患者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广泛前壁梗死患者30例,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8例,下壁梗死患者40例,右室梗死患者10例。
1.2 方法
1.2.1 臨床观察
1.2.1.1 观察心肌梗死患者血压较低者,有休克症出现,心肌大面积梗死,因心肌收缩力下降原因,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患病后一周内,因血压过低会导致休克现象出现。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症,严密监测串者的血压,一旦出现过低的现象要及时进行抢救。
1.2.1.2心电观察,心肌梗死患者,90%以上会出现心律失常症状,这也是急性期会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心律失常中,占大部分比例的是室性异位心律,患者患病后一般二十四小时内可能会出现此病症。临床护士一定要掌握有关心律方面的知识,如心律常图、心电图变化、心肌坏死及心肌缺血等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要及时通知医生,确保患者的监控质量,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1.2.2护理方法
1.2.2.1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发病快及恶化迅速。医护人员,首先要对这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了解患者的担忧,为患者分担解忧,及把治疗的乐观态度传达给患者,让患者看到希望,让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让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1.2.2.2合理的休息。患者一般第一周内病情不稳定,且较易引发并发症,给患者安静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患心肌耗氧量,让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可以适当的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活动,如走动等。如若有患者伴有并发症,就要加长卧床休息的时间。
1.2.2.3疼痛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会伴有强烈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应该认真的观察,给予止痛治疗,止痛后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呼吸循环被抑制。
1.2.2.4 吸氧护理。吸氧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保证心脏和其他脑部器官的供血和供氧,进而有效的控制心肌梗死的面积和范围,治疗后,当病患者有了稳定的、可控制的病情时,就可应用以间歇式吸氧,一般4-5天。
1.2.2.5预防并发症状。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期中非常容易发生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心源性休克。因此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血压监控与观察,特别是那些患有并发症且有很不稳定的血压的患者,要每隔半个小时就进行一次,直到病患者有了稳定的血压后,时间可以酌情延长;如果病患者只是患有血压不稳定,只需要2天测试和监控一次血压。但是对于那些出现了诸如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冒冷汗以及烦躁不安等现象时就应该赶快通知医师来进行抢救处理。
1.2.2.6饮食与排便护理.因为心肌梗死患者较多时间是在床上卧床休息的,所以肠胃蠕动较少,就会影响到患者排便功能,此时医护人员应该督促患者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应该多食用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的含蛋白质较多的温和性流质食物。患者排便时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训练与指导,便秘患者适当的服用泻药,排便注意方法,不能长时间油憋气或者用力过度,避免造成发生碎死现象。
1.2.2.7恢复期护理.为了消除患者及家属担心痊愈后会复发的忧虑,医护人员应该详细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如发病机制、预防知识等等,从心理上彻底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忧虑,从而达到出院后的有效护理效果。
2、结果
经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与用心护理,研究分析的88例患中,有84例患者治愈,治愈比例为95.45%,有4例患者死亡,死亡比例为4.5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发病快,恶化迅速,导致死亡率较高,患者入院后,及时有效的护理与抢救非常重要,从研究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临床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根据病情给予合理护理与治疗,同时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后,消除了患者忧虑,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促使了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从而有提高用药效果及护理效果,达到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效的治愈患者、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立杰. 急性心肌梗死76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675-4676.
[2]杨丽.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4:889-890.
[3]黄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2180-2181.
[4]马磊. 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789-1790.
[5]张长弓,攸翔. 5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1:23-24.
[6]王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04:374-375.
[7]郭丽,郭娟. 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4:29-30.
[8]朱灵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9:357-358.
[9]高晓琴.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526-527.
[10]周丽,张青娟,董丽格.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8:73-74.
关键词:心肌梗死;临床观察;护理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严重冠心病的病症就是心肌梗死。患心肌梗死患者,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是较高的,所以及时发现病症,及时治疗与抢救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发症发生及控制梗死的范围。分析与评价2012年8月份-2014年2月份来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份-2014年2月份来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3.5岁,年龄分布在40-70岁之间。收治的患者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广泛前壁梗死患者30例,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8例,下壁梗死患者40例,右室梗死患者10例。
1.2 方法
1.2.1 臨床观察
1.2.1.1 观察心肌梗死患者血压较低者,有休克症出现,心肌大面积梗死,因心肌收缩力下降原因,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患病后一周内,因血压过低会导致休克现象出现。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症,严密监测串者的血压,一旦出现过低的现象要及时进行抢救。
1.2.1.2心电观察,心肌梗死患者,90%以上会出现心律失常症状,这也是急性期会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心律失常中,占大部分比例的是室性异位心律,患者患病后一般二十四小时内可能会出现此病症。临床护士一定要掌握有关心律方面的知识,如心律常图、心电图变化、心肌坏死及心肌缺血等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要及时通知医生,确保患者的监控质量,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1.2.2护理方法
1.2.2.1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发病快及恶化迅速。医护人员,首先要对这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了解患者的担忧,为患者分担解忧,及把治疗的乐观态度传达给患者,让患者看到希望,让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让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1.2.2.2合理的休息。患者一般第一周内病情不稳定,且较易引发并发症,给患者安静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患心肌耗氧量,让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可以适当的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活动,如走动等。如若有患者伴有并发症,就要加长卧床休息的时间。
1.2.2.3疼痛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会伴有强烈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应该认真的观察,给予止痛治疗,止痛后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呼吸循环被抑制。
1.2.2.4 吸氧护理。吸氧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保证心脏和其他脑部器官的供血和供氧,进而有效的控制心肌梗死的面积和范围,治疗后,当病患者有了稳定的、可控制的病情时,就可应用以间歇式吸氧,一般4-5天。
1.2.2.5预防并发症状。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期中非常容易发生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心源性休克。因此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血压监控与观察,特别是那些患有并发症且有很不稳定的血压的患者,要每隔半个小时就进行一次,直到病患者有了稳定的血压后,时间可以酌情延长;如果病患者只是患有血压不稳定,只需要2天测试和监控一次血压。但是对于那些出现了诸如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冒冷汗以及烦躁不安等现象时就应该赶快通知医师来进行抢救处理。
1.2.2.6饮食与排便护理.因为心肌梗死患者较多时间是在床上卧床休息的,所以肠胃蠕动较少,就会影响到患者排便功能,此时医护人员应该督促患者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应该多食用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的含蛋白质较多的温和性流质食物。患者排便时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训练与指导,便秘患者适当的服用泻药,排便注意方法,不能长时间油憋气或者用力过度,避免造成发生碎死现象。
1.2.2.7恢复期护理.为了消除患者及家属担心痊愈后会复发的忧虑,医护人员应该详细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如发病机制、预防知识等等,从心理上彻底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忧虑,从而达到出院后的有效护理效果。
2、结果
经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与用心护理,研究分析的88例患中,有84例患者治愈,治愈比例为95.45%,有4例患者死亡,死亡比例为4.5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发病快,恶化迅速,导致死亡率较高,患者入院后,及时有效的护理与抢救非常重要,从研究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临床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根据病情给予合理护理与治疗,同时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后,消除了患者忧虑,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促使了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从而有提高用药效果及护理效果,达到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效的治愈患者、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立杰. 急性心肌梗死76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675-4676.
[2]杨丽.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4:889-890.
[3]黄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2180-2181.
[4]马磊. 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789-1790.
[5]张长弓,攸翔. 5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1:23-24.
[6]王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04:374-375.
[7]郭丽,郭娟. 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4:29-30.
[8]朱灵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9:357-358.
[9]高晓琴.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526-527.
[10]周丽,张青娟,董丽格.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