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对于大学生诸如违反校规校纪,厌倦学习,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缺乏学生应有的规范等失范行为的教育处理及处理后的关注。具体包括行为失范大学生自身潜在的或称隐性的价值评价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如何掌握教育中批评的分寸,防止处理失误,造成学生更为严重的行为失范;对于行为失范大学生如何在教育处理后进行充分的引导和帮扶等。本文力求从根本上探索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有效对策及教育的长远效果。
关键词:行为失范 教育 长远效果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推行,高校的入学率快速提高。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行为模式却良莠不齐。近年来,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呈上升趋势,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大打折扣,引起了教育、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
一、行为失范的概念。“失范”(anomie)是由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最早提出的,其字面意思是“缺少规
范”,所指的主要是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R·K·默顿进一步发展了失范理论,把“失范”看成是“规范的缺席”,即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了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概念许多学者进行了定义,笔者比较认同杨晖的观点,大学生行为失范是指“目前有些大学生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与社会进步、大学生的身份、党和人民的要求,甚至做人的基本准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
二、目前高校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失范行为。大学生求学风气不浓,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自我放纵,沉迷网络,旷课。追求高消费、缺乏理想信念、追星、盲目崇拜偶像、追逐不现实的精神寄托,不关心身边的老师、同学、父母,对学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冷漠。缺乏责任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懒惰,遇事喜欢走捷径。
三、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缘由。从学生自身角度考虑,行为失范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思想认识有问题,他们往往道德信仰不坚定,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但他们的年龄、心理、思维方式、社会阅历及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距离,学习责任感、经济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政治责任感都比较淡漠。经调查,大学生自己对学业有诸多不正确的认识,比如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学很辛苦,进入大学休息放松一下是天经地义的。这和中学教育中不少老师的不当言论有关,中学阶段为了实现阶段性的升学率,鼓励学生现在拼命学,考上大学后学习就可以放松了,有大量时间玩了,这在学生的思想中打下了较深的烙印,往往很难改变。在大学低年级学习基础课阶段,课程和中学联系较多,学习相对轻松,不少学生认为应抓紧玩,以后学习紧张就没空玩了,但放松后成绩下滑,学业压力增大,则出现放弃思想。随后,逃课、网游等系列行为失范会相继发生。同样,受中学阶段学习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缺乏合作的习惯和理念,崇尚独自奋斗,独自学习,独自生活,不合群,不和别人交流,和同学容易出现矛盾。在这样的隐性价值体系下的行为容易失范。大学生理性思考不全面,也不喜欢,判断是非往往凭感觉,接受新事物的热情高,对于旧的教育形式有排斥,当前不少影视作品,不避讳色情、暴力情节,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反应敏感,产生模仿的好奇心,对老师的说教,听不进,认为罗嗦,和小学老师的教育一样,老一套,反映在现实校园生活中则是情侣们毫不羞涩地在校园亲热,少数女大学生穿着暴露,甚至出现裹着浴巾就去食堂打饭的情况。从环境因素看,在经济领域,中国正在逐步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政治领域,我国社会正逐步由传统的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社会和学校教育舆论导向所倡导的主旋律与社会上某些不合理甚至腐败现象及与此相关形成的各种潜规则和不正之风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环境中,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文化价值观念重建的国内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种消极效应的冲击和挑战。现实的生活经验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着扭曲的一面,“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易吃亏”等想法时常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出现,对传统的优良道德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四、对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教育。根据笔者经验,对行为失范大学生进行引导,要注意两点,一是充分交流,顷听大学生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提炼出他们自身的价值判断的观点,对他们的价值取向进行剖析,和他们交换观点。大学生的优点在于他们是通情达理的,只不过特定的时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被他们淡化了,需要我们点滴灌输,让其成功恢复。二是注意教育处理的分寸,学生普遍是不够老练的,承担惩罚的心理耐受力普遍不强,因为他们毕竟是一直生活在被关心照顾的环境中。不论受到处分的学生之前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在受到处分后,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心理冲击,体会到羞耻、后悔、内疚、茫然、痛苦、焦虑、抑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出现逃避、冷漠、紧张等不良行为方式。要注意批评的火候,既让其心服口服,也要指明努力的方向,甚至带领其憧憬改正后的美好,否则青年学生在一片灰暗的心境下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如某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后受到纪律处分,随后坠楼自杀。批评处分后,如果学校能够引导学生接受必要的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疏导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着面对挫折和失败,防止失范行为的再次发生,让他们正确面对自我,发展自我。
五、行为失范大学生教育后的跟踪关注。对好名誉的渴望是人的基本属性,行为失范大学生也有这种属性,关键在于找到、修复这种本性的契机和切入点。行为失范大学生教育后的跟踪关注也非常重要。学生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后的心态是复杂的,对周围的人和事的看法也有微妙的变化,人生态度也有可能产生变化。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判断往往快而简单,容易走极端,要么自暴自弃,要么不服,产生对抗情绪,对于这两种走向都要高度警惕。要充分关心,利用班级活动的机会淡化其与众不同的错觉,让其充分感觉到老师同学并不因为他受到处分而另眼相看。行为失范大学生往往做事易冲动,在为人处世上容易感情用事,攻击性强,自视很高,在面对困难时易做出一些失范行为。他们缺乏做事尽职、有始有终的品格,表现为苟且敷衍,缺乏责任感,缺乏长远的目标和理想。但从另一角度看,他们往往比较好强、果断,在某些方面比较有气魄。所以要积极找寻行为失范大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其真正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六、对优秀的大学生也有防止行为失范的必要,不要过分高估他们的自我引导能力。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非常活跃,优秀大学生尤其如此,要经常听他们聊聊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计划,以教育家的敏锐性捕捉其言谈中透露的价值取向,加以针对性引导。人能够按照人性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但资本、市场等物质力量的异化及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激化,扭曲了人性,在某些情况下,人性可能淡化了甚至被抹杀了,而兽性扩张了。因此,原来优秀的大学生行为失范,甚至犯罪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有严格管理的必要。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希望,全面细致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行为失范大学生,帮助他们按照党和人民要求的方向发展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文件.
[2]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立菊,张玉玲,王丽丽.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
[4]杨晖.大学生“失范”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关键词:行为失范 教育 长远效果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推行,高校的入学率快速提高。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行为模式却良莠不齐。近年来,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呈上升趋势,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大打折扣,引起了教育、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
一、行为失范的概念。“失范”(anomie)是由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最早提出的,其字面意思是“缺少规
范”,所指的主要是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R·K·默顿进一步发展了失范理论,把“失范”看成是“规范的缺席”,即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了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概念许多学者进行了定义,笔者比较认同杨晖的观点,大学生行为失范是指“目前有些大学生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与社会进步、大学生的身份、党和人民的要求,甚至做人的基本准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
二、目前高校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失范行为。大学生求学风气不浓,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自我放纵,沉迷网络,旷课。追求高消费、缺乏理想信念、追星、盲目崇拜偶像、追逐不现实的精神寄托,不关心身边的老师、同学、父母,对学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冷漠。缺乏责任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懒惰,遇事喜欢走捷径。
三、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缘由。从学生自身角度考虑,行为失范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思想认识有问题,他们往往道德信仰不坚定,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但他们的年龄、心理、思维方式、社会阅历及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距离,学习责任感、经济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政治责任感都比较淡漠。经调查,大学生自己对学业有诸多不正确的认识,比如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学很辛苦,进入大学休息放松一下是天经地义的。这和中学教育中不少老师的不当言论有关,中学阶段为了实现阶段性的升学率,鼓励学生现在拼命学,考上大学后学习就可以放松了,有大量时间玩了,这在学生的思想中打下了较深的烙印,往往很难改变。在大学低年级学习基础课阶段,课程和中学联系较多,学习相对轻松,不少学生认为应抓紧玩,以后学习紧张就没空玩了,但放松后成绩下滑,学业压力增大,则出现放弃思想。随后,逃课、网游等系列行为失范会相继发生。同样,受中学阶段学习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缺乏合作的习惯和理念,崇尚独自奋斗,独自学习,独自生活,不合群,不和别人交流,和同学容易出现矛盾。在这样的隐性价值体系下的行为容易失范。大学生理性思考不全面,也不喜欢,判断是非往往凭感觉,接受新事物的热情高,对于旧的教育形式有排斥,当前不少影视作品,不避讳色情、暴力情节,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反应敏感,产生模仿的好奇心,对老师的说教,听不进,认为罗嗦,和小学老师的教育一样,老一套,反映在现实校园生活中则是情侣们毫不羞涩地在校园亲热,少数女大学生穿着暴露,甚至出现裹着浴巾就去食堂打饭的情况。从环境因素看,在经济领域,中国正在逐步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政治领域,我国社会正逐步由传统的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社会和学校教育舆论导向所倡导的主旋律与社会上某些不合理甚至腐败现象及与此相关形成的各种潜规则和不正之风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环境中,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文化价值观念重建的国内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种消极效应的冲击和挑战。现实的生活经验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着扭曲的一面,“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易吃亏”等想法时常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出现,对传统的优良道德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四、对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教育。根据笔者经验,对行为失范大学生进行引导,要注意两点,一是充分交流,顷听大学生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提炼出他们自身的价值判断的观点,对他们的价值取向进行剖析,和他们交换观点。大学生的优点在于他们是通情达理的,只不过特定的时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被他们淡化了,需要我们点滴灌输,让其成功恢复。二是注意教育处理的分寸,学生普遍是不够老练的,承担惩罚的心理耐受力普遍不强,因为他们毕竟是一直生活在被关心照顾的环境中。不论受到处分的学生之前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在受到处分后,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心理冲击,体会到羞耻、后悔、内疚、茫然、痛苦、焦虑、抑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出现逃避、冷漠、紧张等不良行为方式。要注意批评的火候,既让其心服口服,也要指明努力的方向,甚至带领其憧憬改正后的美好,否则青年学生在一片灰暗的心境下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如某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后受到纪律处分,随后坠楼自杀。批评处分后,如果学校能够引导学生接受必要的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疏导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着面对挫折和失败,防止失范行为的再次发生,让他们正确面对自我,发展自我。
五、行为失范大学生教育后的跟踪关注。对好名誉的渴望是人的基本属性,行为失范大学生也有这种属性,关键在于找到、修复这种本性的契机和切入点。行为失范大学生教育后的跟踪关注也非常重要。学生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后的心态是复杂的,对周围的人和事的看法也有微妙的变化,人生态度也有可能产生变化。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判断往往快而简单,容易走极端,要么自暴自弃,要么不服,产生对抗情绪,对于这两种走向都要高度警惕。要充分关心,利用班级活动的机会淡化其与众不同的错觉,让其充分感觉到老师同学并不因为他受到处分而另眼相看。行为失范大学生往往做事易冲动,在为人处世上容易感情用事,攻击性强,自视很高,在面对困难时易做出一些失范行为。他们缺乏做事尽职、有始有终的品格,表现为苟且敷衍,缺乏责任感,缺乏长远的目标和理想。但从另一角度看,他们往往比较好强、果断,在某些方面比较有气魄。所以要积极找寻行为失范大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其真正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六、对优秀的大学生也有防止行为失范的必要,不要过分高估他们的自我引导能力。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非常活跃,优秀大学生尤其如此,要经常听他们聊聊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计划,以教育家的敏锐性捕捉其言谈中透露的价值取向,加以针对性引导。人能够按照人性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但资本、市场等物质力量的异化及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激化,扭曲了人性,在某些情况下,人性可能淡化了甚至被抹杀了,而兽性扩张了。因此,原来优秀的大学生行为失范,甚至犯罪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有严格管理的必要。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希望,全面细致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行为失范大学生,帮助他们按照党和人民要求的方向发展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文件.
[2]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立菊,张玉玲,王丽丽.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
[4]杨晖.大学生“失范”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