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川芎提取物阿魏酸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可靠的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实验装置.测定阿魏酸的吸收动力学与透过速率常数.研究在不同浓度下阿魏酸的吸收机制。结果:阿魏酸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于不同药物浓度时无显著性差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分别为0.236,0.258,0.227,0.193。结论:川芎中阿魏酸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动力学为一级吸收。
【关键词】川芎;阿魏酸;吸收动力学;在体小肠吸收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 Diamonsil C18(200×4.6mm,5μm);LDB—M 电子蠕动泵;BCFCO—长风电热恒温水浴锅。
1.2药品川芎提取物(自制);阿魏酸;乌拉坦;Kreb-Ringer’s 营养液;甲醇(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3动物雄性Wistar 种大白鼠。
2方法与结果
2.1肠循环液中酚红的含量测定酚红不被小肠吸收,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酚红可用来测定小肠吸收的水份量,以准确计算小肠吸收的药物量。
2.2回流液中阿魏酸浓度的HPLC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冰醋酸-甲醇-水=0.3:50:50(v:v:v);柱温:30℃;检测波长:286nm;流速:1.0mL•min-1。
2.3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法[5]取禁食12h(自由饮水)的大鼠,腹腔注射20%乌拉坦溶液麻醉(0.13g/100g),背位固定于操作台上。沿腹中线切开腹部约3cm,结扎胆总管,然后用适量37℃生理盐水将小肠内容物冲洗干净后,换成37℃K氏液循环10分钟,接着用50mL供试液以5mL•min-1的流速循环,10min后将流速调节为2.0mL•min-1,分别于0.5,1,1.5,2,2.5,3,3.5,4h从供试液烧杯中取样5mL,随即补充同浓度酚红溶液5mL,所取样品用0.45um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测定阿魏酸与酚红含量,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2.4大鼠在体不同肠段吸收量的考察分别考察的各肠段区间如下:十二指肠段自幽门1cm处开始,空肠段自幽门15cm处开始,回肠段为盲肠上行20cm处开始,结肠段为紧邻盲肠至直肠,各段均取10cm左右。全肠为自十二指肠上部至回肠下部。
2.5药物浓度对小肠吸收的影响考察精密配制含阿魏酸8.0、12.0 、16.0、20.0μg•mL - 1的系列浓度溶液作为供试液。对大鼠进行十二指肠至回肠段结扎,依次在不同浓度的供试液中进行回流实验,供试液均回流1 h,回流液体积为50 mL 。计算药物的吸收量。
3实验结果
3.1酚红的标准曲线A=1.43×10-3+1.57×10-2C,r=0.9993(n=5)
3.2阿魏酸的标准曲线C=3.84×10-6A+0.1975,r=0.9998(n=5)。
3.3各肠段药物吸收能力的比较 大鼠在体肠回流4 h 后,不同肠段的Ka值和吸收百分率结果见表1。
对各肠段Ka 值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结肠段的Ka值与其他肠段比较显著减小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Ka 值无显著性差异。
3.4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见表2。
不同浓度下Ka值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1-0.05,即不同浓度下的Ka值差异无显著性。可知浓度对药物在小肠的Ka值没有影响。
4讨论
在8.0~2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阿魏酸的吸收量与浓度成线性关系,Ka值基本保持不变,提示药物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吸收速率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并且各回归直线的r值均大于0.9,表明在肠道的不同部位,药物浓度的下降与循环时间成线性关系,故吸收动力学为一级吸收。结果表明,阿魏酸全肠都有良好吸收,结肠部位吸收速率较大,因此,可将川芎提取物设计为缓释制剂用药。
【关键词】川芎;阿魏酸;吸收动力学;在体小肠吸收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 Diamonsil C18(200×4.6mm,5μm);LDB—M 电子蠕动泵;BCFCO—长风电热恒温水浴锅。
1.2药品川芎提取物(自制);阿魏酸;乌拉坦;Kreb-Ringer’s 营养液;甲醇(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3动物雄性Wistar 种大白鼠。
2方法与结果
2.1肠循环液中酚红的含量测定酚红不被小肠吸收,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酚红可用来测定小肠吸收的水份量,以准确计算小肠吸收的药物量。
2.2回流液中阿魏酸浓度的HPLC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冰醋酸-甲醇-水=0.3:50:50(v:v:v);柱温:30℃;检测波长:286nm;流速:1.0mL•min-1。
2.3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法[5]取禁食12h(自由饮水)的大鼠,腹腔注射20%乌拉坦溶液麻醉(0.13g/100g),背位固定于操作台上。沿腹中线切开腹部约3cm,结扎胆总管,然后用适量37℃生理盐水将小肠内容物冲洗干净后,换成37℃K氏液循环10分钟,接着用50mL供试液以5mL•min-1的流速循环,10min后将流速调节为2.0mL•min-1,分别于0.5,1,1.5,2,2.5,3,3.5,4h从供试液烧杯中取样5mL,随即补充同浓度酚红溶液5mL,所取样品用0.45um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测定阿魏酸与酚红含量,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2.4大鼠在体不同肠段吸收量的考察分别考察的各肠段区间如下:十二指肠段自幽门1cm处开始,空肠段自幽门15cm处开始,回肠段为盲肠上行20cm处开始,结肠段为紧邻盲肠至直肠,各段均取10cm左右。全肠为自十二指肠上部至回肠下部。
2.5药物浓度对小肠吸收的影响考察精密配制含阿魏酸8.0、12.0 、16.0、20.0μg•mL - 1的系列浓度溶液作为供试液。对大鼠进行十二指肠至回肠段结扎,依次在不同浓度的供试液中进行回流实验,供试液均回流1 h,回流液体积为50 mL 。计算药物的吸收量。
3实验结果
3.1酚红的标准曲线A=1.43×10-3+1.57×10-2C,r=0.9993(n=5)
3.2阿魏酸的标准曲线C=3.84×10-6A+0.1975,r=0.9998(n=5)。
3.3各肠段药物吸收能力的比较 大鼠在体肠回流4 h 后,不同肠段的Ka值和吸收百分率结果见表1。
对各肠段Ka 值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结肠段的Ka值与其他肠段比较显著减小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Ka 值无显著性差异。
3.4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见表2。
不同浓度下Ka值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
4讨论
在8.0~2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阿魏酸的吸收量与浓度成线性关系,Ka值基本保持不变,提示药物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吸收速率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并且各回归直线的r值均大于0.9,表明在肠道的不同部位,药物浓度的下降与循环时间成线性关系,故吸收动力学为一级吸收。结果表明,阿魏酸全肠都有良好吸收,结肠部位吸收速率较大,因此,可将川芎提取物设计为缓释制剂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