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社会转型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高等教育得以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竞争,承担着培养人才任务的各高校纷纷采取不同形式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调整,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而体育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长期以来,体育类高校受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一直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综合素质培养的理念和措施,导致体育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过硬,文化素养却很薄弱,很多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明显感觉到这种缺陷带来了负面影响。
  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知识结构过于狭窄,不具备现代社会所需求的综合素质,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而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市场竞争趋势都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体育院校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办学的根本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一体育院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厦门大学校长林祖赓教授在北大“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曾说:“跨世纪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体育院校亦应如此,培养以体为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是长远之计,那么体育院校的大学生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呢?
   (一)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应按照江泽民同志“四个统一”(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学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学生,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搞得更加生动、扎实、有效。
  (二)科学文化素质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大学生要想立足社会,成为21世纪的新型劳动者,就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体育院校学生也不例外,科学知识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训练处的官员认为体育也是一门科学,不是光靠四肢发达就能解决问题的,文化素质决定一名运动员能理解教练员意图的80%还是20%。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局面。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弊端,而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倾向,更使高规格人才成长出现严重障碍。因此,从1995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事实表明,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是比较欠缺的。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人文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科学使人智慧,人文使人成人,即科学立业,人文立人。落实到体育院校,就可以认为体育立业,人文立人。人文素养在发展人的心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陶冶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而且更能解决大学生诸如“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往何处去?”等一系列的根本问题,这对于体育院校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但人们对体育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态度却大相径庭,认为体育人心胸豁达、豪爽,其职业的特点会使他们远离心理问题。其实不然,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原因一是体育领域也是社会的缩影,人们在其中生活、学习、训练,当然也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二是体育训练在消耗巨大身体能量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心理能量,体育与心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身体训练决不是单纯的体力拼搏,其效果的实现必须调动相应的心理因素,才能使身体训练更加科学、高效。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心理技能训练是现代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可见,心理素质是从事体育职业的人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体育院校大学生要学会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地成长,促进体育素质的提高。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认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对于体育院校学生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虽然他们身体的生理素质较好,但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以及功利主义的泛滥,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如,急功近利思想迫使他们使用兴奋剂;迫于环境压力或从众心理使他们染上烟瘾;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他们沉迷于网络。这些体育人的现代克星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身体。
  二体育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院校应该调动学校、教师(教练员)和学生三者的力量,共同为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而努力。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环境
  体育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应从更新观念做起,特别是管理层的办学理念要突破传统的办学思想,提高认识,因地制宜地推动综合素质教育。提倡“平等”的文化观念,对体育科学和人文科学一视同仁。我们不能把体育科学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实用知识,也不能把人文科学视为“无用科学”,由此割裂体育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紧密联系,引发各种人才的“单向度”倾向。相反地,我们应促进体育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融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完善人文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在人文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充实和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创建浓厚的人文氛围,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遵循示范的原则,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
  教育部部长周远清曾指出,要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做到“两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众多学者一致认为,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德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其本身具有示范性和榜样性的作用。教师的良好品德、心态、行为等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在学生中加强人文知识宣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积极 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知识对学生的影响不应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应更多注重知识的内化、兴趣的激发和人文精神的提高。这种深远影响有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学术水平以及对学生的感召力。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课堂授课式的教育,也有课外活动的教育,还有社会实践的教育。比较有效的综合素质教育,还是那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把综合知识渗透到平时的学科教育教学当中的理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由学校来组织,师长来引导。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教自己的老师的教育。大学生们年轻而充满朝气,聪明且对外界敏感。他们的体力和脑力及记忆力均强,他们的求知欲是那样旺盛。对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只要提供学习环境,他们可以自己学会。他们希望从事的活动,只要给他们以条件,他们便能不知疲劳地做起来。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大学的教育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有可能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素质课程老师。
  第一,引导学生改变观念,广泛阅读各类人文社科书籍。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对经济、法律类知识的需求急剧上升,不少大学生带着“有色眼镜”对文史哲类书籍不闻不问,造成了文史哲知识的缺失。尤其是体育院校的学生,基于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由一定专业训练而养成的思维、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乃至性格兴趣等,都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对人文知识的偏废更为严重。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奠定客观的视角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使之具备更加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精神。因此,要广泛阅读各类人文社科书籍,完善自身的文化结构,以促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第二,提倡团队精神,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及社区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增进彼此间文化艺术和思想感情的交流,加强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完善自身人格的塑造。社区活动是学生正面接触社会的渠道,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进入社会奠定心理基础。
  第三,淡化功利主义思想,将自己融入现实社会之中。体育院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着梦想,希望自己能一朝成名,终生受益。然而并非每一个体育人都能实现这种梦想。因此,体育院校的学生一方面要刻苦训练,立志报效祖国;另一方面还要淡化功利之心,以平和的心态来学习,将自己塑造成为具备社会需求的良好素质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为社会所淘汰。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的学生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扭转以往那种体育人文化素质差的局面。这既需要有育人的校园环境和便利的学习条件,有老师、家长和社会支持,还需要有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具备了这些条件,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将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也将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刘胜利.关英日大学人文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0(18).
  [2]钱杰,董骏.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
  [3]辛绍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4]张丹,林燕.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其他文献
好的大学校长就如一张名片,可以起到名人广告效应,在争夺教育资源和吸纳优质生源方面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著名社会学家提出了"拟剧理论",认为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而每个社
计算了DDρ相互作用的形状因子和耦合常数.为了把D0介子具有内部结构的效应考虑进去,用Bethe-Salpeter振幅来描述重介子态.夸克流在重介子态之间的矩阵元通过Mandelstam修正
一、组织实施讨论教学的意义    1. 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具有活力、享受诸多权利的生动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都有自己的情感意志,都有自己的情感特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讨论能让学生张扬个性,促进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凸显。因为课堂整个讨论过程都以学生个体的积极自我表现、追求自我完善相伴随,会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  2.发展了学生的多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多维能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防火门主要用于建筑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开口、楼梯间出入口、疏散走道、管道井口等处,平常用于人员通行,在发生火灾时可起到阻止火焰蔓延和防止燃烧烟气流动,并在正送风系统工作时起密封的作用。其设置的位置是否合理、选择型号是否恰当、质量是否合格、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防火门的防火效果,因笔者从事消防安全保卫相关工作,发现一些防火门因生产、使用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防火门不能全面、彻底地起到防火作用
近期笔者对我校大学生的廉政观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江西农业大学(包括商学院)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学生(包括学生党员),共发放问卷400余份,回收有效答卷390份,回收率达到97.5%。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相当多数同学认为我国的反腐败形势很严峻,对今后的反腐倡廉形势信心不足    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同学认为我国现在的反腐败形势很严峻,5
教育目的是转变教育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交往的学习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在教学目的和方法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的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学习的人,若激发了个人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就能够学会任何他们需要学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学习不是教师的传授,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而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高校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也是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学习,分析研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高校职业指导的教育理念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现状,给出了对其生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和机制。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生态质量控制方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和落实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的重要反映。本文的相关研究将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专职辅导员 生态质量 控制方法    高校专职辅导员,作为承担着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大
摘要:当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正在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提高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提供计算机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而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组织是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如何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