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与身份的跨越者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p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 ),英国文坛新秀,著有《白牙》(White Teeth, 2000)、《签名收藏家》(The Autograph Man, 2002)、《关于美》(On Beauty, 2005)、《西北》(N/W, 2012)四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非小说类文学作品《改变思想》。史密斯出生于伦敦北部郊外一个跨种族的家庭,母亲是牙买加移民,父亲是英国人,这不仅让扎迪·史密斯对种族身份问题产生了很大兴趣,而且也为她日后的创作带来了素材和灵感。小时候,由于家里藏书较多,史密斯很早便对文学产生兴趣, 6岁时开始写诗,9岁就尝试写短篇小说。然而禀赋过人的史密斯最初并没打算做职业作家,而是把目标锁定在可以唱歌跳舞的电影音乐片演员上,但15岁时她还是放弃了自己的雄心壮志。1994年,史密斯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在那里,她不仅邂逅了未来的丈夫——爱尔兰诗人和小说家尼克·英尔德,而且还汲取了大量的文学营养,这对她日后的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史密斯在剑桥大学读书时,也发表过不少短篇小说,不过篇幅都比较长,像《贝吉姆夫人的儿子和私人教师》(Mrs. Begum’ s Son and the Private Tutor,1997)就足足有80页之多。文中,史密斯通过英国家庭教师偶遇孟加拉国学生的故事来表现她日后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主题,如多元文化主义、种族间的关系以及宗教狂热等。后来她将这个短故事加以修改,用作《白牙》的一个章节。
  1997年,史密斯从剑桥大学毕业,此前她已初步完成了《白牙》 的创作。虽然只是个雏形,但得到了不少出版商的追捧。作品发表后深受读者喜爱,拉什迪(Salman Rushdie, 1948— )等作家也给出了肯定评价,作品一连斩获“惠特布雷德最佳处女作小说奖”“卫报新作奖”“英联邦新作奖”和“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史密斯并没有像其他黑人作家那样,在作品中大肆谈情说爱,或者描写一个奴隶牵动人心的生活经历,而是对种族、文化、家庭等问题展开细致入微的探讨,创造出一种不同的黑人英国小说,为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种族移民下的身份变更
扎迪·史密斯

  《白牙》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北伦敦,主要描写了阿吉·琼斯、萨马德·伊克巴尔和马科斯·查尔芬三个家庭。阿吉·琼斯和萨马德·伊克巴尔在“二战”期间的保加利亚战场上成为朋友。30年后,两人重逢。阿吉是一个靠劳动吃饭的英国人,妻子奥菲利亚离他而去,他自杀未遂,后与牙买加女人克拉拉一见钟情,婚后生有一个女儿名叫艾丽。而印度孟加拉族的萨马德则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穆斯林,与妻子移民到英国后不久,两人便有了一对孪生儿子迈勒特和马吉德。第三个家庭是由犹太血统的马科斯·查尔芬和儿子乔什组成的。作者通过三代人之间复杂的代沟与矛盾,揭示出人物在现代社会的同化下所产生的身份冲突。
  克拉拉的母亲霍腾丝在“地动山摇之际”出生,故而霍腾丝自认为是个“神迹娃娃”。她对上帝耶和华见证会的信仰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自认为能感知自己是在为上帝做事。受母亲影响,克拉拉从前也管理见证会的事务,但与瑞安的相识改变了这一切。接触到其他文化后,她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然而,瑞安却与霍滕丝在宗教上达成了共识,他们时常欣然畅聊,一旦克拉拉走近,他们便戛然而止,这让克拉拉感到恼火,也把她推向了“世界末日”。克拉拉选择与阿吉一起离开,从此走向了另一种不同的文化。以霍滕丝为代表的这一代人,他们固守文化与种族身份,对新事物、新文化持排斥和抵制的态度。霍滕丝不仅用宗教压制女儿的新思想,还为外孙女艾丽的混血身份感到担忧。艾丽作为一个黑白混血儿,是故事中一个极为典型的人物。由于班上同学的嘲讽和歧视,她一直为自己的头发、牙齿、身材和遗传基因感到羞耻,为了与基因作斗争,她去美发店企图将头发拉直,甚至利用紧身内衣修正肥胖的身材……
  移民英国的萨马德是伊斯兰教徒,由于不想被英国同化,他经常在祖辈的光辉历史中寻找安慰,甚至将儿子马吉德送回孟加拉。然而事与愿违,儿子浑身上下的英国人做派带给他无尽的失望。与此同时,与白人钢琴教师的婚外情也让萨马德深感自己在无形中也受到了同化,他发觉自己对根文化和自我身份的认识越发模糊不清,这令他痛苦不已。萨马德的两个儿子虽是双胞胎,却代表着第二代移民者对白人文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马吉德乐于接受英国文化,而迈勒特则激进反抗,加入了宗教激进组织,成为宗教激进主义的信徒。
  查尔芬是一位大学教师,也是一位科学家,他从事基因方面的研究,希望通过实验将患有白化病的老鼠变成白鼠。在他看来,拥有白人基因与血统的白种人才是最高贵的,这足以说明他内心的白人优越感和种族偏见。然而他的儿子乔什却对种族差异有不同看法,乔什加入了一个动物保护组织,企图抵制父亲对白鼠非人道的实验。
  小说《白牙》为读者展现了三个家庭的三代人不同的种族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身份危机和身份选择困境。霍滕丝这代人受尽压迫,对白人文化持全然抵制与排斥的态度;萨马德为代表的移民则一边在痛苦地反抗,一边却无形中被同化;艾丽、马吉德和迈勒特这一代人则呈现出一种杂糅的状态,他们对身份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纵然如此,作者还是希望以非政治的手段解决问题。比如艾丽,她先前痛恨自己的黑人血统,但回到母亲的故乡后逐渐被那里的美所震撼,于是开始理解外祖母的想法,也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结尾处艾丽对世界的美好憧憬令我们感受到史密斯本人对种族文化和移民身份问题乐观而包容的态度。小说虽以幽默的笔法写就,却深刻地表现出当前社会的种族问题和以一种包容性态度跨越种族移民困境的美好愿望。
其他文献
伯顿和斯皮克  1815年至1857年间,许多白人尤其是英国探险家纷纷涌入非洲。当人们发现奎宁能够有效治疗疟疾时,去往非洲的探险家人数不断增加。  探险家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顿,1821年生于英格兰,其父曾是一位富有的军官。伯顿是19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语言学家,精通30种语言。在牛津(他自恃远远比其他同学更聪明,这种态度自然招致众人的厌恶)不安定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后,伯顿参军并在印度服役
苔菲(1872—1952),俄罗斯著名的侨民女作家,俄国白银时代的“幽默王后”,原名娜杰日达·洛赫维茨卡娅,出身于贵族门第,家族艺术氛围深厚。她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兼演说家,幽默风趣之名远扬。苔菲文中之“笑”大概承袭自他。家中五姐妹也都与文学有着不解的缘分。比如苔菲之姐米娜·洛赫维茨卡娅是20世纪初俄国文坛的著名诗人,两次获得普希金大奖。其他姐妹也都擅长戏剧和诗歌创作。少年时的苔菲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书
一个忙碌的早晨,你因为上班迟到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老板对你发了一通火。到午餐时,你大吃特吃油腻食物,而对蔬菜沙拉视而不见……你一定知道,当压力倍增时,大脑常会促使我们通过进食来发泄情绪。但你也许并不知道,导致贪吃无厌的罪魁祸首很有可能不是你的大脑,而是你的另一个“大脑”。  “第二大脑”担负重任  很奇怪么?没错,你的确有第二个大脑——你的肠道神经系统。在你的身体里有着一个独立而复杂的神经系统
研讨會简介  2011年10月15日上午,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60周年学术研讨會在我校科研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8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70余名專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會,围绕“《语法修辞讲话》研究”、“语法研究”、“修辞研究”、“语用研究”、“语言规划研究”、“结合语法修辞语用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话语分析研究”、“语言符号与传播研究”等多项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大會报告、分组研讨
说到“史诗”,人们最为熟悉的是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其实,世界最早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而古代最宏大的史诗,则是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它计有10万颂,每颂分双行排列,其诗行总量相当于荷马两部史诗总和的8倍,不少印度和西方学者称之为“史诗中的史诗”。  《摩诃婆罗多》的题意有不同的说法。相传诸天神把史诗与作为古代圣典的4部“吠陀”置于天平的两端,由于史诗更重要,因而得名“摩诃婆罗多”。这
《红宇》涉及了相当微妙的主题,但从我处理该主题的方式看,我似乎不应该受到那方面的非议。  ——纳撒尼尔·霍桑    这是霍桑在《红字》出版后致出版商菲尔茨的信中表明的立场。对此,美国布朗大学霍桑研究专家兰德尔·斯图尔特评价道:“的确,他以贞洁的方式处理了一个涉及不贞的主题。尽管他从轻发落了海斯特和亚瑟的罪过,但他从未让他们享受到幸福。”可以说,霍桑在《红字》主题的处理方式上采取了折中、保留的态度,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1905-1982)是当代美国著名诗人,20世纪50年代美国“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军人物和“垮掉派”诗歌流派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最有才智的诗人”,他的有些诗歌被西方读者口头传诵,并被灌成录音带出版发行。然而,他的名字对中国的大多数读者来说还是那样的陌生。  雷克思罗斯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南本德,自幼命运多舛,11岁丧母,13岁丧父,父母双亡后,依靠居住在芝加哥的姨妈生活。从
亲爱的孩子:  从海德堡到沙夫豪森的旅程中你经历的困顿——睡在稻草堆中,啃黑面包,搭乘破旧的马车,这些都是你旅程中要经历的必要而适当的历练而已。如果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就会把这些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当做意外、摩擦与困难的范本。在旅途中,理解就是载着你前进的车辆,理解能力的强弱,会决定你旅程是否顺利,是否需要停下来修整。旅途中,你会时不时遇上一些糟糕的路程和一些糟糕的驿站。因此要小心,使
《圣经》作为基督教文明的核心文本,曾经为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作动力。19世纪之前的欧洲美术史上甚至形成一个传统,即绝大多数画家会涉猎《圣经》内容,并借重圣经画创作跻身于主流画家行列。文艺复兴前后,这种时髦尤为明显。耶稣及其十二位使徒“最后的晚餐”,堪称圣经画廊的主题画群。不同画家笔下,餐桌上的戏台,场面和风格纷呈。  一、喧宾夺主的场景设计  文艺复兴先驱之一乔托 (Giotto,约12
这幅画极为清楚地表明,这个时期的高更仍将自己视为印象派画家。他采用间断的笔触,对主要景物的描绘几乎不加勾勒,如画面前部的猪和后面的房子。画面强调空间感,但远处的树木却相互重叠,融为一体,这与塞尚突出树木之间间隔的特点迥然不同。乍一看,左边的整个画面尤其是前面的田野的确很像印象派的作品,唯有高更那特有的色彩—紫色、粉色和浅紫色的堆砌,似乎显示出他后来的风格。不过再一看就可发现高更日后风格中那连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