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色世界,不止黑白
莎士比亚说:“人生就像一匹由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我们过失的鞭挞,才不会过分趾高气扬;我们的罪恶又赖我们的善行把它们掩藏,才不会完全绝望。”
“非洲圣人”史怀哲就是这样一个用恶去鞭挞以驱使善前进的人吧。年轻时他用弹弓打过小鸟,看见鸟的痛苦他幡然醒悟,丢下弹弓掩面痛哭。而他的一生似乎都在重演儿时的选择,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选择,是拾起弹弓,学会杀戮,还是丢下弹弓,劝善与行善?他终究是悔悟的,从中年步入非洲丛林起,他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那片贫瘠的土地。尽管爱因斯坦称赞他是“纯粹的善良的人”,我却宁愿记得他扔下弹弓痛哭的一幕。在人生善恶交织的布上,他竭力扭动着善的纱线织成锦绣。
和史怀哲一样,我也是一个怀着巨大愧疚的人,我曾经残忍地杀死过自己养的鸽子。
那些鸽子稀里糊涂地钻进了命运的死胡同里,无力挣扎。
死亡来得那样突然,像一场雨或者一阵风,淋湿一片屋顶或者吹落一片叶子那么简单。
如果不是因为要给难产的四妹熬汤,我是断不会设下这个圈套,继而将它们全部扼杀。
它们对我过于信任,因为我们一直相爱着。
我在地面撒上一些鸽子们最爱吃的小麦,鸽子们毫无顾忌地落下来,它们不知道,这些恶毒的麦粒儿,正在向它们伸出死亡的舌头。
它们被套住了。
我将它们装进一个大袋子里,一股脑儿地向墙上摔去,它们大概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吧,世界于它们,已到了末日。
可怜的鸽子们。我的杀戮来得那样迅猛,那样无情,那样猝不及防。
前一刻我还和它们嬉戏玩耍,此时却变成了侩子手。
它们在袋子里张大了嘴,大口地喘着粗气,嘴角的血慢慢流出来,眼睛惊恐地望着我,慢慢地阖上。
它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吧,刚刚还落到我的肩头,充满信任地啄着我的衣襟,把我当成它们在尘世里唯一亲近的人。
我犯了多么滔天的罪孽。我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的灵魂去了,我将去向它们下跪,请求它们的宽恕,人与人的相爱那么难,何况人与鸽子呢?
我親手杀死了与我相爱的鸽子。
曾经,它们就那样守候在我的屋檐上,雪白雪白的,像一小团一小团振翅欲飞的雪。
而我,弄脏了它们,揉碎了它们。
我的肉体沉重,而鸽子飞翔。这些天空中的小小音符,让世界充满乐感。
它们的背部是天空,而我,就在它们的对面,看时光流转。那些美好的旧时光,都镶嵌在鸽子的翅膀上,闪闪发亮。
我的灵魂却生出了洞,再也无法修补。与我相亲相爱的鸽子,飞不过罪孽的沧海。
最近读了一篇小说,里面穿插的一个故事令我感慨颇多:
一个小伙子每天下班要穿越一条胡同,都会从一个姑娘家门口经过,几乎每次都会看到那个姑娘坐在窗下看书。黄昏时分,那场景实在太美了,他总是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那姑娘也看到了他,并无太多芥蒂,一切都很自然……
读到这里,你们会想到什么样的结局呢?
一定会觉得这是个很唯美的故事吧,最后两个人相爱,厮守一生?
可是结局不是这样的。后面的故事是,一个晚上,姑娘被强暴了。姑娘没有看到凶手的真面目,她能向警方提供的唯一线索就是那个小伙子,小伙子因此坐了好多年的冤狱。
這样结束?
不,还没完呢。小伙子出狱后,千方百计找到了那个已经嫁人的姑娘,希望她可以为他洗清这么多年的冤屈,还他一个公道。可是已经嫁人的姑娘岂肯再次揭开那个伤疤,再说丈夫也对当年的事情一无所知,如果她作了证,她的生活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小伙子苦苦哀求了半年有余,姑娘也没有答应,反而威胁他,如果再来骚扰,她就报警。
小伙子恼怒之下,竟然真的将那姑娘强暴了。他说,反正你也不为我洗清冤屈,那我就真的做一回强奸犯吧。姑娘羞愤难当,当场自尽。小伙子也再次入狱,并被处决。
读到后面的结局,感觉真可怕。人性中的善与恶时刻在争斗,小伙子是恶人吗?显然不是,如果按照前半程的场景设置,他本该是一道阳光亮丽的风景,可是邪恶的命运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被推入黑暗,最初是身体,最后是心。
那个姑娘呢?因为一个胡乱的假设而毁掉一个人的青春,又因为懦弱而把一个人和自己一同推向地狱。那看似无辜的柔弱躯体中,其实也隐藏着坚硬的恶。
就像一个人的哭与笑,诞生之初,他的世界便在两个摇篮里晃动,一个是善,一个是恶。
就如同每一天都要经历的昼与夜,就如同每一年都要轮回的春与冬。无人质疑,无人辩驳。
世界在两个摇篮里晃动,善与恶的交织,使我们永远无法成为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人,那么,就去做一个永远战战兢兢的人吧。因为有过失,所以心怀愧疚,转而行善。因为行善,我们努力修补人生的不完美,才能竭力使人生这块由善恶的纱线织成的布变得完整平滑。
而此刻,我只想对那些鸽子问一句:待我收起所有罪念,怀揣慈悲,渡到来生,与你们相遇,你们还肯与我相亲相爱吗?
(编辑/杨逸)
莎士比亚说:“人生就像一匹由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我们过失的鞭挞,才不会过分趾高气扬;我们的罪恶又赖我们的善行把它们掩藏,才不会完全绝望。”
“非洲圣人”史怀哲就是这样一个用恶去鞭挞以驱使善前进的人吧。年轻时他用弹弓打过小鸟,看见鸟的痛苦他幡然醒悟,丢下弹弓掩面痛哭。而他的一生似乎都在重演儿时的选择,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选择,是拾起弹弓,学会杀戮,还是丢下弹弓,劝善与行善?他终究是悔悟的,从中年步入非洲丛林起,他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那片贫瘠的土地。尽管爱因斯坦称赞他是“纯粹的善良的人”,我却宁愿记得他扔下弹弓痛哭的一幕。在人生善恶交织的布上,他竭力扭动着善的纱线织成锦绣。
和史怀哲一样,我也是一个怀着巨大愧疚的人,我曾经残忍地杀死过自己养的鸽子。
那些鸽子稀里糊涂地钻进了命运的死胡同里,无力挣扎。
死亡来得那样突然,像一场雨或者一阵风,淋湿一片屋顶或者吹落一片叶子那么简单。
如果不是因为要给难产的四妹熬汤,我是断不会设下这个圈套,继而将它们全部扼杀。
它们对我过于信任,因为我们一直相爱着。
我在地面撒上一些鸽子们最爱吃的小麦,鸽子们毫无顾忌地落下来,它们不知道,这些恶毒的麦粒儿,正在向它们伸出死亡的舌头。
它们被套住了。
我将它们装进一个大袋子里,一股脑儿地向墙上摔去,它们大概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吧,世界于它们,已到了末日。
可怜的鸽子们。我的杀戮来得那样迅猛,那样无情,那样猝不及防。
前一刻我还和它们嬉戏玩耍,此时却变成了侩子手。
它们在袋子里张大了嘴,大口地喘着粗气,嘴角的血慢慢流出来,眼睛惊恐地望着我,慢慢地阖上。
它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吧,刚刚还落到我的肩头,充满信任地啄着我的衣襟,把我当成它们在尘世里唯一亲近的人。
我犯了多么滔天的罪孽。我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的灵魂去了,我将去向它们下跪,请求它们的宽恕,人与人的相爱那么难,何况人与鸽子呢?
我親手杀死了与我相爱的鸽子。
曾经,它们就那样守候在我的屋檐上,雪白雪白的,像一小团一小团振翅欲飞的雪。
而我,弄脏了它们,揉碎了它们。
我的肉体沉重,而鸽子飞翔。这些天空中的小小音符,让世界充满乐感。
它们的背部是天空,而我,就在它们的对面,看时光流转。那些美好的旧时光,都镶嵌在鸽子的翅膀上,闪闪发亮。
我的灵魂却生出了洞,再也无法修补。与我相亲相爱的鸽子,飞不过罪孽的沧海。
最近读了一篇小说,里面穿插的一个故事令我感慨颇多:
一个小伙子每天下班要穿越一条胡同,都会从一个姑娘家门口经过,几乎每次都会看到那个姑娘坐在窗下看书。黄昏时分,那场景实在太美了,他总是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那姑娘也看到了他,并无太多芥蒂,一切都很自然……
读到这里,你们会想到什么样的结局呢?
一定会觉得这是个很唯美的故事吧,最后两个人相爱,厮守一生?
可是结局不是这样的。后面的故事是,一个晚上,姑娘被强暴了。姑娘没有看到凶手的真面目,她能向警方提供的唯一线索就是那个小伙子,小伙子因此坐了好多年的冤狱。
這样结束?
不,还没完呢。小伙子出狱后,千方百计找到了那个已经嫁人的姑娘,希望她可以为他洗清这么多年的冤屈,还他一个公道。可是已经嫁人的姑娘岂肯再次揭开那个伤疤,再说丈夫也对当年的事情一无所知,如果她作了证,她的生活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小伙子苦苦哀求了半年有余,姑娘也没有答应,反而威胁他,如果再来骚扰,她就报警。
小伙子恼怒之下,竟然真的将那姑娘强暴了。他说,反正你也不为我洗清冤屈,那我就真的做一回强奸犯吧。姑娘羞愤难当,当场自尽。小伙子也再次入狱,并被处决。
读到后面的结局,感觉真可怕。人性中的善与恶时刻在争斗,小伙子是恶人吗?显然不是,如果按照前半程的场景设置,他本该是一道阳光亮丽的风景,可是邪恶的命运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被推入黑暗,最初是身体,最后是心。
那个姑娘呢?因为一个胡乱的假设而毁掉一个人的青春,又因为懦弱而把一个人和自己一同推向地狱。那看似无辜的柔弱躯体中,其实也隐藏着坚硬的恶。
就像一个人的哭与笑,诞生之初,他的世界便在两个摇篮里晃动,一个是善,一个是恶。
就如同每一天都要经历的昼与夜,就如同每一年都要轮回的春与冬。无人质疑,无人辩驳。
世界在两个摇篮里晃动,善与恶的交织,使我们永远无法成为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人,那么,就去做一个永远战战兢兢的人吧。因为有过失,所以心怀愧疚,转而行善。因为行善,我们努力修补人生的不完美,才能竭力使人生这块由善恶的纱线织成的布变得完整平滑。
而此刻,我只想对那些鸽子问一句:待我收起所有罪念,怀揣慈悲,渡到来生,与你们相遇,你们还肯与我相亲相爱吗?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