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的影响,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研究并对网民评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网络网民评论的特点、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了网民的特点如本身的多样性、娱乐性等问题,对网络评论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并分析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是怎样实行消解以及消解的后果和对此问题的反思,以及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更合理地建造网民评论机制。
关键词:网络评论;新闻;新浪微博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5-0048-02
一、网络网民评论概述
我国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网络的出现使原来地域限制不再成为信息流通的障碍,同时形成了新的网络世界。我国网民的数量10年为4.2亿,占人口比重为31.8%,截至2014年六月网民数量为6.3亿,占人口比重为46.9%,由此可见互联网渗透力之强。我国网民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且网民主要分布在城市、学生群体、20~29岁的人群之中,而这些青年也正是思想较为活跃并敢于表达出自己思想的人群。伴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手机网民与迅速崛起手机网民也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截至2014年6月,手机网民数量共有5.3亿人,占所有网民的83.4%。
新浪微博成立于2009年,成立之初就被称为中国的Twitter,截至目前注册人数有8亿(其中包括重复注册),并且自其开始创办截至目前一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一大批网络流行语也不断经过新浪微博进行发酵。新浪微博自诞生之初就如黑马一般在网络中站稳脚跟,甚至腾讯微博在拥有QQ庞大数量资源的基础上依然在微博上难以超越新浪。因此通过对新浪微博个案研究可窥见网民网络新闻评论特点。
二、网络网民评论对新闻的影响
网络网民是组成网络活动的主体,对网络上信息的传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甚至网民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例如柯震东吸毒的消息就是由微博上一位父亲是警察的普通用户曝光出来,之后引起轩然大波,在媒体界引发不小的震荡,这起事件中普通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网民的网络评论是网友自发的对某事件进行关注而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的行为。“我们认为,网络评论从本质说是一种意见信息,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1]”网络评论是以网络作为新的载体,以网民为主体,网络评论与传统的评论机制最大的不同是评论者身份的改变,由专业人员向普通网民过渡。除此之外,网络网民的评论特点有:
1.受众话语权得以实现。网络新闻评论最大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及时性、双向性,这也是Web3.0最大的特点之一,Web1.0实现了信息的迅速传播;Web2.0实现了传播的交互性;而Web3.0则是将这种交互性继续向前推了一大步,将观点的传播加入进来,受众与传播者可以直接及时地进行交流,信息的反馈实现了及时化。双向互动传播在网络中成为可能并成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比传统媒体来说,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参与门槛较低,只要会使用网络的受众就可以在新闻、微博等信息下面进行跟帖、评论。这种低门槛使受众的话语权得到实现。“在网络论坛上,任何公众个体的发言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特定的话语强势群体,每个人都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和平台上发表自身见解。[2]”由于受众的职业、年龄、喜好等影响对新闻事件关注的角度、进行的思考等也有所不同,网民的网络评论是一种较为自由的评论。因此,网络传播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保证了不同的受众发出不同的声音,网络评论的多样性得到保证。
2.缺乏真实性、公信力较弱。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评论门槛低、范围广、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任何会使用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这种评论机制保证受众话语权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由于其监督机制还待完善也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行煽动性、辱骂性或者伴有其他目的性的评论。
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制作周期长,传播速度慢,但其整体真实性强,公信力高。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在我校的公开课上说到:看靠谱的新闻还是看央视。网络由于其本身的特质,其新闻或者评论上自觉带有鱼龙混杂的特质,这就造成其评论的公信力下降,“网络水军”的形成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反应,我们也经常可以见到所谓的“五毛党”在网络上招摇;另一方面受众难以区分信息的真实性。“炒作”也成为网络中最常见的字眼,受众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寻找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实非易事。
3.把关人角色的转变。把关人理论由美国学者卢因提出,即对新闻筛选起作用的人或者组织。网络评论的广泛性、多样性以及真实性不足、公信力不足等都与其把关人的设置有关系。在网络中把关人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后台操作的人员,具有更大程度的隐性,把关人通常由网站的设置者、贴吧、版主等来扮演。就新浪微博来看,普通的受众对于评论只能选择删除微博或者禁止评论来实现对评论的屏蔽,此时把关人的作用逐渐减小,除非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或具有政治煽动性的言论,新浪微博会进行处理之外,整体上网络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
“‘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传媒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去大众传播渠道。[3]”对于把关人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一方面这种形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话语权,从机制上保障了受众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从另一方面而言,这是把关人的缺失造成信息的真实性不足,受众可以随意对消息进行评论或者再传播,甚至可以通过“赞”或“顶”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把关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但如果过于忽视把关人的作用又会造成信息的失真,这也是新媒体所应该权衡的地方。
三、网络网民评论削弱新闻严肃性的表现
网络网民的评论由于网民的多样性也带来评论的多样性,网民对待事件的不同态度也对事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网友恶搞、打趣、围观的态度也会对新闻事件的严肃性进行消减,使原本正式的新闻事实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无形之中被消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闻评论趋于碎片化、娱乐化,对权威进行消解。从表现上来看,新浪微博根据受众的喜好将微博分为几个版块:新闻、读书、旅行等等,新闻又可以分为时政要闻、娱乐新闻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版块的细分,这种版块化的划分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迅速定位到自己关注的话题。同时,微博的形式是每次发送140字以内的内容,从形式上避免了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的产生,其新闻只能是对事件事物高度概括。评论的碎片化、娱乐化主要来自网民的多样化。不同的网民看待同一事件也会有差别。网络大侠太多以至于网民甚至发出看微博就是过来看评论的呼声,段子手们太厉害以至于评论比事件本身更有趣、更好玩,受众也容易接受此种调侃式的解读方式。每个单个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爱好、特点、性格等,每个群体又有自己的规则、意识等,受众的这种特质影响评论的多元化。网民可以自由地对原来严肃的、神圣的新闻事件进行调侃。网络评论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新闻的严肃性、正式性逐渐降低,不断成为受众调侃的对象。
2.意见领袖角色转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立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3]”在传统媒体中,意见领袖通常是由某一领域的专家、领导等有名望、有影响力的人来担任,并且意见领袖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常常是传统媒体主动去寻找、采访等。且意见领袖在某一领域形成之后则不容易发生改变,即成为这一领域的“发言人”。
而在网络传播中,“只要你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支持,你就可以成为网上意见领袖。尽管网上意见领袖在支持者作用下,似乎具有更重的话语分量和更大的传播影响,但从本质上讲其自身并没有什么话语特权。而且,一旦网上意见领袖的见解不再被其他人接受和认同,其意见领袖地位及其影响也会随之消解。[2]”网络中的意见领袖通常是网民自发选出来的,通常是通过“赞”,使评论或者跟帖变为热点,这种“一人一赞”致使意见领袖是网民自身投选出来了,具有更大程度的代表性。并且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将某条微博中的热点回复定义为意见领袖的话,则其在另外微博中则可能销声匿迹。
除此之外,网民的观点也在影响传播者,传播者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就降低新闻的严肃性;网民的喜好、网络本身的娱乐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新闻的严肃性。受众逐渐缺失观看报纸或者杂志的仪式感和礼仪性,信息变得唾手可得,网民的评论也更加简单,只要在对话框输入相应文字就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网络以及网民也用自己的方式对新闻的严肃性进行了消解。
四、对网络网民评论的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的消解,这种消解也影响了新闻本身,这也就引发我们对这种影响的关注。“在Web2.0 环境下,人们普遍感到,获得观点已经与获取信息同等重要,但要想从中获得体现价值的观点信息却变得越来越困难。[4]” Web3.0的加入更是让新闻、评论、传者、受众变成大杂烩,各种观念并行,把关人缺席、意见领袖身份不明,似乎没有人对新闻或者评论的影响负责。
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网络网民的评论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自由表达观点的同时应该考虑自己言论的影响力。在海量的信息中更是要进行深度的挖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保持自我。无论是隐形的影响还是显性的影响,网络都毫无疑问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制作方式,而这种影响所带来的结果我们也应一分为二来看待:一方面,新闻以一种受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受众的参与程度也空前提高,话语权得到保障,提供了受众表达观念的场所;另一方面,开放性的网络鱼龙混杂,同时形成一批网络暴民,在网络中进行肆意的谩骂和攻击网,网民也难以区分消息的真假。网络过度的开放也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好,新闻评论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5]。网络评论健康机制的建立需要机制与网民同行。
参考文献:
- 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 曹劲松.政府网络发言[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陈晓美.网络评论观点知识发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4.
- 胡文龙,秦珪.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