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口存卫生隐患 专家建议勿直接饮用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出去旅游的时候买一瓶饮料打开就喝。但是你知道吗?这样的习惯并不卫生,塑料饮料瓶的螺纹瓶盖并不具备密封的效果,就是旋钮那个地方,暗藏着许多看不见的卫生隐患。
  对于消费者来说,瓶装饮料,特别是小瓶装饮料以其外出携带便捷、方便饮用,而被消费者所青睐,但殊不知,瓶装饮料的小瓶盖上却存在着看不见的隐患。多数市民都不相信没开封的饮料会造成污染。
  记者做了一个实验,将没有开封的瓶装矿泉水放到墨水里浸泡,过一会儿拿出来打开瓶盖发现,瓶口的螺纹部分已经渗有墨水,但墨水并没有进入饮料瓶内。专家指出,在瓶装饮料中,真正起到密闭作用的是螺纹瓶盖上一块突出的胶垫,就是因为这块胶垫的密封,保证了瓶内饮料与外界的隔离。但目前在我国,饮料都是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封口时难免出现压力不够、密封不严的问题,而瓶口的螺纹部分又不能起到密封作用。但是,这个在食品包装行业里几乎都公开的“秘密”,并不为消费者所知晓。
  这就说明,一旦有灰尘或细菌,极有可能进入平时喝水的位置而对瓶口造成污染。并且,瓶口的螺纹部分在从饮料出厂到消费者饮用这段时间之内,都是暴露在空气中,不受任何保护的。而这段时间,可以是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一年。这样的情况无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春夏季节,病毒细菌高发易传染,该隐患更明显。
  专家指出,如果密封不好的话,特别在封口外侧,就会有些细菌、灰尘在这个地方残留,消费者喝的时候,可能对健康直接造成隐患。
  如此大的卫生安全隐患,为何得不到大家的广泛重视?专家说,消费者不知情,瓶口螺旋处卫生标准空白,生产商家为降低成本,不愿意改变瓶体模具,都是无法推动瓶口螺旋处卫生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专家建议消费者改变饮用习惯,消除卫生隐患。
  一般这种饮料肯定还是要去正规超市购买,最好是成箱的,没有打开的,打开以后如果不能确保外面很干净,拿水冲一下或擦一下,这也是有效去除灰尘的方式,但是它不能解决微生物的问题,还有打开以后喝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拿嘴接触瓶盖特别是瓶口,最好是倒在干净的杯子里后再饮用。
  据《现代保健报》
  编辑/王翠萍
其他文献
本文从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依存关系出发,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与城市化分离发展所造成的城乡二元格局的历史成因和现实困境,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
我国古代的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在鸦片战争前后合流,产生了侠义公案小说。本文对合流的原因作了探讨,指出读者审美心理的转变是侠义、公案小说合流的内在推动力,而清官和侠士在职
盐,饮食调味少不了它的帮忙,可盐吃多了、吃错了也不行!什么菜要烹制完了才加盐,什么菜要刚做时就放盐,哪些菜吃的时候才放盐,什么时机放盐,有时候很重要。  烹制快结束时放盐的菜:  爆炒肉片、回锅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时,在旺火、热锅油温高时将菜下锅,并以菜下锅就有“啪”的响声为好,全部煸炒透时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老,养分损失较少。  烹调前先放盐的菜:  蒸制块肉时,烧整条鱼、炸鱼块时
水管应用PE管  改造时,应该将管线全部更换为PP—R、PE等新型塑料管材,或较高档次的不锈钢管和铜管。安装时应多加管卡子固定,以保证管路长期稳固。尽量不要把水管暗埋在地面下,以防跑水。  闭水试验不能省  堵住地漏,在洗手间放5厘米深的水,观察24小时,到楼下邻居家检查。如果有问题需重新做防水,等地面完全干透后,再铺设瓷砖并进行整体装修。将卫生间的蹲便改坐便时,要处理好坐便器下水口位置的防水。 
一个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寄来她的工作照: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被隔成一个个小格子,办公桌堆满了资料,显得又小又窄……照片旁边是朋友的抱怨:“每天要在这待近10个小时,有时都喘不过来气。”  拥挤办公室:  让人窒息的“都市森林”  现代的办公格局大多是一个大房间,隔断出N个小空间,这种设计让很多办公族倍感压迫。有位网友发帖说:“一抬头,看到对面同样忙碌的同事,感觉自己好像‘井底之蛙’;站起来,看到的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