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来自各方面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相应也会越来越高。有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来自于学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动机障碍、情绪挫折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更是到了非进行不可的地步。近年來,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报道在媒体上可谓是屡见不鲜。这说明,“我们对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已迫在眉睫”,这更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的心声。
“挫折教育”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可该怎样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实际就是“抗挫折教育”,在物质条件相对提高的今天,挫折教育可能更多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人为地让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所以,实施挫折教育可以从以下儿方面入手:
一、 认真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
学生受挫的原因包括外在与内在两方面,凡是由于个人条件限制而无法达到目的原因属内在原因,个人条件以外的困难与限制属外在原因。
造成学生受挫的内在原因主要有生理、心理两大因素。因生理缺陷而造成的受挫,较显而易见;因心理因素而造成受挫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个体的能力、素质、性格多种因素。而由个人的自我估价、价值取向、愿望水平不当而造成挫折就更为复杂。
中学生受挫的外部原因集中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最易造成学生心理受挫的家庭原因有三类:一是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长期分居,家庭重新组合或家中有亲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个别家长缺乏教育常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子女要求过高或放任自由,溺爱娇惯,或简单粗暴。三是居住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经济情况拮据,或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学生受挫的外部原因和学校管理与教学方法也有直接关系。
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不可低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些陈规陋俗、不当的宣传等反面影响,和学校里的正面教育往往形成强烈的反差,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二、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调整方式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在其生活学习道路上身处逆境,遭受挫折。受挫是客观的,也是正常的,但是无论那种原因引起的受挫,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或行为发生影响,弄不好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反应。为了避免某些消极反应(如压抑、攻击)的出现,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调节方法:
(1)化解法:受挫者在极度矛盾时往往采用过激的反应方式,教育者应冷静对待,切不可针锋相对。要防止其心理恶化,首先应使受挫者脱离现场,然后采用其它方式释其怒气,逐步使其恢复平静,再行教育措施。
(2)转移法。受挫者情绪愤怒、沮丧、失意时,教育者应设法将其注意力转移。日本某公司设置“人类控制室”,为受挫者设置公司老板皮人像,供其渲泄、转移怒气,可视为成功范例之一。例如,笔者曾带过一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侯某,因一次成绩受挫后,采取自暴自弃,厌学等过激的方式。我及时主动地帮助他分析原因,指出其错误的反应方式,并引导他将精力转移到优异的成绩上,后发愤考上重点高中。
(3)替代法。受挫者身处逆境时,教育者引导其正确认识受挫现象,并从其它活动方式中谋求成功以代替受挫时产生的情绪状态,使学生认识到受挫是客观、正常的,一方面的受挫并不影响另一方面的成功,受挫时多用成功情绪置换,受挫并非等同错误,可有效地缓解受挫情绪。
三、要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环境
多创造一些让他们自由交流的机会,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多交朋友,让孩子遇到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培养孩子的友谊感、依恋感与安全感。
四、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学生参与一些集体决策,教师可以适当把责任下放,如果学生做得较好,要及时鼓励,说些表扬的话,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此外,平时对孩子的要求,最好不要全部答应,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其受到挫折,要让他们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的。如有的孩子吃雪糕,吃完了第一支,就不该答应他吃第二支。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学习好的,可能体育不好:篮球好的,可能短跑不好。那老师就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方面自己可能会遇到困难,自己要去克服。
在进行挫折教育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正所谓物极必反,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反而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敢前进。
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学生,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困难。
三是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疏导。如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实现日标,让学生体会只要战胜了困难就能前进一步,而进步、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
四是要多为学生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学生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为了孩子们的明天,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挫折教育”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可该怎样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实际就是“抗挫折教育”,在物质条件相对提高的今天,挫折教育可能更多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人为地让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所以,实施挫折教育可以从以下儿方面入手:
一、 认真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
学生受挫的原因包括外在与内在两方面,凡是由于个人条件限制而无法达到目的原因属内在原因,个人条件以外的困难与限制属外在原因。
造成学生受挫的内在原因主要有生理、心理两大因素。因生理缺陷而造成的受挫,较显而易见;因心理因素而造成受挫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个体的能力、素质、性格多种因素。而由个人的自我估价、价值取向、愿望水平不当而造成挫折就更为复杂。
中学生受挫的外部原因集中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最易造成学生心理受挫的家庭原因有三类:一是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长期分居,家庭重新组合或家中有亲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个别家长缺乏教育常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子女要求过高或放任自由,溺爱娇惯,或简单粗暴。三是居住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经济情况拮据,或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学生受挫的外部原因和学校管理与教学方法也有直接关系。
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不可低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些陈规陋俗、不当的宣传等反面影响,和学校里的正面教育往往形成强烈的反差,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二、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调整方式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在其生活学习道路上身处逆境,遭受挫折。受挫是客观的,也是正常的,但是无论那种原因引起的受挫,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或行为发生影响,弄不好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反应。为了避免某些消极反应(如压抑、攻击)的出现,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调节方法:
(1)化解法:受挫者在极度矛盾时往往采用过激的反应方式,教育者应冷静对待,切不可针锋相对。要防止其心理恶化,首先应使受挫者脱离现场,然后采用其它方式释其怒气,逐步使其恢复平静,再行教育措施。
(2)转移法。受挫者情绪愤怒、沮丧、失意时,教育者应设法将其注意力转移。日本某公司设置“人类控制室”,为受挫者设置公司老板皮人像,供其渲泄、转移怒气,可视为成功范例之一。例如,笔者曾带过一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侯某,因一次成绩受挫后,采取自暴自弃,厌学等过激的方式。我及时主动地帮助他分析原因,指出其错误的反应方式,并引导他将精力转移到优异的成绩上,后发愤考上重点高中。
(3)替代法。受挫者身处逆境时,教育者引导其正确认识受挫现象,并从其它活动方式中谋求成功以代替受挫时产生的情绪状态,使学生认识到受挫是客观、正常的,一方面的受挫并不影响另一方面的成功,受挫时多用成功情绪置换,受挫并非等同错误,可有效地缓解受挫情绪。
三、要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环境
多创造一些让他们自由交流的机会,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多交朋友,让孩子遇到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培养孩子的友谊感、依恋感与安全感。
四、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学生参与一些集体决策,教师可以适当把责任下放,如果学生做得较好,要及时鼓励,说些表扬的话,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此外,平时对孩子的要求,最好不要全部答应,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其受到挫折,要让他们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的。如有的孩子吃雪糕,吃完了第一支,就不该答应他吃第二支。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学习好的,可能体育不好:篮球好的,可能短跑不好。那老师就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方面自己可能会遇到困难,自己要去克服。
在进行挫折教育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正所谓物极必反,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反而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敢前进。
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学生,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困难。
三是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疏导。如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实现日标,让学生体会只要战胜了困难就能前进一步,而进步、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
四是要多为学生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学生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为了孩子们的明天,挫折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