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项复杂而细腻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充分展示语文的艺术魅力。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天地,重感情,重感悟,答案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感悟,我的信条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
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是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感受。如在授《珍珠鸟》时,我首先出示了几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然后抛出“人与动物怎样才能和谐相处”的问题,最后说冯骥才的《珍珠鸟》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学生便怀着急切的心情去欣赏《珍珠鸟》了。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想只有以兴趣导航,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产生初步的兴趣。二是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自己在和读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是在欣赏和感受一种美。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依据,课文只是例子,是语文天地里的一颗小小珍珠,如何引领学生去遨游别有洞天的阅读海洋呢?
首先,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用好、用足、用活这些例子。让学生掌握阅读、体验、分析文章的方法,让其拿着这把钥匙试着自己阅读课外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剖析课文时,重方法而不要一味重知识,如:通过文章的具体事件去了解人物形象,通过文章的景物渲染去窥视人物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学以致用,拿着这些方法去欣赏课文以外的文章。其次,引导学生思维正迁移,搞好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可是,中国文学浩如烟海,究竟该如何读?读哪些呢?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有步骤、有目的引导学生把阅读的触角伸向课外。例如,笔者在教七年级“探险”单元的文章时,便推荐、引导学生阅读《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等探险类文学作品;长时间的如此引导,学生便养成了习惯:学习课文时,思维会自然迁移,去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从而扩大自己的语文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写作的催化剂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作文,关键是激活其情感因素,培养其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催化”: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贴近自己生活的素材,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一、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洞察生活,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诱发学生的内心情素,让学生学会为生活感动,使其能主动作文,有话可说。
作文的关键不一定是写,“山雨欲来风满楼”,只有内心储满了情与事,才可能呼之即出,甚至喷涌而出。所以教师可在学生和生活之间巧妙引导,以催化出学生的内心情感。例如,要掏出学生内心的爱,可以让学生去做这些体验:回家握一握父母的手,帮父母洗一洗脚,看一看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做完这些,学生可能早已感动不已,有的甚至泪流满面,还愁写不出来吗?想让学生绘出美好的景,可以让学生去爬一爬山,逛一逛公园,亲近一下附近的河……做完这些,学生可能早已成竹在胸、感触颇深,怎么会无话可说呢?
谢万琴,女,现居湖北宜昌市。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天地,重感情,重感悟,答案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感悟,我的信条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
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是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感受。如在授《珍珠鸟》时,我首先出示了几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然后抛出“人与动物怎样才能和谐相处”的问题,最后说冯骥才的《珍珠鸟》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学生便怀着急切的心情去欣赏《珍珠鸟》了。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想只有以兴趣导航,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产生初步的兴趣。二是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自己在和读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是在欣赏和感受一种美。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依据,课文只是例子,是语文天地里的一颗小小珍珠,如何引领学生去遨游别有洞天的阅读海洋呢?
首先,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用好、用足、用活这些例子。让学生掌握阅读、体验、分析文章的方法,让其拿着这把钥匙试着自己阅读课外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剖析课文时,重方法而不要一味重知识,如:通过文章的具体事件去了解人物形象,通过文章的景物渲染去窥视人物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学以致用,拿着这些方法去欣赏课文以外的文章。其次,引导学生思维正迁移,搞好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可是,中国文学浩如烟海,究竟该如何读?读哪些呢?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有步骤、有目的引导学生把阅读的触角伸向课外。例如,笔者在教七年级“探险”单元的文章时,便推荐、引导学生阅读《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等探险类文学作品;长时间的如此引导,学生便养成了习惯:学习课文时,思维会自然迁移,去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从而扩大自己的语文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写作的催化剂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作文,关键是激活其情感因素,培养其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催化”: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贴近自己生活的素材,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一、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洞察生活,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诱发学生的内心情素,让学生学会为生活感动,使其能主动作文,有话可说。
作文的关键不一定是写,“山雨欲来风满楼”,只有内心储满了情与事,才可能呼之即出,甚至喷涌而出。所以教师可在学生和生活之间巧妙引导,以催化出学生的内心情感。例如,要掏出学生内心的爱,可以让学生去做这些体验:回家握一握父母的手,帮父母洗一洗脚,看一看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做完这些,学生可能早已感动不已,有的甚至泪流满面,还愁写不出来吗?想让学生绘出美好的景,可以让学生去爬一爬山,逛一逛公园,亲近一下附近的河……做完这些,学生可能早已成竹在胸、感触颇深,怎么会无话可说呢?
谢万琴,女,现居湖北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