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和孩子共同创造五彩的世界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中学”理论的源远流长,始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派提出的实用主义思想,陈鹤琴先生汲取外国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因素,又受到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影响,根据中国国情创造出“做中学”方法论。陈先生提出的“做中学”方法论是指“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做”在活教育体系中,具有两个关键性的意义:一是只有做,才能体现和保证幼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有主体地位;二是只有做,才能使幼儿获得真经验和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全面探索真理,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科学知识打好基础。
  我园在十年践行陈鹤琴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诠释了“做中学”的内涵,即教学方法“四个做”(做中学、做中想、做中去发现、做中求发展)、“三个凡是”(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是孩子自己能说的,应当让他自己说)……在尝试创作过程中培养创造人格。
  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教师要“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些观点是陈老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的,也是在美术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的,能让儿童操作中获得感性经验的,要去先操作;能让儿童探索的技能,要让儿童去探索。
  案例:连着几天了,孩子们都对颜色坐着各种各样的试验。他们在研究怎样让颜色变深、怎样让颜色变浅,那些颜色放在一起更好看等等。在一些孩子兴致勃勃的实验着:xx颜色+xx颜色=xx颜色的时候,涵涵像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如果三种颜色加在一起,会不会变成黑颜色呢?她边上的昊昊却问了个别人都没有想到的问题:老师,所有的颜色,都是别的颜色加起来变出来的吗?有没有变不出来的颜色呢?听到这个问题,我追问了一句:你发现有变不出来的颜色了吗?昊昊说:我想变个红色,可是,好像不管用什么颜色我都变不出来。我把这两个有趣的问题抛给了别的孩子,变成了全班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不断的探索、讨论、验证,孩子们发现了复色和原色。
  二、解放儿童的头脑,让想象变为现实
  相信儿童,尊重儿童,肯定儿童,是儿童自由创作的前提。教育者要做的是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为幼儿提供想象的题目、媒介、资料,使幼儿头脑中能形成表象,以利于儿童通过造型、手段表现出来。
  案例:蹦蹦和跳跳(乒乓系列读物的主人公——两只乒乓球)是孩子们从小班时就已经认识的好朋友。发生在蹦蹦和跳跳身上的故事孩子们都已经耳熟能详地说出来。可以说蹦蹦和跳跳的故事是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们到了中班下学期,他们对蹦蹦和跳跳的了解不再停留在书本上的内容了。在和乒乓球游戏的活动中,含含摆弄着两只瘪掉的乒乓球,一会儿她悄悄的对源源说:源源你快看啊,这是乒乓球小雪人,源源反对说:不对的,雪人是白色的,不是橙色的。我觉得它像一只小鸡。你看这是头,这里是身体。含含不服输的说:乒乓球也有白色的啊,我用白色的做它就是雪人了。我在一边看到了孩子们的争论,我把他们争论的话题变成了一个短短的小故事——乒乓小子的奇想。当我把这个故事说给全班孩子听了以后,孩子们说:我也会给乒乓球变身的。有的说:我可以把它变成花朵、有的孩子说:我可以把它变成火箭,还有的孩子说,我可以把它变成小鱼……在孩子们的讨论声中,《乒乓小子的奇想》在继续、在不断完善。并正式编入《乒乓系列读物》中作为我们的园本教材之一。
  三、做中求进步,实践出真知
  美术教育最忌模仿在前,教师应相信儿童有创造的能力,这并不是说儿童作画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很多情况是儿童丰富的想象由于能力有限难以表达,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单单表现停留在绘画技能的教授上。更应该把孩子带入真实的环境中,让孩子在其中体验、感受。
  案例:在对名画(玩球的人)的模仿创作中,老师先让孩子玩一玩球,根据音乐的节奏摆出一个玩球的造型。在孩子玩球的过程中,老师把孩子玩球的动作用相机记录下来,让孩子作为自身创作的元素。当作品完成时,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创作的作品中的人物动作形态各异。
  四、激励创新思维,在尝试创作过程中培养创造人格
  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点在于培养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通过启迪儿童的创造思维,将认识和创新结合起来,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案例:孩子们已经熟悉、了解了颜色一段日子了,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四幅画:每一幅画都是用同样的简单几何图形重叠组成的,也就是说这些画的构图一模一样,但却看不出具体的形象,光从构图看它们只是一些几何图形的重叠。但是,我在上色时,却用了四种不同的配色方法:①墨绿、中绿、绿灰;②赭石、熟褐、生褐;③银灰、普兰、湖蓝;④玫红、中黄、草绿;表达了四个主题:①夏、②秋、③冬、④春。让幼儿自己去辨别。我问孩子:你觉得那幅画是春?那幅画是冬?你为什么认为这幅是春?那幅是冬?冬冬说:我觉得第四幅是春天,因为春天百花开放了,有很多漂亮颜色的。宁宁说:我觉得第一副是夏天,树木长出了好多叶子,都是绿绿的,那个小红点,就是太阳,因为叶子太多了,太阳就露出一点点。青青提出的问题最有自己的想法,他说:老师颜色颜色既然可以表示春夏秋冬,还可以表示别的什么吗?青青一提出这样的想法后,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我告诉孩子,颜色可以表现所有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来试试看好吗?于是孩子们开始来自己选择表现的主题,表达他们对色彩的理解。有孩子使用了一种颜色——熟褐,表达了主题——哭;有孩子使用了紫色和玫红,表达了主题——梦;有孩子用湖蓝、群青,表达了主题——清凉┈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单纯的用色彩来表达情感。
  “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现代的中国人”。这是新世纪向教育提出的新任务,也是新《纲要》的核心目标。我将不断汲取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思想,不断探索、实践,和孩子共同创造五彩的世界。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认为语文教学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太少的呼声尤为高涨。语文教学呼唤朗读。金木克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能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重要作品,也是历代传颂的名篇。这首诗写于一个触草木为之含悲的年代,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我们要从重视生命质量、重视学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生参加学习实践及从中获得学习的重要性,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独特的体验。  一、优化体验情景
当今教学方法的体系就是运用“激趣、启思、导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在探索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个人几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那么教师在
【摘要】 本文以有意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原理,并对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究。  【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写作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是: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4.能简单描述人物和事件。5.能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比较高的一门课程。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用问题来引领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锻炼思维能力,老师在这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师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教学相长。我想,这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吧。但是,问题设置的合适与否,老师的点拨适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成败
[摘要]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公民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公民的素质之一,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尤为重要。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要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注意矫正幼儿细小的行为错误;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培养集体促进个别;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关键词]保育员 幼儿 卫生习惯  一、为什么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卫生习惯  幼
【摘要】“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教师们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确定目标。总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不好把握。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
正课堂学习与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根本阵地,也是同学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效率直接制约者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现实中的数学问题,积极运用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释生活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数学内容,无论是在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在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较初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和更高的要求,多数学生一进入高中就感觉到学好数学不容易?在提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
《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写文章是客观事物和道理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和道理是作文的材料。可现在的孩子往往对事物的观察粗枝大叶,缺乏感知,所以面对写作的时候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鲁迅曾经说: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明确地指出学会观察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截取《有趣的动物》一课中的几个
语文课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视听,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