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美 科技工作者
“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心甘情愿地做好夹马口引黄工作。只要农民兄弟过上好日子,我就快乐。”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局长张学会30多年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2013年10月15日,张学会捧回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节水管理奖。之前,国内拿回该奖项的均为院士级专家。这是众多水利人梦寐以求的殊荣,但在他眼里“自己始终是个浇地的人”。
结缘水利
1960年,张学会降生于运城市临猗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迎接他的是三年自然灾害,兄弟姐妹4人跟着父母饿肚子那是情理中的事儿。人们常说“家贫出秀才”,张学会正应了此话,小小年纪便知道在学习上下狠劲,他门门功课在班上总是遥遥领先。转眼间到了1978年的高考,自小热爱机电的他在填报志愿时便填报了机电系。也许是他今生与水利有缘,时任高中数学老师的姑父却“点化”他填报了水利系,结果被太原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水利工程系顺利录取,从此与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四年大学学业完成,攻读农田水利专业的张学会被分配到了东下电灌站。看了一圈,同班同学中数他这份工作最苦、最累。在大家为他这位高材生抱屈之时,他却在那里偷着乐:基层虽苦,年轻人不吃苦能得到历练吗?这里活多事杂,不正是把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那些东西变为真知识的好课堂吗?志向归志向,决心归决心,现实是残酷的:走风漏雨的仓库是他的宿舍;砖头堆砌起来的床铺上下都得小心翼翼;简陋的伙房,最低的伙食标准,一日三餐凑合着吃;更令人寒心的是两年只发了三次工资……所有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动摇他历练苦修自己的决心。
两年后,东下电灌站与夹马口电灌站合并,张学会来到夹马口电灌站工作。32年里,他先后从事过运行工、电检员、工程测量、灌区配水等工种,担任过技术员、工程科长、副局长、局长职务,工种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挪了一个又一个,他却始终不离基层。照他的话说,他这个“浇地人”与灌区、与基层的同事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1997年,张学会走上局长的岗位,接任之初,他面对全局干部职工立下誓言:“把夹马口引黄事业作为我一生的事业来做,全心全意为灌区农民服好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创新管理
1998年,夹马口灌区仍处于“吃大锅”、管理粗放时期。走上局长岗位,踌躇满志、锐意改革的张学会坐不住、等不及了,率先提出了“灌溉水是‘商品’,灌区模拟‘企业化’运作,提高水分生产率”的管理理念。面对社会上的争议,顶着上级水利管理部门领导的不理解,张学会一面和大家“待商榷、搞探讨”,另一面又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让一线工作人员和灌区的老百姓谈利弊、出主意,验证和完善着自己的构想,来了个“先行先试”。
随着国家对水利管理的高度,2003年水利部明确提出“水商品”理念,提出要加大灌区管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红线”。有了“尚方宝剑”和“行军令”,张学会顿时觉得天高地阔、心清气爽,他的“理念”再也不用藏着掖着了。他带领着他的“大小三军”,率先在夹马口灌区实行了“事企”分开、模拟“企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紧接着,他又把信息化技术引入灌区,建立集语音、数字及图像为一体的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实施“阳光工程”、“一票收费”,使灌溉管理实现“超市化”,以公开求公平、公平求公正、公正促和谐,让农民愿意用水,自觉缴费。
在灌区内部管理上,大家有了总体目标,层层建立买卖关系,按水方实行“计件工资制”,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灌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他的管理“理念”和成效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受到时任水利部汪恕诚部长的肯定和表扬,成为全国灌区管理先进典型。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灌区评估,认为“夹马口灌区经济指标达到亚太地区领先水平”。2009年,张学会总结了灌区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出版了《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填补了我国在灌溉管理上的一个空白,受到国家水利部、灌排委员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充分肯定,在国内及国际水利行业产生很大影响,并推广应用。
建设泵站
黄河主流摆动频繁、泥沙含量大、柴草多成为制约灌区效益发挥的瓶颈。2000年,在张学会的主持下,探索创新,力排众议。他带领泵站职工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安装,创建了吴王浮体泵站这项极具黄河特色的工程。它可以随黄河上下浮动,始终抽取表层水,减少泥沙侵蚀,高效而耐用。泵站提水能力50.2立方米/秒,是黄河流域上目前流量最大的浮体泵站,至今已稳定运行16年,这令同行们为之感叹。
2002年,清华大学教授和博士团考察后,称之为黄河上的“一大创举”。但大家绝不会想到,浮体泵站曾经是个不被专家认可的工程。工程原本是建固定泵站,由山西省水利设计院设计,世行贷款支持,这是件多好的事!可张学会却以“黄河在动,泵站不能固定;泥沙太多,设备容易受损;运行不稳,吃亏的是农民”为由投了反对票。一时间,世行撤资、领导怪罪、同行非议,张学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压力,满脑子都是“浇地”的张学会顾不得个人荣辱,一不怯阵,二没退缩,更不敢奢求专业的设计单位和世行贷款施以援手。他和他的“浇水”团队硬是走出来了一条“自筹资金、自主设计、自行安装,不断试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艰难之路。吴王浮体泵站机组从1台到4台、4台到8台……直至今天的26台,成了灌溉能力达200万亩的稳定水源地。吴王浮体泵站原本需要5000万元,结果只用了900多万元,一下子就省了4000多万元。
“全国农村水利先进工作者”、“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全国水利水电科技成果二等奖”,2013年,张学会又荣获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唯一、全省独一份的“国际节水管理奖”……面对诸多荣誉,张学会并不在意,在他的眼里,老百姓的称赞是任何荣誉都比不上的。所以,灌区一上水,他总爱一屁股坐到地头,打问农民水是不是够用;每到秋收,他必会去果园尝几个苹果,听果农说说自己的收成。他知道,自己的梦实现了多少,老百姓说得最准。
“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心甘情愿地做好夹马口引黄工作。只要农民兄弟过上好日子,我就快乐。”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局长张学会30多年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2013年10月15日,张学会捧回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节水管理奖。之前,国内拿回该奖项的均为院士级专家。这是众多水利人梦寐以求的殊荣,但在他眼里“自己始终是个浇地的人”。
结缘水利
1960年,张学会降生于运城市临猗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迎接他的是三年自然灾害,兄弟姐妹4人跟着父母饿肚子那是情理中的事儿。人们常说“家贫出秀才”,张学会正应了此话,小小年纪便知道在学习上下狠劲,他门门功课在班上总是遥遥领先。转眼间到了1978年的高考,自小热爱机电的他在填报志愿时便填报了机电系。也许是他今生与水利有缘,时任高中数学老师的姑父却“点化”他填报了水利系,结果被太原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水利工程系顺利录取,从此与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四年大学学业完成,攻读农田水利专业的张学会被分配到了东下电灌站。看了一圈,同班同学中数他这份工作最苦、最累。在大家为他这位高材生抱屈之时,他却在那里偷着乐:基层虽苦,年轻人不吃苦能得到历练吗?这里活多事杂,不正是把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那些东西变为真知识的好课堂吗?志向归志向,决心归决心,现实是残酷的:走风漏雨的仓库是他的宿舍;砖头堆砌起来的床铺上下都得小心翼翼;简陋的伙房,最低的伙食标准,一日三餐凑合着吃;更令人寒心的是两年只发了三次工资……所有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动摇他历练苦修自己的决心。
两年后,东下电灌站与夹马口电灌站合并,张学会来到夹马口电灌站工作。32年里,他先后从事过运行工、电检员、工程测量、灌区配水等工种,担任过技术员、工程科长、副局长、局长职务,工种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挪了一个又一个,他却始终不离基层。照他的话说,他这个“浇地人”与灌区、与基层的同事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1997年,张学会走上局长的岗位,接任之初,他面对全局干部职工立下誓言:“把夹马口引黄事业作为我一生的事业来做,全心全意为灌区农民服好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创新管理
1998年,夹马口灌区仍处于“吃大锅”、管理粗放时期。走上局长岗位,踌躇满志、锐意改革的张学会坐不住、等不及了,率先提出了“灌溉水是‘商品’,灌区模拟‘企业化’运作,提高水分生产率”的管理理念。面对社会上的争议,顶着上级水利管理部门领导的不理解,张学会一面和大家“待商榷、搞探讨”,另一面又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让一线工作人员和灌区的老百姓谈利弊、出主意,验证和完善着自己的构想,来了个“先行先试”。
随着国家对水利管理的高度,2003年水利部明确提出“水商品”理念,提出要加大灌区管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红线”。有了“尚方宝剑”和“行军令”,张学会顿时觉得天高地阔、心清气爽,他的“理念”再也不用藏着掖着了。他带领着他的“大小三军”,率先在夹马口灌区实行了“事企”分开、模拟“企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紧接着,他又把信息化技术引入灌区,建立集语音、数字及图像为一体的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实施“阳光工程”、“一票收费”,使灌溉管理实现“超市化”,以公开求公平、公平求公正、公正促和谐,让农民愿意用水,自觉缴费。
在灌区内部管理上,大家有了总体目标,层层建立买卖关系,按水方实行“计件工资制”,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灌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他的管理“理念”和成效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受到时任水利部汪恕诚部长的肯定和表扬,成为全国灌区管理先进典型。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灌区评估,认为“夹马口灌区经济指标达到亚太地区领先水平”。2009年,张学会总结了灌区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出版了《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填补了我国在灌溉管理上的一个空白,受到国家水利部、灌排委员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充分肯定,在国内及国际水利行业产生很大影响,并推广应用。
建设泵站
黄河主流摆动频繁、泥沙含量大、柴草多成为制约灌区效益发挥的瓶颈。2000年,在张学会的主持下,探索创新,力排众议。他带领泵站职工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安装,创建了吴王浮体泵站这项极具黄河特色的工程。它可以随黄河上下浮动,始终抽取表层水,减少泥沙侵蚀,高效而耐用。泵站提水能力50.2立方米/秒,是黄河流域上目前流量最大的浮体泵站,至今已稳定运行16年,这令同行们为之感叹。
2002年,清华大学教授和博士团考察后,称之为黄河上的“一大创举”。但大家绝不会想到,浮体泵站曾经是个不被专家认可的工程。工程原本是建固定泵站,由山西省水利设计院设计,世行贷款支持,这是件多好的事!可张学会却以“黄河在动,泵站不能固定;泥沙太多,设备容易受损;运行不稳,吃亏的是农民”为由投了反对票。一时间,世行撤资、领导怪罪、同行非议,张学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压力,满脑子都是“浇地”的张学会顾不得个人荣辱,一不怯阵,二没退缩,更不敢奢求专业的设计单位和世行贷款施以援手。他和他的“浇水”团队硬是走出来了一条“自筹资金、自主设计、自行安装,不断试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艰难之路。吴王浮体泵站机组从1台到4台、4台到8台……直至今天的26台,成了灌溉能力达200万亩的稳定水源地。吴王浮体泵站原本需要5000万元,结果只用了900多万元,一下子就省了4000多万元。
“全国农村水利先进工作者”、“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全国水利水电科技成果二等奖”,2013年,张学会又荣获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唯一、全省独一份的“国际节水管理奖”……面对诸多荣誉,张学会并不在意,在他的眼里,老百姓的称赞是任何荣誉都比不上的。所以,灌区一上水,他总爱一屁股坐到地头,打问农民水是不是够用;每到秋收,他必会去果园尝几个苹果,听果农说说自己的收成。他知道,自己的梦实现了多少,老百姓说得最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