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髌骨骨折是临床上较普遍、较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其治疗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以贵阳市花溪医院2003年以来的80例髌骨骨折资料为基础,探索其治疗方法,以期促进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髌骨;骨折;克氏针钢丝;双结;张力带固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5岁;左侧48例,右侧32例,单侧髌骨骨折75例,双侧髌骨骨折5例,其中跌伤30例,车外伤50例,均为新鲜骨折,受伤后24h 内急诊手术66例,择期手术5例,保守治疗9例。
1.2骨折分类情况根据医院病史资料,将本组病例按骨折情况分为:单纯髌骨横行骨折;髌骨底骨折、髌体粉碎性骨折;髌尖及全髌骨粉碎性骨折三类。对以上类型分别采用Ⅰ:石膏夹板固定保守, Ⅱ: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 Ⅲ:克氏针钢丝“8”字张力带内固定(简称张力带法),其中Ⅰ类9例, Ⅱ类15例, Ⅲ类56例。
1.3治疗方法本组病例Ⅰ类属骨折无移位或有轻微移位但髌股关节面尚平整的骨折,轻微移位的骨折可与局麻下伸膝位手法复位后石膏夹板固定4-6周,Ⅱ、Ⅲ类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或腰麻)麻醉,对Ⅱ、Ⅲ类均作髌前纵弧形“S”切口,切开暴露骨折端,清除关节腔内积血及完全游离的小骨片,直视下骨折端解剖复位,巾钳临时固定,对粉碎性骨折利用稍大的骨块复位(暴露髌骨时尽量不作髌周剥离,利于骨折的复位稳定),扪及髌面平整后。Ⅱ类固定即上好记忆合金聚髌器即可。Ⅲ类固定方法:用两枚2mm克氏针由下向上穿过骨折端由髌骨上极引出。克氏针的深度为居髌骨的中部为宜,穿入的位置要将髌骨分为内侧、中部、外侧三部分,两针应尽量平行(若髌骨下极骨折块较小,可将克氏钢针自髌韧带下方平行穿入)。然后用18号的钢丝沿克氏针的深面紧贴髌骨缘穿出,然后,将钢丝绕过已经复位的髌骨前面形成“8”字收紧(最好用“双结”固定,利于钢丝收紧而不至于钢丝断裂可能),将克氏针的上端向前折弯成锐角,并剪短,旋转180度嵌入髌骨的上缘(最好缝合股四头肌一针,以免术后克氏针易退出),髌骨的下端多余的克氏针部分剪除。术中为便于扪及髌面可在支持带作一小的纵切口。C臂机透视髌骨侧位证实髌骨关节面平整。若为粉碎性的骨折,则需沿髌周加一道环形钢丝(仍用硬膜外穿刺针导引钢丝经过克氏针的后面,紧贴髌周,)仍然“双结”收紧钢丝固定。可用丝线或可吸收肠线缝合髌前及边缘尚还没固定的小骨块,伸曲膝关节,往往骨折端很稳定,术后无需石膏固定(本组病例骨折均系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此法固定,无一例术后采用石膏固定,均很稳定。)。术前不上止血带,术中电凝止血,术后不用引流,伤口逐层缝合,但是注意皮肤皮下组织不能和髌前组织缝合一起,避免术后髌骨无法活动而影响膝关节功能。伤口加压包扎,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抗感染,术后三天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术后5天可扶拐下床活动,同时作膝关节CPM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80例住院时间11~28d;平均17d,骨折愈合时间8~14周,未发生骨不连;随访时间0.5~2年。疗效评定:根据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复位情况,参照胥氏膝关节综合评分标准分为优、良、中、差。①Ⅰ类固定骨折9例,优6例,良2例,中0例,差1例;②Ⅱ类固定骨折15例,其中优8例,良3例,中2例,差2例,; ③Ⅲ类固定骨折56例,其中优53例,良1例,中1例,差1例
3讨论
3.1保守治疗予以手法复位长腿石膏夹板伸直位固定,主要针对骨折无移位及轻微移位,但髌股关节面尚平整,以及确有轻微移位髌面欠平整患者不同意手术,采用保守治疗,固定4-6周,折除石膏。
3.2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法既可以使骨块向中心聚集复位,又能抵抗髌骨前方的分离力,术后适时合理的膝关节运动,使髌股关节面完全接触并处于压力之下,有利于矫正骨折残余移位,恢复关节面的平衡,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可靠的力学效果,本组15例,大都优良,但作者发现聚髌器固定后,对于粉碎严重的骨折术后不宜早期功能锻炼,发生骨折不同程度再移位的不少。且费用相对较高,有时术后尚需石膏固定4周,而影响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79-684.
【关键词】髌骨;骨折;克氏针钢丝;双结;张力带固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5岁;左侧48例,右侧32例,单侧髌骨骨折75例,双侧髌骨骨折5例,其中跌伤30例,车外伤50例,均为新鲜骨折,受伤后24h 内急诊手术66例,择期手术5例,保守治疗9例。
1.2骨折分类情况根据医院病史资料,将本组病例按骨折情况分为:单纯髌骨横行骨折;髌骨底骨折、髌体粉碎性骨折;髌尖及全髌骨粉碎性骨折三类。对以上类型分别采用Ⅰ:石膏夹板固定保守, Ⅱ: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 Ⅲ:克氏针钢丝“8”字张力带内固定(简称张力带法),其中Ⅰ类9例, Ⅱ类15例, Ⅲ类56例。
1.3治疗方法本组病例Ⅰ类属骨折无移位或有轻微移位但髌股关节面尚平整的骨折,轻微移位的骨折可与局麻下伸膝位手法复位后石膏夹板固定4-6周,Ⅱ、Ⅲ类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或腰麻)麻醉,对Ⅱ、Ⅲ类均作髌前纵弧形“S”切口,切开暴露骨折端,清除关节腔内积血及完全游离的小骨片,直视下骨折端解剖复位,巾钳临时固定,对粉碎性骨折利用稍大的骨块复位(暴露髌骨时尽量不作髌周剥离,利于骨折的复位稳定),扪及髌面平整后。Ⅱ类固定即上好记忆合金聚髌器即可。Ⅲ类固定方法:用两枚2mm克氏针由下向上穿过骨折端由髌骨上极引出。克氏针的深度为居髌骨的中部为宜,穿入的位置要将髌骨分为内侧、中部、外侧三部分,两针应尽量平行(若髌骨下极骨折块较小,可将克氏钢针自髌韧带下方平行穿入)。然后用18号的钢丝沿克氏针的深面紧贴髌骨缘穿出,然后,将钢丝绕过已经复位的髌骨前面形成“8”字收紧(最好用“双结”固定,利于钢丝收紧而不至于钢丝断裂可能),将克氏针的上端向前折弯成锐角,并剪短,旋转180度嵌入髌骨的上缘(最好缝合股四头肌一针,以免术后克氏针易退出),髌骨的下端多余的克氏针部分剪除。术中为便于扪及髌面可在支持带作一小的纵切口。C臂机透视髌骨侧位证实髌骨关节面平整。若为粉碎性的骨折,则需沿髌周加一道环形钢丝(仍用硬膜外穿刺针导引钢丝经过克氏针的后面,紧贴髌周,)仍然“双结”收紧钢丝固定。可用丝线或可吸收肠线缝合髌前及边缘尚还没固定的小骨块,伸曲膝关节,往往骨折端很稳定,术后无需石膏固定(本组病例骨折均系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此法固定,无一例术后采用石膏固定,均很稳定。)。术前不上止血带,术中电凝止血,术后不用引流,伤口逐层缝合,但是注意皮肤皮下组织不能和髌前组织缝合一起,避免术后髌骨无法活动而影响膝关节功能。伤口加压包扎,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抗感染,术后三天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术后5天可扶拐下床活动,同时作膝关节CPM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80例住院时间11~28d;平均17d,骨折愈合时间8~14周,未发生骨不连;随访时间0.5~2年。疗效评定:根据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复位情况,参照胥氏膝关节综合评分标准分为优、良、中、差。①Ⅰ类固定骨折9例,优6例,良2例,中0例,差1例;②Ⅱ类固定骨折15例,其中优8例,良3例,中2例,差2例,; ③Ⅲ类固定骨折56例,其中优53例,良1例,中1例,差1例
3讨论
3.1保守治疗予以手法复位长腿石膏夹板伸直位固定,主要针对骨折无移位及轻微移位,但髌股关节面尚平整,以及确有轻微移位髌面欠平整患者不同意手术,采用保守治疗,固定4-6周,折除石膏。
3.2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法既可以使骨块向中心聚集复位,又能抵抗髌骨前方的分离力,术后适时合理的膝关节运动,使髌股关节面完全接触并处于压力之下,有利于矫正骨折残余移位,恢复关节面的平衡,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可靠的力学效果,本组15例,大都优良,但作者发现聚髌器固定后,对于粉碎严重的骨折术后不宜早期功能锻炼,发生骨折不同程度再移位的不少。且费用相对较高,有时术后尚需石膏固定4周,而影响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7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