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涌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打工浪潮”一浪胜过一浪。这些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农民工中,有的能力强,收入好,机遇不错,能带上孩子入城就近读书;但大部分的农民工却没那么幸运,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读书,这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农村出生且这些年来选择在村级学校任职的我,对此深有体会,在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农村教学点应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浅谈以下看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理想,同学间相处关系不融洽,身心不能得到良好发展
由于缺乏父母的细精心呵护,而学校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一些留守生学习不够自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健康没有得到保障
留守儿童平时很少诉说内心的世界,与他人敞开心扉的交流也就很少见,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平时生活中对他们的关爱,由于父母外出工作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不与父母沟通,导致造成心里健康问题。
3.负面观念阻碍健康成长
在同样的打工环境中, 一些文化较低的家长比文化较高同龄人“混”得好,生活上处处有优越感。 “读书无用论”思想也在他们心中膨胀,认为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强,于是对子女学习放松了要求,有些甚至直接让孩子退学出去工作,从而“读好读坏一个样”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父母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重大影响,留守儿童心灵脆弱,在精神上承受的压力不比父母小,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是较大考验。
二、教学点对“留守儿童” 教育的几点策略
在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占多数,他们身心处在敏感期,可能一句平常话在留守儿童心里却是言外之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家长的支持,教育部也应该鼓励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1.统计留守儿童数量
学校在开学时对学生应该做好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库,为往后对留守儿童做好提前照顾。档案资料不仅要有留守儿童的基本个人信息,兴趣爱好、性格、学习态度以及与家人的沟通交流情况。留守儿童的父母情况也需要记录在档案,父母的基本个人信息,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工作地點,收入等等。另一方面,对临时监护人也要做好基本调查,特别是平时是如何对留守儿童的管教程度。通过记录档案,更精准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培养,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教育工作。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平时与他们经常交流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责任。平时需要多观察学生,留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当他们遇到难题时,能第一时间给予更多的关爱给他们。学校要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网站和电话,选聘一些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解答 “留守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在学习上特殊关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学,要特别注意赏识教育和因材施教,观察找到学生的特长,发展“留守儿童”个人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互助互帮“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年龄相仿且道德品质好、学习习惯好的学生结对,渐渐能够敞开心扉,愿意与同学朋友诉说心里话,使“留守儿童”能与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班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例如,举行学生篮球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赛促练,提高能力。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给予同等对待,不可冷漠相对甚至歧视他们。
4.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留守儿童给予“家庭”温暖
随着农村寄宿学校的逐步兴起,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周一至周五住在学校生活学习。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充分完善学校寄宿制度,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做好“两免一补”和“免费午餐”工作。特别是寄宿留守儿童,他们与家人的交流实在太少,合理安排正常学习,课后可组织一些娱乐活动,让学生体验关怀、快乐和集体温暖。
5.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发展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培养孩子的积极向上心态,学校要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同时,对学生的管理不可极端,应让学生发展由纪律向自律的转变,把学校规章制度强加于学生是没有效的。只有学生从心里理解学校制度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并非限制约束他们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这样学生在学校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与此同时,在平时课堂课后活动中,多给留守儿童空间,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外人,尽快加入班级大家庭中,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发展个人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6.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一些家长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对孩子关注不够,他们很少通过打电话、写书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大部分学生因缺少情感沟通,思念父母,出现心理障碍,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要针对留守儿童对家庭亲情、精神抚慰的渴求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搭建各种平台,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村与城镇间教育的发展平衡,2017年底,隆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村校、教学点积极以此为契机,加大校园软硬件建设力度,教学条件日趋完善。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将利用好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用爱去呵护这些孩子,慰藉他们失落的心灵,塑造他们健全人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理想,同学间相处关系不融洽,身心不能得到良好发展
由于缺乏父母的细精心呵护,而学校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一些留守生学习不够自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健康没有得到保障
留守儿童平时很少诉说内心的世界,与他人敞开心扉的交流也就很少见,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平时生活中对他们的关爱,由于父母外出工作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不与父母沟通,导致造成心里健康问题。
3.负面观念阻碍健康成长
在同样的打工环境中, 一些文化较低的家长比文化较高同龄人“混”得好,生活上处处有优越感。 “读书无用论”思想也在他们心中膨胀,认为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强,于是对子女学习放松了要求,有些甚至直接让孩子退学出去工作,从而“读好读坏一个样”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父母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重大影响,留守儿童心灵脆弱,在精神上承受的压力不比父母小,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是较大考验。
二、教学点对“留守儿童” 教育的几点策略
在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占多数,他们身心处在敏感期,可能一句平常话在留守儿童心里却是言外之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家长的支持,教育部也应该鼓励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1.统计留守儿童数量
学校在开学时对学生应该做好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库,为往后对留守儿童做好提前照顾。档案资料不仅要有留守儿童的基本个人信息,兴趣爱好、性格、学习态度以及与家人的沟通交流情况。留守儿童的父母情况也需要记录在档案,父母的基本个人信息,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工作地點,收入等等。另一方面,对临时监护人也要做好基本调查,特别是平时是如何对留守儿童的管教程度。通过记录档案,更精准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培养,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教育工作。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平时与他们经常交流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责任。平时需要多观察学生,留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当他们遇到难题时,能第一时间给予更多的关爱给他们。学校要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网站和电话,选聘一些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解答 “留守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在学习上特殊关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学,要特别注意赏识教育和因材施教,观察找到学生的特长,发展“留守儿童”个人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互助互帮“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年龄相仿且道德品质好、学习习惯好的学生结对,渐渐能够敞开心扉,愿意与同学朋友诉说心里话,使“留守儿童”能与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班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例如,举行学生篮球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赛促练,提高能力。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给予同等对待,不可冷漠相对甚至歧视他们。
4.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留守儿童给予“家庭”温暖
随着农村寄宿学校的逐步兴起,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周一至周五住在学校生活学习。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充分完善学校寄宿制度,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做好“两免一补”和“免费午餐”工作。特别是寄宿留守儿童,他们与家人的交流实在太少,合理安排正常学习,课后可组织一些娱乐活动,让学生体验关怀、快乐和集体温暖。
5.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发展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培养孩子的积极向上心态,学校要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同时,对学生的管理不可极端,应让学生发展由纪律向自律的转变,把学校规章制度强加于学生是没有效的。只有学生从心里理解学校制度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并非限制约束他们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这样学生在学校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与此同时,在平时课堂课后活动中,多给留守儿童空间,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外人,尽快加入班级大家庭中,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发展个人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6.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一些家长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对孩子关注不够,他们很少通过打电话、写书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大部分学生因缺少情感沟通,思念父母,出现心理障碍,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要针对留守儿童对家庭亲情、精神抚慰的渴求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搭建各种平台,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村与城镇间教育的发展平衡,2017年底,隆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村校、教学点积极以此为契机,加大校园软硬件建设力度,教学条件日趋完善。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将利用好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用爱去呵护这些孩子,慰藉他们失落的心灵,塑造他们健全人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