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声机发明者爱迪生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eedt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上来了!别上来了!挤不下了!”面对闻讯蜂拥而来的记者,《科学美国人》的主编—“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的老朋友俾契诙谐地说:“楼板快塌了!”
  这是1877年12月7日在《科学美国人》杂志社楼上俾契的办公室里的一幕。
  那么,这里发生了什么轰动性新闻,让记者们趋之若鹜呢?
  只见一个30岁的小伙子把带有尖针和薄膜的圆头状的东西,放在一个锡纸的圆筒上,然后转动和圆筒相连的手柄。此时,这个装置就说起话来:“早晨好,亲爱的先生……”
  这就是“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发明它的小伙子就是这天早晨搭乘头班火车来到纽约的爱迪生。
  爱迪生是怎么在众人“荒诞不经”的质疑声中发明留声机的呢?
  “我用一块带尖针的膜片,对准急速旋转的蜡纸,声音的振动就非常清楚地刻在蜡纸上了。试验证明,只要把人的声音贮存起来,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放出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1877年7月18日,爱迪生在他的记事簿上写道。接下来当年11月21日爱迪生宣布发明了圆筒式的留声机和录音唱片,并于1878年取得了发明专利。
  爱迪生轰动的表演之后,美国最大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特地刊载了一篇报道新机器诞生的文章:《当代最伟大的发明—会讲话的机器》

  1931年10月18日,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摄影机与改进后的铁镍蓄电池等1093种发明专利的爱迪生在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辞世。3天后的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

留声机的“改进版”—录音机


  留声机的发明是必然的。
  有记载说,法国物理学家夏尔克罗是留声机的最早发明者—1877年4月16日(比爱迪生早大约7个月),他发明了留声机。但是,由于夏尔克罗当时是个穷困潦倒的诗人,图纸设计出来后,无钱投资制造。因此,人们无法断定这台机器造出之后是否能运转。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后仅仅10年的1887年,出生在德国的美国技师埃米尔·贝林纳就把爱迪生的圆筒式留声机,改进为滚筒式留声机。第二年,他又发明了圆盘型留声机和平面唱片(刻有螺旋形槽纹的转盘),并逐渐取代了圆筒式留声机。
  但是,上述录、放音设备运用的都是机械方式,都有声音微弱、失真以及需要体积大的喇叭播放等缺点。
  1898年,丹麦发明家瓦尔德马尔·鲍尔森又发明了磁性钢丝录音机—第一次把机械方式变成电磁方式。他还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这种录音机。
  1924年以后,有了电声录音法。

  1928年,出生在德国的奥地利工程师弗里茨·波弗劳姆发明了录音磁带,他还与AEG(伊莱克斯)公司合作制作了一台磁带录音机。在1939年的音响博览会上,这台被命名为“磁带录音机K1”的新产品—所有磁带机的鼻祖闪亮登场。
  1936年,德国发明家把鲍尔森的要求很高的钢丝改为纸带,发明了携带较为方便、价格便宜的磁性纸带录音机。
  但是,磁性纸带录音机也有缺点:针尖在钢丝或纸带上划动,只有接触处才被磁化,从而不能在钢丝或纸带上均匀地录音;纸带容易受潮、折断。1937年,美国发明家马文·卡姆拉斯把纸带换成塑料带,革命性地发明了载有“高频偏振电流”的磁头,才克服了这些缺点。加上后来他加入了立体声、高保真技术,磁帶录音机才具有优美的音色,进入了实用阶段。
  随着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分别出现的立体声、高保真技术,人们已经能够在固定场合悠然自得地欣赏美音妙乐了。而1957年和以后改进的卡式录放音机,当时主要用于汽车上。
  但是,这些录、放音设备,都只能在“桌子前”使用,不能“边走边听”。

  不能“边走边听”的遗憾,终于在1963年被打破。这一年,荷兰菲利浦公司发明了小型盒式磁带录音机(有的是“单放机”,有的是“录放两用机”)与盒式磁带。这种革命性的玩意儿,一时成了人们—特别是时髦的年轻人的“囊中之物”。它让大家“边走边听”,一直风靡世界30多年。

留声机的“现代版”—MP3


  青山依旧,人事易老。然而,英姿绰约的盒式磁带录音机毕竟是西下的夕阳—音质不好、体积偏大、耗电较多、寿命不长是它的致命伤。
  于是,又一轮红日升起,它就是布兰登堡在1987年发明的、曾红极世界的MP3。
  仅仅几年,小巧玲珑的MP3播放器,就以它的五彩光环成为当时最高端的超小型数码音频设备。
  录、放音设备终于从“桌子前”移到了“脖子前”。
  MP3是如何发明的呢?
  20世纪80年代末,以苹果公司麦金塔电脑为代表的个人电脑,已开始具有包括能播放音乐在内的多媒体功能。所有这些电脑都是采用Wav音频格式保存音乐文件,但这种格式文件的最大缺陷就是体积过大:一分钟的CD音乐拷到硬盘上至少要占据60Mb的空间。而在当时,顶尖级的电脑也只有300Mb的硬盘。因此,在电脑上播放音乐根本无法普及。
  1986年,德国发明家卡尔因茨·布兰登堡率先提出“数字音乐压缩技术的构想”—可以通过一种编码重组技术将音频文件大幅度压缩,然后在播放的时候使用专门的解码技术进行还原,以达到减小体积、保持音质之目的。   一年后,布蘭登堡成功地把一首《骑兵进行曲》的CD音乐压缩到原来的1/5。当然,这要求电脑速度不能过慢,因为太慢了就无法正常解码。布兰登堡认为,这样的技术如果不加改进,就毫不实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布兰登堡与汉堡的一家音频研究机构合作,最终于1990年底开发出了MP3。测试的结果是,音频文件的压缩和解码都非常顺利,而且能把CD音质的音乐文件压缩到原来大小的1/12,实现了数字音乐实时压缩。
  此时,思维敏锐的布兰登堡已经强烈地意识到MP3的巨大市场,于是他就赶在圣诞节前向德国政府申请了专利。1993年,MP3技术得到国际标准组织(ISO)的认可,从而成为主流音频格式。
  1997年3月,韩国三星公司的部门总裁Moon先生在洛杉矶飞往汉城的航班途中,正在笔记本电脑上浏览总部发来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图像、文字和MP3音乐合成的多媒体演示文件。为了保持飞机上的安静,Moon从行李包里取出耳机进行收听。听完了报告,Moon准备休息。可是,就在他摘下耳机的瞬间,无意中看到邻座一位乘客正在用MD听音乐。于是,一个异乎寻常的“火花”被“点燃”了:能不能将MP3音乐播放功能从电脑上独立出来,变成像MD随身听那样可以移动的音乐播放器?

  回到汉城,Moon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向三星公司高层作了汇报。
  三星总裁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不错,随即将报告递交给董事会讨论,最终却被董事们否决了。理由是,三星正在重组,发展重点并不在此,况且当时索尼的MD正如日中天,MP3能否取得成功还是未知数。这样,Moon的报告也就被“打入冷宫”。
  半年以后,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受到严重冲击的三星被迫裁员,Moon也丢了“饭碗”。但他仍念念不忘自己一直未了的心愿。正当他起身离开三星的时候,韩国的世韩公司就瞄准了他—邀请他出任总裁。
  1998年,世韩成功地推出世界上第一款MP3音乐播放器—MPman F10,成为MP3的鼻祖,在两个月内销售了上万部……
  随着世韩的成功,韩国的其他公司、美国著名多媒体硬件厂商帝盟等纷纷效仿,并推出自己的MP3播放器……
  从此以后,无数MP3播放器的品牌如雨后春笋,其中最出色的要数苹果的iPod和三星的Yepp。
其他文献
风筝最初是军事用具  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在古代被称为“纸鸢”“纸鹞”“鹞子”等。古人很早就幻想着制作出像小鸟一樣在天上飞的工具。《渚宫旧事》中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说鲁班发明了木鸢,可以载人,乘着它,可以窥探宋城的情况。唐代以前,风筝一般被看作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纸鸢》中记载:汉代的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打算趁着刘邦不在家,挖地道进入宫
“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选择的旅行形式也各不相同。其实早在20世纪初,近代中国就已诞生了第一个民间旅行团体。那么,中国第一个民间旅行团与现在的“驴友团”以及自驾游、背包游有何区别呢?蓬勃兴起  1915年,在近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上海,孙宗源、姚元干、陈继刚、俞载赓和马剑笙五人,“鉴于沪上烦嚣浮靡,无可作正当之消遣”,于是相商组建旅游小团体。随着五人小团体旅行活动的开展,陆续有许
在2016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休战纪念日活动当天,伴随着慷慨激昂的马赛曲,玛丽娜·勒庞第一个向法国阵亡将士纪念碑敬献花圈。“我们正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现年48岁的法国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和她所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支持者们难掩兴奋的神色。  玛丽娜·勒庞被称为“法国最危险的女人”,她善于利用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敏锐的政治嗅觉扩大影响力,挑战主流政治。2017年法国大选将近,随着难民危机
帕金森病被证实起源于肠道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了帕金森病起源于肠道并经迷走神经传输到大脑的证据,这为帕金森病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的新模型。帕金森病的最大特征在于大脑细胞中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的累积。此前研究发现,患有帕金森病的人其控制肠道的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也积聚了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为了研究这种蛋白是否可以沿着被称为迷走神经的神经束传播,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合成的该蛋白注入数十
英国律师事务所Henley
2016年1月1日,中国正式终结了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两孩”时代。2016年12月,全国妇联发布了一项针对北京、辽宁等10省(市)21个市(区)0~15岁儿童父母的调查显示,53.3%的受访一孩家庭不想生育第二个孩子。  生育的正反馈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不愿再生育?调查的归因是,生育成本、经济负担、照料负担都极为沉重。这些情况表明,人们的生育基本上是一种受自然和社会环境调控的行为
近日,美国人口资料局推出了2016年世界人口数据表。该机构预测,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展望未来,地球对人类的支持会不会在某个时候达到极限?我们能否一直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资源,让每个人都开心健康地生活?答案肯定是不能。早在18世纪晚期,英国人口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就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人口的负担已经远远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迟早有一天,地球将因不堪重负而给人类带来毁灭。那么,人类数量为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天津通信广播电视厂诞生,从此,我国便拉开了彩色电视生产制造的序幕。第一台彩电开启彩色电视的新时期  天津通信广播电视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电视机研发生产的摇篮。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业,并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了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天津通信广播电视厂的前身。当时天津无线电厂的专家们在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迎难而上,边学边干,终于在1958年,实现了
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一个特殊的新生儿在“北医三院”诞生。那一刻,产房外已经站满了各大媒体的记者,产房内67岁的妇产科专家张丽珠教授正在亲自为这个初生女婴进行详细的检查。张教授首先观察婴儿外表是否正常,又对孩子全身进行了触摸式检查,最后,终于露出笑容。  这个女婴就是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她的名字叫郑萌珠。张丽珠教授则是“中国的试管婴儿之母”,她怀抱孩子的瞬间定格,成为张教授最广为流传的照
古代的阿拉伯世界孕育出3个辉煌的大都会,也就是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有人也许会问,科尔多瓦只是一个中等城市,怎么能与巴格达和开罗这样的名都大邑相提并论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讲述这座城市的千年沧桑,重温它曾经的灿烂辉煌。明灯照亮中世纪  科尔多瓦位于西班牙南部,瓜达尔基维尔河擦城而过。早在古罗马时期,科尔多瓦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重镇之一。然而科尔多瓦的飞黄腾达是在711年阿拉伯人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