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皇培勇(1955—),男,云高级讲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数学基础差异显著,整体水平大幅下降,已是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是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42-03
1中职学校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深化,给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随之生源质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整体水平下降,个体差异悬殊,基础课程单科成绩不均衡,智力因素差异大等等。现就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1数学基础差异显著
据2002年我校对新生入学成绩的统计分析,基础文化课的成绩的方差大小排列的依次顺序是:数学、英语、化学、物理、语文、政治。数学的方差最大,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英语,及格率不到13%。近两年的情况比这还要严重。
1.2对基础文化课的学习知识不到位,学习兴趣淡薄
2005年我们对6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30%的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希望不再开设数学课;有近30%的学生对考试满不在乎,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更有10%的学生对考试合格与否无所谓,甚至不愿意参加考试。
1.3智力因素差异较大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多数学生初中数学基础就相当差,入职校后更难适应学校的数学教学,因此还需要教师很长时间内“抱着走”、“
牵着走”。
1.4数学教学的总课时量减少,所学知识不能适应专业需要
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学校突出了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相对压缩了基础文化课的教学时数,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多由原来的200左右教学时数,压缩到100学时以下,这使中职数学本来就内容多,覆盖面广,任务重,教学时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2对策
2.1加强教材建设,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之本,一本好的教材,能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各校要重视教材建设,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而不能过多于依赖于统编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应突出“适合、适用、适当”的原则。适合即适合于本校特点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适用即适合专业需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应用性;适应即要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过分拔高,偏宽、偏难、偏深。
2.2加强教学研究,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各校应针对当前生源特点和学生的数学基础,结合本校特点,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时数的合理分配,进行不断的教研活动。适时交流教学经验,探讨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其次,各校要创造一定条件,加强校际之间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寻求较好方法,使数学教学取得新的成效。
2.3落实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渠道。要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改变课堂教师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教师要由“主演”变为“导演”,让学生由“听众”变为“演员”。要变以往上课教师单向的信息交流为师生双向交互的信息流。做到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敢说、敢想、勇于质疑。要恰当引导,精巧点拨,授之以法,鼓励自学,逐渐过渡到由教师“抱着走、牵着走”到让学生“自己走”。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1)对常规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对常规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直接控制着教学过程,能使学生比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信息,比较突出地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地认识过程的特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得以长期盛行不衰。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在这样教学模式中,学生客观上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如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入新的内容,我认为:
①变“导入新课”为
“创设情景”。在这个环节中,以前往往是为了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上来,教师做某些诱导和铺垫,这几乎等同于说书或者街上卖艺的“开场白”,其用意在于:要学生来学。如果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要学”,那么创设学习情境应是良策。情境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但要贴近生活,要学生自己经历、体验得到并且容易理解和领悟。但情境创设莫走近误区。常有的误区是科学错误、偏离实际。牵强附会,这里仅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引入了如下的问题情境:某班有50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同规格的纸,如果第一个同学将纸对折一次,第二个同学将纸对折二次,依次类推,第50个同学将纸对折50次。如果将所有折好的纸叠加,粘成一个“长梯”,那么我们能否用它登上月球(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108m,纸的厚度约为7.5×10-5m)。我听之后,亲自动手折纸,结果发现不要说对折50次,就是对折七、八次就感觉折不下去了。纸是有厚度的,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这种对折最多只能进行10次左右。由于违背科学原理,这种实际操作的现实情境仅能看成是一种数学思想实验;如果不加以说明,在实际中难免会受到学生的质疑,这样创设的情境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②变“讲授新课”为探究新课。以前为便于控制教学中的各个细节,也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内容,往往由教师唱主角甚至是独角戏。近年来,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大为减少,大都能采取讲述、谈话、讨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不断地启发学生,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来督促学生学会应知应会的东西,但也存在着“步子大小,提问太多”的弊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结果是使一些学生在解题中虽然一步步都会做,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了更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应提倡师生互动。
③变“巩固运用”为“巩固反思”。以往为使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完全接受或基本接受,而要学生反复练习或记忆背诵。近来的巩固运用形式,已经有机械模仿训练,也有了变形、变式、变换的训练,但还缺少质疑,事实上学生是积极思考的个体,他们对本节课上所学的新内容需要咀嚼、消化、反思。学习发问,能够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因此,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的质疑有适当的地位和一定的时间。
2对新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前,在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方向的指引下,已经出现一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如探究型数学教学,整体与范例教学、数学质疑教学、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式数学教学,开放式数学教学等等。新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而要将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有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要把按照学科逻辑程序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和问题情境作前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就无从谈起了。从培养创新精神的角度讲,任何创新都来源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问题解决的活动,创新就失去了依托。换句话说: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以此为着眼点,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将逻辑序列较强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为问题或问题情境是尤为重要的。
(3)关于备课与授课。
①备课与教案要体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与要求。
每一节数学课不仅有知识、技能和情感的教学目标,还要有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在备课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提出思维教学目标,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教案。备好教师的点拨、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揭露问题本质,提高思维品性,掌握思维规律的授课要求。
②授课中要重在一个“诱”字,突出一个“精”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注重一个“诱”字,从“引出”、新课讲解、知识巩固、深化小结都要诱导学生,开动思维机器,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讲课要突出一个“精”字,尤其是发问,问少而精,言之有物,针对性强,启发诱导得法,形成热烈讨论的氛围,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在授课中发现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思维方法时,要揭示方法本质,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肯定,总结思维的规律。突出一个“精”字的内涵有:
内容精,揭露知识本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体系。
思维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从正面到反面,重视归纳,缜密思维,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体系,而且掌握形成知识体系的数学思维方法。
语言精,不啰唆,无废话;不多问,切中要害;语调抑扬顿挫,语言简练明快,给学生留出思考回味的时间,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
板书精,字少句精,朗朗上口,形成规律;条理清楚,解法简明,色彩醒目,图形精致,留下一幅图文并茂的绚丽篇章,让学生在美感中获得知识,在美感中掌握思维。
课件精,制作要精,使用要精,不滥用。
参考文献
1皇培勇等。中职学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曲靖农业教育[J],2006(2).
2世纪潮声——中国教育发展论坛。陕西族游出版社,2001.
皇培勇(1955—),男,云高级讲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数学基础差异显著,整体水平大幅下降,已是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是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42-03
1中职学校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深化,给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随之生源质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整体水平下降,个体差异悬殊,基础课程单科成绩不均衡,智力因素差异大等等。现就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1数学基础差异显著
据2002年我校对新生入学成绩的统计分析,基础文化课的成绩的方差大小排列的依次顺序是:数学、英语、化学、物理、语文、政治。数学的方差最大,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英语,及格率不到13%。近两年的情况比这还要严重。
1.2对基础文化课的学习知识不到位,学习兴趣淡薄
2005年我们对6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30%的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希望不再开设数学课;有近30%的学生对考试满不在乎,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更有10%的学生对考试合格与否无所谓,甚至不愿意参加考试。
1.3智力因素差异较大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多数学生初中数学基础就相当差,入职校后更难适应学校的数学教学,因此还需要教师很长时间内“抱着走”、“
牵着走”。
1.4数学教学的总课时量减少,所学知识不能适应专业需要
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学校突出了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相对压缩了基础文化课的教学时数,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多由原来的200左右教学时数,压缩到100学时以下,这使中职数学本来就内容多,覆盖面广,任务重,教学时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2对策
2.1加强教材建设,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之本,一本好的教材,能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各校要重视教材建设,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而不能过多于依赖于统编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应突出“适合、适用、适当”的原则。适合即适合于本校特点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适用即适合专业需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应用性;适应即要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过分拔高,偏宽、偏难、偏深。
2.2加强教学研究,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各校应针对当前生源特点和学生的数学基础,结合本校特点,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时数的合理分配,进行不断的教研活动。适时交流教学经验,探讨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其次,各校要创造一定条件,加强校际之间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寻求较好方法,使数学教学取得新的成效。
2.3落实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渠道。要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改变课堂教师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教师要由“主演”变为“导演”,让学生由“听众”变为“演员”。要变以往上课教师单向的信息交流为师生双向交互的信息流。做到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敢说、敢想、勇于质疑。要恰当引导,精巧点拨,授之以法,鼓励自学,逐渐过渡到由教师“抱着走、牵着走”到让学生“自己走”。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1)对常规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对常规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直接控制着教学过程,能使学生比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信息,比较突出地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地认识过程的特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得以长期盛行不衰。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在这样教学模式中,学生客观上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如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入新的内容,我认为:
①变“导入新课”为
“创设情景”。在这个环节中,以前往往是为了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上来,教师做某些诱导和铺垫,这几乎等同于说书或者街上卖艺的“开场白”,其用意在于:要学生来学。如果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要学”,那么创设学习情境应是良策。情境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但要贴近生活,要学生自己经历、体验得到并且容易理解和领悟。但情境创设莫走近误区。常有的误区是科学错误、偏离实际。牵强附会,这里仅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引入了如下的问题情境:某班有50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同规格的纸,如果第一个同学将纸对折一次,第二个同学将纸对折二次,依次类推,第50个同学将纸对折50次。如果将所有折好的纸叠加,粘成一个“长梯”,那么我们能否用它登上月球(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108m,纸的厚度约为7.5×10-5m)。我听之后,亲自动手折纸,结果发现不要说对折50次,就是对折七、八次就感觉折不下去了。纸是有厚度的,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这种对折最多只能进行10次左右。由于违背科学原理,这种实际操作的现实情境仅能看成是一种数学思想实验;如果不加以说明,在实际中难免会受到学生的质疑,这样创设的情境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②变“讲授新课”为探究新课。以前为便于控制教学中的各个细节,也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内容,往往由教师唱主角甚至是独角戏。近年来,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大为减少,大都能采取讲述、谈话、讨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不断地启发学生,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来督促学生学会应知应会的东西,但也存在着“步子大小,提问太多”的弊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结果是使一些学生在解题中虽然一步步都会做,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了更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应提倡师生互动。
③变“巩固运用”为“巩固反思”。以往为使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完全接受或基本接受,而要学生反复练习或记忆背诵。近来的巩固运用形式,已经有机械模仿训练,也有了变形、变式、变换的训练,但还缺少质疑,事实上学生是积极思考的个体,他们对本节课上所学的新内容需要咀嚼、消化、反思。学习发问,能够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因此,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的质疑有适当的地位和一定的时间。
2对新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前,在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方向的指引下,已经出现一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如探究型数学教学,整体与范例教学、数学质疑教学、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式数学教学,开放式数学教学等等。新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而要将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有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要把按照学科逻辑程序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和问题情境作前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就无从谈起了。从培养创新精神的角度讲,任何创新都来源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问题解决的活动,创新就失去了依托。换句话说: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以此为着眼点,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将逻辑序列较强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为问题或问题情境是尤为重要的。
(3)关于备课与授课。
①备课与教案要体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与要求。
每一节数学课不仅有知识、技能和情感的教学目标,还要有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在备课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提出思维教学目标,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教案。备好教师的点拨、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揭露问题本质,提高思维品性,掌握思维规律的授课要求。
②授课中要重在一个“诱”字,突出一个“精”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注重一个“诱”字,从“引出”、新课讲解、知识巩固、深化小结都要诱导学生,开动思维机器,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讲课要突出一个“精”字,尤其是发问,问少而精,言之有物,针对性强,启发诱导得法,形成热烈讨论的氛围,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在授课中发现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思维方法时,要揭示方法本质,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肯定,总结思维的规律。突出一个“精”字的内涵有:
内容精,揭露知识本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体系。
思维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从正面到反面,重视归纳,缜密思维,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体系,而且掌握形成知识体系的数学思维方法。
语言精,不啰唆,无废话;不多问,切中要害;语调抑扬顿挫,语言简练明快,给学生留出思考回味的时间,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
板书精,字少句精,朗朗上口,形成规律;条理清楚,解法简明,色彩醒目,图形精致,留下一幅图文并茂的绚丽篇章,让学生在美感中获得知识,在美感中掌握思维。
课件精,制作要精,使用要精,不滥用。
参考文献
1皇培勇等。中职学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曲靖农业教育[J],2006(2).
2世纪潮声——中国教育发展论坛。陕西族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