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完成教学任务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决定性作用。它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那么,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笔者认为,能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班主任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
初中生正是十四、五岁左右的青少年,正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阶段,人称为“青春叛逆期”。尤其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因此,这一时期的学生从形式上表现出“反抗”,唯我独尊。但他们的思想还是比较单纯幼稚的,内心深处比任何时期都渴望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紧紧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他们所厌恶的空洞说教和高压强制的教育方法摒弃,以“交朋友”的形式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把一腔爱心倾注于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师生之间形成的融洽的朋友关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形成朋友关系的首要前提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因为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之所爱,想学生之所想,把学生的忧虑当作自己的忧虑。当学生体验到老师是真诚地热爱他们时,他们才激起对老师亲切、爱慕的感情,把老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毫无保留地将心扉向教师敞开,真诚地将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老师,从而和老师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如我班的黄波同学,原是一个出名的“怪人”,性情孤僻。他不爱接触同学,同学也不爱理他。最可怕的是他那满在乎的态度,老师批评他,他总是爱理不理,天掉下来也与他无关。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我行我素,对学习漠不关心,还经常逃学,学习成绩极差。经过家访调查,我了解到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他一直寄养在外婆家里,母亲常年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很少关心他。而外婆又因孙子多,对他也无暇顾及,使小黄自小就养成孤僻、冷漠、不信任别人、性格怪异的不正常的个性。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接近他,和他谈心,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当他在生活上、学习上出现困难时,我尽力给予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淋雨后发高烧,只是躲在宿舍里。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到宿舍细心问他。开始他一声不响,我发现情况不对,摸他的额头很烫,立即叫校医来给他看病,并亲自拿来开水,喂他吃药,让同学轮流照顾他。他终于忍不住哭了。从此以后,他愿意主动接近我,有事情或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来找我商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同时,我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的学习,使他的成绩不断得到提高,当他有进步时,我就表扬他,鼓励他,并引导他多为集体做好事,使同学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要求他积极、主动地融入班集体中去。安排他多为班上做事,让同学们改变对他的看法。我的关爱也换来了他真诚的朋友之情。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改掉了过去的不好性情,成了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二、用民主、平等使者的角色来教育和管理学生
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就一定要改过去“班主任说了算”的陋习。如果一位班主任高高向上,常常表露出趾高气扬,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示之不屑一顾的神情。那么,要管理好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特长。要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发挥主动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始终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工作能力。然后做到任人为贤,放胆地让学生去干。我始终觉得,在工作中,班主任并不需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学生得到了应有信任和尊重,他自然乐意与师为友,为班卖力地工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还应敢于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广泛接触,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劳动,一起娱乐、聊天、辩论、甚至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动脑筋解决困难,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个可爱、可信赖的“大朋友”。如我班有几个全校公认的“顽皮大王”,常令老师们头痛。他们不喜欢学习,常结伴去玩。但对打篮球却特别喜爱,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我获知这一情况后,利用他们爱好打篮球这一点主动接近他们,使我们成为球友,经常在球场上驰骋。并抓准时机在和他们打篮球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这样,消除了师生间的隔膜,增强了彼此间感情上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效果十分明显。
其次,班主任要力求做到宽容待人,一视同仁,绝不护短,绝不偏私。很多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我认为应该宽严相济。如一味地“严”字,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我们面对的受教育者具有他们特殊的时代特征、年龄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件事,处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对一个犯了错误而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如果当众严厉批评,或带有色眼镜看他时,会使他身心受到伤害,严重则会影响他的学业。俗语说“圣人都有错”,作为一个教师,有义务教育学生免犯错误,同样,有义务以朋友的关爱使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勤于聆听学生的心声,敢于引导、善于疏通,有疏有导,疏导结合。当今的中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他们对这个社会充满困惑。教育就要因人因事而异,要按照学生的思想问题来选择疏导的方法。例如,对于那些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可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理想、前途、名人故事等方法进行疏导;对学生的缺点,可用表扬其优点的方法进行疏导。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就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找出矛盾的根源,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并导之以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行为习惯。
总之,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以谦虚、尊重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学生才能对老师放下戒心,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当然,我们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交友不能偏离这个目标,要把握交友尺度,做到严中有度,适可而止。
初中生正是十四、五岁左右的青少年,正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阶段,人称为“青春叛逆期”。尤其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因此,这一时期的学生从形式上表现出“反抗”,唯我独尊。但他们的思想还是比较单纯幼稚的,内心深处比任何时期都渴望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紧紧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他们所厌恶的空洞说教和高压强制的教育方法摒弃,以“交朋友”的形式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把一腔爱心倾注于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师生之间形成的融洽的朋友关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形成朋友关系的首要前提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因为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之所爱,想学生之所想,把学生的忧虑当作自己的忧虑。当学生体验到老师是真诚地热爱他们时,他们才激起对老师亲切、爱慕的感情,把老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毫无保留地将心扉向教师敞开,真诚地将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老师,从而和老师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如我班的黄波同学,原是一个出名的“怪人”,性情孤僻。他不爱接触同学,同学也不爱理他。最可怕的是他那满在乎的态度,老师批评他,他总是爱理不理,天掉下来也与他无关。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我行我素,对学习漠不关心,还经常逃学,学习成绩极差。经过家访调查,我了解到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他一直寄养在外婆家里,母亲常年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很少关心他。而外婆又因孙子多,对他也无暇顾及,使小黄自小就养成孤僻、冷漠、不信任别人、性格怪异的不正常的个性。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接近他,和他谈心,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当他在生活上、学习上出现困难时,我尽力给予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淋雨后发高烧,只是躲在宿舍里。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到宿舍细心问他。开始他一声不响,我发现情况不对,摸他的额头很烫,立即叫校医来给他看病,并亲自拿来开水,喂他吃药,让同学轮流照顾他。他终于忍不住哭了。从此以后,他愿意主动接近我,有事情或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来找我商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同时,我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的学习,使他的成绩不断得到提高,当他有进步时,我就表扬他,鼓励他,并引导他多为集体做好事,使同学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要求他积极、主动地融入班集体中去。安排他多为班上做事,让同学们改变对他的看法。我的关爱也换来了他真诚的朋友之情。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改掉了过去的不好性情,成了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二、用民主、平等使者的角色来教育和管理学生
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就一定要改过去“班主任说了算”的陋习。如果一位班主任高高向上,常常表露出趾高气扬,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示之不屑一顾的神情。那么,要管理好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特长。要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发挥主动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始终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工作能力。然后做到任人为贤,放胆地让学生去干。我始终觉得,在工作中,班主任并不需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学生得到了应有信任和尊重,他自然乐意与师为友,为班卖力地工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还应敢于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广泛接触,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劳动,一起娱乐、聊天、辩论、甚至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动脑筋解决困难,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个可爱、可信赖的“大朋友”。如我班有几个全校公认的“顽皮大王”,常令老师们头痛。他们不喜欢学习,常结伴去玩。但对打篮球却特别喜爱,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我获知这一情况后,利用他们爱好打篮球这一点主动接近他们,使我们成为球友,经常在球场上驰骋。并抓准时机在和他们打篮球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这样,消除了师生间的隔膜,增强了彼此间感情上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效果十分明显。
其次,班主任要力求做到宽容待人,一视同仁,绝不护短,绝不偏私。很多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我认为应该宽严相济。如一味地“严”字,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我们面对的受教育者具有他们特殊的时代特征、年龄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件事,处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对一个犯了错误而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如果当众严厉批评,或带有色眼镜看他时,会使他身心受到伤害,严重则会影响他的学业。俗语说“圣人都有错”,作为一个教师,有义务教育学生免犯错误,同样,有义务以朋友的关爱使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勤于聆听学生的心声,敢于引导、善于疏通,有疏有导,疏导结合。当今的中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他们对这个社会充满困惑。教育就要因人因事而异,要按照学生的思想问题来选择疏导的方法。例如,对于那些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可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理想、前途、名人故事等方法进行疏导;对学生的缺点,可用表扬其优点的方法进行疏导。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就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找出矛盾的根源,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并导之以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行为习惯。
总之,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以谦虚、尊重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学生才能对老师放下戒心,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当然,我们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交友不能偏离这个目标,要把握交友尺度,做到严中有度,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