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教师,有责任尽自己的全力去培育、去呵护祖国的花朵。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只有想方设法强教师之外因,促学生之内因,才能让它永远绽放“生命和美”。笔者从三方面论述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中学语文;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氛围;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95
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只有想方设法强教师之外因,促学生之内因,才能让它永远绽放“生命和美”。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引爱学态度
1. 基于學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教师唯有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点,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节课导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敬畏自然》告诉我们人不可能去征服自然,而是要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是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逝的?又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新课与学过的课文在题材、内容及主题上存在着相似又相异之处。这样,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可以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温故知新,以旧孕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对旧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敬畏自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笔者在上课时,利用新旧课文的交汇点,采用类比导入法切入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显得自然而有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其实,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会常常使用“比较阅读法”,因为它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效促进知识情感的迁移提升。
2.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在创设具体情境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善于借助直观可感的形象,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完成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接受心理,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就经常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倾向出发,揣摩他们的学习心理。如笔者在教学萧乾的《吆喝》一课时,认识到如今的中学生对于“吆喝”还是有点陌生的,更何况让江南人感受老北京城那特有的京腔京味的吆喝声的魅力。所以在上课前一个星期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学生上街或向父母亲、爷爷奶奶等去搜集、整理自己家乡的吆喝声。上课先让学生模仿,看谁模仿得最像、最有蕴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吆喝的特点。然后跳读课文,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挑选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吆喝,且谈谈喜欢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吆喝一下。最后小组交流,推荐小组内吆喝最好的学生全班竞赛。各小组通过交流、揣摩后展示,让大家感受到了老北京城那简洁形象、具有浓浓的京味京腔的吆喝声,相互评价,遴选优秀奖。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来唤起大家的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你追我赶,形成其乐融融的、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合作与竞争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在适宜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转变成爱学的基本态度,为培养乐学的精神奠定基础。
二、依托教材研读,培养乐学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爱学心态的充分表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活动中,有乐学的精神才有探索的驱动力。众所周知,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隐性知识和素材,用文本中体现的积极思想来培养和感染学生积极进取的乐学精神。可以说,教师在文本研读上沉下去了,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乐起来。没有以教材深入研读为依托,学生的乐学只能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
1. 把握文本个性,促进学生乐学
教学思路的确定,既要考虑教师的“教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路”,还得符合课文的“文路”。研究课文的特点,把握“文路”是确定教学思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深入地反复研读课文,才能把握文本个性,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落实“学为中心”理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从标题切入,往往就能抓住课文的头绪,理清课文的脉络,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背影》一文,其标题很有特点。因为一般来说,写人主要是写人的正面,但《背影》却是写人的背影,这一点是不同寻常的。于是,在教学时,笔者就抓住了课文的这一特点确定了教学思路。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当然,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思路的方法,远不局限于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更多、更好的教学思路就一定能不断设计出来。在此设计之下,学生也将学得更轻松更有效。
2. 挖掘文本内涵,培养乐学精神
严华银老师指出:“研读教材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只有研读透了,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本文美好的思想情感引领着学生向善、爱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比如,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文言文比较头疼,厌学情绪比较普遍。于是,每次备课时,笔者总要反复研读,力争自己要先读透,读出文本的趣味,读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教师自己读出了文化的魅力,才能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魅力。于是,在教学《孙权劝学》时,笔者就让大家通过分角色表演和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古人的谆谆教诲,来培养积极乐学的心态。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边揣摩边表演:孙权以非常严肃坚决的语气对吕蒙说“不可不学”是厚望是亟须;再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是孙权驳斥吕蒙的借口,现身说法来说明读书对人大有裨益。最后,吕蒙通过学习,见识大有长进,非常自豪地对鲁肃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而鲁肃对吕蒙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对读书大有长进的肯定。这样引导,巧妙借助文本渗透的劝学思想,让学生从吕蒙的转变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培养了乐学的积极心态,提升了课堂效率。
三、及时更新教法,培养会学技巧
教学实际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适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在结合新课改要求和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生本原则,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溯清文理联系,调动主动学习
初中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来调动学生主动认知学习,通过诱导提问来引导学生溯清文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体验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掌握会学技巧。比如,在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笔者就诱导学生通过小弗朗士对一些反常情景的观察,学习作者是如何铺垫最后一课的感情色彩,然后再归纳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以及其他人的与以往不同的语气和表情,以及大家的一些反常表现来体会爱国主义情感的微妙变化过程,启迪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情感表达方式。这样引导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捋顺了知识脉络,提升了语文素养。
2. 强化逻辑思辨,诱导正确认知
语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首先凸显在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上,即能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要有一定的分析预见能力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吸收知识。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对问题片面和绝对的认识,能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和认真分析做出预测性解答,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诱导正确认知。譬如,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组织学生研习孔乙己的关键语言、动作等。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于是孔乙己这个可怜、可悲又有点可恨的形象逐渐在大家的讨论中完善和丰满起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由浅入深解读小说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揣摩文章中心,强化了逻辑思辨能力,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氛围;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95
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只有想方设法强教师之外因,促学生之内因,才能让它永远绽放“生命和美”。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引爱学态度
1. 基于學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教师唯有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点,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节课导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敬畏自然》告诉我们人不可能去征服自然,而是要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是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逝的?又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新课与学过的课文在题材、内容及主题上存在着相似又相异之处。这样,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可以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温故知新,以旧孕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对旧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敬畏自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笔者在上课时,利用新旧课文的交汇点,采用类比导入法切入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显得自然而有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其实,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会常常使用“比较阅读法”,因为它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效促进知识情感的迁移提升。
2.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在创设具体情境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善于借助直观可感的形象,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完成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接受心理,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就经常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倾向出发,揣摩他们的学习心理。如笔者在教学萧乾的《吆喝》一课时,认识到如今的中学生对于“吆喝”还是有点陌生的,更何况让江南人感受老北京城那特有的京腔京味的吆喝声的魅力。所以在上课前一个星期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学生上街或向父母亲、爷爷奶奶等去搜集、整理自己家乡的吆喝声。上课先让学生模仿,看谁模仿得最像、最有蕴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吆喝的特点。然后跳读课文,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挑选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吆喝,且谈谈喜欢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吆喝一下。最后小组交流,推荐小组内吆喝最好的学生全班竞赛。各小组通过交流、揣摩后展示,让大家感受到了老北京城那简洁形象、具有浓浓的京味京腔的吆喝声,相互评价,遴选优秀奖。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来唤起大家的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你追我赶,形成其乐融融的、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合作与竞争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在适宜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转变成爱学的基本态度,为培养乐学的精神奠定基础。
二、依托教材研读,培养乐学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爱学心态的充分表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活动中,有乐学的精神才有探索的驱动力。众所周知,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隐性知识和素材,用文本中体现的积极思想来培养和感染学生积极进取的乐学精神。可以说,教师在文本研读上沉下去了,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乐起来。没有以教材深入研读为依托,学生的乐学只能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
1. 把握文本个性,促进学生乐学
教学思路的确定,既要考虑教师的“教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路”,还得符合课文的“文路”。研究课文的特点,把握“文路”是确定教学思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深入地反复研读课文,才能把握文本个性,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落实“学为中心”理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从标题切入,往往就能抓住课文的头绪,理清课文的脉络,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背影》一文,其标题很有特点。因为一般来说,写人主要是写人的正面,但《背影》却是写人的背影,这一点是不同寻常的。于是,在教学时,笔者就抓住了课文的这一特点确定了教学思路。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当然,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思路的方法,远不局限于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更多、更好的教学思路就一定能不断设计出来。在此设计之下,学生也将学得更轻松更有效。
2. 挖掘文本内涵,培养乐学精神
严华银老师指出:“研读教材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只有研读透了,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本文美好的思想情感引领着学生向善、爱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比如,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文言文比较头疼,厌学情绪比较普遍。于是,每次备课时,笔者总要反复研读,力争自己要先读透,读出文本的趣味,读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教师自己读出了文化的魅力,才能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魅力。于是,在教学《孙权劝学》时,笔者就让大家通过分角色表演和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古人的谆谆教诲,来培养积极乐学的心态。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边揣摩边表演:孙权以非常严肃坚决的语气对吕蒙说“不可不学”是厚望是亟须;再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是孙权驳斥吕蒙的借口,现身说法来说明读书对人大有裨益。最后,吕蒙通过学习,见识大有长进,非常自豪地对鲁肃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而鲁肃对吕蒙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对读书大有长进的肯定。这样引导,巧妙借助文本渗透的劝学思想,让学生从吕蒙的转变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培养了乐学的积极心态,提升了课堂效率。
三、及时更新教法,培养会学技巧
教学实际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适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在结合新课改要求和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生本原则,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溯清文理联系,调动主动学习
初中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来调动学生主动认知学习,通过诱导提问来引导学生溯清文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体验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掌握会学技巧。比如,在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笔者就诱导学生通过小弗朗士对一些反常情景的观察,学习作者是如何铺垫最后一课的感情色彩,然后再归纳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以及其他人的与以往不同的语气和表情,以及大家的一些反常表现来体会爱国主义情感的微妙变化过程,启迪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情感表达方式。这样引导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捋顺了知识脉络,提升了语文素养。
2. 强化逻辑思辨,诱导正确认知
语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首先凸显在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上,即能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要有一定的分析预见能力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吸收知识。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对问题片面和绝对的认识,能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和认真分析做出预测性解答,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诱导正确认知。譬如,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组织学生研习孔乙己的关键语言、动作等。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于是孔乙己这个可怜、可悲又有点可恨的形象逐渐在大家的讨论中完善和丰满起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由浅入深解读小说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揣摩文章中心,强化了逻辑思辨能力,有效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