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质量通病在建筑施工中较为普遍,混凝土质量问题轻则影响观感和使用功能,重则影响结构安全。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本文就混凝土的浇筑提出一些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 质量通病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1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表面缺陷:麻面、蜂窝、露筋、孔洞、酥松脱落、缝隙夹层、缺棱掉角、阳角漏浆;
外形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位移倾斜,凹凸鼓胀;
内部疵病: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保护层厚度超标、预埋件空鼓;
混凝土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撞击裂缝、沉陷裂缝、冻胀裂缝。
2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好的施工指导方案和详细的针对性技术交底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有重要的作用。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应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并应确定混凝土一次澆筑量、浇筑时间、浇筑位置、浇筑顺序、混凝土的运输及振捣、养护等。
3混凝土浇筑
3.1浇筑作业条件
(1)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和施工的冲击力大,因此在设计模板时,必须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用马镫和垫块控制楼板保护层厚度,马镫可采用成品或现场加工,镫腿根部刷防锈漆,垫块可采用成品混凝土或砂浆试块。
(3)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集中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避免产生裂缝,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达标。
3.2基础混凝土浇筑
3.2.1台阶式基础
(1)台阶式基础施工时,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卸足,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砂浆充满模板。
(2)浇筑台阶式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上层台阶与下口混凝土脱空)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1)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3cm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先用铁锹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2)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20cm×10cm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再继续浇筑第二级。待压角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将其铲平重新搅拌利用;
3.2.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1)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最大不超过50cm。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三种方式:
1)全面分层:在整个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适宜。必要时亦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适宜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
3)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上层混凝土的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同时振动棒应深入下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
(3)为了防止混凝土堆积,先振卸料口部位,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在斜面上各振捣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
(4)振捣过程中出现泌水和浮浆及时处理,采取措施让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至坡脚,及时抽走。
3.2.3柱、墙的混凝土浇筑
(1)在墙、柱混凝土浇筑以前,应将模板先进行湿润,然后在模板底部先填一层50mm厚与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防止墙、柱底部产生烂根现象。
(2)墙柱混凝土施工时,待模板合模加固并搭设完操作架后进行施工,泵送时要注意泵送速度,不能一次性将柱内混凝土灌满后再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高度每次控制在50㎝以内,振动棒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宜过大,一般为30—45厘米左右,尽量避免与模板、管道、予埋件等物碰撞。振捣时应使振动棒自由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用钢筋夹住棒头,往上提时要慢慢提,提快容易出现棒头所插的孔洞。当下层混凝土浇好并振好后浇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 以保证两次浇注结合良好,并且振动时间不得过长,以免出现跑模现象。
(3)柱墙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一次到顶,注意要在已浇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后一层混凝土。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4)柱、墙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安装斜溜模分段浇筑,一次浇筑混凝土下落高度过大容易产生离析。
3.2.4梁、板的混凝土浇筑
(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应注意接槎,防止施工缝出现,楼板混凝土浇注不得漏振,专人找平,混凝土收水后马上派人用木板搓平,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纹。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浇筑板混凝土时利用柱子的钢筋上弹红油漆50线控制厚度,振捣完毕后用线绳按照钢筋上所画的红油漆线再用线绳连接起来,并用尺子向下量出砼面层的高度,再用刮尺把高出的混凝土刮平并用木抹子第一次打磨整理。等砼稍干以后将进行第二次打磨整理,并用铁抹子压光,再用塑料扫帚按同一方向把混凝土面层的纹路扫直,扫好的混凝土表面纹路要求方向一致,不得出现歪斜和画圆弧等不规直现象的纹路。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5)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有梁板终凝前须进行二次抹压,防止砼面层开裂,宜用提浆机施工。
3.2.5其他部位混凝土浇筑
(1)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后浇带和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先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厚度5~10mm。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结束语
混凝土质量问题一直是建筑施工中防治的重点,尽管如此,在施工中常常因为由于缺乏过程控制而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而事后修补,不仅经济上造成报极大的浪费,经修补的混凝土在技术上也存在隐患,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意识,本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执行国家施工及验收标准及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当中。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 质量通病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1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表面缺陷:麻面、蜂窝、露筋、孔洞、酥松脱落、缝隙夹层、缺棱掉角、阳角漏浆;
外形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位移倾斜,凹凸鼓胀;
内部疵病: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保护层厚度超标、预埋件空鼓;
混凝土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撞击裂缝、沉陷裂缝、冻胀裂缝。
2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好的施工指导方案和详细的针对性技术交底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有重要的作用。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应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并应确定混凝土一次澆筑量、浇筑时间、浇筑位置、浇筑顺序、混凝土的运输及振捣、养护等。
3混凝土浇筑
3.1浇筑作业条件
(1)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和施工的冲击力大,因此在设计模板时,必须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用马镫和垫块控制楼板保护层厚度,马镫可采用成品或现场加工,镫腿根部刷防锈漆,垫块可采用成品混凝土或砂浆试块。
(3)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集中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避免产生裂缝,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达标。
3.2基础混凝土浇筑
3.2.1台阶式基础
(1)台阶式基础施工时,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卸足,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砂浆充满模板。
(2)浇筑台阶式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上层台阶与下口混凝土脱空)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1)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3cm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先用铁锹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2)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20cm×10cm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再继续浇筑第二级。待压角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将其铲平重新搅拌利用;
3.2.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1)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最大不超过50cm。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三种方式:
1)全面分层:在整个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适宜。必要时亦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适宜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
3)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上层混凝土的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同时振动棒应深入下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
(3)为了防止混凝土堆积,先振卸料口部位,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在斜面上各振捣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
(4)振捣过程中出现泌水和浮浆及时处理,采取措施让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至坡脚,及时抽走。
3.2.3柱、墙的混凝土浇筑
(1)在墙、柱混凝土浇筑以前,应将模板先进行湿润,然后在模板底部先填一层50mm厚与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防止墙、柱底部产生烂根现象。
(2)墙柱混凝土施工时,待模板合模加固并搭设完操作架后进行施工,泵送时要注意泵送速度,不能一次性将柱内混凝土灌满后再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高度每次控制在50㎝以内,振动棒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宜过大,一般为30—45厘米左右,尽量避免与模板、管道、予埋件等物碰撞。振捣时应使振动棒自由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用钢筋夹住棒头,往上提时要慢慢提,提快容易出现棒头所插的孔洞。当下层混凝土浇好并振好后浇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 以保证两次浇注结合良好,并且振动时间不得过长,以免出现跑模现象。
(3)柱墙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一次到顶,注意要在已浇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后一层混凝土。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4)柱、墙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安装斜溜模分段浇筑,一次浇筑混凝土下落高度过大容易产生离析。
3.2.4梁、板的混凝土浇筑
(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应注意接槎,防止施工缝出现,楼板混凝土浇注不得漏振,专人找平,混凝土收水后马上派人用木板搓平,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纹。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浇筑板混凝土时利用柱子的钢筋上弹红油漆50线控制厚度,振捣完毕后用线绳按照钢筋上所画的红油漆线再用线绳连接起来,并用尺子向下量出砼面层的高度,再用刮尺把高出的混凝土刮平并用木抹子第一次打磨整理。等砼稍干以后将进行第二次打磨整理,并用铁抹子压光,再用塑料扫帚按同一方向把混凝土面层的纹路扫直,扫好的混凝土表面纹路要求方向一致,不得出现歪斜和画圆弧等不规直现象的纹路。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5)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有梁板终凝前须进行二次抹压,防止砼面层开裂,宜用提浆机施工。
3.2.5其他部位混凝土浇筑
(1)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后浇带和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先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厚度5~10mm。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结束语
混凝土质量问题一直是建筑施工中防治的重点,尽管如此,在施工中常常因为由于缺乏过程控制而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而事后修补,不仅经济上造成报极大的浪费,经修补的混凝土在技术上也存在隐患,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意识,本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执行国家施工及验收标准及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