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视理性目标的实现,而忽视教学的感性过程,这就使得语文的感性教学至关重要。感性教学主要通过感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和快乐地阅读三种方式应用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最终才能真正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完成语文教育的双向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感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阅读之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目标有: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设疑、启发、引导等具体方式,把阅读和思考的主动权和空间还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即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非常规的理解,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激励学生不拘泥于一种理解,并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在课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再次,要追求美感性阅读,即读者深入文本内核,同作者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获得物我同化、通融一体的共鸣。阅读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思想和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三,注意与写作教学的联系,即每篇课文的阅读都可以说是为写作服务的,而写作则是阅读教学水平的检验。所以要改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的现象,依据新课标,确定阅读教学后的写作重点,使得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有意识地把写作训练穿插到阅读教学中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关注一城一池的得失,生怕有某个所谓的“知识点”落下,而其结果就是老师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听得是索然无味;而更为严重的可能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学思考的权利会被无意剥夺,并且培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即使偶获高分,可能也是“高分低能”的典型。不仅如此,大多数初中语文老师要求比较严格,学生们会处于一种不情愿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虽然有些教师采用宽松的教学方式,但是长此下去学生同样会产生倦怠心理。所以,要从“根”入手改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即改变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一种心态。“根”在学生们身上,要想改变这个根,就需要教师这个强大的外力去实现,这时就需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了。
二、感性教学复活的必要性
人们需要运用理性的方法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其基础则是用形象感知的方法去认知事物。大量的认知事物是扩展知识面、提高素养的前提,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语文是感性的,那么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应该是以感性為主的。语文学习是阅读、欣赏和感悟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该关注语文的感性魅力。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态度有感性的和理性的,阅读的过程就是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把自己的感触融入作品,深刻体验作品内蕴,获得理性启悟的过程。但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则过于注重理性而忽视感性,教师把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了单一的文学知识的传授。而且,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消化所学知识,使得本来充满愉悦和美感的语文阅读的工具性越来越明显,而其人文性目标却大打折扣。在理性泛滥的今天,语文的感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感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感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教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不仅是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语文教学理念。感性教学本身不是目的,它的目的与追求是通过感性且美的方式传达出理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智力满足和审美需求,并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最终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最优化。教师懂得教学规律和美感规律,善于运用美的形式为语文教学服务,使得感性教学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理性是指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是客观的;感性是指教学语言的美感性、教师情感的流露、教师的教态及其板书的美感等。感性教学就是注重感性,而注重感性就是注重美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流动,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感性互动”的病症。教学的理性很明朗,但教师的理性与学生的理性却不能有效对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太注重知识给予的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感性特征。
文学的魅力在于它能使人的情感获得释放和共鸣,使生命变得有意义。而感性化阅读是我们进入文学世界,获得审美感知的基本途径。试比较两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同一篇课文的效果。比如在《望江南》中,教师甲在导入新课、介绍词的相关知识和李清照的生平后,把一些问题出示在黑板上,如你从“日晚倦梳头”中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后,问题的答案逐个出来了。但是当教师要学生凭着自己对词作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时,很少有学生主动朗读,而且读的学生中也很少能准确地把词作中的浓重愁情表达出来。教师乙则是这样安排教学情节的:播放背景音乐,简短的导入后,教师师范朗读后请学生带着对这首词的初步体会吟诵这首词,并体会作者情感。接着又让三位同学朗读,读后告诉大家“你的朗读是想传达出一种什么情感?”“你从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结果,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对词作的把握也很到位。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主要是源于两位教师是否让学生对文本做了感性的阅读。没有感性阅读,就不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把握作者的感情那更是难上加难;而如能灵活利用语文的感性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和体悟能力,以及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 除了对文本的感性化阅读外,任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是不能穷尽其艺术魅力的,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而这时就要求学生对作品的解读要具有主体意识,即进行主体化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克服过去的政治“一元化”解读趋势,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方面、有创意的阅读。比如教参上对《项链》的解读是“通过项链的故事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而从阅读个性化的角度来看,有人认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丢了项链之后及时筹资购买新的项链还给朋友,反映了她对朋友讲信用;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反映偶然性事件对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还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等。正是这种对作品、对生命、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理解,这种对作品感受和理解上的“和而不同”的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敏感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其个性并形成健全人格。
第三,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之间相互碰撞和交流的过程,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遐想、励志并寻找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阅读可以成为一种充满诗意的生存方式。教师则要帮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感情上得到愉悦,精神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得到提升。
四、结语
语文的感性阅读是语文作品中的人文意蕴和价值内涵包含在一个个典型的人生问题、生动的生活故事、鲜明的文学形象之中,要获得文学的真正意义就必须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形象的和情感的信息。这意味着语文阅读的感性教学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感知(体验),二是感悟(体悟)。感知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性认识,是阅读过程的第一步和基础。而感知是混沌未分的体验状态,要想获得文学的真正意义就必须打破这种状态进行文学意义的建构——感悟。感悟即感知、体悟,强调阅读者自身的认识和经验,它的目的就是文学真正的意义,因而感悟是感性阅读的最完美呈现。而初中语文文学阅读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与次序。就初中生而言,文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就应以训练和发展其感知能力为主。他们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天生喜爱文学的感性和生动,从文学阅读教学策略来看,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感知充分了,就会使感悟的生成具备了条件。所以,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和次序,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适时向其“示悟”,才能抓住文学阅读的本质,也才能真正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完成语文教育的双向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训和.创造性阅读 美感性阅读——学好初中语文的充要条件[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
[4]王仙华.简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与个性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5]吕逸新.感性的愉悅与理性的启悟——谈语文阅读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8(1).
[6]张海军.感性教学——一把打开文学欣赏大门的钥匙[J].上海教育科研,2008(8).
[7]林有祥.感性教学论的生理解构与审美价值[J].求索,2005(2).
[8]林有祥.感性教学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感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阅读之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目标有: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设疑、启发、引导等具体方式,把阅读和思考的主动权和空间还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即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非常规的理解,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激励学生不拘泥于一种理解,并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在课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再次,要追求美感性阅读,即读者深入文本内核,同作者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获得物我同化、通融一体的共鸣。阅读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思想和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三,注意与写作教学的联系,即每篇课文的阅读都可以说是为写作服务的,而写作则是阅读教学水平的检验。所以要改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的现象,依据新课标,确定阅读教学后的写作重点,使得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有意识地把写作训练穿插到阅读教学中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关注一城一池的得失,生怕有某个所谓的“知识点”落下,而其结果就是老师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听得是索然无味;而更为严重的可能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学思考的权利会被无意剥夺,并且培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即使偶获高分,可能也是“高分低能”的典型。不仅如此,大多数初中语文老师要求比较严格,学生们会处于一种不情愿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虽然有些教师采用宽松的教学方式,但是长此下去学生同样会产生倦怠心理。所以,要从“根”入手改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即改变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一种心态。“根”在学生们身上,要想改变这个根,就需要教师这个强大的外力去实现,这时就需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了。
二、感性教学复活的必要性
人们需要运用理性的方法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其基础则是用形象感知的方法去认知事物。大量的认知事物是扩展知识面、提高素养的前提,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语文是感性的,那么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应该是以感性為主的。语文学习是阅读、欣赏和感悟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该关注语文的感性魅力。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态度有感性的和理性的,阅读的过程就是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把自己的感触融入作品,深刻体验作品内蕴,获得理性启悟的过程。但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则过于注重理性而忽视感性,教师把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了单一的文学知识的传授。而且,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消化所学知识,使得本来充满愉悦和美感的语文阅读的工具性越来越明显,而其人文性目标却大打折扣。在理性泛滥的今天,语文的感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感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感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教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不仅是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语文教学理念。感性教学本身不是目的,它的目的与追求是通过感性且美的方式传达出理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智力满足和审美需求,并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最终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最优化。教师懂得教学规律和美感规律,善于运用美的形式为语文教学服务,使得感性教学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理性是指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是客观的;感性是指教学语言的美感性、教师情感的流露、教师的教态及其板书的美感等。感性教学就是注重感性,而注重感性就是注重美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流动,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感性互动”的病症。教学的理性很明朗,但教师的理性与学生的理性却不能有效对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太注重知识给予的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感性特征。
文学的魅力在于它能使人的情感获得释放和共鸣,使生命变得有意义。而感性化阅读是我们进入文学世界,获得审美感知的基本途径。试比较两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同一篇课文的效果。比如在《望江南》中,教师甲在导入新课、介绍词的相关知识和李清照的生平后,把一些问题出示在黑板上,如你从“日晚倦梳头”中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后,问题的答案逐个出来了。但是当教师要学生凭着自己对词作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时,很少有学生主动朗读,而且读的学生中也很少能准确地把词作中的浓重愁情表达出来。教师乙则是这样安排教学情节的:播放背景音乐,简短的导入后,教师师范朗读后请学生带着对这首词的初步体会吟诵这首词,并体会作者情感。接着又让三位同学朗读,读后告诉大家“你的朗读是想传达出一种什么情感?”“你从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结果,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对词作的把握也很到位。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主要是源于两位教师是否让学生对文本做了感性的阅读。没有感性阅读,就不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把握作者的感情那更是难上加难;而如能灵活利用语文的感性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和体悟能力,以及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 除了对文本的感性化阅读外,任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是不能穷尽其艺术魅力的,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而这时就要求学生对作品的解读要具有主体意识,即进行主体化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克服过去的政治“一元化”解读趋势,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方面、有创意的阅读。比如教参上对《项链》的解读是“通过项链的故事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而从阅读个性化的角度来看,有人认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丢了项链之后及时筹资购买新的项链还给朋友,反映了她对朋友讲信用;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反映偶然性事件对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还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等。正是这种对作品、对生命、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理解,这种对作品感受和理解上的“和而不同”的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敏感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其个性并形成健全人格。
第三,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之间相互碰撞和交流的过程,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遐想、励志并寻找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阅读可以成为一种充满诗意的生存方式。教师则要帮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感情上得到愉悦,精神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得到提升。
四、结语
语文的感性阅读是语文作品中的人文意蕴和价值内涵包含在一个个典型的人生问题、生动的生活故事、鲜明的文学形象之中,要获得文学的真正意义就必须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形象的和情感的信息。这意味着语文阅读的感性教学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感知(体验),二是感悟(体悟)。感知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性认识,是阅读过程的第一步和基础。而感知是混沌未分的体验状态,要想获得文学的真正意义就必须打破这种状态进行文学意义的建构——感悟。感悟即感知、体悟,强调阅读者自身的认识和经验,它的目的就是文学真正的意义,因而感悟是感性阅读的最完美呈现。而初中语文文学阅读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与次序。就初中生而言,文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就应以训练和发展其感知能力为主。他们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天生喜爱文学的感性和生动,从文学阅读教学策略来看,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感知充分了,就会使感悟的生成具备了条件。所以,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和次序,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适时向其“示悟”,才能抓住文学阅读的本质,也才能真正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完成语文教育的双向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训和.创造性阅读 美感性阅读——学好初中语文的充要条件[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
[4]王仙华.简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与个性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5]吕逸新.感性的愉悅与理性的启悟——谈语文阅读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8(1).
[6]张海军.感性教学——一把打开文学欣赏大门的钥匙[J].上海教育科研,2008(8).
[7]林有祥.感性教学论的生理解构与审美价值[J].求索,2005(2).
[8]林有祥.感性教学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