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境;创设;审美;想象
引言
小学音乐的情境教学是指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情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真实体验,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所谓情景创设,就是指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1.创设情境,促音乐与创新相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
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們想到哪儿去呢?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还原了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在听动联觉体验中进行情景想象与模仿,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2.创设情境,使音乐与审美结合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情景教学在现代化教学条件下相对容易实现,运用录屏软件、手机、PPT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更容易让学生感受体验。我在上音乐欣赏课《春的旋律》时,精心制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搭配视频的色彩、画面、光线,此时的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仿佛感觉到春光的和煦,触到春风轻柔的抚摩,闻到春草淡雅的芳香。这种情景设计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知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
3.创设情境,让音乐与想象沟通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一首好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有声有色的表情引导,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字字句句产生联想,唤起学生对音乐美的向往。
在教学《海》时,我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海的样子,然后,在海浪声声中用语言描述出来。随后在大海的影像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所描绘的宁静宽广的意境中,感受歌曲对大海的赞美之情。随后让学生展开双臂,柔柔舞动,如同大海的波浪涌动,随着音乐主题翩翩起舞,学生在这个情景中熟悉了歌曲旋律,有了很好的感知。 在音乐课上,要结合表演创设情景,多感官体验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教《粉刷匠》时,先让学生模仿粉刷匠刷墙的动作,让他们真正感受音乐,只有感受最深的才能抒发来自心灵的美,感受音乐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做。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只要我们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真可谓: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关键词】情境;创设;审美;想象
引言
小学音乐的情境教学是指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情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真实体验,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所谓情景创设,就是指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1.创设情境,促音乐与创新相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
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們想到哪儿去呢?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还原了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在听动联觉体验中进行情景想象与模仿,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2.创设情境,使音乐与审美结合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情景教学在现代化教学条件下相对容易实现,运用录屏软件、手机、PPT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更容易让学生感受体验。我在上音乐欣赏课《春的旋律》时,精心制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搭配视频的色彩、画面、光线,此时的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仿佛感觉到春光的和煦,触到春风轻柔的抚摩,闻到春草淡雅的芳香。这种情景设计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知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
3.创设情境,让音乐与想象沟通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一首好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有声有色的表情引导,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字字句句产生联想,唤起学生对音乐美的向往。
在教学《海》时,我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海的样子,然后,在海浪声声中用语言描述出来。随后在大海的影像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所描绘的宁静宽广的意境中,感受歌曲对大海的赞美之情。随后让学生展开双臂,柔柔舞动,如同大海的波浪涌动,随着音乐主题翩翩起舞,学生在这个情景中熟悉了歌曲旋律,有了很好的感知。 在音乐课上,要结合表演创设情景,多感官体验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教《粉刷匠》时,先让学生模仿粉刷匠刷墙的动作,让他们真正感受音乐,只有感受最深的才能抒发来自心灵的美,感受音乐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做。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只要我们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真可谓: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