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能不能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直接跃过扶贫、脱贫的‘卡夫丁峡谷’,实在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否则,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塔西佗陷阱’……唯有铆足劲,拼命干,才能最终收获贫困地区群众的‘蒙娜丽莎微笑’。”
请注意,上述言论不是段子,也非调侃,而是日前某乡镇扶贫、脱贫工作大会上,镇领导面对许多基层党员干部的演讲。所表达的意图也极具正能量,即扶贫、脱贫是硬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然而静下心来思考,内心颇感纳闷儿。须知,尽管这些年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大大提升,但在广袤农村,相信能够对“卡夫丁峡谷”、“塔西佗陷阱”、“蒙娜丽莎微笑”一口气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恐怕仍然屈指可数。镇领导这番讲话,不是有点不分对象、无的放矢吗?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是现场口头动员与鼓劲,到底有没有必要弄出这么些个专业术语,抑或古灵精怪的词语?是不是静下心来、沉下身去,站在群众的立场,用群众的口吻,推心置腹地讲一些家常话、体己话,就会丢领导的面子,折射出领导没文化、缺水平?扪心自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或许当事领导可以一脸无奈,“这哪是我的真实意图呢,这分明是办公室那边供的稿子。”如此为自己开脱,表面有理,其实更加说明领导对待工作的漫不经心、敷衍塞责。且不论今天领导的讲话稿到底应不应该由领导自己准备,就算秘书人员把稿子交到手中,起码也应该提前过目、熟悉、修改,而不能现场照本宣科,囫囵吞枣,似是而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遣词造句亦无止境。如果领导讲话总是“涛声依旧”、“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讲来讲去总是老一套,总是那么几句让人生厌、昏昏欲睡的词句,诚然显现出领导没有学习、不爱学习,与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的领导目标要求有差距。但仅仅满足于华丽词藻的胡乱堆砌,一味热衷于佶屈聱牙的用词造句,也显然事与愿违,还不如回到原点,至少让大家听得懂、能理解、悟得透。
毋庸置疑,深受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浸润的中华民族,历来讲求说话为文的艺术,可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要的就是这个味道,求的就是那份文雅。但也别忘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无论诗仙也好、诗圣也罢,如果绞尽脑汁整出来的东西,老百姓不感兴趣,不能接受,那还就只能对镜作揖,孤芳自賞。
实际上,历览前贤,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如何讲话、怎样作文章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标杆,作出了榜样。譬如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针对当时文风食古不化的问题,用了一些新鲜词句,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等等,大家一听,不但没有生涩的感觉,反而觉得生动活泼,倍觉新颖。又如习近平总书记也喜欢讲话时引用典故,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得其大者兼其小”,“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等等,因为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让听众如沐春风,回去之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由此,不是说那些典故、专业术语、新概念词语用不得,而是要看准场合、贴近对象、迎合习惯,而非沽名钓誉、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自讨没趣。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怎样讲话,讲什么样的话,本质上是自身一惯作风的外溢,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直接关系到其党性修养与锤炼的“严”“实”程度。尤其面向基层,在与普通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唯有始终不忘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老老实实拜群众为师,从群众那里学习鲜活的语句文风,才能够讲话得体、群众佩服,讲话风趣、群众点赞,讲话有味、群众爱听,而不至于让群众一头雾水,显现出“蒙娜丽莎微笑”般的诡异难猜、深邃难辨。
请注意,上述言论不是段子,也非调侃,而是日前某乡镇扶贫、脱贫工作大会上,镇领导面对许多基层党员干部的演讲。所表达的意图也极具正能量,即扶贫、脱贫是硬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然而静下心来思考,内心颇感纳闷儿。须知,尽管这些年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大大提升,但在广袤农村,相信能够对“卡夫丁峡谷”、“塔西佗陷阱”、“蒙娜丽莎微笑”一口气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恐怕仍然屈指可数。镇领导这番讲话,不是有点不分对象、无的放矢吗?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是现场口头动员与鼓劲,到底有没有必要弄出这么些个专业术语,抑或古灵精怪的词语?是不是静下心来、沉下身去,站在群众的立场,用群众的口吻,推心置腹地讲一些家常话、体己话,就会丢领导的面子,折射出领导没文化、缺水平?扪心自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或许当事领导可以一脸无奈,“这哪是我的真实意图呢,这分明是办公室那边供的稿子。”如此为自己开脱,表面有理,其实更加说明领导对待工作的漫不经心、敷衍塞责。且不论今天领导的讲话稿到底应不应该由领导自己准备,就算秘书人员把稿子交到手中,起码也应该提前过目、熟悉、修改,而不能现场照本宣科,囫囵吞枣,似是而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遣词造句亦无止境。如果领导讲话总是“涛声依旧”、“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讲来讲去总是老一套,总是那么几句让人生厌、昏昏欲睡的词句,诚然显现出领导没有学习、不爱学习,与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的领导目标要求有差距。但仅仅满足于华丽词藻的胡乱堆砌,一味热衷于佶屈聱牙的用词造句,也显然事与愿违,还不如回到原点,至少让大家听得懂、能理解、悟得透。
毋庸置疑,深受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浸润的中华民族,历来讲求说话为文的艺术,可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要的就是这个味道,求的就是那份文雅。但也别忘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无论诗仙也好、诗圣也罢,如果绞尽脑汁整出来的东西,老百姓不感兴趣,不能接受,那还就只能对镜作揖,孤芳自賞。
实际上,历览前贤,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如何讲话、怎样作文章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标杆,作出了榜样。譬如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针对当时文风食古不化的问题,用了一些新鲜词句,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等等,大家一听,不但没有生涩的感觉,反而觉得生动活泼,倍觉新颖。又如习近平总书记也喜欢讲话时引用典故,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得其大者兼其小”,“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等等,因为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让听众如沐春风,回去之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由此,不是说那些典故、专业术语、新概念词语用不得,而是要看准场合、贴近对象、迎合习惯,而非沽名钓誉、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自讨没趣。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怎样讲话,讲什么样的话,本质上是自身一惯作风的外溢,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直接关系到其党性修养与锤炼的“严”“实”程度。尤其面向基层,在与普通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唯有始终不忘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老老实实拜群众为师,从群众那里学习鲜活的语句文风,才能够讲话得体、群众佩服,讲话风趣、群众点赞,讲话有味、群众爱听,而不至于让群众一头雾水,显现出“蒙娜丽莎微笑”般的诡异难猜、深邃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