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思维能力呢?笔者总结出如下两点做法:
第一,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学习《龙的传人》时,我引导学生:“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纷纷提问:“什么是龙?”“‘传人’是什么意思?”“谁是龙的传人?”……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能顺利解决。显然,这部分内容若以“教师讲解明白”为主,学生就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若以“学生探索明白”为主,学生就变成了主动探索者。
第二,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求索,能够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自己找合作伙伴,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选学一部分内容。任务布置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都争相表现自己,课堂上有的读,有的画,有的演,有的讲,积极性非常高。“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一段,有的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在桌子上比画,还有学生带着自制的小艇上黑板操作。学习“小艇的作用”一段,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以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各类人物乘坐小艇的情形。学习“人们坐在小艇里的感受”时,孩子们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再如在学习《负荆请罪》一文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讲故事比赛,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之后要求学生联系故事情节分析评价人物性格。学生们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蔺相如委曲求全的大将风度让学生产生了强烈共鸣,学生认识到要想打个“翻身仗”,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精神体验,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唱主角,这样才助于完成语文课的使命。
第一,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学习《龙的传人》时,我引导学生:“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纷纷提问:“什么是龙?”“‘传人’是什么意思?”“谁是龙的传人?”……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能顺利解决。显然,这部分内容若以“教师讲解明白”为主,学生就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若以“学生探索明白”为主,学生就变成了主动探索者。
第二,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求索,能够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自己找合作伙伴,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选学一部分内容。任务布置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都争相表现自己,课堂上有的读,有的画,有的演,有的讲,积极性非常高。“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一段,有的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在桌子上比画,还有学生带着自制的小艇上黑板操作。学习“小艇的作用”一段,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以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各类人物乘坐小艇的情形。学习“人们坐在小艇里的感受”时,孩子们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再如在学习《负荆请罪》一文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讲故事比赛,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之后要求学生联系故事情节分析评价人物性格。学生们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蔺相如委曲求全的大将风度让学生产生了强烈共鸣,学生认识到要想打个“翻身仗”,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精神体验,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唱主角,这样才助于完成语文课的使命。